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大唐盛世之公主传

第2章 与三郎熟悉

大唐盛世之公主传 a莫嘉娜 3376 2024-11-13 11:03

  李恪听到父亲要看自己的书法,他脸上露出欢喜的神色。纯熙脸上也是欣慰的神情,恪儿一向是她的骄傲。

  玄盈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忙道:“阿爷,我能一起去看看三郎的书法吗?”

  唐皇答应道:“好啊,咱们去书房看看。你也跟你三郎学着点。”

  “妹妹年纪小,慢慢学吧。当下还是要以启蒙认字为主。”李恪在旁温和道。

  唐皇素来深知李恪颇有才学,耐性又好,笑道:“你这做兄长的,得好好盯着你妹妹读书认字才是。”

  李恪应答。几人来到朝露居的书房,这里空间很大。

  刚一进入,迎面看到的是一张红木桌子和一对椅子,桌上摆放着一套干净的名贵茶具,这就是正堂了。正堂左边才是正经看书习字的地方,有一张宽宽的书桌,后面是放了满满当当各色书籍的高架子,旁边还有一个精致的绘花香炉,点着太极宫中罕有的仙萸香。正堂右边则是可供小憩的床榻,前面还安放着一架绣山水画的屏风遮挡着,右边还立着一个三彩柜。

  平时在李恪的书房伺候笔墨和茶水的是两个婢女,另外还有四个专门掌管打扫收拾的粗使丫头。

  李恪让婢女搬了一张紫檀木茶几放在书桌前,又搬了一对月牙凳来,玉穗服侍玄盈坐下。婢女们奉上今日新做的黑芝麻糕和按照时令做的玫瑰酥,又在茶壶中盛满由茉莉花瓣点缀过的白毫银针,然后给每位主子都倒了一杯,李恪亲手奉上。

  唐皇喝了一口茶,看了看儿子最近写的几张字,满意地点点头,赞不绝口道:“你这写的都不逊色于青雀了,很不错。”

  玄盈一边吃着糕点一边欣赏着李恪书房内简朴淡雅的布置,听阿爷赞赏,就接口道:“三郎比四兄大一岁呢,当然是不比他差了。”

  唐皇向李恪投来称赞的目光:“这笔法可不是年龄定的,承乾的书法可就不如恪儿了。”

  李恪听阿爷这么说,担心这话传了出去容易招到承乾和青雀的猜忌和防备,忙道:“阿爷谬赞,儿子觉得四弟造诣在儿子之上。儿子并不擅长书法,一向都是受阿娘教导,才能像个样子。”

  唐皇摆摆手笑道:“恪儿就是谦虚。玄盈,你平时也得多向你三郎学学,不能差太多了,知道吗?”

  玄盈正在吃糕点,听到阿爷督促她学习,就连连点头称是。

  李恪看阿爷转移话题,心下松了一口气,笑道:“阿爷放心,以后每天我都会教妹妹读书写字的。”

  玄盈看到李恪的笑容,内心叫苦。她平时哪静得下来做这些事呢。可是自己初到熏风殿,若是不领三郎的美意,那就是不给杨姨娘面子。看来以后得打起精神认真学了。

  唐皇又和李恪说了几句,然后起身去找纯熙说话,让他们兄妹不用跟着了,两个人可以多多相处。

  李恪坐在她对面的月牙凳上,给她的茶杯里续了一些茶水,道:“十妹妹觉得我这边怎么样?”

  玄盈看李恪亲和,心里高兴,就笑道:“三郎的书房素净又雅致,可见花了不少心思。三郎的字那么好,除了杨姨娘教导,肯定自己也私下勤学苦练吧?”

  李恪拿了一块玫瑰酥放到嘴里,慢慢地吃下去,笑道:“是,但是在阿爷面前不能尽说实话,若是锋芒太过就容易惹人注目。”

  玄盈疑惑不解道:“惹谁的猜忌?”

  李恪微微一笑,避而不谈。

  玄盈回忆刚才阿爷和他的谈话,心下大约明白了,不由得对他生出同情之心来。

  这日晚上,唐皇留在杨淑妃宫中用晚膳,杨妃亲手下厨多做了几道新菜。

  唐皇尝了一口道:“真是不错,你的手艺又有长进了,朕以后得常常到你这儿来吃。对了,玄盈年纪还小,得劳你多费费心。你养育恪儿养育得好,朕相信你也能照顾好玄盈。恪儿那孩子优秀,朕都知道。现在朕把玄盈交给你,你也是儿女双全了。”

  纯熙先是听到圣人肯定她的手艺,心中喜悦,后听圣人再三叮嘱玄盈的事,心下对做人家养母之事感觉更郑重,又闻圣人器重恪儿,言语间有提点她之意,就更不敢懈怠。

  这番曲折的心理,只能化为纯熙脸上温和的笑意。

  唐皇看她懂事,知道自己已经达到了目的,心中欣慰,这顿饭吃得也就很满意。

  “圣人今夜是宿在妾这儿吗?”纯熙边给他夹菜边温声问。

  “不了,朕去珪儿那里。从前一直是她协助着观音婢处理后寝事务。如今观音婢不在了,朕觉得珪儿代管是最合适的,朕去和她嘱咐一番。”

  这话的意思就是唐皇要令韦珪代掌皇后凤印了!

