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盛唐弄潮儿

第25章 。罗喆很忙

盛唐弄潮儿 空夜无 5392 2024-11-15 08:33

  有些病,是医出来的。

  罗喆握着手中褐色的果实。

  这是从西域而来的贡品。

  还有那仙丹,更是常人所不能触及。

  如果说,御医们一直这么治疗,那么后面的君王迟早都会有相似的问题。

  风疾或许会被怀疑成遗传病。

  但是事情还没完。

  目前太上皇还在痛苦着。

  舒缓疼痛的药方还是有的,但是罗喆的在这,一时间让御医有些不敢用药。

  老御医姓徐,自隋朝起便是宫内的医官了。

  “罗小郎君,若你所言当真,那太上皇陛下之风疾,当何解?”

  这宫里面,罗喆还是小有名气的,敢顶撞圣人和受皇子喜爱的少年本来就没有几个。

  罗喆笑道:“老御医莫要如此,达者为师,论及医术罗喆可远远不如,还需与老御医多多探讨。”

  或许现在还能笑得出来的就只有罗喆了。

  在场之中,现在最不希望李渊死的,或许就是他儿子李世民了。

  弑兄的骂名或许还能承受,但是弑父可是不孝,会让天下再次陷入动荡之中。

  看到罗喆的神态让他有几分安心,但是罗喆的话语总是让他着急。

  徐御医对于罗喆谦虚的态度很开心,有他这句话,自己应该就罪不至死了。

  这时,杜如晦出班问道:“罗郎如何证实那丹药有毒?”

  不难发现,杜如晦的手有些颤抖,虽然罗喆之前列举了症状,但说服力不够。

  “不难,寻一死囚,于房中熬煮丹砂即可。”

  太阳依旧悬挂在高空,炎炎烈日下,杜如晦感觉浑身发凉。

  “准。”

  李世民直接下令。

  尚书省的大佬都在此处,很快命令就被传达。

  对此,罗喆突然感觉自己有些冷血,但并不在意。

  和徐御医讨论之后就准备让人用药煎服了。

  徐御医也发现,罗喆非常的严谨,对于像君王这类人生病,一般不会详细说出病症。

  罗喆对此也不清楚,但是他对于风疾这样模糊的称呼表示了不满,因为这样只会让之后的人还是属于盲人摸象的状态。

  在和罗喆交流之中,徐御医也有极大的收获,什么精神紧张,劳务繁忙等等,很多细节上的东西被罗喆加以补充。

  然而这只是对于李渊的病症而已,现在他是中毒。

  “食疗休养。”

  罗喆说道:“这丹药内服,内里之物太多,我只通其一,但目前所知,太上皇陛下应当中毒不深。”

  “若是毒入骨髓会如何表现?”徐御医问道。

  恰巧,一个内侍慌乱跑入殿中,在李世民身边耳语。

  “头痛欲裂,呕吐,下体污浊,咳嗽不止,全身抽搐,是否。”

  李世民脸色十分阴暗,沉声咬牙说道。

  “大致如此。”

  罗喆点了点头,然后猛然看向李世民。

  这么快?

  似乎是为了解答罗喆的疑惑,李世民大声说道:“方才朕已命人熬煮丹砂,十不存一。”

  顿时,罗喆头皮发麻,不是只用一个死囚的命吗?

  不只是罗喆,许多人如同被雷击一般,这是一种人生观念的崩塌。

  服用丹药可不只有治病的用途,还有那虚无缥缈的长生。

  千百年后的发现在这时被直接掀开,本草纲目载:“入火则热而有毒,能杀人。”

  “陛下,那些人现在如何?”罗喆声音似乎带着一些颤动。

  “经太医署勘验,无药可治。”李世民一声叹息。

  “不对,这不对,快,快将那些人带至通风之地。”

  李世民能看出来,一直聪颖冷静的罗喆慌了,该当如此,第一次背负人命的时候,没有人能够平静接受,而罗喆的表现恰恰说明了他只不过是一个少年郎。

  罗喆着急之下抓住了李世民的手,这时,他才发现,这位皇帝的手很粗糙,虎口更是有老茧。

  这位皇帝可以算是马上皇帝,身经百战的他见过的死人或许比自己见过的活人还要多得多。

  罗喆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的冷血,他会后悔,会自责。

  “冷静。”李世民握住了罗喆的手,那是一只细腻稚嫩的手,与自己相比,太过稚嫩了。

  怒喝是有效果的,只是能让人短暂的思维短路。

  “陛下,那些人或许有救,就如太上皇陛下,若我无知,也不会出言劝阻。”

  罗喆定神,连忙说道。

  “朕又无不准,慌什么?”

