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魔鬼教官
“暴虐的政权已被推翻,残暴的国王被万民分食,我们今后,都是大明的子民!大明万岁!”
“大明万岁!!!”
所有人高举双手,仰天欢呼。
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喜悦,但她们的话,却让章回感到如坠冰窟般的寒冷。
他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回去复命的,甚至不知道自己说了什么。
只是当他回过神的时候,自己已经跟着大部队一起进城了。
他像一具行尸走肉般的行走在这个吃人的城市里,渐渐的,他发现自己站到了王宫门口。
这里聚集了很多人。
他想要进去看看,他不愿意相信这件事是真的。但他又不敢进去看,他怕看到一副血肉骷髅横在那里。
他的脑海中,甚至浮现出卡迪尔那一对满是鲜血的空洞眼眶,正带着恶魔般的微笑瞪着他。
他感受到了一种恶意,一时却不知道这种恶意来自于何处。
直到傍晚,他偶然才明白,这股恶意,来自每个人的内心。
从某种程度来讲,卡迪尔不算是一个明君,他死有余辜,因为他送了很多人去死。
但他又是一个有能力的君王,因为他消灭了长老院,让自己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独裁君王。可惜,这种独裁是短暂的,他面临着一个不可能被战胜的对手。
卡迪尔说,他不会有善终,因为他所处的位置和他所做的事,让他不可能好好收场。
结果这份报应,却是来自自己的子民。
就像这些百姓们,他们的痛苦,竟然是来自庇护他们的国家和君王。
“别愣着了,还有很多事要做,你会墨西哥语,赶紧去帮忙。”
章回被叫去工作了,他本来的工作就是军中一名文书。
现在则基本充当了翻译的工作,即便他的墨西哥话说的也不算流利,但总比完全不懂要好。
一座王城的接收,不仅仅只是这空空的一座建筑,接收的主要是财货、资源、官员、百姓······等等,工作十分庞杂。
另外,这是王都,王都的归降,自然代表着其他城市的归降,那些都是要逐渐接收的,需要从大明安排大批的文官过来处理。
这中间最复杂的当然还是语言的问题,这些人需要首先了解墨西哥人的语言体系。
这有些难度,因为墨西哥人的语言已经被欧洲国家的语言进行了渗透,并不是单纯的某一国的语言,想要将其规整出来,需要一些时间。
但这是必要的,因为要为了之后的汉化工作做准备,要准备足够多的老师来教导这些归属民汉语。
这个工作持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墨西哥帝国的版块还是挺大的,虽然城市密度比起大明来说要差了不少,但想要全面接受还是需要一些时间的。
好在大明国在人员的调动上,早就做好了准备,名单和兼收、改造的方案,早就准备好了。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这就是谋而后动的好处。
地方官员体系,直接都进行了全面更换,彻底换掉原有官员体系。
大明的官员储备量是足够的,因为特殊的培养方式,随时都可以进行不超过半数的官员调动。
和过去一样,战后,首先的工作就是修路,因为良好的交通才是发展民生和增强国力的保证。
如果不是因为足够强大的运输能力,这一仗,也不会打的这么轻松。
而这,可是十年来的努力与坚持所成就的,非是一朝一夕之功。
另外,这些天发生了一件很有意思的事。
原本赶来支援的各墨西哥联盟国的兵力,在得知卡迪尔的百万大军全军覆没之后,全员打起了支援大明,共讨暴君的旗帜,前来归顺。
结果刚到半路,就接到了自家都城被攻陷的消息。
进退两难之下,他们接到了大明官方的接见,表示愿意接纳他们加入。
之后,这几大联盟国凑出来的几十万人,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修路队伍里。
士兵们也渐渐适应了大明规律的生活。
不过,他们还没有拿到大明的正式户籍。
但大明公布了一条法令,凡是在战后诞下新生儿的,孩子可以优先获得大明户籍,父母经考察后,亦可获得大明户籍。
这条法令一颁布,墨西哥各国顿时爆发起了一股生孩子狂潮。
几年之内,新生儿的数量急剧增长。
那些没有家庭的,也为了大明的户籍,而快速选择合适的配偶,也不要求什么家境了。在这个时候,大家的条件都差不多。
至于那些被攻陷的各墨西哥联盟国,朱慈烺下令暂不处理。
其实,这个时候他完全可以分出几万兵马将其打下,但他没有这么做。
磨刀任务失败了,但新的磨刀石却自己出来了。
朱慈烺在为未来做打算。
他可以现在就把这片大陆全都握在自己手里,但如果没了外敌的威胁,内部就容易出事。
所以,朱慈烺暂时还不打算去处理了几个小国,而是任由他们发展。
一转眼的时间,三年过去了。
原本贫穷落后的墨西哥帝国,在经过这三年的大规模基建工程的改造后,已经完全变了样。
国内再没有贵族和平民的区别,大家都在同一个起点。
至于生计,所有人都有地方住,也有工作,能力强的人,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
原本的墨西哥人,大多都是负责农业、畜牧业和工业生产,原本的士兵,也全都除去军籍,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
和平充实的生活,让这些在战火与不安中长大的墨西哥人,感到了不真实的幸福感。
三年的建设,他们的家乡,已然焕然一新。
而在这一天,大明下达了募兵令——招募十万名士兵。
士兵的待遇要比寻常工作要好,而且对后代的工作和教育都有很大的帮助。
针对没有获得大明户籍的人,家里只要有一名男丁入军籍,全家都可以优先获得大明户籍。
战争的阴影还未完全散去,但优厚的条件,却让很多人都心动了。
于是,很多人都选择到临近的募兵处报名。
