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左安门大街,某处小茶馆内。
魏兴坐在一个没人注意的角落。
点了一壶茶,一人独饮。
他一边喝茶,一边小心翼翼地查看周围。
魏兴之所以如此谨慎,不是没有道理的。
自从昨日带着老哥到了自己的秘密住所后,他总觉得有人在暗中盯着自己。
这种感觉很强烈,以至于让他坐立难安。
不用想也知道,这个秘密跟踪自己的人,必然是周公子派来的。
他觉得自己是在劫难逃了。
以周公子的能量,要搞定他,就如同捏死一只蚂蚁那般简单。
如今形势紧迫,不能再坐等老哥的消息了。
虽然老哥答应帮忙,但魏兴觉得,希望不大。
他不过是区区一介商人,怎么可能是堂堂吏部尚书的对手。
再等下去,说不定自己会人财两空。
因此,他选在这个离住所较远的茶馆,约见酒馆的房东周大善人。
他要拿回自己祖传的字画。
这幅字画是祖上传下来的,可不能在自己手上丢失了。
更何况,他还指着这幅字画找到自己失踪多年的父亲。
至于装修店铺的银子以及剩余的租金,能拿回多少是多少。
最重要的是赶紧离开京师。
想到离开京师,魏兴又颇有不舍。
自己三个月前变卖家当来到此处闯荡。
不但没能赚到钱,反而把老本都搭进去了。
找父亲的事情也是毫无眉目。
离开京师之后呢?
又能何去何从?
科举之路,早在去年就已断绝了。
也是他运气不好,去年参加河间府的乡试,遭遇了舞弊案。
这个案子闹得很大,主考的官员以及相关的涉案人员。
该罢免的罢免,该杀头的杀头。
而魏兴也被牵连其中,终身失去了考试资格。
可怜十年寒窗,无数个日夜的苦读,最终化为泡影。
他虽是无辜牵连,可那场科举舞弊案早已盖棺定论,想要翻案几乎没有可能。
科举的路断了,习武之路更是走不通。
练武之人,都是从小打熬筋骨,一点点锻炼基本功。
而自己一点根基也无,想要学武,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除非真的碰上电视剧中才有的奇遇。
遇到某个高人,直接将几十年的内力传授给自己。
想到这里,魏兴苦笑摇头。
如此奇谈怪论莫说不真实,就算是真的,也落不到自己头上。
概率太小了。
他喝了口茶,看看门外的太阳。
已经接近正午了,周大善人该来了。
他不能在外面呆太久,否则可能会被周公子的人发现。
正当他等得颇有些焦躁时,忽然被临桌的议论声吸引。
“喂,听说了吗?吏部尚书周嘉谟罢官了!”
听到周嘉谟三个字,魏兴立刻来了兴趣,。
只听另一人道。
“莫要胡说,吏部尚书可是正二品的高官,哪有说罢免就罢免的。”
先前一人道。
“嘿,你还别不信,我那家叔就在吏部任职,这件事早已在朝堂上传开了。”
“据说这次周嘉谟罢官,是皇帝陛下亲自下的旨,魏公公派人宣读的。”
“板上钉钉,绝对错不了。”
有人疑惑道。
“难道东林诸公就没有站出来说话的?”
大明百姓都知道,东林和魏忠贤水火不容。
凡是魏忠贤赞成的,东林一定会从中作梗。
“这次倒也是奇了,不但东林诸公没有人站出来,整个朝堂上,居然没有一个人魏周大人说话。你说怪不怪?”
“这有什么好奇怪的,周嘉谟尸位素餐,惹了众怒了呗。”
“就是,你没见那周公子,横行京师,鱼肉百姓。”
“但凡是他看上的姑娘,没一个逃脱魔掌;但凡是他看上的铺子,直接就是强占。”
“听说前几日,安定门大街有一家生意颇为红火的酒馆,就被他给强占了。”
有人愤愤不平。
“这种人渣败类,早就该杀了。”
“可惜啊,周嘉谟这次是主动致仕,周家并未遭到实际上的打击。”
“想必那周公子只是换个地方,继续鱼肉百姓吧。”
“嘿嘿,这你就不知道了,据我所知,这周公子已然被西厂抓了,这人啊,一旦进了西厂还能活着出来么?”
“哈哈,若真如此,也算为京城除了一大祸害!”
听说周公子被抓,魏兴立刻精神一震。
这个消息虽然有待验证,但现在已经传遍坊间,想来十有八九是真的。
何况,一般情况下,朝廷罢免如此重要的官员,一定会张贴邸报,广而告之。
届时只要去布告栏一看便知。
魏兴虽不知周嘉谟倒台的幕后推手是谁,但他知道,自己不用离京了。
或许那贵人老哥也出了一份力,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能留在京师,自己的努力就不算白费。
心情舒畅之后,喝进嘴里的茶都甜了几分。
多日来的阴霾一扫而空,他脸上露出笑意,连临桌的粗俗谈论也变得悦耳起来。
“这周嘉谟犯的是何罪?”有人问。
“二十大罪状!不过,据说最主要是因为强抢民女,陛下实在看不下去了,才下旨罢官。”
“胡说八道,周大人已经七十多岁了,早就蔫了,强抢民女还能做什么,莫不是剥光了,玩干瞪眼?”
“哈哈哈!”
茶馆里响起一阵猥琐的笑声。
所谓落地的凤凰不如鸡。
从前高高在上的吏部尚书,转眼成了街头巷尾的笑料。
但这些粗人中也有较明事理的,开口说道。
“依我看,这周嘉谟倒台,还是因为那河间府乡试舞弊案。”
“科举乃是朝廷的抡才大典,事关社稷,陛下定然是因此事降罪于他。”
河间府科举舞弊!?
魏兴一个激灵,立刻竖起了耳朵。
“可说呢,据说着周嘉谟当年收受贿赂,包庇河间府科举作弊案的主犯,致使许多官员冤枉入罪。”
“这其中还有很多河间学子因此终身失去考试资格。”
“好在,皇帝陛下乃是仁德之君,拿下周嘉谟之后,立刻下旨礼部,恢复河间府生员的考籍。”
“但凡受到此案牵连的考生,皆可到礼部衙门登记,一旦核实,就可恢复考籍.....”
一下子,魏兴脑瓜子嗡嗡作响。
恢复考籍!
这可是天大的好消息!
若是能恢复考籍,自己又何苦做这地位低下的商人?
士农工商,在这大明王朝,只有读书人才是天下第一等。
自己之所以不能走仕途,皆是因为被取消考籍。
让自己空有一肚子后世知识,却是全然无用。
如今听闻可以恢复考籍,魏兴心脏狂跳。
他兴奋的双手发抖,恨不得手舞足蹈。
当下,魏兴掏出银子结账。
他要去礼部,一探究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