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晚晴起得很早。
柘容南峰前夜没有来红霄殿,晚晴心里清楚,以后,他大概不会经常来看她了,所以她要找些自己的事情做,即使在这人声冷清的宫中,她也要活得热闹点。
“花和!花和!”晚晴唤道。
花和匆匆钻出来,头发和衣服还没有整理好,一副没睡醒的样子。
“晚儿姑娘,你怎么起这么早?”
“你昨晚跑哪里玩去了?若是按我睡下的时间,你怎会起不来床?”
“这……我到贵妃那里去了,她的侍女柳眉是我刚入宫时的伙伴。”
“贵妃?格罗木大人的女儿?”晚晴皱起眉头想着。
“是的,贵妃人很好的,比皇后和恒妃都好,我们都喜欢她。”花和忙着解释,手上还忙乱地梳着自己的头发。
“是吗?那你倒是跟我说说,皇后和恒妃什么样,贵妃又是什么样?”
“可我还没有梳洗……”
“无妨,你到楼上弄吧。”晚晴说着,转身向楼梯走去。
花和一边扯着自己的头发梳着,一边也跟了上去。
很快,晚晴便对她如今身处的后宫有了一个更为直观的印象。
首先是贵妃英格,也许是因为从小生在富贵人家,本性善良又温柔,对下人也非常宽厚,而恒妃香林,可能因为远自南疆,她总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无论是诡异的微笑、华英殿飘出的香气,还是她身后的那个高大的侍女,都让人畏惧三分。
至于皇后玉门飞雪,虽然身为皇后容貌绝伦,但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对于她,还不如对贵妃青睐。她是玉门长里的妹妹,原本也是大家之后,却因为庶出,从小跟着母亲和哥哥被生父一族排挤,在市井中长大,为人淡漠冰冷,倒是应了她的名字。
“皇后人似乎不坏,但她总是冷冰冰的,我们也不敢轻易接近,所以她是不是善良,我们这些下人也不得而知。不过,据说她对母亲还是极孝顺的,每个月都要回将军府探望。”
“每月探望?”晚晴追问一句。
“是的,皇上批准的。不过宫里人都知道,选秀时,皇上并不打算立后,可是那日……”花和压低声音,悄悄凑近晚晴耳旁,“那日皇上喝醉了,误打误撞将玉门皇后错认,结果……”
晚晴转头看看,花和的脸当场便红了。
“小小年纪不学好。你才多大,就跟着那些宫女传这些闲话!”晚晴瞪了花和一眼,有些嗔怪地说。
“哎呀晚儿姑娘,这件事,不光宫女,整个宫里都传遍了,只不过没人敢说罢了。听说皇上当时醉醺醺地拖着玉门皇后,随便冲进一个房间,把里面睡着的宫女全都赶了出去,陆大人担心出事,在外面守了整整一夜呢!”
花和说得绘声绘色,晚晴的眉头却越皱越紧。
“好了花和,不要再说了,你这个不知羞耻的小丫头。”晚晴加重语气训斥道。
虽然勒令花和闭嘴,但晚晴的心中,竟多了一丝欣慰。
对于柘容南峰重新立后之事,晚晴从未多问过半句,柘容南峰也总是对此避而不谈,晚晴知道他定是有自己的苦衷,可是,她却从没想过此事会和她有关。
从花和口中得知的真相,反而更可信些。现在,晚晴忽然对立后的事不再那么介意了。不过即便如此,让她去给皇后请安也是绝不可能的。
“晚儿姑娘,你在想什么?”
花和见晚晴半晌不语,担心自己说错了什么话,有些紧张地问。
晚晴回过神来,看向花和,只见她已经将头发梳好,盘成双髻,清新可爱。晚晴不免莞尔一笑:“花和,去洗洗脸,我们今天出去。”
“出去?”
“对,出去,你收拾好我们就走。”
待花和收拾好,晚晴早已坐在楼下等她,之后,两人出了红霄殿,径直向凌云殿走去。
“晚儿姑娘,是要去找皇上吗?”花和试探着问。
“差不多吧。”晚晴随口应道。
花和跟在后面暗自思量,自从柘容南峰转身离开,一连几日,晚晴都没有再提他,他也没有来过红霄殿,难不成,这是要去向皇上谢罪?
这一日,柘容南峰不需上朝,他梳洗完毕,正在殿前的院子里散步,转头便看到晚晴带着花和出现在门口。
“皇上。”晚晴走到柘容南峰面前,行礼问安。
“有事吗?”柘容南峰的语气冰冷而客气,虽然数日不见,但他并不打算就此原谅晚晴的忤逆。
“恳请皇上准我出宫几日。”
柘容南峰皱起眉头问:“你要去做什么?”
“晚儿想回别院住几日,还望皇上成全。”
“不行。”柘容南峰想也不想地说。
“可是皇上,晚儿在入宫前,以及被叛军掠走之前,一直住在别院,此番回来,还没有去过,晚儿想回去看一看。”
“那别院是南颜的,现在已经封闭,不许任何人入内。”柘容南峰斩钉截铁地回答。
晚晴垂下头,柘容南峰看着她,一语不发,两人就这样僵持起来。
末了,晚晴重新开口:“那么,可否为晚儿命一辆马车,载着我们到城外猎苑走走?”
柘容南峰没有做声。
“这总可以吧?”晚晴又问。
“可以。”柘容南峰终于说,“吉昌!”
“在!”吉昌从殿内小门中跑出。
“让他们备辆马车,带晚儿出城游春。”
“皇上,是否要加些人手护卫……”
“不必了。”柘容南峰打断吉昌,又看向晚晴,“你带短刀了吗?”
“随时带在身上。”晚晴点头答道。
“那便好,我就不派人护送你了,免得你觉得受拘束。”
“谢皇上。”晚晴的嘴角多了一点笑容。
“这个你拿着,”柘容南峰说着,从腰间解下一块银牌递给晚晴,“若是谁拦住你,让他看一下银牌,就会放你过去。”
“我有这个。”晚晴伸手从脖子上扯出柘容南峰最初送她的玉牌。
“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得玉牌,还是拿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