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阳和卫,吴克忠已经率领着一万精骑离去。而此刻朱祁镇翻看着锦衣卫送来探查到关于边军走私和将领吃空饷的的密报。
准备待宋瑛和大同诸将到来后,再与宋瑛所探查到的消息对比后,准备先行整顿大同军务,随后准备着手重建自宣德以来的收缩防线的山西行都司长城外的各卫所,军堡。
就在这样的等待中,直到中午,宋瑛终于率领着大同诸将到达阳和卫,前来觐见朱祁镇。
此刻军帐中,朱祁镇先行召见了宋瑛,让其余将领先去一旁等候。
“末将宋瑛参见陛下,恭请陛下圣安”
“朕安,平身”
“宋瑛,朕令你前去大同探查大同边军走私糜烂之事如何”
“陛下,且看此信,关于末将所探查到的皆记录于此”
说着宋瑛便向前送来了一信封,随后朱祁镇便撕开信封,自信看来起来。
而宋瑛回到原地低头静静等候,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宋瑛觉得此刻的皇帝比起之前更多了一种压迫感。
此刻,营帐外等候的一行大同将官们,互相窃窃私语了起来。
“郭公公,你觉得陛下这时何意?”
“这……宋瑛当初前来大同上仍就是来查吾等边军走私之事,许是陛下在问话”
“那我等待会,进去便直接请罪,此时宋瑛就算没查到什么,陛下还是会继续查的”
“是极是极”
“对了,据消息说,王振已经被拿下不知死活,这……”
“无碍,陛下还需要吾等边军,我等到时勿要多言,进去便请罪。”
如此帐外的几人随即便想好了接下该当如何,可是朱祁镇当真会给他们请罪机会嘛。
军帐中朱祁镇看完了宋瑛的呈上来的信件,其中内容与锦衣卫探查到的打岔不差,最后看着名单,朱祁镇最终还是放过了也一样参与其中的郭登。
因为通过这两日与郭登的接触,朱祁镇知道,郭登此人可堪大用,最后还是选择了放过。
而大同边军走私以镇守太监郭敬,大同前总兵现左参将朱冕等几人为首的自上而下形成的利益联盟,并且这种情况从宣德年间就一直有的,只不过前几任总兵在任时间都不长,从而导致这件事直到正统十二年才被发现。
再核对完宋瑛所探查到的内容后,朱祁镇便做出了决定。
“来人,传令亲卫军将帐外大同诸将官都给朕拿下”
随后在账外等候的诸将,立马被门口的亲卫军拿下,此刻还想着要等会要请罪的一行将官立马跪倒在地,齐声请罪,祈求朱祁镇宽恕。
然而直到他们被带下去,那眼前的军帐中都没有一点动静。
“宋将军,你且去将这些人处理了吧,主犯斩首抄家,至于从犯便贬为普通将士”
“末将遵旨”
随后宋瑛便躬身告退,随后汤兴便进来禀报到:
“启禀陛下,云州陈懋将军传来战报”
“快讲”
“陛下,据陈将军来报,两日前陈将军与宣府守将杨洪前后夹击,大败鞑靼脱脱花部,最后脱脱不花仅率一万残军离开云州,请求陛下下一步旨意”
“哦?杨洪”
“将陈懋战报呈上来”
而后朱祁镇便接过了汤兴手中的战报,仔细看了起来。当看完陈懋的战报后,朱祁镇不由的要感叹杨洪的果决。
据陈懋战报中前后时间的对比,这杨洪怕是在得到自己命令之后,没有片刻犹豫,派人告诉陈懋突袭脱脱不花的计划,随后就直接率兵出长城前去突袭。
这份果断,谋略,可比起大同这帮将官可要好的多了,这也导致了朱祁镇对于宣府那边的处置不能如大同这般处置。
还真是头老狐狸,朱祁镇不由的感叹,如今对宣府诸将可不太好处置了。
随后朱祁镇便吩咐到:“传令,陈懋大军,自云州出长城,前往开平卫,所过之处,犁庭扫穴。”
“另外让杨洪也一起随行,宣府军务交由副将”
于此同时,草原上,死里逃生的也先,正在向西赶往肃州,前去向正在率领偏师进攻肃州的阿刺知院借兵回自己的大本营。
因为此大战也先从瓦剌带领出来的五万精兵机会损失殆尽,此刻身边只有不到五千残兵,若是就如此回去,自己估计回到瓦剌,就被人反了。
但是此刻他恰恰忘了一个重要的因素,此战损失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兵马,还有阿刺知院,脱脱不花两人的四万大军,而他自己的兵马好歹带回来了五千,但是跟着他前去大同那四万阿剌知院和脱脱不花大军可是全军覆没。
而此去,是福是祸,谁又能知道呢。
在肃州,半个多月月来阿刺知院用尽了所有方法,大小战阵不下十几回,但最终还是被拦在了甘肃镇意外,终究还是没能攻过甘肃镇,进入肃州腹地,并且自己还损兵折将,随着时间的流逝,阿刺知院已经对攻破甘肃不报希望了。
这甘肃镇的明军简直就是缩头乌龟,在自己来之前,就提前坚壁清野,已经做好防守自己准备。
此刻他就只是在甘肃镇外,等待着也先,脱脱不花的消息,毕竟自己只是一路偏师并且兵不过两万,最终还是要看也先和脱脱不花的那边的结果。
而在阳和卫,直至天色将黑,郭登前来禀报,已经找到石亨,并且控制起来。
朱祁镇在得到消息后,毫不犹豫的令人将石亨就地斩了,石亨直到死的那一刻,都没有明白,为何会落得如此结局。
就这样,在原本历史上发动南宫政变的,而后权倾朝野的石亨便草草落幕。
下令诛杀石亨后,朱祁镇便继续和张辅商讨着,关于下一步的行军计划。
“张将军,便如此吧,大军出长城,王栋扫荡鞑靼部,直到原北平行都司开平卫”
“朕想,张将军已经猜到朕的用意了吧”
“末将明白”
“好,那张将军且去吩咐下去,明日诸将前去中军大帐觐见”
“来人,传令曹鼐,陈循等几位随行的重臣,明早也一起到中军大帐中觐见。”
“如此张将军且去吧”
“末将尊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