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盛唐弄潮儿

第9章 。京城长安

盛唐弄潮儿 空夜无 5491 2024-11-15 08:33

  罗喆的到来给院子里增添了几分生气。

  “罗小郎君,老翁没啥学问,不过还是要劝尔,如今天下安定,科举方是正道。”

  陈伯的目光充满了慈祥,农家的孩子只能种田徭役,或者去军中搏出路。

  就跟自己的孩子一样,但是那样太苦,太危险。

  罗喆不一样,打从心眼里,陈伯就觉得罗喆应该去考取功名,就和多数家长一样。

  这让罗喆有点哭笑不得,早听说陈家那边已经将自己的身份弄好了。

  可能过几天就能收到,而科举需要作保,想必也不是什么问题。

  大赦天下就是想让黑户回地里种田,这是李世民最希望看到的事情。

  可是科举嘛~

  罗喆没那么自信能比得过寒窗苦读的学子。

  更何况自己也没那份意愿。

  含糊敷衍了陈伯,还是拉拉家常算了。

  像陈伯这样的孤寡老人很多,罗喆更想建个养老院什么的。

  也算尽自己一番心意。

  其他的,最多当个幼儿园园长,就像现在这样,带着一群孩子,让家长们不用太过操心。

  这也是维系罗喆和村里的纽带,孩子都喜欢,长辈们能不高兴吗?

  又说到那炭坊,平时闲暇,陈伯也会去帮忙,而且村里看得紧,生怕让别村学去了。

  对此,罗喆表示,生活总会更好的。

  陈伯只想着罗喆还年轻,其实,生活只需要有口饭吃就算好的了。

  时候不早了,按照和陈娘的约定,罗喆拉着陈伯往家里赶。

  又是一番推脱,还是笑呵呵地前往。

  回到院子里,已经有一群小孩恭候了。

  原来是铁牛为了不打扰罗喆,让孩子们先把东西往陈娘院子里送。

  陈娘一听到是罗喆要的,也就没多想。

  孩子的活动自然而然会传达到大人的耳中。

  和陈娘一样,只要搬出罗喆,他们不止不会阻止,还帮忙了。

  听到孩子们说,现在大人们都在帮忙割艾草。

  至于木炭,族长可是说了,只要罗喆有需求,马上安排。

  孩子们哪里受过这种待遇,那荣誉自豪感立马就上来了,而且蹭蹭地往上涨。

  在罗喆指挥下,将艾草铺平摊开,接受阳光的热爱。

  孩子们忙忙碌碌的时候,陈娘则是在厨舍里来来回回忙活着。

  听到一声欢呼,就拿着篮子,里面装着炒好的豆子,呼喊了一声,立马被团团包围。

  罗喆倒不觉得怎么,铁牛那眼珠子不断转动,突然大吼一声:“都排队站好!”

  平地一声吼,罗喆都被惊得一颤,此子有翼德之资。

  维持好秩序,铁牛就在站罗喆身边,也不上前领零嘴。

  很快,孩子们大手小手捧着豆子欢快的离开。

  院子里只留下陈伯铁牛几人。

  罗喆赶紧抓了把豆子塞在铁牛怀里,笑骂道:“赶紧回家吃饭。”

  没承想,铁牛捧着豆子,一副正经的躬身行礼才告退。

  “这娃子,可以。”

  陈伯笑呵呵的。

  “不过,罗小郎君割这艾草作甚?”

  “不瞒陈伯,小子想修路,但修路要钱,便想做些驱蚊物件,看能否出个好价钱。”罗喆没有什么好隐瞒的。

  陈伯一听到罗喆没事要修啥路,立马说道:“村里修路可不是小事,哪有小郎君一人之责。”

  眼看陈伯起身要朝外走,罗喆立马将他拦下,说道:“就这百八十口,能集多少钱财,到时候还望乡亲们出力便可。”

  说着罗喆抬头望天继续,“不止如此,小子我还想搞个鱼塘啥的。”

  之后在罗喆缓缓道来之下,似乎一幅画卷在慢慢地展开。

  陈伯回想起刚才在自家院子里,罗喆说的生活总会更好的,似乎不是空话。

  这让他实在坐不住,哪有什么事情都让娃娃去弄的道理?

