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阳关漫道
“于武关驻重兵,可断长安至南阳官道,同时又对华山、崤山成钳制之势。”司马徽喝着茶,优哉游哉说道。
“你可拉倒啊!”曹操一脸的不爽,“到底是武关钳制华山和崤山,还是两山钳制武关?你别给搞反了啊!”
“我在两山一关也就驻兵五万,你派他个十万兵不就完全钳制住了吗?”司马徽也不乐意,我在很严肃认真的给你出主意,你还跟我喘上了了?
文聘走了,来了蔡瑁,虽然换了驻防地。
可来来去去还是一支兵马,也并未增加,也不算是违背盟约嘛。
“除了武关之外,这不是还有伊阙关,天井关嘛,这三地全部驻军,你都能对两山一关实施包围了。更何况你在许昌、上党、风陵渡、虎牢关皆驻有重兵,你怕个甚?!”司马徽真想好好给曹操鄙夷一顿。
小心谨慎到这个地步,你到底是真曹操还是假曹操?!
曹操打了个哈哈,“随口一说,随口一说,我的意思是,你应当提前与我说一声的。”
司马徽蹙眉,“没说过吗?蔡瑁军与文聘两军换防,我说过挺早了呀!”
这一下轮到曹操没话说了。
好像,还真他娘的有这么回事。
这就让曹操稍微有些尴尬了,他只能假装失忆,说道:“是我唐突了,忘记了有这回事。你也应当理解,本来的两万兵,忽然间换成了五六万,而且还驻扎在了崤山、华山、函谷关这等险要之地,我怎可能不紧张?”
“你知道为何蔡瑁军虽然兵力雄厚,却一直驻防荆襄吗?”司马徽幽幽问道。
曹操抬手,“你可以不用解释了,我知道,弱呗。”
“是,蔡瑁军五万兵,在实力上也就等同于文聘部的两万军。数量上去了,消耗也上去了,但其实战斗力并不见得也跟着上去了。”司马徽说道。
这话,就半真半假了。
蔡瑁军的前身虽然是地地道道的荆州军,但却也今时不同往日。
即便是在矮个子里面拔将军,十几万将士遴选出这么五万兵,那也当得上是精兵了。
更别说,这五万兵的训练可一直没有停下,而且也在不断的遴选。
五万大军,不可能全都是清一色的水准。
在蔡瑁驻扎荆襄的这两年有余时间里,他这五万余大军一直持续的节奏,就是换防、训练、选拔。这五万军中,有寻常大营,也有精兵营。
这操作,已经算得上是司马徽的固有模式了。
但跟曹操说的时候,那就是清一色的水准。
曹操是信了还是不信,司马徽就不清楚了。
但他主动把这个话题给跳了过去,没有继续在这件事上再做纠缠。
司马徽令蔡瑁和文聘换防,并且取巧的驻兵两山一关,这个事情好像就这么揭过了。
曹操环视周围众人,开口问道:“你们可商量出眉目了?”
“丞相,此事我等左右思量,总觉不太妥当。”荀彧说道。
曹操眉头一掀,沉声问道:“有何不妥?我与司马太尉在京中还是不在京中,如今有什么区别?”
荀彧苦笑,“丞相,这个区别可就太大了。国朝未稳,魑魅魍魉横行,丞相和太尉在京中时,那些宵小不敢有所动作。可若您和太尉都离开,刚刚稳下来的朝廷,恐怕难以承受一些有心之人的刁难。”
曹操理所当然的说道:“这不是还有诸位嘛!难道诸位对稳定朝局没有什么信心?”
荀彧又是一声苦笑,目光扫过堂上诸多臣工。
他想说的,可就是在他们这些人啊!
但这话,他自不可能在这样的一个场合,明晃晃的直接说出来。
他心中想的是一回事,但在其他的大臣看来,荀彧这个眼神,就是不自信。
他们有能力稳定朝局吗?
