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中兴演义

第52章 食人肉张荣败挞懒 陷邓州桑仲磔王俊

中兴演义 凝云志伟 5909 2024-11-15 09:00

  【食人肉张荣败挞懒~陷邓州桑仲磔王俊】

  话说马进败走后,张俊收复筠州、临江军,奏捷朝廷。官家亲赐御笔:“以李成之狡狯、马进之猖狂,盘踞已深,根株已固。卿奋励决策,频有克捷,快士民之意,解朝廷之忧。且朕待卿最亲,卿事朕最久,君臣之际,休戚实同。是宜乘贼势之已衰,当官军之已振,驱除剿戮,收建全功。”张俊未等拜诏,已追至洪州奉新县楼子庄。

  李成听马进兵败,自引兵十余万来援,会同马进至奉新县,遣大将商元据守草山,挟险设伏。张俊见山高路险,知必有埋伏,令赵密率步兵从间道直趋山顶,与杨沂中、陈思恭杀伏夺险,李成兵败而走。岳飞乘胜追之,夜引兵至朱家山,马进使赵万断后,岳飞领军冲杀过去,张宪挥三尖刀与赵万力斗半刻,把赵万斩于马下。

  张俊追赶李成至江州,李成重整旗鼓,列阵以待。张俊亦指挥兵马列阵,在大纛旗下,远看李成,见其打扮威武,果然是贼军主将:

  浓眉大眼,口阔面方。头上戴铁盔,千锤百炼水磨。身上挂钢甲,兽面吞肩柳叶。腰间系宽带,乃是犀牛之皮。足下踏战靴,正是虎头之形。手拿两口刀,名称大小龙。坐骑一匹马,上阵展雄风。

  李成噤齘,刀指张俊骂道:“朝廷命你统领犬羊而来,不想被你攻陷我两处大城,今日誓要与你比个高低。”

  张俊反詈道:“你食噉人肉,倚势暴横,天兵来伐,尚敢枝梧抗拒,我须取你首级,送到御前,完成大功。”

  李成大怒,飞马出到阵前,咆哮道:“张俊,你敢出来和我斗三百合么?”

  张俊厉声道:“我岂能怕你这贼子。”舞起大杆刀,骤马来杀李成。李成摆动双刀,名叫大龙小龙,径战张俊。二将擎三刀,恶战八九十合,不分输赢。

  杨沂中、赵密、张宗颜、岳飞,见张俊久战不胜,只恐有失,心中焦躁起来,引领大军冲杀过去。贼将马进亲引寇兵厮杀,两方人马搅成一团,直杀的血流成河,缺肢断腿。大战三个时辰,贼军大败,李成势迫渡江,向西北退往蕲州。

  张俊又取江州,兴国军等处群盗闻张俊兵至,乃执兴国知军李仪奔淮南,后李仪及一亲随仆人逃走得免。李仪身着衲袄中有碎金数十两,至江州对岸一小寺中,在腰间拿出兴国军印示其主僧,求安歇住下,且让僧人寻一小船济渡。那僧人见李仪衲袄中有钱财,遂谋划杀李仪,夜深人静时候,并其亲随仆人以绳勒杀,抬尸体弃于寺后。半夜大雨,仆人稍活,自解其绳,留系身边,移足欲行,觉有尸在地,天色虽阴黑,仆人却认出是李仪,乃枕尸,面祝道:“若得性命渡江,愿与使君雪冤!”仆人待质明,走数十里,叩江边小舟,乃渡江到江州密诉。尽捕院中僧行,出官鞠戡是实,追黄金数十两,兴国军印乃被僧人掷弃江中,打捞不获,僧人与同恶者皆凌迟处斩。于是兴国军复降诏与新印,贼在兴国军半年,李仪能调护之,无秋毫扰,民感李仪之惠,为李仪立祠。这是后话。

  张俊得知李成逃至蕲州,亲引兵渡江至蕲州黄梅县,李成知张俊追到,直呼:“张铁山来也!”遂惩奉新失险之败,据石矢坡,凭山以木石投人。张俊先遣游卒进退,若争险状以诳贼,自己亲冒矢石,帅众攻险。李成数万兵马俱溃,急与商元等将北走,马进断后。岳飞追至,马进举斧率众迎战,被岳飞一箭射死,余者归降。李成闻马进身死,直向北投刘豫去了。

  刘豫僭位后,迁都于汴京,忽闻李成率数万兵卒来投,急出城相迎。李成叩拜道:“无能李成,见过齐帝天子。”

  刘豫伸手相搀道:“久闻李将军率兵十余万,在江南各州往来,官军不敢正视,可谓威震一方,今日缘何到此?”

