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回城
次日早晨,我和殷子衿,燕云袖三人在抚州城门处等候,抚州司马依旧是一副谦卑的样子,垂着头,携着十多个府中的家仆站在我们三人的后面。百姓们知道今天粮食要到抚州,都站在城门后面拿着米袋等候。
虽然已经逐渐入夏,但是清晨还是有春寒料峭的感觉,我望着远处的一抹淡淡青黛的山色静静地出神,不知现在将离会在哪里?宫中还是钟大夫府中?睡着还是醒来?
正在出神之际,看到不远处有几辆马车驶来,抚州司马看到了之后,欣喜的叫了起来:“粮食,是国库中赈灾的粮食来了……”
我和殷子衿互相看了一眼,很欣慰的笑了笑。
燕云袖脸上依旧没有什么表情,只是长长的睫毛颤抖了一下,却不知是心情所致,还是寒气所致。
我走上前去,对第一辆车驾马的人说道:“如果本相没有记错的话,第一批粮食的数量应该是十万斤吧。”
“丞相大人说的是,”驾马的人身手利索的从马上下来,然后低着头,回答我说,“其他负责粮食的大臣知道是丞相大人亲自检查粮食的数目,都不敢有一丝懈怠,更没有人敢损公肥私了。”
“还是查一下数目,谨慎为好。”我点了点头,说着,回头看了一眼抚州司马。
抚州司马立刻会意,命令家丁验收粮食,粮食每验收一百斤,便记录一次数目,记录完之后分发给百姓。抚州司马还下令,每人五斤,如果有多拿粮食的,一经举报,便会没收所有得到的口粮,举报者有奖。
我在长长的等待领粮食的百姓中,看到了那日桥头卖纸鸢的那位女子,我走到了她的面前,看着她笑了笑,说道:“你可以不用再挨饿了。”
她看着我一愣,然后说道:“你竟是当朝丞相,我早就听闻当朝的丞相不仅满腹经纶,才华横溢;而且貌似天仙。而我如今才知道,不是讹传。”
我咧嘴一笑,没说什么。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推移,梁太祖发配的灾粮如数到达了抚州,我和殷子衿,燕云袖也到了该返回京城的时候了,临走之前,抚州司马携着数百名抚州百姓前来送行。
我已经上了抚州司马为我准备的马,还未动身,抚州司马走到我的身边,跪在地上,说道:“丞相大人放心,抚州欠国库的粮食,来年我们定会加倍还上。”
“抚州司马请起,”我笑了笑,说道,“抚州向来就是富庶之地,今年逢上大旱,本是不幸,你治理有方,本相相信你。”
“谢丞相大人信任,”抚州司马站了起来,说完又拜了一拜,说道:“恭送丞相大人,太尉大人,御史大夫大人。”
身后是抚州的百姓震耳欲聋的声音:“恭送丞相大人,太尉大人,御史大夫大人。”
我回过头去,对身后的百姓们深深一笑,然后大喝一声“驾——”,纵马而去。
我和殷子衿,燕云袖都归心似箭,半日多的光景,京城的红墙绿瓦就在我们的眼前,隐隐可见。
锦元殿,梁太祖的头隐隐的疼着,这种感觉虽然不突兀,但却遍布全身,折子上的内容完全看不进去。
郭槐从殿外走进来,递上了一碗黑褐色的药汁,说道:“陛下,您把药喝了吧。”
梁太祖从郭槐的的手中接过了那碗药,眉头紧蹙着,略微有些急促的喝了下去,然后把药碗和残留的为数不多的药汁,对郭槐说道:“把龙延点上,切莫不能让锦元殿留下药味儿。”
“是。”郭槐应了一声,退到一旁去点龙延香。
下了马,进了帝宫,我和殷子衿,燕云袖向锦元殿走去。
到了锦元殿门口,我望一眼天空,天空一片蔚蓝,碧空如洗——我低下了头,什么也没说。
殷子衿随着我的目光也抬头望了一眼天空,说道:“今日的天倒甚好。”
我又想起前几天杀马的事情,无奈的勾了勾嘴角,沉默不语。
殷子衿似乎知道我的顾虑,也沉默了下来,一齐向锦元殿的方向走去。
到了锦元殿门口,郭槐看到了我殷子衿,燕云袖三人,朗声说道:“三位大人请。”
进了锦元殿的门口,一股浓烈的龙延香的味道扑面而来,虽然馥郁芬芳,但却有些浓郁,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我的嗓子发痒,忍不住咳嗽了几声,梁太祖的脸色变了一下,是我无法解读的的复杂神情,我们三人还没来得及行礼,梁太祖便抬了抬手,说道:“三位爱卿不必行礼了,赈灾的粮食一粒不差的到达了抚州,多亏了三位爱卿,三位爱卿旅途劳顿,可以先行回复休息,朕会择一个黄道吉日,为三位爱卿摆庆功宴的。”
燕云袖正要跪下谢恩,我便抢先跪在了地上,说道:“陛下,微臣有罪,微臣杀了陛下的御马。”
梁太祖的脸色更加的莫名其妙,但是,梁太祖只是说:“无妨。朕还有事,众位爱卿先退下吧。”
梁太祖今天的反应实在反常,好向在急着把我们赶走似的,但是我没有发问,只是跪在了地上,与殷子衿燕云袖一齐说道:“微臣告退。”
出了锦元殿的门,燕云袖冷笑了一声,鄙夷的看了我一眼,说道:“水青裳,陛下从军队里拨的马你也敢杀,真是好胆识啊!”
“本相是为了救人,”我几乎是脱口而出,语气凌厉,甚至有些咄咄逼人,“难道太尉大人认为军队了的马就比百姓的性命还重要吗?”
“你——”燕云袖咬了咬牙,狠狠的瞪着我,良久之后,冷笑了一声,别开了目光,加快步伐向前走去。
殷子衿疑惑的看了我一眼,问道:“青裳妹妹,你今天怎么了?”
“我没事儿啊。”我疑惑的看了殷子衿一眼,不假思索的说道。
“可是你平时……”殷子衿微微皱着眉,说道,“说话从来不是这个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