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不难就不是谋反了
尤其是他碧绿的眼睛,更像是蛇的眼睛一般。
“上天若是真的眷顾你,就不会让你发生这种事了。”清河叹气,“也不知那人究竟是怎样盯上了你。”
谁知道呢?恐怕只有孟俞烟会知道了。
盛采薇又问:“那个刺客呢?查到了吗?”
“没有,都跑得没人影了。不过托你的福,咱们朝中风气素然一新。”
“此言何意?”
“因为你呀!朝中本是言官把持朝政,现在武官终于有了说话的权力。近来父皇正在整顿军营,据说还要增添一场武第一文士考试。”
“一年两次武第一文士考试,可是绝无仅有的。”
“这下五湖四海的人才,恐怕更是要往京城聚集了。”清河道,“这事儿是全权太子哥哥和小萧大人处理的,估计朝中是要大变天了。”
盛采薇也跟着点了点头。
梦里面并没有什么一年两次的武第一文士考试。
应该也是因为她现实中的举动,而发生了改变。
不过这事儿……如果交由萧景昭处理的话,以萧景昭的性格,肯定会在其中动手脚的。
那么选下的武第一文士,一定和萧景昭会有所关联。
自从她知道,萧景昭会谋反之后,便有些不能直视曾经对萧景昭‘高风亮节,君子端方如玉’的评价了。
哪家君子会造反?
哪家君子会布这么大一出棋,就是为了名正言顺的给这江山改朝换代?
但这话也不能跟清河说,甚至都不能和盛家人说。
她打算把这件事藏在心里,谁也不告诉。
“不过对于刺客之事,也不是全然无头绪。”清河道,“魏世子和他交过手,能摸出一些他的武术路子。还有他的口音,也有些奇怪,听着不像咱们北方人。”
“后来你又说,他的眼睛是翠绿色的。这事儿魏世子倒是没有注意,最后他和魏世子交手的时候,已有退却之意,一直都是避着魏世子的。不过你这么说了之后,陛下很快就查到了绿眼睛的人。”
“是南方辛宜。辛宜那边的人,基本上都是绿色的眼睛。”
“但是这目标还是太大了。”
“南北……”盛采薇喃喃道。
“对,南北。”清河握住她的手,说,“我有直觉,南北之间可能很快就要开战了。”
“这次刺杀,可能就是南边那群人挑起的战争。”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
盛采薇想到女鬼当时给自己看的那里面,那场南北战争,称得上是几百年以来,发生最大规模的一场战争。
平定战争没有多久,北方虽然在年轻小将们和萧景昭的带领之下,取得了胜利,但是也因此元气大伤。
正是因为朝廷元气大伤,萧景昭才有机会,策反登基为王。
所以无论如何,命运都注定了南北战争要发生的。
或许不是命运注定的。
而是南北之间的经济文化政织偏差,导致的这场战争。
矛盾一直存在,发生战争只不过是迟早的事情罢了。
盛采薇坐到桌前,把女鬼告诉自己的事情都记录下来。
这次整个梦境脉络已经很清晰了,尤其是她可以梦到一些最近的事情,比如这次宫宴上面,孟俞烟是如何算计她的,她都梦到了。
既然能够梦到,她就不会再给孟俞烟陷害自己的机会。
“小姐,小萧大人来了。”巧儿身上的伤已经好全了,这次来大格格府,她便也跟着来了。
盛采薇闻言,叹了口气。
真是想什么来什么。
她将记录自己梦境的手札合起来,放到了抽屉里面。
她不光知道了萧景昭本就喜欢自己,她还知道了萧景昭就是梦中那个推翻李家王朝通知的‘乱臣贼子’。
但她不能就这么大大咧咧的把她所知道的都抖落出来。
毕竟这种谋逆的事情,可是杀头的大罪,这也肯定是萧景昭隐藏最深的一个秘密。
她只能装作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但是她其实挺想帮萧景昭的,尤其是在梦里面梦到萧景昭和皇帝之间的谈话之后。
可是萧景昭……应该不需要她的帮忙吧。像他那般足智多谋的人都足足策划了这么多年,可想而知这件事情有多么的难。
也对,不难就不是谋反了。
这可不是简简单单的带兵打仗,而是真正的,推翻一个时代的事情。
“知道了,为我更衣吧。”
凝翠和巧儿利落地给她换了身常服,为她绾了简单的发髻,引着她往前院而去。
她到的时候,萧景昭还没到。
“大人许是在见大格格呢。”巧儿当她急,宽慰她,“小萧大人本就是个知礼数的人,肯定是要面见过大格格才能来见您的。”
盛采薇摇摇头,轻声道:“不妨事。”
接过巧儿递来的茶,望着氤氲的茶气,她叹了一口气。
其实这样也好。
若是将来盛家注定会被流放,在皇帝面前做什么都是徒劳。皇帝翻脸不认人的本事她又不是第一次体会,还不如牢牢抱紧萧景昭这条金大腿,图个后半生平平安安,顺便替祖父报仇。
“你在叹什么气?”
萧景昭进来的时候,见到她就是叹气的模样。
不过所幸的是,她看起来比半个月前被揍得半死的模样,要好很多。
“我在叹,天气热了起来了。”
萧景昭在她对面坐下,巧儿为他奉上茶点。
盛采薇这次有意选了一个没有棋盘,没有书本,只有吃的喝的的地方,打算和萧景昭来上一场没有教学任务的约会。
萧景昭看破不说破,只借着喝茶,将唇边淡淡的笑意隐藏。
“京城位于北方,相较于南方来说已经算是凉爽之地了,南方人多在夏天北上避暑,郡主看样子不耐热。”
“冬天还好,冷便冷些,夏天是真的难熬,总不能将自己这身皮子去了。”
萧景昭笑了笑,“郡主言笑了。”
“那日还得感谢大人,将我救下来,不然若是我真从那么高的楼上摔下去,不死也得半残。”她当时已是弹尽粮绝,摔下去实在是釜底抽薪之举,起码摔下去还有一线生机,总比在那个房子里被人折磨致死来得好。
“是我当时疏忽了。我该一直把你带在身边的。”
“我若是一直待在你身边,你也就救不了那么多人了。”盛采薇道,“听说你那日救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