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马球赛玄机
这一日天气晴朗,上午,大兴宫中正在准备一场马球赛。这个提议最初是李恪提出的,玄盈也符合,唐皇欣然应允,便定在这一日。
此时的马球场已有许多人在了。承乾正在试马,顺便和襄阳郡公杜明尧说笑,他俩和蕙仙以及雉奴一组。
而青雀则和三兄李恪,妹妹玄盈还有薛长风一组。
原本雉奴是想和薛长风一起,但是玄盈执意要和薛长风一组,而一组只能有四个人,他只好作罢了。
饶是这样,雉奴还时不时地望向薛长风,目含殷切的期盼。
薛长风生得一双漂亮的剑眉,身姿高大挺拔,眉宇之间自有一股出身名门的傲气,却让人讨厌不起来。只觉得虽然傲气却并不自大,有些傲骨铮铮的味道。他穿了一身墨紫色的纱衣,衣领袖口上绣着漂亮华丽的花纹,腰间束着金线所织的仙鹤纹饰腰带。
他两个月前被晋封了官职,现在是正四品下右监门卫中郎将。玄盈向他表示祝贺。
他笑笑道:“再好也比不上襄阳郡公。”
玄盈听他这么说,劝慰道:“令尊担任卫尉卿,掌管着禁军,是我阿爷的左膀右臂。再说你们河东薛氏是百年的世家大族,论门阀势力,你可远胜于他呢。”
“贵主有所不知,门阀势力可不能与皇恩相提并论。一个弄不好,反而是忌讳呢。”他说话间,李恪向他俩招了招手,薛长风道:“贵主,吴王让您和我过去呢,快走吧,比赛要开始了。”
玄盈还没反应过来他前一句话的意思,听李恪催促,就随他过去了。其实她本不想参加,但是既然三兄有雅兴,她又一向和他亲近,就帮着他在阿爷面前说了几句。
杜明尧被雉奴拉了去试马。过了一会,雉奴试好了马,欢快地跑了过来,准备比赛。
这时唐皇,韦贵妃,杨淑妃及其他后宫三品以上的嫔妃等人都已经到了。宗室王公和朝廷重臣也到了。众人依次入座,条例有序。再加上随侍的婢女仆从,侍卫护军等人,整个马球场上围满了人。
唐皇高居首座,拉着杨淑妃的手让她坐在他身边,韦贵妃则坐在更下方,其余人按顺序往下入座。
随着一声鼓声响起,比赛正式开始了。
雉奴直取小球,然后快速将球传给蕙仙。蕙仙的马是前不久大宛进贡的一匹汗血宝马,脚速极快,直奔球门而去。
然而薛长风反应敏捷,即刻间挥动球杆从蕙仙手下夺过球,然后迅速传给了离球门较近的玄盈,身手敏捷。
蕙仙立刻皱起眉头,不满道:“薛郎将!”
薛长风边骑马边笑道:“贵主,得罪了。”
蕙仙刚想反驳,只见原本要到玄盈手中的小球冷不防地被杜明尧夺了去。玄盈还没反应过来,杜明尧就将球投入门内。
“进一分!”裁判喊道。
李恪骑马过来,安慰她道:“妹妹别着急,咱们还有机会。”
李恪这边得了球,挥动长杆传给了薛长风。长风反应极快,迅速避开了承乾和雉奴两个人的前后夹击,长杆一挥迅速送球入门。
薛长风自幼习武,于马术上自是一把好手。
“进一分!”裁判喊道。
于是比分打平。
随后双方一共八人又是一场激战,但并未进球,便到了中场休息的时间。
玄盈身手利落地下马,奔向席位,李恪,青雀和雉奴在后。
杨淑妃亲自迎上去,拿干净的帕子仔细帮她擦拭了汗,把凉好的水递给她喝,又喂了她一些清爽的樱桃。
“玄盈,打球累不累?”目睹全过程的唐皇笑呵呵地问道,他许久没看孩子们在一块玩了。
玄盈连忙道:“阿爷,打球可累了。你看我这一头的汗。兄长们都不让着我。”
“你怎么知道我没有让着你的。”紧跟其后的雉奴连忙为自己辩解。
玄盈面露惊讶:“你让着我了?哪里让着我了,我可没看出来。”
“玄盈年纪最小,该多让着点。当兄长的,得照顾弟弟妹妹。”唐皇前面一句话是对雉奴说的,而后一句则是讲给皇长子承乾听的。
雉奴看了玄盈一眼,笑着称是。
蕙仙走过来,不满道:“阿爷这话说的,赛场上哪有让来让去的,不然还比个什么劲啊。”
玄盈拿了两盘新鲜的果子递给薛长风,温柔地笑道:“刚才你的马球打的真好。”
薛长风正在照顾自己的马,见到她过来,有些惊讶,却并无欣喜之色。
“不用了,贵主自己吃吧。”薛长风面露犹豫,最终选择拒绝。
玄盈怔了一下,旋即恢复笑容,坚持道:“那就吃一个,好不好?”