这是此时大家都在怀疑的一件事。
迎上荀彧的目光,张昭起身,冲曹操和司马徽拱手行礼,说道:“丞相、太尉,不是我等没有什么信心,只是如今的朝堂,经不起乱子。且,投降的刘备麾下,此时就在京中。而……我等,也是降臣。”
张昭这话说的,简直就是过分的耿直。
就连司马徽都忍不住侧目。
这老小子。
什么话也不说,一口锅先背脑袋上再说,简直明智的有些离谱。
曹操看向了司马徽,“你又不准备说点儿?小司马,我发现你现在使唤我使唤的是真顺手啊,你是打算把脏活累活全都甩给我?!”
司马徽和煦一笑,“老曹,瞧你这话说的,怎么可能呢!脏活累活,我哪敢让你去做。”
“脏活累活,那肯定得是我的啊!毕竟我还年轻,还算是年富力强。”
曹操嘴角不爽的一撇,脸色瞬间黑了下来。
司马徽这一刀子扎的,让他很想给司马徽真的来一刀。
张昭、荀彧等人左顾右盼,一个个登时就像是孙猴子附身了一般。
虽然司马徽和曹操这样的说话方式,他们已经基本上习惯了。
但这话听在耳朵里,他们还是有一种随时小命不保的担忧。
主公的坏话,可听不得啊!
年龄,现在可以算得上是曹操最大的伤疤了。
可司马徽不管不顾,什么时候想起来了,就随手戳一刀。
司马徽袖子往上一撸,带着一副浓浓的痞气,下巴微扬,目光扫过在座的众人,说道:“来嘛,让我干干这件脏活累活。荀公,尚书省可有把握统筹六部,暂时主理天下政事?”
荀彧略作沉吟,说道:“下官自当尽心竭力,若不牵扯其他,应该不至于有太大的麻烦。但下官尚有些许担忧,若能解决掉那些已经摆在我们案前的麻烦事,下官有信心。”
“不妨说说你的担忧?万年公主的拥戴者,皇族的拥戴者?不甘心心甘情愿被割掉一块肉的世家门阀们,你想说的是不是就是这些?”司马徽问道。
荀彧拱手,“司马太尉一语中的。下官所担忧的这些,眼下的风平浪静,并不代表当真无事。丞相和司马太尉离京,对这些宵小而言,应该是的千载难逢的机会。”
“无妨。若你仅仅只是担心这些事情,那就大可不必。”司马徽没有说理由,但给荀彧的回复却斩钉截铁,无比肯定。
荀彧神色一动,瞬间就明白了司马徽的意图。
这俩人,显然又要开始钓鱼了。
他不动声色微微点头,说道:“若如此,下官无事了。”
“既然你没事了,那我交代两件事。”司马徽说道,“其一,开科举已近在眼前。这是我大汉第一次科举取士,诸位当慎重对待,考什么,怎么考,章程早已拟定,尔等在接下来的数月时间里,需紧盯各地郡县。勒令他们持续张榜,告知天下士子,以后当官是怎么个当法,他们有需要读那些书,才能当上这个官。”
“不能让天下士子觉得我司马徽是一只拦路虎,拦住了天下士子的晋升之道,只给荆州士子开通天大道。这事要是出了岔子,责任到人。”
荀彧神色一凛,痞里痞气的司马徽,杀气也如影随行而来。
“下官领命。”
上了年纪的荀彧弯腰有些困难,但即便困难,缓慢,他还是一丝不苟的行了个礼。
“这第二件事,便是长安一百零八坊的修缮事宜。”司马徽沉声说道,“工部与户部自行斟酌工程进度。老规矩,先礼后兵,我们还是把丑话说在前面。我把钱砸出去了,时间差不多了,你们总该是要给我看一点实质性的东西是吧?”
程昱、周瑜同时起身。
“喏!”
简简单单的回答,连一句废话都没有。
“二位都是办大事的人,我也相信你们会将这件差事办的漂亮,在青史之上,再留浓墨重彩的一笔。”司马徽震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