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第181章 反间计

  张永德的部队打了胜仗,他当然也很高兴,解下自己佩戴的金带,赐给那个游泳去袭击敌军战船的头目,干得不错,继续努力。

  张永德看李重进这么久拿不下寿州,他心里就不免对李重进有所怀疑,打个寿州有这么难吗?所以他上表向朝廷报捷的时候,就顺便给皇帝写了一道秘密奏折,说李重进屯兵在寿州城下,都这么长时间了,恐怕会有二心。柴荣觉得李重进跟自己是亲戚,我表弟嘛,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于是就示意李重进,让他去向张永德解释解释,别闹出什么误会。李重进听了柴荣的话,就一个人骑了匹马来到张永德的军营,张永德一听说李重进来了,不能不见啊,要说起来,他俩也是亲戚,一个是郭威的外甥,一个是郭威的女婿。

  张永德把李重进接进来,然后设宴招待。李重进很从容,一边喝酒,一边笑着跟张永德说:“我和你一样,肩负着国家的重任,带着重兵,为国家效力,不敢生什么二心,我不是不知道,我攻打寿州旷日持久,有过无功,但是刘仁赡这个人很厉害,很善于防守,寿州城又特别坚固,所以我军一时之间实在是攻不进去,你应该体谅我啊,为什么反而怀疑我呢!天日在上,我李重进发誓,绝不会对不起皇上,也不会对不起朋友!”他这几句话说得掷地有声、坦荡磊落。张永德见他说话如此诚恳,也不由的心平气和地当面向李重进道歉,说自己想多了,请李重进别往心里去。两个人高高兴兴地喝了顿酒,这才分手。

  有一天,李重进正在自己的军营里看公文呢,忽然巡逻的士兵抓了一名间谍,给送过来了。那个人见到李重进以后,不慌不忙,说是有机密事情要报告,请您让左右退下。李重进说:“我这都是亲信,你尽管说吧!”

  那个人从怀里取出一颗蜡丸,呈给李重进。李重进剖开蜡丸一看,里边原来是南唐皇帝李璟的一封亲笔信。信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听说足下受周朝皇帝的命令,围攻寿州,在这打仗打了一年了,你这处境很危险啊。我国的守将刘仁赡有匹夫不可夺之志,城中的府库萝莉变粮食桑麻储备很多,够用两年的,我这寿州城继续守下去毫无问题。我弟弟李景达等人就在濠州,离你很近,也已经秣马厉兵,养精蓄锐,将要跟足下见面了。你想一想,你能打赢这场仗吗?而且你们皇帝对你已经有所猜忌了,派张永德监守在下蔡,以分足下之势,很明显,就是为了制约你的,张永德说你有二心,这事满朝都在议论。我恐怕寿州没攻下来,足下的身家已经先毁了。如果有一天你兵权被削去,那就生死难料了,你为何不退兵以求自保呢?或者你到我这来也行啊,孤当虚左以待,与你共富贵。你要是不信,我赐给你铁券丹书,你看行不。

  李重进看完以后,大怒,说:“狂竖无知,敢来下反间书么?”立刻命令左右扣住来人,派人把这封信送到京城去。

  皇帝柴荣看了信以后,也很生气,就把南唐的使者孙晟叫进来,厉色问他:“你多次跟我说,你家主人是一心一意地想要求和,并没有别的想法,那现在为什么要使这反间计,引诱我朝军将投降?我们君臣同心一德,岂会听你家主人胡说八道?但是你家主人却刁猾得很,还有你,明明也是在骗我,你说吧,该当何罪?”说着,就把那封信扔在地上,让孙晟自己看。

  孙晟看完以后,神色自若,整了整衣服,回答说:“陛下说我家主人骗人,但是也请想想,您对我国是真心相待吗?我主一再求和,如果你们同意,那就应该班师撤兵,以示诚意嘛,你们却一直围着我国的寿州城,这都一年了,还不撤兵,是何道理?我奉命作为使者北来,本来是奉我主之命,跟你们订约修好的,到现在已经在这住了好几个月了,也没得到什么回信,那就不能怪我主改变想法,改求和为反抗了!”

  柴荣一听,更加生气了,说:“朕前日还都,本来就是为了休兵,结果呢,你们唐兵却夺了我的扬州、滁州,这是真心求和么?”

  孙晟说:“扬州和滁州原本就是敝国土地,我们收回来,这不能说是夺了贵国的土地吧。”

  柴荣气得拍桌子,说:“你真的不怕死吗?敢来跟朕斗嘴!”

  孙晟奋然说道:“我来到这,早就把生死置于度外了,要杀就杀,我虽死无怨!”

  柴荣气的转身走了,下令让都承旨曹翰送孙晟去右军巡院,还悄悄叮嘱了几句,并且给了他一道敕书。这个右军巡院是后周时期的一个司法机构,负责缉捕刑讯犯人的。曹翰领命出去,叫孙晟下殿,带着他去了右军巡院,然后让巡院的官员备了酒菜,跟孙晟喝酒。

  两个人谈了很久,说的话无非是向孙晟盘问南唐朝廷的底细,偏偏这个孙晟讳莫如深,一句话也不肯出口。曹翰不禁焦躁起来,没耐心跟他耗了,站起身来,跟孙晟说:“皇帝有诏,赐相公死!”

  孙晟很安静地说道:“我知道!”

