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明殇之风云起

第36章 元子之殇

明殇之风云起 西楼暮雨 4380 2024-11-15 08:55

  勖勤宫。朱由检封王后因为还没到开府年龄,所以一直住在勖勤宫里。每天读书习字,生活倒也平静安逸,加之李选侍宽厚仁慈,恪守妇道,膝下又无子女,对于早已失去生母疼爱的朱由检,李选侍有一种深深地怜悯之情。她给予朱由检的关爱使小小的朱由检感受到了母亲般的慈爱,这使得朱由检逐渐从生母早逝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而且养成了聪明活泼、任性自信、刚毅果敢以及悲天悯人的个性。

  更重要的是使朱由检在冰冷的深宫大内中享受到了许多孩童时代的乐趣,从这一方面来说,他要比皇兄朱由校幸运许多。

  深秋时节的勖勤宫,枯枝败叶落了一地,朱由检一大早就从床上爬了起来,跑到殿外深吸一口气缓缓吐出,下意识的伸个懒腰。这时他看见几个宫人在院中清扫落叶,突然来了兴致,一把夺过一个宫人的扫帚加入了清扫的人群。

  宫人吓了一跳,连连说:“小皇子,使不得使不得呀,这是下人干的粗活,快松手….”

  由检边扫边说:“无妨,无妨,我来帮你们扫。”

  病怏怏的李选侍在婢女的搀扶下,从殿里踱到门口,沐浴在秋日的阳光下,她的精神看上去好了许多。这会儿她正眯着眼看着由检和几个宫人一起清扫落叶,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皇上驾到——”门外突然传来一声喊声。

  李选侍大惊,匆忙起身由婢女搀扶着出殿迎驾,等她走到殿外,发现天启已经进门了,后面只跟着魏忠贤以及两个小太监。

  “见过皇上,皇上万寿无疆。”

  天启摆摆手,应道:“不必拘礼,朕恰好路经此地,进来看看五弟——对了,五弟呢?”

  “五弟!”天启喊道。

  朱由检跑进殿,一看是皇兄天启驾临,喜出望外蹦了起来:

  “皇兄,臣弟见过皇兄。”

  天启笑眯眯地说:“皇兄专程来看五弟哦。”

  朱由检挺直腰板,右手在头顶上比划着让天启看:“皇兄,你看我又长高了一大截。”

  “好哇,好哇,五弟又长大了呀。”天启笑道。

  旁边的魏忠贤也不忘吹捧一番:“信王几日不见,愈发的俊朗洒脱,真是要身板有身板,要模样有模样,小奴这眼呀都不够用啦。”

  天启禁不住哈哈大笑,突然一拍脑袋:“朕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他转身问由检:“五弟,你今年十四了吧?”

  “回皇兄,刚过十四。”

  “嗯,那就对了,依祖宗成法凡成年皇子皆当纳妃开府,五弟,你也不小了,朕决定择吉日给你纳妃开府。”天启笑着说。

  “纳妃开府?”由检一脸疑惑。

  魏忠贤插话说:“就是给信王娶王妃,建王府呀。”

  天启笑道:“是呀,五弟也该到了成家立业的时候了。”

  老谋深算的魏忠贤插了一句:“皇上,信王这选纳信王妃一事乃头等大事,信王配信王妃才算圆圆满满嘛,至于信王府属地可择日商议嘛。”

  “忠贤考虑的很周到,朕也有此意。”天启赞同道:“选妃一事关乎皇家体面,容不得半点马虎,何况还是为朕唯一的弟弟选妃,更不能有什么疏忽,此事就交由礼部、宗人府督办吧。”

  魏忠贤:“小奴回头就交代礼部和宗人府用心办差。”

  天启点头道:“嗯,如此最好。”

  朱由检纳妃开府,心里最不是滋味的要属魏忠贤了,最近的几天他总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下面的阉党党羽见主子整天皱着眉头做什么都没有精神,不禁窃窃私语,都在揣摩魏忠贤的心思。

