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乱世烽烟:大石山房正说五代十国

第177章 索要江北

  南唐这边一路吃败仗,李璟实在是没办法,打是打不过,差距太大,只好再次派出孙晟等人,去后周那边向柴荣求和。

  孙晟这些人走在路上,又接连收到败报,全是坏消息,说是光州兵马都监张延翰也投降了后周,刺史张绍弃城逃走了,蕲州守将李福杀了知州王承儁,投降了后周,舒州也被周军给攻陷了,刺史周宏祚投水自尽了。

  孙晟听到这些坏消息,不禁长叹一声,说:“国事由此可知啊,我这趟去恐怕也回不来了!”他忧心如焚,日夜兼程的赶路,来到寿州城下,进见后周皇帝柴荣,呈上了李璟的表文。

  李璟在给柴荣的这个奏表里边说:希望您能怜悯我们这个小国家,收兵回去吧,我们进贡给您黄金千两,白银十万两,丝绸两千匹,请您收下!

  柴荣看了以后,根本不为所动,说:“又拿这一纸虚文来搪塞我,我怎么能上这个当?”

  孙晟倒是很从容,他说:“我们向您称臣纳币,这并不是虚文,我们真的给,陛下南征,敝国也已经谢罪。叛乱是应该讨伐的,但是如果人家已经臣服了,就应该放过人家,古代圣明的帝王,大都是这样的。!”

  柴荣说:“朕率军南来,岂是为了这区区金帛?如果你们想让朕罢兵,赶紧把江北各州县全部献给我。不要迟疑!”

  孙晟正色说道:“江北土地,是先朝传下来的,并不是从大周那得来的,而且江南已经向您奉表称臣,已经是大周的藩国了,陛下何不网开一面,稍稍开恩呢!”

  柴荣大怒,不想跟他再啰嗦了,说:“你不必多说了,你们国家要是不把江北给我,朕决不退兵!”随后柴荣又对李德明说:“你上次来见我,我叫你回去告诉你家主人,让他亲自来谢罪,现在结果如何了?”

  李德明慌忙磕头,又想起冯延己跟自己说过的话,说愿意把濠州、寿州、泗州、楚州、光州、海州这六个州献给后周,每年再上贡金帛百万,请求后周撤兵,于是他就都说了一遍。

  柴荣说:“光州已经在我手里了,还需要你献吗?其他各州,我要把它们收了也不难,只有寿州,一直在那顽抗,节度使刘仁赡倒是颇有能耐,朕对他颇为怜惜,你们去替我把他招来!”

  李德明还没答话,孙晟已经看着李德明,眼神里带着一腔怒意,那意思就是:你敢去!柴荣看在眼里,干脆就逼孙晟去招降刘仁赡,你在那挤眉弄眼的干嘛,那你去。孙晟没办法,只好答应了。

  柴荣派了个太监监督孙晟,跟着他一同来到寿州城下,叫刘仁赡上城答话。刘仁赡来了以后,在城上行了个礼,问孙晟的来意。孙晟说:“我来周营议和,还没什么头绪呢。你身受国恩,切不可开门迎敌,主上已经发兵来支援了,不日就到!”

  这位孙晟早已经置生死于度外了,不管南唐朝廷如何,孙晟这样的品格实在是很值得夸赞。当年春秋时期,晋国有位大臣叫解扬,当时楚国攻打宋国,宋国就向晋国求救。晋国就派大夫解扬去宋国传达命令,说晋军已经开拔了,让宋国一定要坚守城池,援军很快就到。结果解扬在路上被楚国人给抓了,楚王就逼着解扬去对宋人说,晋国派不出兵来,好瓦解宋国人的斗志。解扬假装答应了,等他到了城下,就对着城上喊:”我是晋国大夫解扬,不幸被楚人抓了,他们逼我劝你们投降。我假装答应,好借机传达消息,我家主公已经亲自率大军来救你们了,很快就到。”

  楚王一听大怒,认为解扬不守信用,要杀了他,人家解扬可不这么认为,他面无惧色,而且理直气壮,说:“我作为晋国的大臣,如果取信于你楚王,必然失信于晋王。假如你们楚国有一位大臣公然背叛自己的国君,取悦于他人,你说这是守信用还是不守信用呢。”楚王听了以后怒气顿时就消了,感慨地说:“解扬真是个忠臣烈子啊。”就赦免了解扬,让他回国去了。

  解扬原籍是晋国的霍邑,就是现在的山西霍州,字子虎,所以人称霍虎,就是霍邑之虎。他不光聪明,而且口才好,不光口才好,而且一身武功,可以说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典型。

  孙晟话说完,就回来了,太监就把当时的情况报告了柴荣,柴荣一听,就让人把孙晟叫来,说:“我让你去招降刘仁赡,你怎么反而教他坚守?”

  孙晟朗声说道:“我是唐朝宰相,能叫节度使叛国么?如果你大周有这样的叛臣,不知道陛下肯容忍么?”

