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穿越明英宗

第27章 重建防线

穿越明英宗 十八闲客坤坤 2574 2024-11-15 08:55

  阳和卫,此刻已经是朱祁镇率军驻扎在这里的第三日,而明军的粮草也在今日到达了阳和卫。

  此刻中军大帐中,一行文武正在等候朱祁镇,不一会儿朱祁镇便来到了中军大帐中,直接坐于最中央的帅位之上。

  军帐中一行文武,分为左右根据官职的大小依次而立,而后见朱祁镇坐于帅位上之后,一行文武颇有默契的一起躬身行礼。

  “臣(末将)等参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

  “朕安,免礼”

  “张将军,将昨夜朕让你制作的地图挂起来吧”

  而后帐中文武都一脸疑惑的看向张辅,只见张辅将之前揣于怀中的布展开来,挂于一旁。

  而后一行人看下那地图,便是当下大明朝边境地图,只不过宣府大同等地之上多了个山西行都司,而宣府往北,多了个北平行都司。

  这时在场的老臣脸色一变,他们都知道,这些原本是大明属地,但是在宣德年间山西行都司撤销了长城外的卫所,北平行都司亦是如此,自此大明防线内迁三百多里。

  导致大明此时,大同宣府等地直接成为了边境,更别说宣府之后的京师了。

  而此刻皇帝让张辅重新绘制出这副图,皇帝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打算在此重建这两地,将大明的防线推回到永乐年间。

  此刻在场一行文武,或喜或忧。但是无论他们是喜还是忧,都是在为大明这个王朝的未来而思考,不论是喜还是忧只不过是各自的思考方向不一样而已。

  就在一众文武在陷入沉思之际,朱祁镇的声音打断了他们的思绪。

  “朕的意思诸位爱卿想比都明白了”

  “有什么要说的今日在此就说完吧,出这军帐之后此时便要落实下去了。”

  听完朱祁镇的话语,内阁首辅曹鼐便率先发起了提问:“陛下可知当年宣宗皇帝为何将撤回防线?”

  “无非就两点,一则当年太宗皇帝陛下南征北战,耗尽国家府库,而这些地方耗钱粮太多并且无法带给大明任何收益。二则便是我大明无法有效的掌控此地。”

  “然,陛下可知,草原上的民族是杀不完的,自汉匈奴,匈奴过后鲜卑,鲜卑过后柔然,柔然过后突厥突厥过后……直至我朝鞑靼,瓦剌。如此生生不息,就算陛下将草原之上的民族杀干净,十年百年之后亦回出现其他势力”

  “臣恳请陛下就此班师回朝,梳理朝政,至于草原诸部加强边军防御便可”

  “爱卿可知久守必失的道理?”

  “并且大同,宣府过后便是我大明京师,今日敌人可以直接从长城今日大同腹地来围困朕,难道就不会有一天过宣府,围困京师嘛?”

  “难不成那时朕还要南迁不成?”

  “陛下息怒,臣不是这个意思,臣……”

  “朕知道,你们是觉得这些地方所耗费钱粮过多,并且无法有效的掌控便要舍弃。”

  “但是诸位爱卿,既然知道这些地方无法有效掌控为何不去想办法去掌控呢”

  “若是当年燧人氏无法生火,便放弃生火,那我等岂不还是那山中的猴子?”

  “诸位爱卿,路是人走出来的,吾等岂能因为一句无法掌控而放弃。”

  “还有当年父皇放弃这两地的重要原因便是当是国家困顿,需要休养生息,如今已经休养了二十多年。是时候该动一动了”

  “陛下,可是……”

  “没有可是,朕可不想每年都让瓦剌,鞑靼,进入大同宣府等腹地劫掠百姓,朕更不想有一日,他们跨过宣府直接到京师。”

  “所以,朕才决定重新建设立山西行都司长城外各卫所军堡,北平行都司所裁撤的各地卫所一一建立。””

  “朕要御敌于国门之外,而不是每次都在我大明腹地。”

  “诸位爱卿可曾明白”

  “末将等明白”这时一直在一旁没有说话的武将勋贵们忽然说到。

  看着眼前的场景,曹鼐等随行文臣们明白,已经没有劝回来的可能了,就算他们不支持皇帝也会强行执行下去,如此他们也只能一起说到“臣等明白”

  “既如此,那边开始实行吧,曹爱卿等负责具体粮草耗费,军饷等,张将军和诸将则负责每地需要多少兵卒等,其中细节,你等几人一起商议便可”

  “记住,朕回京以后就要有个具体章程。”

  “好了,如此那便令大军明日开拔,出长城往东,前往北平行都司开平卫。”

  “陛下……这……”

  “如今北平行都司已经被鞑靼,兀良哈占领,若无大军,那块地不是能那么轻易拿回来的”

  “臣(末将)等领旨”

  随后便都散了去,而朱祁镇则便开始在军营中开始了每日的练拳,其实自出征开始朱祁镇便让樊忠教自己些武艺,结果樊忠就教了自己一套拳法,并且练了半个月才练会,如今每日便都会练习。

  而此刻草原上,一场血腥的屠杀开始着,那便是朱祁镇派出去的吴克忠,陈怀一万精骑。而这一万大军所过之处,所遇见的部落,皆是没能幸免。

  “报……将军,前方哨兵发现数千人部落”

  “好,传令全军,兵分三路,前去围剿。”

  “记住,只留老人妇女,牲畜,其余的皆杀”

  “领命”

  “杀……”

  一阵屠杀过了,一片狼藉,只留一群老人妇女在原地。

  在离开的路上,那群勋贵子弟中,朱玉此刻眼神麻木,随后转头问向旁边的张忠。

  “张兄,你说战争和这些牧民有什么关系嘛,他们只是在这里放牧,并没有参与其中,可陛下为何如此……”

  “朱兄,可还记得陛下自出征是说的瓦剌鞑靼部入侵宣府大同等地所过之处寸草不生之事吗”

  “我等做的可比他们好多了,我们只杀青壮男性,他们所过之处可是寸草不生啊。”

  “还有,这些牧民给瓦剌鞑靼贡献精壮兵丁,贡献牛羊马匹,精壮则是入侵大同宣府的骑兵,牛羊便是他们的军粮。”

  “朱兄,在我看来,这些瓦剌,鞑靼,不论是兵丁还是牧民,皆是我等之敌人,因为这些牧民中的青壮迟早会成为兵丁,无一例外。”

  “哪怕他们此刻看着人蓄无害,但当他们骑着马,拿起弓箭便就是一名名优秀的兵卒,所以才会有我们今日之举。”

  ……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