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世宗北伐
后周皇帝柴荣南征的时候,北汉皇帝刘钧乘机发兵偷袭了后周,包围了隰州。隰州刺史名叫孙议,当时他突然得急病死了,这时候他的后任还没到,北汉军队一来,隰州城里的老百姓都很惊惶,幸亏都监李谦溥暂时接管了政务,他一边整军御敌,一边管理百姓,城中这才稳定下来。
当时正是盛夏时节,河东兵冒着暑气把隰州城给围了,李谦溥带着手下登城指挥,他身穿布袍,手挥羽扇,打扮的跟诸葛亮一样,神态安详,没有丝毫的慌乱,北汉将士看他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不知道他底细,也没敢放手猛攻。
李谦溥又暗中约建雄军节度使杨廷璋,两个人各自召集了上百名死士,趁着夜色去劫北汉的营寨。北汉兵没想到人家还敢主动出击,猝不及防,仓皇而逃,李谦溥亲自率领守军开城追击,追了几十里,杀了几百敌兵,一下子解了隰州之围。
李谦溥随后写了表文,把情况报告了皇帝,柴荣下令,就任命李谦溥为隰州刺史,又命令昭义军节度使李筠和建雄军节度使杨廷璋一起,联兵讨伐北汉。李筠率领部队进攻石会关,连破了北汉的六座营寨,杨廷璋命令李谦溥也率军出击,攻下了孝义县城。北汉皇帝刘钧的心理素质也不咋样,刚吃了点小败仗就慌了,急忙派使者去向辽国求救,辽国皇帝耶律璟不愿意出兵,就跟使者在那支支吾吾地瞎对付。刘钧忧急万分。再三派使者求援,耶律璟没办法,只好任命南京留守萧思温为兵部都总管,带兵去支援北汉,这时候柴荣已经征服了南唐,回到了大梁,他听说辽国和北汉合兵的消息,于是决定再次亲征。他心想,北汉全仗着辽国支持,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不如首先攻击辽军,辽军一败,北汉势孤,也就容易讨平了。
柴荣御驾亲征契丹,人家也不是随性所为,他考虑了各个方面的因素,其中当然也包括契丹的现状。契丹皇帝叫耶律璟,柴荣前面刚刚打败的南唐皇帝叫李璟,都带个璟字,这两个人有个共同之处,都是昏君。李璟比耶律璟还能强一点,他只不过任用了一些奸臣,喜欢吟诗作画。而耶律璟除了特别爱睡觉以外,还嗜酒如命,荒淫残暴,引起了辽国上上下下的不满。这也是柴荣在此刻发兵攻打辽国的原因。耶律璟爱喝酒到了什么程度?史书记载,他曾经连续喝了九天,白天喝晚上喝,喝完就睡觉,什么事都不管。等喝够了以后,接着去打猎,人家打猎是打几天就回来了,他打猎那是清山,一个山头一个山头的打,打到了猎物之后,就开篝火晚会烧烤,大家再接着喝。
柴荣想好了以后,就任命宣徽南苑使吴延祚为东京留守,宣徽北院使昝居润为副留守,三司使张美为大内都部署。命令其余众将率领马步各军以及大小战船奔赴沧州,柴荣自己率领着禁军做为后应。都虞侯韩通由沧州整治水道,节节进兵,在乾宁军以南立了不少的格栅,准备防守。柴荣亲自来到乾宁军,规划地势,指挥部队,然后下令进攻宁州。宁州刺史名叫王洪,他自己也知道,肯定守不住,于是就开城投降了。柴荣派韩通为陆路都部署,赵匡胤为水路都部署,水陆并举,向北进发。柴荣本人也登上龙舟随后跟进。
朔方的各州县,自从当年后晋割让给辽国以后,已经多年没有打过仗了,现在突然听说周军入境,所有人都吓得魂胆飞扬。不论是官吏还是老百姓,全都望风而逃,所以周军顺风顺水,基本上没遇到什么抵抗,就到了益津关。益津关的守将名叫终廷辉,他登城南望,但见河里边后周的战舰一字儿排开,旌旗招展,矛戟森严,不由的心虚胆怯,连打了好几个寒战。他正不知道该怎么办呢,可巧有一个人来了,在关下叫门,终廷辉一看,来人原来是那个刚投降了后周的宁州刺史王洪。终廷辉就问他来意,你来有什么事吗?王洪说有一些秘密的事情要跟你商量,但是得进关面谈,在这不好说。终廷辉见他只不过是一人一骑,于是就命令开关让他进来了,两个人进行了一番交谈。
