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我有三策
听了魏忠贤的一番叙述,魏兴猛然醒悟。
此时已是明末的天启二年,距离历史上大明覆灭也不过二十多年时间。
明朝灭亡后,满清入关,施行一系列愚蠢政策。
剃发易服,大肆屠戮;大兴文字狱,实行愚民政策;闭关锁国,切断与世界的联系。
最终导致天朝积贫积弱,华夏迎来百年国耻。
而这一切的肇始,全在辽东。
念及此处,魏兴肃容道。
“老哥说的不错,辽东局势不仅关于你的生意兴衰,还关乎大明江山社稷。”
听闻此言,魏忠贤双眸一亮。
儿子见识果然不凡,一眼就能看到问题的严重性。
可笑满朝诸公还把辽东战事当成疥癣之疾,殊不知大明已是岌岌可危。
当今天下,可与论事者,唯我儿一人而已!
“此局何解?”魏忠贤问出了最关心的问题。
魏兴略略思索片刻,沉声道:“问题的症结在于一个字——钱!”
“若有足够钱粮,辽东局势不至于如此糜烂。”
“粮饷不足导致军心不稳,官兵毫无战斗意志,如此军队如何敌得过建奴的虎狼之师。”
魏忠贤点头,眸中精光更亮。
儿子先是一眼看破问题严重性,接着一语道破问题症结。
思维之缜密比之混迹官场多年的自己也不遑多让。
或许,儿子真的有解决办法。
当即,他身体微微前倾,双目一瞬不瞬地盯着魏兴,问出了困扰多年的难题。
“这钱粮问题该如何解决?”
此话问出,魏忠贤是满怀希望的。
因为从魏兴的眼光和谋略来看,他极有可能说出惊人之语,一举破解困局。
此时的魏忠贤心中既忐忑又期待。
仿佛下注完毕后等待掀开骰盅的赌徒,一颗心扑通扑通直跳。
然而,魏兴却摇头道:“此乃死局,不可解。”
听闻此言,魏忠贤一下子泄了气。
本以为儿子智谋无双,或许能有良策。
现在想来,自己这是病急乱投医了。
儿子虽然聪慧,但毕竟从未涉足官场。
这大明财政问题,连满腹经纶的庙堂诸公都毫无办法,如何能指望毫无经验的儿子来解决问题。
魏忠贤略显颓丧,带着一丝苦笑道。
“也是,肉食者尚且无计可施,何况我等平头百姓。”
他知道大明财政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的。
也许,这世上根本就不存在解决此问题的妙策。
他能做的也只能是徐徐图之了。
就在魏忠贤将要放弃希望之时,却听魏兴道。
“老哥此言差矣,你没听过那句话么——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满朝诸公之中不乏智谋超群者,怎会无一人提出解决办法?”
“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涉及到了他们的切身利益。”
“在自身利益与大明天下面前,他们选择了前者。”
“若是指望这群读圣贤书的伪君子,我大明岌岌可危矣。”
此话一出,魏忠贤立刻捕捉到了魏兴的言外之意。
“小哥的意思是,你有办法?”
魏兴微笑点头,举杯喝了一口,老神在在道:“这是自然。”
听到这话,魏忠贤立刻来了精神,再次眼神灼灼地盯着魏兴。
那意思是,快说,快说,你快说!
与此同时,面无表情的雨化田也转过头来,注视魏兴,侧耳倾听。
魏兴沉吟道:“办法自然是有的,只是此法实施起来殊为不易。”
“除非有一掌权者控制朝廷内外,权倾天下,且需一心一意实施,方有可能成功。”
魏忠贤心说,此人不就是自己么。
连忙道:“请小哥解惑。”
魏兴竖起三根手指。
“解决大明财政问题,我有三策。”
“愿闻其详。”魏忠贤虚心请教。
若真能解决国库空虚的难题,别说是三个方法,就算是一丝希望他和皇上也愿意全力以赴。
只听魏兴继续说道。
“这上策名为‘摊丁入亩’之法,可从根源上解决税赋问题,实施起来却也最为艰难。”
“要说清此法,必须知道是何原因导致了大明如今的局面。”
“遥想太祖开国之时,促进生产,奖励耕织,大明国力蒸蒸日上,一时间出现了‘四海无闲田’之盛况。”
“据统计,当时大明耕地总面积超过一万三千万亩,数量远超汉唐。”
魏忠贤点点头,这一数据记录于案牍库中,有据可查,同魏兴所说基本相符。
只是不知儿子是从何渠道得知的。
当下魏忠贤也来不及考虑这些问题,而是继续侧耳倾听,生怕错过只言片语。
“可是传到如今,天下耕地却仅有六千万亩,平白减少了一半以上,这是为何?”
大明开国二百年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未曾失寸土。
按道理来说,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开荒力度的增大,明朝耕地面积会越来越多才对,为何出现了大面积的减少呢?
对于此中原由,魏忠贤隐约有所猜测,但还是忍不住问道。
“这是为何?”
“投献。”魏兴吐出两个字,随即解释道。
“按照朝廷的规定,考中科举之人无需缴纳赋税,许多读书人未必能做官,但却可能成为地方乡绅。”
“寻常百姓自家耕地,需缴纳较高税赋,可是若把耕地转入乡绅名下,只需给乡绅缴纳部分费用,而无需向朝廷缴纳税赋。”
“此种情况,自开国以来屡见不鲜。”
“久而久之,地方豪强、贪官污吏借机兼并大量土地,而朝廷能征收的税赋却越来越少。”
“这便是我大明登记在册的耕地越来越少的原因,也是财政入不敷出的根源所在。”
“妙啊!”魏忠贤抚掌大赞。
魏兴一连串精准的分析,条理清晰的说明了大明税赋减少、国库空虚的原因。
可谓是入木三分,振聋发聩。
雨化田听了,连连点头。
这可是他在西厂多年调查的结果,属于高度机密。
没想到眼前的少年居然仅凭推断就能说出此等结论。
这眼界,这见识,着实不凡。
很难相信他仅仅只是个小小商户。
看来眼前的少年不止和魏公公关系匪浅,而且身具才学,绝非泛泛之辈。
此时,雨化田看向魏兴的眼神都变了。
眸中居然闪过一丝尊敬之色。
而这份尊敬他只对九千岁大人表露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