薛长风皱起眉头,他本不想吃,但是众目睽睽之下,他不能随意拂了皇帝女儿的脸面,只好拿起一个,敷衍道:“多谢贵主。”
“我看刚才你和三兄配合得不错,不像是第一次打马球的样子。”玄盈笑道。
薛长风神色突然严肃起来:“回贵主,世家子弟里约马球赛的也多得很,吴王殿下向来亲和,平易近人,也曾多次赏光来过,因此臣与殿下有数面之缘。”
“难怪呢。”玄盈观他神色有异,也未点破,只是点点头。
她突然想起什么,把薛长风拉到一边,低声道:“之前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薛长风疑惑道:“贵主是说哪句话?”
“就是你说,门阀势力容易成为我阿爷的忌讳。这是怎么说?”
薛长风环顾四周,低声道:“贵主知道五姓七家吧?虽然臣出身的河东薛氏够不上五姓七家,但也是关陇门阀。”
玄盈心下了然。五姓七家是数百年来世家中最尊贵的几家。唐朝皇室李氏,当年建国时曾宣称自己是五姓七家之一的陇西李氏,然而他们皇室中人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不过是蒙天下人的褒奖之词。
不过事实上,皇帝的赏识可比所谓世家重要多了。
长孙家族就是鲜卑族,然而谁都不能否认,长孙氏现在是李唐王朝名门望族之首。杜家紧随其后。
“家父谨小慎微,故而当年并未参与圣人与手足的夺嫡之争,因此不是圣人心腹。能做到卫尉卿一职,一部分靠自己本事,一部分倚仗家族优势。家父自知自己大概也就只能做到三品,就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臣的身上了。”薛长风缓缓道。
玄盈看向薛长风,突然明白他为什么羡慕杜明尧,心下不由得产生怜悯。
杜明尧凭借皇恩就能在七岁时成为襄阳郡公,而多少世家子弟一生都获得不了这么高的世袭爵位。
薛长风坦然道:“其实臣心里明白,家父资质有限,即使参与斗争,恐怕也不能像老莱国公那样为圣人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郡公除了有个好父亲以外,他能得到太子殿下的看重,也是凭真才实学的。”
“你活得倒是通透。你和我九兄亲近,图什么?”
薛长风笑道:“臣能得到九郎的赏识,倍感荣幸。”
“九兄单纯,为人正直。你安分守己地做你的官,以你的能力,自有出头的机会。”
薛长风道:“多谢贵主指点。”
“臣参见城阳公主。”他们说话间,杜明尧来了。
“郡公不仅擅长射箭,而且连马球都打得那么好,在下佩服。”薛长风虽然讲的是赞美之词,然而语气冷冰冰的,口吻很是不善。
玄盈知道河东薛氏与杜家在朝堂上属于政敌,不睦已久。
杜明尧倒是未将他的不敬放在心上,莞尔一笑:“方才臣看晋王殿下在找郎将呢,郎将还不赶紧过去吗,哪有亲王等臣属的道理呢?”
玄盈和长风向皇族席位上望去,果然看见雉奴神色沮丧,闷闷不乐。
薛长风急忙拱手作揖行礼毕,匆匆赶去了。
玄盈将剩下的果子递给杜明尧道:“这是刚拿过来的,也没吃几个,你要是不嫌弃,就尝尝吧,薰风殿自个做的。”
杜明尧含笑拱手回礼道:“多谢贵主赏赐”他笑起来时眉毛弯弯的,眼神中透露出如春日初阳般的暖意,越发衬出这个人的玉树临风,风华绝代。
玄盈忍不住问:“你觉不觉得你和我三兄长得挺像的?”
杜明尧看了一眼李恪,笑道:“贵主是第一个说这话的人。”
“你经常同皇长兄在一起,他难道没这么说过吗?”
杜明尧笑道:“郎君的确不曾说过,不过臣觉得面相上是有几分像,但臣不及吴王风采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