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内乱又起
以前我们讲过,王逵赶走了南唐的那位边菩萨边镐,占据了湖南,后来他又从长沙出兵,夺取了朗州,然后他就让周行逢镇守朗州,他自己回到了长沙。过了不久,他自己又觉得还是朗州好,所以又跟周行逢对调,他搬到了朗州,让周行逢去镇守长沙,还让潘叔嗣去担任岳州团练使。
后周朝廷授给了王逵节钺以后,就让他派兵一起去进攻南唐,王逵于是发兵出境,他的部队路过岳州的时候,潘叔嗣当然要热情款待了,其实他对王逵是非常殷勤的,但是王逵身边的某些人非常贪婪,老是向潘叔嗣索赂,要好处,潘叔嗣觉得,老大身边的人嘛,还是不得罪为好,所以也给了一些,可是这些人实在是太贪心了,没个够,他们嫌潘叔嗣太小气,给的太少,就在王逵跟前嚼舌根子,说潘叔嗣的坏话。王逵还就相信了,他就把潘叔嗣叫来责备了一番。潘叔嗣当然不服气,你管不好你身边的人,还听他们挑拨,于是两个人就起了争执,王逵一看,潘叔嗣还跟自己顶嘴,不禁大怒,当面呵斥潘叔嗣,说:“等我夺了鄂州,再来问你。”说完就走了。
王逵带着部队进了鄂州境内,忽然飞过来一大群蜜蜂,大概有几万只,落在了王逵的麾盖上,赶都赶不过来,甚至有些还落在了王逵身上,王逵不禁大惊。他身边那些人就来谄媚,向王逵祝贺,说这是要封王的预兆。王逵一听,这才转惊为喜。果然,等进攻长山寨的时候,非常顺利,王逵一战得胜,士兵们冲进寨中,抓住了南唐的将领陈泽。
王逵正要乘胜追击,继续进兵,忽然接到了朗州的警报,说是潘叔嗣在他背后搞小动作,偷偷带兵袭击了朗州。这一下王逵可吓坏了,说:“朗州是我的根据地啊,怎么可以让潘叔嗣夺了去!”于是仓猝撤军,他自己心急如焚,先坐着一只快船往回赶。等走到朗州附近以后,他就先派出哨探去探听消息,哨探回来以后报告说全城安然无恙,城外也没人。王逵听了,似信非信,让船夫赶快划船,不久,就到了朗州。远远地就看见城上士兵们站的整整齐齐的,城下却很平静,他也没时间细问,立即上了岸。
当时正是春天,百花齐放,岸上草木迷离,也看不出有什么埋伏。王逵就赶紧往城里赶,结果他刚走了几步,只听树丛中一声暗号,一下子跑出来很多士卒,冲过来抓王逵。这时候王逵身边只有几十个人,根本就没办法抵抗,立刻就一哄而散了,王逵转身想跑,人家对方的士卒追过去,把他给抓了。然后把他带到了一棵大树底下,只见有一员大将骑在马上,不是别人,正是岳州团练使潘叔嗣。这一下仇人相见,还有何话可说,潘叔嗣把王逵臭骂了一顿,然后拔刀把他给砍死了。
原来这个潘叔嗣知道,等王逵回来以后,肯定要找自己算账,所以就打定了主意,干脆先下手为强,于是他就故意带兵来围攻朗州,其实他早就料到了,王逵必然会回兵支援,他实际上计划的是围点打援,包围朗州是假,等着收拾王逵是真。所以他就派出暗探,探明了王逵的行踪,并且在江岸之上设好了埋伏,就等着王逵往陷阱里钻呢。
潘叔嗣杀了王逵,就准备带兵回去了,他手下的部将都请求他带领部队进朗州。潘叔嗣说:“我要是不杀王逵,恐怕他战胜回来,咱门就都活不成了,所以我是不得已才这么做的。现在仇人已经死了,朗州对我没什么好处,不如仍然回岳州去吧!”他那些部将说:“那朗州无主,以后由谁来镇守呢?”潘叔嗣说:“最好是去迎接周公,他近来深得民心,如果让他来镇守朗州,人民自然会心悦诚服。”他说的周公,指的就是周行逢,潘叔嗣说完以后,留下部将李简进城去安抚朗州百姓,他自己就带兵回岳州去了。
李简进了朗州城,就让大伙去迎接周行逢,大家果然都很乐意,于是就和李简一起前往长沙,请周行逢去做朗州的主帅。周行逢于是来到了朗州,自称武平留后。有人就为潘叔嗣作说客,说不如把长沙的空缺,让潘叔嗣去担任好了。周行逢摇着脑袋说:“潘叔嗣擅杀主帅,罪不容诛,我要是把潭州给了他,那不是成了我主使,让他杀主帅了,这可使不得!”然后他就召潘叔嗣来朗州,说要让他做行军司马,潘叔嗣也防着呢,说自己生病了,没去。周行逢说:“我召他来做行军司马,他不肯来,他这是又打算要杀我了。”于是再次派人去召潘叔嗣,假装说要把长沙交给他,让他来接受任命。
潘叔嗣一听,很高兴,立刻来了。周行逢传令,让潘叔嗣进见,他自己就坐在堂上,让潘叔嗣站在台阶下面,厉声斥责说:“你以前是个小校,也没立过什么大功,王逵让你做了团练使,待你不薄呀,如今你反而杀死主帅,你可知罪?我本来不忍心杀你,你竟然还敢不听我命令。”说完,喝令左右,把潘叔嗣推出去斩首。大家也都没什么话说,周行逢于是上表给后周朝廷,把详细情况说了一遍。后周皇帝柴荣也没说什么,就任命周行逢为武平军节度使。
这就是军阀,彼此之间一言不合就动刀子,潘叔嗣也是,他让大伙拥戴周行逢接管朗州,没想到周行逢却要杀他给王逵报仇,死的是真冤。湖南这个地方就这么个风气,地处偏僻,每个人都为了自己安全不择手段。
周行逢这个人是朗州本地人,是朗州农家的儿子,他平时也要下地务农,所以很了解民间的疾苦,他现在实际上已经成了湖南的老大,治理湖南,励精图治,守法无私。他的女婿名叫唐德,求自己老丈人给自己弄个官当,周行逢说:“你又没什么能力才华,怎么能做官呢!我现在要是给你官做,以后你无法履行自己的职务,我反而没法原谅你,你不如回去种地吧,还可以保全身家呢。”然后给了他一些农具,让他回乡下去了。周行逢府署的幕僚用的全都是一些廉洁之士,周行逢对他们的限制也很少,大家都觉得在周行逢手下做事挺舒心。
过去湖南闹过一次饥荒,老百姓只好去吃野草充饥,周行逢当时还在长沙,立刻开仓救灾,很多人这才免于饿死,所以老百姓对他都很爱戴,他自己平时也不喜欢奢华,一辈子过得都很简朴。有人说他过于简朴了,不合礼数,周行逢听到以后,就叹着气说:“我看到马氏父子,穷奢极欲,不体恤百姓,如今他的子孙还在要饭呢,我难道要跟他们学吗?”
