第160章 这也是我的国家
“应该的。这也是我的国家。”
“只不过……放走了那刺客,有些可惜。”
“那些刺客同我交过手,一看便是训练有素的人,我们一来是没有防备,二来也轻敌,怎料对方是动真格的。”
萧景昭笑着摇摇头,说,“那些人不是冲郡主来的。”
“何出此言?”
“他们选择在这种紧要关头入京行刺,但若是只为了刺杀你,什么时候都可以,为什么非要挑这种城内上下戒严,魏家世子入京的时候动手呢?”
“除非……他们想杀的人不是我?”盛采薇也很快绕过这个弯来。
“对。绿眼乃辛宜人多有,辛宜之地有一个外姓王,姓华名兰,天生绿眼,在那地拥兵割据已久。这次想来应该是他出手。”
“他当时直奔你一个女子而来,你再好好想想,那日你同清河格格一同出街,想来他是把你当成了清河格格。”
“所以说他的目的应该是破坏新阳和中央之间的联姻,想要杀掉清河格格?”
“正是。”萧景昭道,“除了这个理由,我也想不出第二个,能让他们在这种时候动手的理由。”
“还好。还好是我。”
萧景昭看向她,蹙眉:“为何这样说?”
“清河虽然看着贪玩,学的都是一些花架子功夫,还没我来的真刀实枪一些。若是对上华兰的人是她,想来是没多少生还的可能,倒不如让我和华兰一对,还能博得一线生机。”
萧景昭摇摇头,将她看在眼里。
“我倒希望那日,被劫杀的人不是你。”
他当晚还做了噩梦。
他甚少做噩梦,偶尔几次都是那场将夜烧的透明的大火。
唯独那次,他梦到了盛采薇穿着红衣,像蝴蝶一般,从阁楼坠落。
他将盛采薇放到床上的时候,手都在抖,唯恐失去她。
“我拥有的东西太少了。”
“我不想再失去更多。”
他已经失去父母了,只恨那时候他的能力太过弱小,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父亲被烧死,看着母亲被人凌辱,最后撞死在柱子上。
他更不能接受在他本该有能力保护自己想要保护的人的时候,却无力保护她,眼睁睁地看着她在自己面前死去。
盛采薇看他眸色深沉,似乎陷入什么挣扎险境,想了一想,凑前。
萧景昭鼻间萦绕过淡淡花香。
再回神时,盛采薇已经坐了回去。
她道:“大人,我会好好活着的,你不必担心我,全心去做你自己的事情便是。”
盛采薇想到萧景昭讲述他自己的童年,眼中泛起心疼之色,将两手放到桌子上,郑重道,“我会好好对你的。”
两人对视了许久。
屋内没有任何声音,唯余袅袅青烟从瑞脑金兽的香炉中缓缓飘出,盈香满室。
风吹树动,飒飒作响。
直到窗外落下了一只鸟儿,一声鸟鸣打破了此番寂静。
萧景昭最先轻笑出声,似翠玉滚珠。
“郡主有的时候做事,反倒像男子。比如那次送我回家,比如这次对我许下诺言。这些就好似本该是男子做的事情,却被郡主抢了先。”
“就像本该是我同郡主挑明心意,郡主却始终先我一步。”
盛采薇脸颊绯红,道:“那日我说送你回家的事情,巧儿已经说过我了,没想到你还一直记得。”
“只要是关于你的,我都记得。”
“那你可知道我会弹琵琶?”
萧景昭愣了愣,道:“不知。”
“我最近刚学的,只不过现在不能弹给你听。”盛采薇问,“半月之后的宫宴,你会去吗?”
“宫宴?”
“对。”
“自然会到场。”
宫宴送别魏恕,他于情于理都应该出席。
“那大人一定要认真看我。还有……”她凑近萧景昭,耳语道,“还有一事需要大人帮忙,那日大人无论是去屋子也好,凉亭也好,若是看到桌子上有个香炉,都得先屏气凝神,将桌子上面的香料灭了。”
萧景昭要问她。
盛采薇伸出一根手指,堵住他的唇。
“你别问。到那日,自有好戏可看。”
“你是说……孟俞烟她要出手了?”
聂柔嘉颇有些稀奇地看着自己身边的丫鬟,绕到桌前倒了一杯茶,喝了几口,趁着这段时间捋了捋思绪。
难不成……是盛采薇醒了,她就急了?
往日他们做什么事情,孟俞烟都是站在他们后面深藏功与名的那个。那日被聂夫人骂了之后,聂柔嘉也好好回想了一下,似乎还真是这么一回事。
倒也不是说她站在大家背后坐收渔翁之利,她从来都自诩清高,不参加她们这些勾心斗角算计之事。
会咬人的狗不叫,若是孟俞烟出手,这事儿肯定是不好绕过去。
除非盛采薇有第三双眼睛,能看到孟俞烟在做什么。
不过这肯定是不可能的。
“这也好,我虽也烦盛采薇,但是我上次已经出过手了,若是再出手,只怕腿会被打断。”聂柔嘉笑了笑,不甚在意,“太子哥哥已经对盛采薇放下了,从前安心坐镇后方的人是她,现在却换成了我。”
“她的后院起火了,我倒是要看看,这次她和盛采薇能玩出什么花样。”
“那咱们要不要帮帮她。”
“干嘛帮她,她兴许还觉得我会给她捣乱呢。况且你方才不是说了,她当下便入宫去找了太后,二人联手,哪里还有我出手的份。”聂柔嘉放下茶盏,道,“我只需要好好打扮,盛装出席那日的宫宴便是。”
半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对于盛采薇来说,一瞬便飞逝而过,但是对于日日谋算推算的孟俞烟来说,就过的煎熬了一些。
她确实很少对外人明着做这种算计之事。
对家中的那些姐妹,她更是自诩清高,只在背后推波助澜几次罢了。
真正的害人,还是第一次。
所以她只能拿着自己姨母的令牌去找太后,请求太后的帮忙。
太后不是一个安分的人,她想为自己的母家宁家谋得利益,此是双赢的行为,一方面能帮助宁家在朝堂之上走的更高更稳更顺畅,另一方面也能让太后的地位在后宫更稳固。
孟俞烟能做的,便是利用太后的这份野心,和她联手,给盛采薇下个套子。
宫宴,是最好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