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夜深
“你笑什么?”柳京华看到李淳如此大笑,显然有些诧异,但还是很镇定的逼问道。
李淳轻蔑的勾了勾嘴角,轻蔑的瞥了柳京华一眼,什么也没说。
“告诉我,”柳京华被李淳激怒,上前一步攥住了李淳的衣领,用力的拽着,咬牙切齿的问道,“你到底在笑什么?”
“我笑你把当年和如今相提并论,”李淳不以为然的冷笑了一声,说话的语气好像丝毫不把柳京华放在眼里,“当年齐平帝的大将军死后,齐平帝更加的沉迷酒色,才导致了大齐王朝的灭亡,你如今竟然说丞相大人要像当年大将军一样死,这难道不是在诅咒当今陛下?”
“你——”柳京华的怒气再度被李淳激起,攥着李淳衣领的手更加用力,李淳的脸已经略微呈现紫红色。
“柳京华,”循着声音看去,是梁太祖推开了宫室的门,站在门口,冷冷的说道,“适可而止吧,这个人,还有用。”
“是。”柳京华低声应了一声,有些不情愿的放开了攥着李淳衣领的手,警示的看了李淳一眼,继而垂下了眼睑。
“李淳,”梁太祖冷冷的看了李淳一眼,眼神中并没有多少情绪,从梁太祖的目光中,李淳已经知道,梁太祖只是把自己作为旗子而已,“朕做的事情还不需要你来评价,你不要认为方才你听了你的那一番说辞,朕就会改变本心,朕之所以不杀你,是因为觉得留着你还有用。”
李淳听了,眉心微隆,低着头,什么也没有说。李淳知道这次讨伐南蛮,如果水青裳打了败仗,那就是有违圣恩,梁太祖便会借机取了她的性命;可是如果水青裳打了胜仗,那就是更加功高盖主了,梁太祖更不会留她的性命于人世。
“柳京华,我们走。”梁太祖不屑的看了李淳一眼,说着,带着柳京华拂袖离去。
李淳看着殿内昏黄的灯光,不禁陷入沉思,现在水青裳应该已经到了战地了吧,可怜水青裳在战场上奋不顾身的帮助梁太祖讨伐南蛮,收复江山,梁太祖却在帝宫中算计着她的性命。
片刻后,锦元殿。
“柳京华,”到了锦元殿,梁太祖拿出了几张药方递给了柳京华,说道,“这是李淳的字迹,不久前有人在太医院捕到一只身上长着一撮红翎毛的雪白信鸢,是水青裳给李淳送的信,上面写着‘李大人托人送药否’这七个字,你模仿着李淳的笔记给她回信。”
“是。”柳京华说道,看了一眼旁边的鸟笼,里面果然关着一只雪白的信鸢,只有后背正中央有一撮猩红的翎毛,显得格外刺眼。
说着,柳京华把毛笔蘸好了墨水,在一张洁白的宣纸上写上:下官确派人送药,请丞相大人安心,珍重。
一笔一画,无论怎么看,都和李淳的字迹没有差别。
柳京墨写完把纸递给了梁太祖,梁太祖拿到手里看了一眼,笑道:“好,柳公子果然聪慧过人,公子放心,只要你帮朕做好这件事情,你的心愿,朕自然会帮你为完成。”
梁太祖说着将信鸢从笼子里放了出来,把宣纸卷好,放在了信鸢腿上的主管中,有将窗子打开,将信鸢放飞了。
信鸢长鸣一声,在半空中盘旋了一周,向天空中飞去。不一会儿,雪白的身影就被黑色的夜色吞噬。
“柳公子,朕有一件事情不明白,你为什么要找人假借李淳的身份把药通过孟商陆交给她,朕不是已经把昆仲柳京墨安排到了军中。为什么柳公子还要如此大费周章呢?”梁太祖看着柳京华,问道。她要知道面前的这个玉树临风,艳绝天下的男人到底在想什么。
“回禀陛下,草民之所以费劲周章让孟商陆把药交给丞相大人,是因为孟商陆胸无城府,胆小如鼠,丞相大人会轻易相信孟商陆,如果直接让京墨把药交给丞相大人,丞相大人难免会疑心。”柳京华听了梁太祖的话之后,只是微微一笑,就如此说道。可是,梁太祖不知道,就是这一笑中,却已经百转千回,机关算尽。
“柳公子果然是聪慧,柳公子只是说事成之后,要朕满足柳公子一个心愿,却迟迟不肯说这心愿是什么,让朕着实好奇。”梁太祖听了这话,也只是一笑,说道。但在这一笑中,梁太祖也已经有了自己的打算,这个名叫柳京华的男子,真的是足智多谋,不同于平常人,甚至可以与水青裳相匹敌。梁太祖认为自己真的是前门拒虎,后门进狼。待到此事功成名就之日,这个人,恐怕是不能留啊。
“陛下,”柳京华嘴角微微上扬,看了梁太祖一眼,继而谦逊的垂下了眼睑,柔声说道,“请陛下放心,这件事情一定不是让陛下为难的,但是现在,草民还不想说出口。”
一阵寒风袭来,锦元殿外的常青松柏猎猎作响,柳京华的表情突然严肃了起来,压低了声音,用极其细微的声音对梁太祖说到:“陛下,隔墙有耳。”
“什么?”梁太祖吃了一惊,但也是压低了声音,问道。梁太祖很是奇怪,并未听到有人的咳嗽声或者是脚步声,为什么柳京华就能如此果断的知道门外有人,如果真是有人在门外偷听的话,那这个柳京华,就真的是留不得了。
“嗯。”柳京华低声应了一声,点了点头,坚定不移的说道。其实柳京华是听到风吹树叶声中夹杂着丝绸被吹拂的声音。
梁太祖轻声轻脚的走到了殿门前,迅速将殿门打开,却看到在刚才她与柳京华谈话处的窗前,果然有一个人贴窗而立,定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李桂!
李桂听到了开门的声音,一转头,看到了梁太祖,愣了一下,便迅速地向远处跑去。
“柳京华,”梁太祖非但没有追李桂,而且走到了锦元殿内,对柳京华说道,“李桂弄不到马,所以你先替朕跟着他,如果没有人杀他,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你再把他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