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世宗治国
南唐国主李璟终于把宋齐邱、陈觉这几个人给处置了,不过他还是留下了冯家这兄弟俩,不但没有处分他们,还给他们升了官。
南汉国主刘晟,听说南唐被人家后周都快打残了,现在已经割地称臣了,不免忧心忡忡。他自从篡位以后,把自己的十三个弟弟杀得一个不留,把自己所有的侄子也全都宰了,而且居然还逼着自己那几个长得漂亮的侄女给自己做妾,这可真是禽兽不如。
刘晟还派兵下海去抢劫商船,成了皇家海盗了,刘晟用抢来的这些钱给自己修了不少的离宫,他在宫殿里边还专门安排了一些宫女,让她们天亮的时候负责报时,就跟公鸡打鸣一样,刘晟给这些宫女起了个名字,叫候窗监。每次召开宴会的时候,刘晟一个人坐在大殿之上,殿外设置了很多的彩亭,他就让百官坐在里边。等到酒酣耳热之后,他就命人用笼子装着野兽进来,然后他就拿着弓箭射那些野兽取乐,没射死的野兽旁边的人就拿刀剑把它戳死。
有一次刘晟喝酒喝的大醉,刚好有人献给他一把宝剑,刘晟要试试宝剑的锋利程度,于是就叫宫里边的一个伶人,这个人名叫尚玉楼,让他头上顶一个西瓜,刘晟拔剑去劈那个西瓜,结果可想而知,宝剑很锋利,西瓜两半了,尚玉楼也身首异处。第二天刘晟酒醒了,又叫尚玉楼来陪自己喝酒,左右跟他说,尚玉楼已经于昨夜去世了,死亡原因,宝剑砍头,刘晟听了也就叹了口气。
刘晟的后宫有两位姓李的妃子特别得宠,一个是李丽妃,另一个是李蟾妃。另外还有几个宫女,卢琼仙、黄琼芝,人长的漂亮,而且为人狡猾,刘晟也喜欢,还给他们封了官,封她们为女侍中,让她们都身穿朝服,也参与决断政务。
宦官里边最得宠的是林延遇,刘晟杀他那些弟弟的时候,这个林延遇就是主谋。林延遇临死的时候,推荐了自己的同党龚澄枢接替自己。龚澄枢这个人非常刁滑,和林延遇可以说是旗鼓相当。
现在刘晟听说后周的军队已经征服了南唐,他就动了心思,他也想去向后周进贡,跟柴荣套套近乎,但是他和中原之间隔着一个湖南,路又不通。他想派使者经过湖南去汴梁,被周行逢给挡住了。于是他就下令开始打造战舰,训练士卒,过了不久他又想通了,说:“我能好好活着,都已经是侥幸了,还管甚么子孙呢?”看看,生逢乱世,一个国家的皇帝都觉得能活着就很不易了。
这时候正好天上出现了月食,刘晟就算了一卦,卦象说他应该好好享受生活,刘晟一看,正合我意嘛,我最喜欢享受生活了,于是更加的纵情酒色,渐渐的身体就彻底垮了,三十九岁就死了。
刘晟这一死,他的大儿子刘继兴继了位,改名叫刘。刘尊自己的父亲刘晟为中宗。刘这时候才刚刚十六岁,他把国家政务都交给宦官们处理,太监龚澄枢和陈延寿二人的权力最大,刘又把那个女侍中卢琼仙封为才人,内政都交给她处置,各个衙门的官员反而不得议论国政。
刘喜欢奢侈,是个基建狂魔,他让人给他修建万政殿,一根柱子的费用,就花费了白银三千锭。又修建了天华宫和黄龙洞,一天的花费就上千万,他都毫不吝惜。宦官李托有两个养女,都颇有姿色,两个人都进了宫,大女儿给刘做了贵妃,二女儿做了才人,都很得刘宠爱。还有一个宫女,是个波斯人,长的又黑又胖,但是人非常聪明,也是美艳动人,而且还特别会献媚,刘给她赐了个名字,叫媚猪。
尚书右丞钟允章觉得这样下去可不行,国家就得完蛋,他还想要整肃纲纪,惩治那些奸猾之辈,好挽救国家,结果被那些宦官所忌恨,他们就合起伙来,污蔑钟允章想要谋反。刘竟然把钟允章灭了族。