周行逢年轻的时候惹过事,犯过法,所以脸上被官府刺了字,去静江军做了个戍边的小兵,他发迹以后,他身边的人就劝他用药把脸上刺的字去掉。周行逢很感慨地说:“我听说汉朝的黥布不失为一个英雄。况且我正是因为以前犯过法,所以知道什么样的事情不能做,因此才有今日,这些字就留着吧,何必要去掉呢?”他身边那些人听了他这番话,对他都更是佩服。
周行逢秉性勇敢,治军很严格,他手下的人要是犯了事,他一定要严格追究,不会轻易宽恕,遇到那些骄惰的将士,他立刻惩罚,绝不欠账。有一天他听说有十几个人在密谋作乱,于是就提前埋伏好了武士,然后召这些人来赴宴,这些人果然就来了,酒刚喝到一半,那些武士冲进来,把这十几个人全部拖出去,宣布了罪状,然后给处斩了。他的部下都说,在他手下千万别犯事,犯了事后果很严重。周行逢对老百姓也一样,处罚都很重,不管是谁,要是有点什么过失,无论大小,经常会被处以死刑。
周行逢头脑灵活,善于用计,他在湖南到处安排了眼线,各地有什么违法乱纪的情况,他很快就会知道。不过周行逢这样的性格也有问题,就是他猜忌心很重。他手下的密探打听到的情报有时候就是些小事,也能引起他的怀疑。南宋史学家胡三省就曾经说过:周行逢临死前,跟他儿子周保权说:“我出身贫农,后来当兵,一共有十个好友,现在全都被杀了,只有张文表一个人还活着。”这十个人是:王逵、张倣、何敬真、朱全琇、潘叔嗣、蒲公益、宇文琼、彭万和、张文表、周行逢。兄弟十个,就这么窝里斗,互相残杀。
..............
知识卡片:
王逵死了,咱们给他总结一下。
王逵也叫王进逵,跟周行逢一样,也是朗州当地人,他的发迹也是一波三折。
他本来是马家的一名将领,马希萼让他给自己干活,修房子不给工钱,王逵就火了,一怒之下就带着朗州兵回了老家。接下来就是一路披荆斩棘,靠着一帮子老家的子弟兵,打败了南唐的部队,收复了湖南大部分的领土,最终被后周政府承认了,给了个正式的名分。
王逵这个人性格果敢狠辣,他能起家和周行逢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他在周行逢的帮助下除掉了一个又一个政敌,他最后被潘叔嗣所杀,那是很偶然的。但是最终的受益者却是狡猾的周行逢。
那这儿就有个问题,为什么一个不大的朗州却这么厉害?这就要说到朗州地区的民族构成了。
王逵是朗州当地的土著,他的老东家马家是外来的,是河南人。土著在朗州是一股非常强大的力量,其中彭家是当地最大的家族,咱们的彭老总,就是这个家族的后裔。
除了彭家,这地方还有一些其他的大家族,比如向家,他们是从山东迁移到朗州的,到这以后家族就不断扩张,最后成了当地的酋长。除了朗州,湖南西部、黔东北的田氏是从陕西蓝田迁过去的。还有怀化杨家是从扬州迁来的。这些外来的家族和本地土人各自占山为王,分片割据,形成了湖南地区大大小小的势力。
第一代楚王马殷就是利用当地酋长之间的矛盾,联合一批人,打压一批人,逐渐统一了湖南。朗州的彭家一直以来都是最大的反对党,他们联合其他土著,经常劫掠马楚统治的城市,彼此爆发过数不清的战争。一直到马希范,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他和土人彭士愁在会溪坪结盟,双方停战,为此还专门铸了一个五千多斤重的大铜柱。
朗州当地的整体文化走向是倾向于土人的,外来人口向土著学习的比较多,但是语言文字则趋向于汉化。双方的战争虽然停止了,但是民族分化依然很严重。而王逵、周行逢都是土著,这些人能争善战,他们的大本营就是朗州,所以他们就不害怕在外面惹事,惹完事只要回到老家,那都是妥妥的地头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