  李成道:“某一时疏忽,被江淮路招讨使张俊所算,兵马折损过半,却闻明公爱才如命,特地前来相投,还望明公收留则个。”

  刘豫大笑道:“朕得将军,如曹孟德得张文远也。”遂引李成人马入城,即日拜李成为上将,并商元等将各有封赏。刘豫遂大招兵马,以子刘麟为兵马大总管、尚书左丞相,积草屯粮,以备南征之用。暂且不提。

  当时水贼张荣被金人破其茭城,率舟船至通州,过捍海堰,欲出海复归京东,为水涛所阻,不得离去,遂据通州。粮食且尽,便吃百姓,断其头首,砍其四肢,以盐腌制,日晒曝干,用充粮食,通州能活命的,却无几人。

  后以地势不利,与贾虎等将率兵四千,引舟入兴化县缩头湖,作水寨以守。挞懒在泰州,谋久驻之计,亲率突合速、挞不也、蒲察鹘拔鲁、完颜忒里以舟师万人攻打张荣水寨。

  张荣亦出数十舟载兵迎敌,望金人战舰在前,张荣惶遽,欲退不可,乃对其部将说道:“无虑也!金人止有数舰在前,余皆小舟,方水退,蕃贼隔泥淖不能登岸,我舍舟登陆,金人必将追陷泥淖,杀蕃贼如杀棺材中死人。”遂弃舟登岸。

  挞懒见张荣退走,以大船随后追之,前有泥淖,大船不能行,乃令万户长女婿蒲察鹘拔鲁、大将完颜忒里下船追杀,金军数千陷足淤泥,寸步难移。张荣率军而回,以弓弩乱射,大呼杀之,活捉蒲察鹘拔鲁,斩完颜忒里,杀金人千余,活捉五千。

  金人不善水战,见前军失利,舟中留兵自乱,溺水陷淖死者不可胜计,挞懒大败,收余众二千奔走楚州,张荣乘胜克复泰州,俘馘甚众。至此,缩头湖更名得胜湖。

  挞懒本来要回到楚州,再整兵马,渡江一战。正行之间,忽见赵立英魂,持枪站在半空中,大喝道:“完颜羯胡,待往哪里走?还我楚州来。”金军将士,无不惊骇。

  挞懒仰头拱手道:“赵太尉,你我各为其主,两国交兵必有伤亡,汝死为神,何故有怨?”赵立英魂化风而去。挞懒遂弃楚州,渡淮北归,屯兵淮阳军宿迁县马乐湖,又自宿迁北归。

  张荣自京东至两淮,未尝承王命,遂无路告捷,闻刘光世在镇江,乃遣人愿听节制,且上其功。刘光世大喜,以张荣为泰州知州。

  过数日,刘光世得探报金人北退,遣兵收复楚州,宋军在谯楼下找到奉国军节度使赵立尸首,颊骨箭穴还在。朝廷命官给葬事,知其显灵收复楚州,后为立祠,名曰“显忠”。

  李成北投刘豫,李允文、张用又寇江西。江淮招讨使张俊以大军至瑞昌县之丁家洲,得朝廷密旨并收李允文,乃与神武后军统制陈思恭谋之,陈思恭言李允文兵多,须以计取。正当英州编管人汪若海自江东赴贬所,行至抚州,李允文以书招之。

  招讨使参议官汤东野,因引汪若海谒见张俊,张俊与汪若海说道:“君与李节制善,何不往说,与其同来?也免得我盛夏提师至鄂州。”

  汪若海道:“我若劝李允文归来,而被少保诛之,则王若海为卖友之徒,被世人所笑。”

  张俊道:“以我全家百口保之,官家必不诛。”

  汪若海先以书信送与李允文道:“张少保既破李成,欲移兵指武昌。若海言君无反状,其属道:‘节制非朝命,且杀袁植与留四川纲运,非反而何!’惟张少保言‘以百口相保’。今有三说:刘豫新立,君能引张用之众,擒刘豫以取重赏,一也;或引众西投宣抚司张枢密,既相辟,必为君白于朝,二也;信少保百口相保之言,三也。君勿恃张用之徒为强,彼见李成既破,皆已丧胆,若知朝廷怒君,必回戈相逐矣。”李允文感悟,乃举其军东下。张俊因檄汪若海并招新除舒蕲镇抚使张用,张用自鄂州咸宁县引兵趋洪州分宁县。