  柴荣看他理直气壮,倒也无法驳斥,只好叹着气说:“你是淮南忠臣,但是天意要灭了淮南,你虽然尽忠,也没什么用。”于是让孙晟留在帐后,对他以礼相待,只是跟李德明和王崇质商谈撤兵的事,非要让南唐献出江北各州,才答应两国修好。

  李德明和王崇质可不像孙晟那么不怕死,他们不敢跟柴荣力争,只是说要回去报告南唐皇帝,他俩做不了主,柴荣就让他们回去了,还写了一份诏书让他们带回去,拿去给李璟看看。诏书里边的大意是说:

  我们大周拥有一百个州,甲兵三十万,国力军力都不得了,士卒也都愿意为国效力,如果我们不能恢复内地,安定边疆,就班师回去,那不是儿戏吗,简直是开玩笑。至于你削去皇帝称号,以臣子之礼侍奉大周,当年三国的时候孙权对魏国,梁宣帝萧詧对北周,古时候就是这样了,这有什么新鲜的。现在你只要把江北的各个郡都给我,我立刻撤兵,其他就不多说了。

  李德明、王崇质两个人拿着柴荣的诏书,回到金陵,把它交给了南唐皇帝李璟过目。李璟看完以后,沉吟了半晌,难以决断,宋齐邱就上奏,说:“江北是我们江南的藩篱屏障,江北一但丢了,江南恐怕也保不住。李德明等人是去议和的,并不是去献地的,怎么反而替周朝皇帝传诏,叫我国割献江北呢?”

  李德明一听宋齐丘这话,就忍不住了,说:“周朝皇帝英武过人,周军气焰强盛,如果不割江北,恐怕江南也要被敌军蹂躏了。”

  他这两句话就糟了,你这一夸后周,味道立马变了,一股子恐周、跪周的味道,立马让宋齐丘给抓住了。

  宋齐邱厉声说:“你们俩也想学张松么?当年张松献西川地图,古今唾骂,你们不知道吗!”

  王崇质被他一吓,赶紧推脱,把事情都往李德明身上推。枢密使陈觉和枢密副使李征古跟李璟说:“李德明奉命出使,不能伸张国威,睦修邻好,反而向敌人示弱,还要割让土地给敌人,这跟卖国贼有什么区别!请陛下先杀了他,再商量退敌的事!”

  李德明一听,更是暴怒,卷起袖子大骂陈觉等人。李璟大怒,命人绑了李德明,说明他卖国求荣的罪状,就把他拉出去杀了。

  李璟杀了李德明,随后传召,挑选精兵六万,任命自己的弟弟齐王李景达担任诸道兵马元帅,带兵前去拒敌。任命陈觉为监军使,前武安节度使边镐为应援都军使,先后出发。

  这时候,南唐的中书舍人韩熙载给李璟上了一道奏表,说皇上的弟弟是皇帝最亲的亲人,他当元帅,就不必另派监军了。李璟没听他的,又派鸿胪卿潘承祐立刻赶往泉州,去那招募勇士。潘承祐推荐前永安节度使许文缜和静江指挥使陈德诚,还有建州人郑彦华、林仁肇,说这些人都可以做将帅。李璟于是任命许文缜为西面行营应援使,郑彦华、林仁肇,做他的副将,再去和周军决战。还有右卫将军陆孟俊也率兵万人,从常州出发,前去进攻泰州。

  后周将领韩令坤,就是赵匡胤那个发小,这时候已经回到了扬州,泰州城只留下了一千来人,兵单力寡,哪里打得过陆孟俊的一万兵马,当然就跑了,泰州又落到了陆孟俊手里。陆孟俊随即乘胜进攻扬州,唐军到了蜀冈,韩令坤得到消息,心中大惊,他刚新纳了一个姓杨的爱妾,他自己正做新郎呢,免不得儿女情长,于是就让手下护送杨氏出城,自己也随后弃城而走。他刚出城,皇帝的圣旨就到了,说是已经派滑州节度使张永德前来支援,韩令坤一听,只好勒马回城。他进城以后,又听说赵匡胤现在正屯兵在六合,而且已经下了命令,说不准放过扬州兵,如果有扬州兵打这过,一律把脚砍了。韩令坤心想,看来想跑是没地方跑了,不如就跟唐军决一死战吧。索性又派人去把爱妾杨氏给追了回来,然后整顿兵马器械,就等着陆孟俊来攻城,好跟他大战一场。

  赵匡胤驻兵的这个六合,现在属于南京的六合区,它位于长江以北,是南京和扬州之间的一块战略要地。从六合出发可以走南京北面的夹江,从燕子矶登陆,就可以直达南京城下。后周军队攻下扬州以后,在这还发现了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南楚的亡国之君马希崇,还有一个是闽国的亡国之君王延政的儿子王继沂,柴荣下令对这些人要特殊照顾,不要侵扰他们。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