刘还任命那个宦官李托为内太师,兼六军观军容使,对外宣布,所有的国家大事都要李托批准才能施行。刘整天就和李托那两个干女儿,还有那个波斯来的媚猪,淫乐胡闹,他还自称是萧闲大夫,也不上朝。他宫里的太监有七千多人,有一些甚至被封为了三公、三师,女官也有上千人。
陈延寿又引见了一个女巫,名叫樊胡子,这个女人头戴远游冠,身穿紫霞裙。坐在帐子里,自称有玉皇大帝附体,还能预知祸福,她称刘为太子皇。刘极端迷信,就经常去向樊胡子求教。卢琼仙和龚澄枢等人一看,刘这么信任这个樊胡子,都跑去巴结,争相依附,樊胡子就说卢琼仙、龚澄枢、陈延寿都是上天派来辅佐太子皇的,所以不应该随便责备,要对他们好。刘一听,就对这些人更加信任了,这帮人简直视国事如儿戏,就会胡闹,但是南汉地处岭南,比较偏远,所以后周天子柴荣也没功夫理他,因此这个昏愦糊涂的刘还能胡闹几年。
柴荣对科举很关心,他希望能通过科举选拔人才,他还下令,要减少寺院的数量,严禁搞那些旁门左道的迷信活动。柴荣平常很注意农业生产,他叫人用木头雕刻了一些木头雕像,里边有种田的农夫、养蚕缫丝的妇女,他把这些雕像都陈列在宫里。他招来散骑常侍艾颖等34人,让他们分别去各州,核定田租。又下诏,把各州的老百姓,每一百户设为一团,设置三名耆长,让他们管理老百姓,劝课农桑。又疏通了汴口的河道,把它和淮河连起来,再把汴水和蔡水也连起来,以方便漕运。
柴荣派王朴去巡视汴口,督建斗门,这个斗门实际上就是一种水闸,可以用来控制农业灌溉。工程竣工不久,王朴突然晕倒在地,随后就去世了,当时也就五十四岁。估计是心脏病发作之类的。柴荣亲自前往吊丧,他用玉斧叩地,痛哭不止。左右在旁边劝他节哀,柴荣仰天长叹说:“上天不想让我平定中原么?为什么要夺去我的王朴,而且还这么突然!”他回宫以后,一连几天郁郁寡欢。
王朴生前精通术数,柴荣志在统一中原,经常担心国运短促,自己不能如愿,在位时间短的话,那肯定有很多宏伟计划就没机会实现了。有一天他问王朴,我在位能有几年?你不是能掐会算吗,你帮我算算。王朴回答说:“陛下有心治理国家,以天下苍生为念,天高听卑,自当蒙福。我对数理之学只不过是一知半解,我只能推演出三十年。三十年后的事,我就不知道了。”
柴荣听了很高兴,说:“真像你所说,我能当30年皇帝,用十年时间开拓天下,再用十年养育百姓,后十年让天下太平,那就可以让我完成心愿了。”大家看看,柴荣心里想的全是工作,十年创业,十年把公司做上市,然后造福人类。但是实际上我们知道,周世宗柴荣后来征伐辽国,因病撤兵,随即就去世了,他在位的时间仅仅五年半而已,真是应了那句话了,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
知识卡片:
中国历史上,有著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其中的一宗,指的就是后周世宗柴荣灭佛。
五代时期世道混乱,战争频发,老百姓流离失所,非常可怜,越是这种乱世,宗教信仰往往就越繁荣,因为这时候大家都需要心灵寄托,老百姓要活下去,总需要在黑暗中看见点光明吧,所以佛教信仰就流行起来了,当时不光是老百姓,很多的皇族士大夫都信佛。
佛教有个特点,就是僧侣们都不种地,需要别人供养。五代时期到处打仗,谁都需要粮食,所以像这种空耗粮米的行为,柴荣觉得难以接受。再讲什么法,法可以止战嘛?柴荣很务实,这种空洞的东西他不感兴趣。