王洪先说了自己投降后周的原因,并且劝终廷辉也赶紧投降,这样才可以保全关内的老百姓。终廷辉还在犹豫不决,王洪又说,“此地本来就是中国版图,你我又是中国人民,从前是时势所迫,没办法,才归属辽国的,如今后周大兵压境,咱门正好可以重回祖国怀抱,这不好吗!你还犹豫什么呢?”终廷辉听了他这番言语,也不禁怦然心动,就答应了。
柴荣一看,王洪这个策反工作做的不错,就让他回去,仍然镇守宁州,终廷辉也留下继续镇守益津关,分别给他们派了些兵将协助他们,当然协助是一反面,另一反面也有监督的意思,又派赵匡胤为先锋,溯流向西。
赵匡胤率领着水军向西进兵,渐渐的河道越来越窄,船过不去了,于是他命令部队舍舟登陆,进兵瓦桥关。赵匡胤到了关下,守将姚内斌一看周兵没多少嘛,就率领着几千骑兵出城截击。不过他遇到赵匡胤算是倒了霉了,被人家赵匡胤指挥着部队大杀了一阵,姚内斌的手下伤亡了几百人,只好退了回去。
第二天,柴荣也到了,同时,都指挥使李重进等人也相继到来,还有韩通的部队,收降了莫州刺史刘楚信和瀛州刺史高彦晖,沿途毫无阻碍,也来到瓦桥关下会师。眼见得周军云集,镇慑雄关。
赵匡胤随后指挥部队,开始攻城,他先在城下招降守将姚内斌,说我们大周王师到来,各地披靡,都望风而降,单靠这么一个关隘,你能守得住?如果你见机投顺,还可以继续享受富贵,否则的话,玉石俱焚,你可别后悔!姚内斌沈吟了半晌,说你让我想想,我明天给你话。赵匡胤也不勉强,行,我给你时间让你想清楚了,于是按兵不攻,就在关外等了一夜。
第二天探马来报,说敌将姚内斌已经开关来投降了。赵匡胤于是领着他去见皇帝。姚内斌参拜皇帝,柴荣好言抚慰了一番,说很好,你为和平解放瓦桥关做出了贡献,我任命你为汝州刺史。姚内斌叩头谢恩,随后亲自带领周军入关。
柴荣随后设宴,召集群臣,席间就跟大伙商量,要进攻幽州,众将说:“陛下出师,仅仅四十二天,战士们基本上都没打什么仗,就收复了关南各州,这都是因为陛下威灵,所以才得此奇功。但是幽州可不一样,它是辽国南方的要地,必然会有重兵把守,将来打起来,恐怕会旷日持久,那样就不美了,还请陛下三思!”
柴荣听了以后默然不答。酒宴结束以后,柴荣就招来指挥使李重进,对他说:“我军前来,势如破竹,关南的各州县不战而下,这正是灭辽扫北的机会,为什么要半道上撤军呢!而且朕想要统一中原,平定南北,时间不等人啊,我决定要继续进兵!你率兵一万,明天就出发。朕统兵接应,不拿下辽国都城,绝不撤军!”
李重进一听,知道劝也劝不住,只好应声退出。柴荣又传谕散骑指挥使孙行友,让他率领五千骑兵前去进攻易州,孙行友奉旨,率兵而去。
到了第二天,李重进率军启行,走到固安,就是现在的河北廊坊那一带,只见城门洞开,城里的官员已经跑了,周兵一拥而入。李重进让军士们稍作休息,派哨骑去前面探路。过了不久,哨探回来报告。说固安县北边有一条安阳河,河上既无桥梁,河里也没有舟船,估计是辽兵把桥给拆了,把船都藏起来了,想阻挡我军前进。李重进听了以后,正在伤脑筋呢,忽然听说皇帝驾到,他急忙出城迎驾,向柴荣说明了情况。柴荣跟李重进来到河边一看,只见水势汪洋,深不见底。俩人巡视了一会,柴荣对李重进说:“这河水太深了,只能修筑浮桥,才能进兵。”于是命令军士们采罚树木修桥,然后他带着亲军回瓦桥关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