  岳飞发书信对张用道:“吾与汝同里,南薰门、铁路步之战,皆汝所悉。今吾在此,欲战则出,不战则降。”

  张用得汪、岳二人书信,遂领本部五万人马至江州瑞昌县,归降张俊,张俊以张用为本军统制。张俊并将李允文、张用二军,遣统制王伟护李允文及参谋官滕膺赴行在。数月后,李允文被赐死大理寺,坐罪拥兵跋扈,擅权专杀。

  江、淮平,张俊奏岳飞功在第一,加神武右军副统制,留军洪州,弹压盗贼,授亲卫大夫、建州观察使。诸郡悉平,张俊拜为太尉,移兵屯婺州。杨沂中升宣州观察使。

  当时隆祐皇太后崩于行宫西殿,年五十九。皇太后遗诏曰:“吾自履宫闱,於今三纪,常惧菲薄,不足以踵先后之懿,而格神灵之休。乃晚年以来,逢国多故,二圣遐狩,心常怆然。皇帝仁孝自天,实同忧患。虽在颠沛,礼无缺违。幸时小康,还自江介。方欲飨天下之养,即东朝之安,而无如节宣,不时偶遇微疾,遽至危惙,莫能自还。怅此两宫,遂成永诀。方时艰难,合行礼仪,难以备举。皇帝服期以日易月,十三日而除,仍不候除服御朝;臣民三日而除,作乐婚姻,并无禁止。殓以常服,不可用金玉、宝贝。权宜就近择地欑殡,候军事宁息,归葬园陵。所制梓宫,取周吾身,勿循旧制,以为他日迁奉之便。於戏!生者,人之暂寄;死者,数之大终。甲子一周,复奚所恨?尚赖臣民之众,永坚忠孝之心,辅翼圣朝,早臻康阜。存殁之际,怆恨何言?故兹遗诏,想宜知悉。”

  高宗自后得病,衣不解带者数日。至是范宗尹等见高宗于殿之后閤,高宗哀恸甚久,谕范宗尹等,丧礼当从厚。下诏:“隆祐皇太后应行典礼,并比拟钦圣宪肃皇后故事,讨论以闻。朕以继体之重,当从重服。”

  隆祐太后刚死,襄阳镇抚使桑仲,攻打邓州,守臣武功郎谭兖遣人求救于右武大夫、淮康军承宣使、河东招捉使、汝州知州王俊。王俊自伞盖山引众来救,至邓州城下,正遇桑仲打城。

  桑仲也是军贼,密州高密县人,曾为黄河埽兵,能使四十斤铜棍,以勇自负。虽喜嗜杀,却颇孝顺,盛怒要杀人时,其母告诫而止。桑仲时常对部曲说自己是朝廷之官,终当以死报国。桑仲攻陷淮安、襄阳,乘势西向,均、房二州失守,直捣金州白土关,众号三十万。桑仲本王彦旧部曲,王彦勒兵趋长沙平,阻水据山,设伏以待,大破桑仲。桑仲既败还襄阳,乃鸠集散亡来攻邓州。

  桑仲见有兵来救邓州,飞马带军来战,王俊来迎,二将斗二十合,王俊不敌,城中谭兖杀出城来接应,桑仲腹背受敌,只得暂退。王俊、谭兖入城,二人饮宴,王俊吃酒大醉,谭兖率众突围出奔,遂入蜀地。桑仲见有人出城逃走,挥军急攻邓州,邓州只有王俊酒醉不能御敌,桑仲打破城池,王俊才慌忙迎战,被桑仲一棍打翻,生擒王俊押往襄阳磔之。桑仲遂以其副都统制李横,为邓州知州。

  此时郭仲威也已被诛,原来郭仲威与李成有旧交,听说李成在九江,要去相从。滁濠镇抚使刘纲,以所部屯建康府雨花台,郭仲威去九江之路被阻,又回扬州,谋据淮南以通刘豫。刘光世知其反覆,遣前军统制王德往捕,扬言游徼淮上,军至维扬,郭仲威迎谒于摘星台,王德手擒之,遂并其众。因郭仲威曾焚掠苏州平江府,百姓怨恨,高宗下诏,就斩郭仲威于平江,以息民怒。