  可是罗喆就是不让他走。

  陈娘听的也是头脑发胀,初听起来,好像什么事情都是自然而然,明显是原本平常人就能做到的事情,但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

  再看看那一老一小坐在院子里聊天,不知道会不会跟罗喆所说一样吧。

  留着陈伯吃完晚饭,在日落时分,孙思邈来找罗喆,看看他的恢复情况。

  村里的动静他也有留意,不过没多打听,见罗喆恢复得不错。

  临行前,他还跟罗喆说了要离开的事。

  罗喆没有多挽留,至于谢礼什么的,他这种人收的礼物,可不是现在的罗喆能给得起的。

  之后几天,整个村子都动员了起来,其间族长陈铁生来找过罗喆,并将罗喆身份落籍也弄好了。

  罗喆,年十三,陈家村人士。

  而作保的人里有陈家村的人,还有国公府的人。

  在权力开路的情况下,根本不是什么大事。

  有了这个罗喆可以进出大唐所有城市,根据这份户籍,只需要出具过所就可以了。

  不过也可以看出,其实大唐户籍还是很松散的,至少现在是这样。

  再说蚊香的事情,方圆几里内的艾草已经被割完了。

  这也让罗喆改变了思路,他让陈伯这种会木工的用木板做好模具,并在里面雕刻LOGO。

  蚊香的制作方法相对简单,一旦出现在市面上,难免会有人仿造。

  那么第一笔生意就要做得大一些。

  割完这一茬,就是要保证原始资本。

  所以罗喆在蚊香制成的那一天,叫上陈铁生去拜会了下黄良才。

  所付出的代价是一匹绫。

  从黄府出来,陈铁生有些感慨,这就是背靠权势的好处呀。

  而且在他看来似乎黄家的老夫子对于罗喆还有一些怨言。

  不过最近他不能多想其他的,就很忙,忙得不着地了。

  在定价方面罗喆就需要听他们的,但罗喆要求定价不能高,这让一些打算一圈卖个十几文钱的想法被pass掉。

  但是罗喆的计算方法倒是给他们开了眼界。

  什么人工成本?什么时间成本?

  还有要计算蚊香燃烧时间,蚊虫天气比较多的是哪几个月,平均下来复购率能达到多少。

  考虑到参差不齐的农户,最后蚊香十卷定价十文钱,底价三文钱,这考虑到之后的长期买卖。

  至少这个第一批,就是要贵一些。

  不仅如此,从陈家村出去贩卖蚊香的人还都要学一句广告词:“蛙牌蚊香,娃娃睡得好,安全无蚊扰。”

  这时,陈铁生的儿子倒是有个比较好的建议,就是让罗喆前往京城,广开销路。

  看样子,陈铁生是打算让儿子走商途了,也不知道他经过多大的心理斗争。

  这个提议可以,就算陈铁生想到,他也不可能去建议让罗喆做什么,就算是长辈,罗喆也是尊,而他是卑。

  罗喆欣然答应,不过带往京城的蚊香必须和寻常的蚊香不同,罗喆将其对标熏香,需要做再加工。

  再过几天,陈家村路口聚集了几乎整个村子的人。

  走得动路的都背着一个竹筐,他们是出发,也是为罗喆送行。

  因为知道罗喆做这些是想给村子修路,这让村民的感官大好,这是行善积德的好事。

  “诸位留步,今日一别,望来日诸位满盆而归。”

  罗喆站在村里唯一的牛车上面,拱着手对着父老乡亲们道别。

  和他同行的有陈伯,铁牛还有幺娘。

  按理说幺娘是不能出远门的,但是她一直缠着罗喆,罗喆一心软,也想着让幺娘和自己一样见见世面,就说服了陈娘。

  还有三个是村里的少壮,他们和铁牛一样是充当护卫的。

  毕竟这一路上难免不太平,多个人就多份力。

  陈铁生发现,自己的声望似乎渐渐被站在牛车上的小孩给盖过了,但也只是摇摇头,没多说什么,拍了拍自己身边的儿子。

  生子当如此。

  和别人不一样,罗哲他们带着是木箱,里面是一个个精美的木盒,从外表看,还以为里面装的是什么金银财宝。

  其实不然,这也是蚊香,和其它蚊香不一样而已。

  陈伯甩动着长鞭,老黄牛就迈动着步伐前进。

  身后是站着给罗喆送行的村民,他们还是没有散去。

  一离开村口,幺娘那眼泪就哗啦啦地流,哭红的脸蛋,长长的睫毛被泪水粘在一起。

  可是就是没说要回去。

  就这么一路抱着罗喆哭着。

  罗喆也很无奈,只能不断拍着幺娘的后背,安慰怀中这小小的身躯。

  京城吗?