  魏府。魏忠贤躺在躺椅里闭目养神,右手手指有节奏的在扶手上敲击拍打。一个婢女在其身后轻轻摇着扇子,屋里很安静,窗户边的竹笼里那只画眉鸟偶尔会叫几声,之后便陷入了寂静,魏忠贤昏昏欲睡,手指也不自觉地停止了动作……

  门外传来了急促地脚步声,王体乾推门入内,见魏忠贤还在昏睡,张了张嘴最终还是咽了下去,转身欲退出,背后传来魏忠贤的声音:

  “何事?”

  王体乾扭过头,恭敬地说:“公公,顾秉谦、魏广徴等几位大人在客厅等候多时了。”

  “哦,告诉他们,咱家这就过去。”魏忠贤没有睁眼,平静地说。

  王体乾:“是”

  客厅。百无聊赖的几个人正在聊信王的事,大理寺卿周应秋如今已是都察院左都御史,接了赵南星的班,而赵南星则出任吏部尚书。自前任尚书孙慎行弹劾魏忠贤无果后愤然挂冠而去,吏部的差事一直无人负责,直到前不久叶向高等人推举赵南星出任,才算解了燃眉之急。

  周应秋神秘兮兮地说:“你们知道吗,皇上要给信王选王妃,但迟迟不确定信王属地,依旧留信王居于宫中,这可有点不妙啊!”

  顾秉谦看不惯周应秋的故弄玄虚,嗤笑道:“周兄有什么高见,可否让我等开开眼,长长见识嘛。”

  周应秋不理顾秉谦的嗤笑,继续说道:“皇上只有这一个弟弟,平日里百般疼爱,如今依祖宗成法封王纳妃,却不依成法外放就藩,这是何意?皇上恐怕是割舍不下呀。”

  “更麻烦的是皇上至今无嗣,而信王又久居宫中,将来势必使一大隐患。”魏广徴插话道。

  顾秉谦喝口茶,说:“古往今来兄终弟及可是并不鲜见啊!信王留京对我等有百害而无一利。”

  就在众人议论纷纷时,魏忠贤从后堂走了出来,众人条件反射似得纷纷站起身:

  “厂公吉祥——”

  魏忠贤瞟了他们一眼,径直入座,有气无力地说:“不吉祥呀——”说完冲他们摆摆手:“列位大人,坐,坐。”

  众人入座,顾秉谦关切地问:“想必公公定是为信王的事而烦恼?”魏忠贤叹道:“这皇上呀脑子一热,要给信王纳妃开府,这朱由检呀,迟早是我们的心腹大患。”

  周应秋阴笑道:“公公,朱由检不过就是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他怎会知道公公您的厉害,只需给他来一个下马威,以后呀,保管他服服帖帖,乖乖听话。”

  周应秋的话引得魏忠贤哈哈大笑。

  “对了,最近东林党叶向高老儿、韩爌老儿都有什么动静吗?”魏忠贤顺口提到了东林党。

  “哦,回公公的话,这阵子叶向高纠集一帮死党正在筹备京察事宜,孙承宗在辽东频繁和它们来往……”

  顾秉谦一口气说完。

  魏忠贤哼了一声,厌恶地说:“告诉刘朝,让他盯紧点,这个孙承宗也不是省油的灯,何况还手握重兵,不可不防。”

  “公公明鉴。”众人赞道。

  “诸位,东林党里最难缠的就是这个叶向高,孙承宗远在辽东,暂时不去管他,这个叶向高老儿就在我们眼皮子底下,随时会突然咬我们一口,不能大意。当务之急就是将叶老头赶出内阁,韩爌老儿不足为虑。那时剩下的东林党人群龙无首,一帮乌合之众,收拾他们易如反掌。”魏忠贤缓缓道来。