  他向人要来朝靴和笏板,整理好衣冠,面向南方行礼,说:“臣孙晟以死报国了!”说完从容就义,跟着他来的那一百多人,也都被杀了。惟独赦免了锺谟,只是把他贬为了耀州司马。

  孙晟死了不久,柴荣就后悔了,说:“孙晟真不愧是个忠臣啊!我以前给他的待遇相当好,每次朝会,必然会让他参加,还经常赐给他美酒,哪知道他始终恋旧,不愿受我的恩赐,如此忠义之人,我不该杀他啊。”然后又改封钟谟为卫尉少卿。

  孙晟的死信传到了南唐,李璟哭得非常悲伤,追封他为太傅,鲁国公,赠他的谥号叫做文忠。封孙晟的儿子为祠部郎中,赏给重金抚恤他的家属。

  后人评价柴荣,总体来说是很不错的,很正面,但是他杀孙晟,这是个污点。中国一直以来对这种忠臣义士评价都很高,而且不在乎国籍民族,只在乎品德。这也是我们中国传统价值观的体现。王夫之在评价孙晟的时候,把他和颜真卿相提并论。李希烈杀颜真卿被骂了上千年,多亏柴荣好事干的多,否则也得被骂。

  柴荣杀了孙晟,更是决意要征服南唐。他想了想,觉得自己的水军不太足,于是就下令,在城西的汴水之中,造了几百艘战舰,然后让南唐的降将每天为他训练水军,准备出发去进攻南唐。但是后周连年征战,军费开支非常巨大,这国库未免就有点空虚了,打仗是很费钱的,现在又要出兵作战,筹集军饷这件事,一时之间就有点困难了。柴荣听说华山隐士陈抟身有道术,不但能修炼成仙,而且还会黄白之术,他就有点病急乱投医了,于是就派人去招陈抟来京城。

  陈抟是世外高人,但是皇帝要见他,陈抟也没法拒绝,于是就跟着使者来了。柴荣招他进见,很和气地向他咨询,说:“先生精通飞升黄白之术,可否指教一二。”

  陈抟说:“陛下贵为天子,应该把心思花在治理国家上,何需这种异术呢?”

  柴荣说:“先生你希望我治理好国家,我明白你的好意,朕愿意和先生共治天下,请先生就留在我身边吧,别走了!”

  陈抟说:“我是山野粗鄙之人,不懂治理国家的道理,而且上有尧、舜,下有巢父、许由,就算是盛世,有些人还是愿意避世而居的,不爱这俗世的热闹。如今我住在华山,能够享受太平日子,这也是出自圣恩呢!”

  柴荣还想要挽留,打算任命他为左拾遗,陈抟再三告辞,坚决不接受,柴荣没办法,只好同意让他回去了。

  陈抟临走的时候,口占一诗:

  十年踪迹走红尘,回首青山入梦频。

  紫阁峥嵘怎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闷听笙歌聒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野花啼鸟一般春。

  陈抟走了以后,后周皇帝柴荣又让州县官员随时走访,没事多去看望看望,还特意赐了一道诏书,诏书中大概的意思是说:您是世外高人,不愿意当官,愿意当个隐士,当年正是因为有唐尧,才会有巢父、许由这样的隐士,我虽然没什么德行,但是我也愿意遵照他们的做法。我怕山里边缺乏生活用品,所以已经让华州刺史按时提供。估计你也都知道了。

  陈抟看到皇帝的诏书后,又作了一首诗:

  华泽吾皇诏,图南抟姓陈。

  三峰十年客,四海一闲人。

  世态从来薄,诗情自得真。

  超然居物外,何必使为臣?

  ................

  知识卡片:

  咱们国家,关于陈抟的传说有很多,他最出名的是长寿,传说他活了一千多岁,后来人把陈抟都叫陈抟老祖,说这个人都成仙了。实际上他的寿命也确实很长,活了一百一十八岁。

  长寿长生之术是人类永远痴迷的东西。我们前面说,陈抟会黄白之术,这是因为他写了一本书,叫《指玄篇》,书里记载有炼水银的办法,这就被后来人传的不像样子,说他会炼金炼银。还有人说他睡一次觉就睡一百多天,不吃不喝,所以陈抟还有个称号,叫睡仙。陈抟是古代的养生大师,道教有一种说法叫“食气者寿”,在唐代就很流行辟谷养生,而陈抟精通此术,他每天只吃很少的东西。

  真实的陈抟出生于唐懿宗时期,公元871年,他小时候很聪明,喜欢读书,公元931年他去参加科考,结果没考中,这时候他都五十岁了。落榜之后他就不再想着走仕途了,据他所说,他碰见了两个高人指点,就到武当山去修行隐居。再后来他就被柴荣找了出来,他一心想要修道隐居,远离人世,所以他没有为后周政府服务。

  再后来,陈抟转移了好几个地方,可能是老有人骚扰吧,最后他到了华山。在华山还有一段传说,说是陈抟跟赵匡胤赌棋,赵匡胤要是输了就把华山给他,结果赵匡胤真的输了,陈抟就在华山定居,每天就是睡大觉,睡醒了以后问他的弟子,现在的皇帝是谁。如果不是赵匡胤,他就接着睡。后世就有了“自古华山不纳粮”的说法。华山不是不纳粮,去过华山的人都知道,那是个石头山,连一块平地都没有,粮食往哪种?

  到了宋朝,宋太宗又向陈抟请教养生之术,陈抟说我没有什么法术,但是陈抟的诗词写的很好,赵光义好几次请陈抟下山,跟他一起吟诗作赋喝酒。

  陈抟在学术上是有很大贡献的,他研究“易经”非常透彻,这也是中国儒家的必修课,所以陈抟被道教和儒教共同推崇。他有一本专著叫《易龙图》。还有说《先天图》是陈抟传给邵雍的,这是有待于考证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