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政篇第二》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私”,是私自独处的时候
上官容止注:背诵下来,独处时反省其内涵
楚天注:要大胆地向老师提问,反对意见正说明了自己不懂,因此更需要老师来解答疑惑!如果条件不允许就应当像颜回一样,但是自己私下的可能理解不了,那么就需要请教同学。
智瑶注:没有反对意见,这正说明了自己没听懂!
(一)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视其所以,就是观察他做了什么事
楚天注:自己是由欲望或厌恶驱动的,主权者要通过自己的行为理解一切人!
“观其所由”。“所由”,是由哪条路来,这是观察他采用什么方式方法做这事。
“安”,是安心、安定、安乐。
“廋”,是隐藏。
(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器”,是器皿的器。
“周”是普遍的意思。“比”是偏党、勾结的意思。
(三)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是迷惘无所得。
问:何以殆?
答:(事)不知不可做而做,不知不可退而退。
不知不可战而战、不知不可信而信,故殆!
(四)
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
钱穆说,一事必有两头,如一线必有两端,你站在这一端,对面就是异端。对面的人看你,也是异端。
【一】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中庸》:“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
《中庸》里又说:“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gǔ huò)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二)
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干”,是求。“禄”,是俸禄
“尤”,是罪过
(三)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大车,是牛拉的载重物的车;小车,是马拉的坐人的车,或兵车。“輗”(ní),大车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活销。大车两侧有两根长杠伸到前面去,叫“辕”。一根横木缚在两辕端,叫“衡”。衡下面再缚一曲木,叫“轭”。
“軏”(yuè),是小车上置于辕前端与车横木衔接处的销钉。
(四)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鬼”,古代人死了都称鬼。这里的鬼,狭义上指自己的先祖,广义上指自己分内的祭祀,张居正说,比如天子要祭天地,诸侯要祭山川,大夫要祭五祀,庶人要祭祖先,都是当然之分。
楚天注:对达成目的无大助益的事物的欲望,以及对妨害不大的事物的畏惧,都称为怯懦。—《利维坦》
霍布斯注:“当人们具有通过抵抗免除伤害的希望时就称为勇气。
在死亡或受伤的危机下所表现的豪迈,就称为勇敢或刚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