  李世民气笑道。

  但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群臣之中传来此起彼伏的咳嗽声。

  人体是很奇怪的系统,不在意的时候会发现,身体并无大碍,但是一旦被点破,系统就会表示:“说得对。”

  “老夫这条命,也望罗郎拯救了。”

  用手绢捂着嘴的杜如晦,从慌乱中镇静了下来,他看着那白衣少年,那将是一场风暴的中心点。

  李世民也意识到了,那小小丹药毒害的不仅仅是人的躯体,还是整个朝堂。

  这将是比天灾还要恐怖的灾难。

  而方法,就掌握在身边这位小郎君身上。

  “传令,封锁宫城,若有消息泄露,立斩不饶。”

  一道在罗喆看来莫名其妙,但是群臣却丝毫不感意外的命令被下达。

  “罗喆,朕命你医治众卿,可便宜行事。”

  李世民当即对罗喆说道,并再次下令:“令太医署一切事物皆依罗喆令…”

  “且慢。”

  罗喆看这情况越来越大,连忙说道:“陛下,我这只是休养之法,何必大动干戈?”

  “罗郎不知,那朔方易主,梁师都授首,朕与突厥已是蓄势待发之势,突厥虎视中原已久,若让蛮夷得知这朝中有异,那当会如何?”

  李世民沉声说道。

  恍然大悟,罗喆捏着下巴细思:“那陛下如此大动干戈,岂不是明摆着告诉突厥,内忧重重吗?”

  咦!

  “那罗郎以为如何?”

  李世民眯着眼,罗喆能在这么短时间内说出关节,可以说是天赋异禀了。

  “陛下口含天宪,既然已令封锁宫城,那便留诸公在宫中休养几日,就当是为百姓祈福,求雨什么的。”

  淡然说着,罗喆停顿一下手继续说道:“这些时日便由我安排诸公吃食与调养,可否?陛下。”

  说完自己的意见,罗喆发现李世民看自己的眼神有点奇怪。

  少倾,李世民问道:“诸卿可有异议?”

  “罗郎所言极是,乃谋国之言。”杜如晦唱道。

  “臣附言。”

  群臣依附,就算有异议,现在命都捏在那罗喆手里,而且他说得也有些道理,礼制什么的,先放在一边。

  旋即,李世民依此下令。

  服用完汤药的李渊也有所缓和,被送去休息。

  小宝宝李治的百日宴算是在接连不断的风波中度过了。

  像祈福这种事,需要皇帝下令,然后尚书省的大臣们在令纸上签下姓名,标注时间,然后才能传达出去,美其名曰:花名册。

  次日,百姓对于百官祈福自然是称赞有加。

  宫城门口,也有自发加入祈福行列的人在宫城外不远处烧香祈祷。

  一时间,京城内的寺院和道观人流络绎不绝。

  似乎整座京城都在祈求上苍降下雨露。

  宫城内,罗喆很忙。

  肉蛋奶这些大多数百姓一年到头吃不到几次的东西塞满了厨舍。

  休养的大多数年岁比较老,年轻一些的就不怎么需要人照顾了。

  看过李渊病史的罗喆特别嘱咐,禁酒和禁欲,特别是禁欲。

  罗喆还规定了每天的办公时间,比较这些人是大唐的中枢,很多事情必须要他们处理,不可能完全不顾。

  为此,罗喆还画了张时间表挂在每个大臣休养的房屋里。

  房屋是连片的院子,宫城里最不缺的就是屋子。

  病人不能一直躺着或者坐着,适当的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再怎么说,休养只是辅佐,让自己的身体强壮起来才是根本。

  所以,罗喆就新晋成了老人院院长。

  还身兼幼儿园园长。

  全都是因为这些个大学士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点毛病。

  一改常态的饮食让他们很不适应。

  几时吃饭,几时批阅奏报,几时活动,甚至几时睡觉都被罗喆安排得明明白白。

  夜里还会查寝,你敢信?