  这是要去大唐的首府呀。

  说到大唐的京城,那必定想到长安。

  一瞬间,恍如隔世,罗喆的心情也不知道怎么形容。

  这是第一次离开这个小山村去往远方,鼻子感觉也有点发酸。

  牛车在土路上行驶,摇摇晃晃的,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怀中的幺娘渐渐只剩下抽泣,但呼吸已经平稳了下来。

  看来是睡着了。

  “陈伯,这一去长安需要多少时日呀。”

  罗喆轻声问着陈伯,手还在有节奏地拍着幺娘的背。

  “回罗小郎君,不出四五日便可。”

  陈伯的身躯随着牛车晃动,但却十分稳健。

  铁牛没有坐牛车,而是别着刀在腰间,不断扫视周围。

  和铁牛一样,另外三人也是带刀的,从这点,罗喆就知道出远门是有风险的。

  万幸的是,路途波澜不惊,一路上,罗喆变着法子逗幺娘开心。

  有的玩,幺娘就乐呵呵的,不再哭鼻子了。

  五天的路程,说长也不长。

  尽管风餐露宿,此时的罗喆依旧仪表堂堂。

  长安城的城墙就在眼前。

  石砖一个个堆砌,造就了雄伟的城墙。

  箭楼下是一个个皮甲士兵,腰间挎着大刀,手里握着长矛,审视着下方的行人。

  在城门前,士兵笔直挺拔,但是面容就有些消瘦。

  只有那来回走动的长官,才显得格外英武。

  陈伯牵着牛车,手里拿着过所,递交给官兵。

  官兵依次对照,询问着信息,没过多久就放行了。

  当穿过城门时,罗喆还是抬头看向那石刻的牌匾,“安化门”。

  行人如织,往左边望去,远处还有两座城门。

  罗喆的表情和幺娘的表情一模一样,嘴里都能塞进一颗鸡蛋了。

  幺娘是吃惊城门辣么大,而罗喆是久违地感受到人潮。

  而且脚下踩着的路很硬,和一般的土路不一样。

  越过城门,道路两旁种着绿树,一道道土矮墙隔绝在居民区和大路之间。

  一股臭味飘散在鼻尖,那是罗喆模糊记忆中有点熟悉的味道。

  没有想象中的叫卖声。

  按陈伯所说,买卖都要到市坊里,一般路上是看不到的。

  “陈伯来过京城?”罗喆好奇问道。

  陈伯很自豪地点头,道:“京城分长安和万年两县,若要做买卖,得去长安西市…”

  震惊,长安竟然是个县!

  罗喆仔细听着。

  陈伯是年轻的时候来过京城,那时候,天下还不姓李。

  每每回想起来,那时乱世刚显,但京城依旧繁华。

  一番打听,罗喆等人来到应国公府外。

  从坊外过桥入内,能看到除了武府,还有其他几座府邸。

  武府看上去也不是很大,并没有罗喆幻想中独占一坊的规模,和旁边几座府邸相比,还显得有些小。

  罗喆上前递上当初收到的玉佩,房门扫视了一下,就入内通报。

  没过多久,罗喆就被请了进去,至于其他人,从侧门和牛车一起。

  不过被罗喆牵着的幺娘倒是没有跟其他人一样。

  通过武府大门旁的小门进去,先过廊道,绕过中间的庭院,步行不久就能到大堂了。

  里面的景色相比村里那族长家可不知道高到哪去。

  假山凉亭,来来往往的奴仆,在罗喆经过的时候都会低着头停下脚步。

  幺娘睁着大眼睛看着那些穿着好看的大姐姐好是羡慕。

  罗喆当然也是一样,这可是富贵人家的住处。

  啧,羡慕。

  手里拿着两盒蚊香,这次是来送礼的。

  很快来到大堂,奴仆侧立在门外,躬身示意罗喆进去就行。

  穿过棕褐色镂空的堂门,一眼就能看到上首的贵妇人。

  此时妇人正襟危坐,身材曲线凸显的淋漓尽致。

  这时,罗喆有些犯难了,很明显,他可没有学过贵族礼仪。

  不管了,罗喆将蚊香盒递给幺娘,躬身行礼道:“小子罗喆,见过武夫人。”

  妇人皱眉,不过早知道罗喆是乡下野小子,就不追究他失礼了。

  这时,门外来了两个年轻人,入门也没有打招呼行礼什么的,嘴里说着:“介是哪来的穷酸。”

  “元庆、元爽,不得无礼。”

  上首妇人立即训斥,但年轻人明显没把她放在眼里,失礼之态流露言表。

  元庆?元爽?怎么有点耳熟?

  片刻之后,罗喆眼睛睁得大大的,看向两个年轻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