但令他们感到意外的是,大明招募军人,比他们所想象的更加严格。
首先,在文化方面,必须能流利使用汉语(有些口音没关系),要能识千字。这些都是有老师教过的,但凡认真学习,三年的时间,只要智力没有问题,都是可以做到的。
另外在武力方面,就不可能跟当年墨西哥帝国招兵一样那么草率,不可能仅仅要求可以拿起武器。
招兵是针对男性的,要求年龄在十六岁以上到三十五岁以下,身高超过一米六五,体重不得低于六十五公斤。
不能有哮喘、心脏病等急性心血管疾病,这些都会安排体检。
符合前面这些条件的人,会集中安排一个月的体能训练。
能成功完成这一个月的体能训练的人,还要进行一次测试。
测试针对力量、耐力、速度、柔韧等方面,都达标的话才会正式获得军籍,进行新一轮的新兵训练。
总之,原本许多希望靠着浑水摸鱼混个户籍的人,算是失望而归了。
光是这些要求,就足够刷掉大部分人。
不过,即便如此,招募下的兵员质量,也比当初的墨西哥帝国招募的质量要高的多的多。
因为几年的休养生息,百姓的身体素质明显得到了不小的提高。
营养均衡的饮食和规律的作息,以及相对完善的医疗系统,让人民的身体和精神都焕然一新,仿佛脱胎换骨。
这种高要求的筛选,如果放到几年前,恐怕连现在的五分之一都没有。
募兵持续了三个月,报名人数早就符合了当初规定的十万人的数额。
因此,选择了择优录取,按照测试分数选择前十万名。
至于其他合格的人,也加入了民兵籍,虽没有正规军那样的待遇,但可以在之后的募兵中优先录取,算是先排了号。
另外,这些民兵籍的饮食水准会比普通人高一些,同样,他们也要参与每天至少两个小时的训练。
虽然辛苦一些,但生活却充满希望。
新成立的军团,是任命的刘启元作为总兵。
千户大人熬了这么多年,总算是当上了正儿八经的大将军了。
领十万军,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荣耀了。
当他拿到调令的那一天,十分高兴的跟王英分享这个消息,并促膝长谈到深夜。
他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他所能有今天的成就,主要是因为收了一个好徒弟,他也不可能知道,他的徒弟,其实就是当今皇帝。
这些年,王英跟着刘启元,跟他学了很多,知道这是个真正有本事的人。
一个千户之职,无法发挥出他的全部才能。
所以,逢此时机,本体朱慈烺,便跳过其他竞争者,直接命刘启元做新军总兵。
至于王英,则是作为刘启元的副将,仍旧跟在刘启元身边领兵。
刘启元本要让他管三万兵,他却执意只要一万,但这一万兵,必须都是骑兵。
也就是说,他是要了一万兵,又要了一万匹马。
当即,刘启元就笑骂他鸡贼。
大明的马匹数目如今多了不少,但还做不到全军配置,各军骑兵已经可以算是一军最精锐的部队了。
王英要一万匹马,也就相当于,他要这十万人中最优秀的一万人。
刘启元答应了。
不只是护犊子,也是因为王英已经得到了他的真传。
他就像信任自己一样信任王英,而一支队伍,显然是需要这样一支精锐的。
与其交给别人,不如交给自己最了解最信任的人。
军队组建后,王英以优先选择权,挑选了一万名最强壮最聪明的士兵。
然后统一进行训练。
这一万人,算是他正儿八经的直属他管辖的第一支成规模的军队。
而他,也终于成为了军中一名年轻的将军。
他过去的那些亲信也被他带来了,那些人他都足够了解,他也根据这些人的能力,将其安排到不同的位置上。
带一支全新的队伍不容易,必须要有自己了解人的去辅助才能够事半功倍。
这些人,基本就包圆了这一万兵马的中上层领导位置,至于底层的最下级军官,则没有那么多人,主要还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及测试后,逐渐提拔。
在这支军队中,他拥有绝对的任免权。
他也仍旧是走的精兵路子,他深知兵不在多而在精的道理,而精兵强将,最重要的,就是最高的效率和绝对的服从。
但在此之前,兵员的素质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他完全是按照特种兵的训练强度在训练这支兵马。
因此,哪怕是最强壮的这批人,一开始也有些吃不消,直到几个月后才慢慢适应。
而对他们的训练,对普通人来说,也是感到非常可怕的。
因为除了大量的体能训练之外,还有对各项忍耐力的训练,这其中要包含能够在各种极端环境下作战的能力。
他们必须要有能力在平原、山区、泥沼、雪地、极热极寒等恶劣环境下快速适应的能力。
对这些士兵的训练,简直已经到了变态的程度,仅仅是听是看,就让普通士兵感到胆寒。
另外,在理论知识方面,王英也对他们进行了非常全面的训练。
每天都有至少一个小时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演练。
他们必须熟练记住在不同环境下的应对方式,其中就包括不同地区容易出现的疾病,以及控制疾病的方法,这也包括对药草的识别和急救措施。
打仗的时候,难免会有分开作战的时候,你不让每支队伍都有军医。所以,与其依靠别人,不如让自己拥有一定的医疗能力。
他们甚至可以给队员做简单的手术和打针输液以及包扎等工作。
食物方面,虽然有制式军用食物,但为了防止极端情况的出现,也教给他们识别可食用植物的能力,以及在野外自主烹饪的能力。
这是一支特种部队必须要掌握的内容,虽然很庞杂,但却能够在关键时候左右一场战争的走向。
这在王英看来是很正常的,但对士兵们来说,却不亚于是一种折磨。
所以,王英在这支军队,以及在其他军队上下官兵的眼中,都成了严厉的代名词。
有些心理素质差一些的,见了他甚至腿肚子都发抖。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王英都会眉头一皱,然后赏对方一个负重十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