  早上喝着奶类、鸡蛋和豆制品,中午是动物血块煮成的清汤加豆制品还有一些橙子,晚上就是早上和中午的大杂烩。

  一日三餐,错分开了绵长的办公时间。

  晨练、午休也被加入其中。

  大臣们发现,这样的办公效率竟然不减往日。

  李渊很苦闷,身边的宫女全被换成了内侍太监,好儿媳长孙氏每天都会来请安,每个来探望他的后妃都会在长孙氏的注视下小心翼翼。

  今天,长孙皇后带着罗喆来观察李渊的状态。

  这可让李渊逮着机会了。

  就是这小子,让自己失去了低级趣味。

  堂堂太上皇,酒不能喝,女不能抱,岂有此理。

  虽然有些病恹恹的状态,但是他依旧讥讽道:“这不是那权柄无俩的罗喆吗?”

  “皇后殿下,太上皇陛下的精神可能出了点问题,我严重怀疑这是痴傻的征兆。”

  罗喆皱着眉,看了看阴阳怪气的李渊,转身就对长孙皇后说道。

  “这可如何是好。”长孙皇后皱眉心忧。

  闻言,李渊顿时暴跳,怒道:“乱臣贼子,是想谋害吾。”

  指着罗喆的鼻子,李渊鼻孔喷着粗气,一把扯掉自己额头的黄布。

  “哟,这不是恢复得不错嘛。”

  罗喆调笑,语气中带着揶揄。

  “呀,气煞我也,竖子,信不信吾将你阉了。”

  以前只有自己阴阳怪气别人,什么时候有人敢阴阳怪气自己了,李渊那个气呀。

  “emm,皇后殿下,哲常闻,太上皇乃神射手,寻常锻炼可能无法满足身体需求,或许应当加倍锻炼才好。”

  沉吟了一下,罗喆扭头看似询问长孙皇后的许可。

  这时长孙皇后哪里还看不出来,一手指就戳在罗喆脑门上:“莫要胡闹。”

  “泰山近日身体如何?”教训了一下罗喆,长孙皇后问李渊。

  “哼。”

  李渊鼻孔里出气,侧过身体不回复。

  公媳之间似乎有着不小的矛盾,对此,罗喆只是在一旁看着。

  长孙皇后也不在意李渊的态度,依旧嘘寒问暖。

  啧,家庭伦理剧。

  罗喆打着哈欠,看着这太极殿的奢华。

  和太极殿相比,显德殿明显简陋多了,不管是那粗大的柱子还是其他,太极殿每一处都有精美的雕刻。

  但是这里住着一个烦人的老头。

  “皇后殿下,之后便由太医署照料太上皇陛下,想必咱们就无需过问了。”

  是的,罗喆只不过是起了个头,之后事情会交由专业的人去处理,比如太医署和尚食局。

  长孙皇后有些无奈,一边是自己的丈夫,一边是自己的公公,身在其中的她,滋味并不好受。

  罗喆可管不了这些,大家都挺忙的,回去还要处理一堆事情,自己可没空哄一个老头。

  “在那贼子底下做事,也不怕受世人耻笑。”

  李渊听完罗喆所说,再次刻薄说道。

  “理解,尊重,太上皇陛下,佛说有因必有果,昨日因,今日果,愿赌服输,太上皇陛下。”

  躬着身体,罗喆嘴里却没有丝毫顺从李渊的意思。

  “好,好啊,龙游浅水遭虾戏,一朝落势,连你这小儿也敢教吾。”李渊仰天长叹。

  要不是太上皇,罗喆根本不想理会这个想要惹人注意的老头。

  还仰天长叹,ha~tui!

  “你信佛?”

  李渊突然问道。

  摇了摇头,罗喆自然是不信。

  “那你还谈因果?”李渊追问。

  “不是,太上皇陛下,我觉得此话有道理,便取来用,难不成这一用就得信佛?”罗喆有些好奇,感觉李渊的角度有些刁钻。

  “呵呵,无事,只不过让吾想起早年欲以佛门未能益国李化而灭佛,却受吾之长子毗沙门劝阻,你以为何?”

  李渊的长子为李建成,小字毗沙门,这毗沙门则是印度的多闻尊天王。

  这些罗喆也不懂,他只知道李渊长子是李建成,仅此而已,什么时候变成毗沙门了?

  “灭佛?好呀,为何不灭,佛道众门都应清心修道,如今那京城寺观何其繁奢,早灭早好呀。”

  这几天罗喆就听说了京城中祈福的景象,无论是佛寺还是道观。

  李渊和长孙皇后感觉相当的意外,刚才还用禅语,转头又说佛道早灭早好。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儿呀!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