  “韦姊姊的确擅长管理宫务,圣人眼光极佳。”纯熙脸上仍挂着温和的笑意,她看向身边站着的傅宝林道,“妾想起来,从前富妹妹初入宫时还受过韦姊姊一番悉心调教呢。如今富妹妹替妾分担妾宫里的事务,办起事来也是井井有条的,利索的很。可见韦姊姊确实治家有道,调教有方。”

  傅宝林初入宫时因为话多,很是被韦珪不喜,韦珪就让她做一些琐碎的杂事,傅宝林也没做好,几个账面上时常这里短了,那里缺了,还是纯熙偷偷用银子给她填补上的。不过这个中情节唐皇肯定是不知道了。

  唐皇听罢,满意地点了点头,他看向傅宝林,想起她初入宫时候的鲜活大胆,觉得这几年倒是慢待了。“富氏既是侍奉淑妃恭谨,那便晋升为正五品才人吧。”

  富才人大喜过望,忙跪下给唐皇和淑妃连连磕头,口中反复说感激的话。

  外头人来报:“齐国公贺十娘子乔迁之喜的礼到了。”

  “辅机还真是细心啊,朕正好看看他送了什么礼。”唐皇笑道。

  仆从连忙进来将礼物献上,是两个锦盒,一个锦盒里有一对碧玉钗,另一个锦盒里是一根牡丹花金簪子。

  “多谢舅父美意。”玄盈示意玉穗给仆从们打赏。

  “一个高洁,一个华雅,辅机倒是很有心思。”唐皇笑道。

  是夜,杨淑妃看着玄盈睡下后,来到李恪的朝露台。

  “您新添了一位贵主,怎么瞧着却是忧心忡忡的?”李恪坐在座位上喝茶,开口道。

  杨淑妃坐在他对面道:“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卧房内灯点的不多,光线有些暗,李恪的脸隐藏在夜色中,看不分明,只听得一个幽幽的声音道:“您自武德二年生了我以后就不能再生养了,现在不费事地就多了一个女儿,难道不好吗?况且眼下阿娘崩逝,后位空悬。阿爷把阿娘的女儿交给您抚养,就是对您的信任。您当然要好好用心,以图来日。”

  按照太极宫规矩,子女无论嫡庶,都只能称呼嫡母为阿娘,庶母即使是生母,也只能称为姨,就如李恪只能称呼生母杨淑妃为杨姨。

  因此,妃嫔们之所以一个个的都渴望入主中宫,除了权势地位的尊贵外,也是希望自己的亲生孩子能称呼自己一声阿娘。然而想要实现这样一个卑微朴素的愿望却是极度困难。

  纯熙叹了一口气道:“你说的我当然懂。但是我服侍圣人多年,深知他与长孙皇后夫妻感情深厚,非常人能比。何况承乾封储君,自小出类拔萃,深受倚重。青雀才华出众,受尽偏宠。就连雉奴,圣人都多有眷顾。

  再者,在朝堂上还有辅机这枚定海神针在。想要得到皇后之位,恐怕要好好费一番周折了。况且非短时间内能成,这是一盘大棋,咱们得慢慢下。”

  李恪感觉房内的气味淡了一些,他起身往香炉中添了一些香料,笑道:“您所言极是。所以玄盈妹妹,就是咱们下的第一步棋。”

  “玄盈从小体弱多病,我们要多照顾她。你得上些心。”纯熙叮嘱儿子,“要是你玄盈妹妹在薰风殿有任何问题,不仅圣人会责备,更是白白便宜了韦珪。”

  李恪道:“您如今儿女双全,而韦姨娘倚仗的却只有蕙仙这个女儿。蕙仙妹妹自幼受到韦姨娘严格的教导,虽然各方面都出类拔萃,但太过要强,怕是为日后埋下了隐患。”

  韦贵妃的独生女儿名唤蕙仙,封号高阳。

  “韦珪失宠已有多年,但是圣人却疼爱蕙仙。因此韦珪就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她的身上。听说蕙仙现在吃的用的都是宫里顶尖的。也就是皇后殿下不在了,不然,皇后在时,连太子承乾的用度都受到限制,何况是蕙仙呢?”杨淑妃道。

  李恪笑道:“您不必与蕙仙妹妹太过计较,用心照顾好玄盈妹妹要紧。玄盈可比蕙仙重要多了。”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