当时有些流民无法生活,于是就找个破房子,捏个泥人,一座寺庙就开张了,这些人僧袍一穿,就开始装神弄鬼卖大力丸、万金油,除妖伏魔。这种人就是纯粹的神棍,对社会毫无帮助,就是骗吃骗喝骗钱花,这种人越来越多,政府收不上税,征不到兵,所以公元955年,柴荣下令,拆除所有没有经过政府批准的民间小庙,仅仅两个月,就拆除了寺院三万多座,只留下了2694座。只有经过官方批准的、正式注册的才能存在,而且不允许再注册新的寺庙,在此之前,后周一共有九十多个州,多少个县我没查到,查了一下北宋,有1234个县,后周当然没有这么多,最多不会超过一千个,也就是说,在柴荣整顿寺庙之前,平均全国每个县最少有三十个寺庙,这数字实在是太离谱了。
对于出家的僧人,柴荣下令,让那些野鸡庙里的人全部还俗,不允许某个人把头一剃,就口口声声说自己是佛门弟子。要出家也可以,必须经过官方认可,男子要年满十五岁,女子要年满十三岁,会背诵一定数量的佛经,要进行面试,然后在官方指定的寺庙进行剃度。而且必须得到家长同意,自己一个人来不行。
还有就是不允许以宗教信仰的名义自残。比如把自己的手指头点着、在身上打个孔,挂根铁链子,还有什么断指断臂。其实这样的行为非常丑陋,真正要求得解脱,依靠的是智慧,有一个专用名词叫“般若”,就是要去思考,去感悟,而不是去搞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
柴荣让洛阳和开封的官员对教徒造册登记,最终经过统计,保留下来的僧侣和尼姑一共有61200人,这个人数几乎相当于后周全部人口的0.5%。这还是经过删减之后的。咱们对比一下,西安现在人口是1316万,寺庙十八座,僧人2255人,占总人口的万分之1.7,我们可以想像,后周的时候全国有多少出家人,一个国家的僧人比军队还多,庙比衙门还多,这世界得变成什么样子,多么可笑。
后来有人说柴荣这样做不对,反人权搞霸权。我就想跟这些人说,你们看到具体数据了吗?这是一个社会正常的数据吗?很多人听见个标题就开始乱嚷嚷,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三。
当时后周还有个情况,就是用来造钱的铜不够,国家没钱,柴荣就下令让把寺庙道观里的铜制品全部交上来,除了朝廷规定保留的一些器物以外,其他的必须在五十天内全部上缴。超过期限不交的,私藏铜五斤以上判死刑。柴荣也不是白拿,你给多少铜,我给你换多少钱。然后他把那些钟磬、铃铛、神像熔了,重新铸成钱,在市场上流通。这个政策颁布之后,后周的经济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当时有大臣跟柴荣说,毁坏神像法器不好,会折您的寿。柴荣把事情看得很明白,三观很稳定,根本就不为所动,他跟大臣们说:“你们不要因为我毁坏佛像而担忧疑虑,根据我的了解,佛祖是以善道教化老百姓的,如果我们的行为是在行善,那就是信奉佛祖。那些铜像怎么能说就是佛祖呢?那就是些塑像而已。我还听说,佛祖的深意在于利人利他,是讲布施的,只要众生需要,哪怕是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施于他人,假如能用我的身体去普济老百姓,我也不会有任何的不舍。”
柴荣是一个很不得了的皇帝,对佛教的理解是本质的,是最接近根源的,就是向内求索,而不是向外。并且他深刻体会到了断舍离中的“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