  众人击掌叫好。

  坤宁宫。朱由检前来朝见张皇后,张皇后由于体型变化,腹部隆起明显,行动不便,只好坐在软榻上和朱由检聊些家常,坐在下首的朱由检此时已是一幅青年王公的装束。

  张皇后指着朱由检面前桌案上的茶,笑道:“信王,这是新沏的新鲜龙井,信王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朱由检诚惶诚恐地说:“娘娘您还是唤我由检吧,叫信王太别扭了。”

  张皇后一本正经地说:“以后呀,你就是咱大明朝的信王千岁了,名讳按制就不能再随意叫了,就是皇上也是唤你信王,慢慢就习惯了。”

  朱由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赞不绝口:“好,好茶呀,入口芳香回味无穷。”

  张皇后笑道:“信王喜欢的话,回头让人给你送些过去。”

  朱由检高兴地说:“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魏府。王体乾领着客氏来到密室,客氏看见魏忠贤一脸凝重地坐在那里沉思,便问道:“忠贤,你唤我来,出什么事了。”

  魏忠贤冷冷的说:“东林党人上疏要求皇后若产子当立为太子,你怎么看?”

  “这个……”客氏愣了一下,有些不知所措,愣了半天才追问:“竟有此事?”

  魏忠贤正色道:“皇后若产下元子,势必立为太子,这是毫无疑问的,到那时还会有你我的好果子吃吗?”

  客氏也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那我们该怎么办?”

  魏忠贤眼露凶光:“唯一的办法就是…….”

  他向客氏使了个眼色,客氏心领神会点头默许。

  坤宁宫。送走信王后,张皇后感觉腰酸背痛,便习惯性的让婢女为她捶背按摩。她侧着身子躺在榻上,几个婢女熟练地为她揉捏,张皇后昏昏欲睡……

  不知过了多久,不知是谁用力过猛,张皇后只感觉腰部以及腹部一阵绞痛传遍全身,她失声惊叫起来,婢女们吓坏了,有眼尖的很快便发现了榻上留下来的血,不禁尖叫起来……

  “不好了,娘娘出血啦——”

  寝宫里一片混乱……

  天启铁青着脸背着手走来走去,地上跪了一地太医、太监和婢女,魏忠贤和王体乾小心翼翼的侍立两侧。

  天启怒气冲冲地责问:“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个太医战战兢兢地说:“启禀陛…陛下,经过勘验,发现娘娘是受外力压迫,伤了胎气,导致…导致流…流产了…”

  “什么!怎么会这样!”天启一脸愤怒,他气急败坏地大叫:“都是废物,废物!这么多人伺候皇后还弄成这个样子,岂有此理!朕要你们还有什么用,来人呐——!”

  “在——”

  一群侍卫闯进殿内拖起人就走,顿时求饶声、喊冤声响成一片……

  魏忠贤凑近天启耳语道:“陛下,小奴有重大发现…”

  “什么?”天启怒气未消。

  魏忠贤小声道:“有人亲眼看见信王宫中的管事太监徐应元昨天夜里见过行凶的婢女,还给了她一包东西。”

  “什么东西?”天启追问。

  “是一包金条,小奴已经从婢女住处搜查出来了,据婢女交待说是信王赏赐,事成之后另有重赏……”

  天启张口结舌,一时竟不知该说什么。

  旁边的王体乾捧着一包金条上前让天启过目,天启怒不可遏,一把打落在地咬牙切齿大叫:“朱由检,朕念你是朕唯一的胞弟,朕待你不薄,封王选妃,开府建藩,你难道就是这么报答朕的吗?你于心何忍,竟做此伤天害理之事,朕岂能饶你!——来人!”

  两个侍卫进殿听旨:“在——”

  天启情绪激动,伸出颤抖的手指着门口:“带人去勖勤宫捉拿朱由检,打入死牢听候处置!”

  “遵旨!”

  没有人注意到天启身后魏忠贤、王体乾轻松自得的神情……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