  郭仲威伏诛后,水军统制邵青叛。

  邵青先受朝廷招安,授枢密院水军统制,在芜湖县驻扎。张俊讨李成,朝廷令邵青听节制。邵青至池州,与张用徒党相持战斗,又辞以无粮请于朝廷,朝廷从之。邵青遂复回芜湖就粮。是时,当涂、芜湖久苦邵青之扰,皆不喜其归来。邵青复至,遣人往太平州买卖。

  知州郭伟不放入城,手扶垛口大喝道:“邵统制已有指挥,往收李成,又回此处做甚?”

  邵青听了大怒,率众欲入,城门皆闭,遂拥众攻城,时五月十六日也。邵青有众数万,大小舟数千艘,入姑溪河,上至莲褐山,下至采石,东至三湖口,与其党单德中、孙立、魏曦、阎应,分布遍满。又于城外四壁扎立硬寨,开畎姑溪河水,尽淹圩岸,掘断援兵来路,烧屋宇、驱百姓,沿江采斫草柴,于城下填叠墁道两所。百姓稍有怠缓,贼在后以刀杀之,把尸体和柴草叠路,一日之间,墁道与城相平。邵青贼军攻具毕施,下瞰城中,射火箭焚烧楼橹,取有孕妇一二十人,城下割腹取胎,以卜吉凶,自此攻城昼夜不息。贼兵立炮百余座,天桥、对楼、鹅车、洞子,四面填壕攻城。

  郭伟亲率将士、军民,登城与贼血战,官员、军民伤中者千余,贼以炮打损一敌楼,摇动欲倒坏,众人请立木别修。

  郭伟道:“贼军在城下晓夜攻击,无休息时,怎有工夫修敌楼?”命百姓运土实之,倏忽填满,遂牢固不复别修。邵青亦不能近。郭伟在城上吃饭,邵青一炮把郭伟桌案击碎,又以弓箭射死身旁侍吏,郭伟不动不顾。

  邵青参议官魏曦颇有智谋,郭伟忌惮,乃写一封离间书信,用响箭射至城下。邵青得之,看了大怒,令人将魏曦绑来。

  魏曦见邵青,大叫道:“我无罪,统制为何如此?”

  邵青怒道:“你做的好事还问我?”把手中郭伟书信,掷其脸上。

  魏曦伏地看了信,大呼道:“此中有诈,我与郭伟并无私交往来。”

  邵青不听辩解,瞪眼骂道:“你这吃里扒外的贼,幸亏我察觉的早,要不然岂不将我首级送与郭伟?”边骂边去壁上拔刀,魏曦还欲张口,邵青手起刀落,将魏曦砍杀。

  已未夜,郭伟召募长枪敢死军兵,下城西壁,劫贼营寨,东风大起,放火焚烧贼兵所叠墁道,火焰炽延及鹅车、洞子等攻城器具,贼不能救,遂将所虏强壮无残疾乡人,用锦绣衣服,新头巾装束,驱催往江口剖腹,取心祭转西风,却不想东风更急。贼连夜接战,中伤及死者甚众。

  又过二日,郭伟望见姑溪水面,高于邵青寨地,遂夜募军民下城,开放河水,水势湍急,淹浸贼寨。邵青穷蹙无计,会镇江府刘光世遣人来招安。次日,邵青拔寨遁走,下水而去,受了招安。

  刘光世招降邵青后,以枯秸生穗为祥瑞,上奏朝廷。

  官家道:“岁丰,人不乏食,朝中得贤臣辅佐,军中有十万铁骑,乃可为祥瑞,此外不足信。朕在籓邸时,梁间有芝草,府官皆欲上闻,朕亲手击碎,不欲生此奇怪事。”辅臣叹服。

  楚州五湖中捕鱼人夏宁,初聚集捕鱼人为盗,后又聚强壮人千余,在湖中扎寨,没有粮食便吃人,郭仲威曾遣人招之,夏宁不应命,至是受刘光世招安。又有郭仲威余党欲渡淮投刘豫,刘豫不收留,复出没于淮南,也受刘光世招安,皆令来长芦等舟船渡江。

  夏宁及郭仲威余党皆聚于长芦,饥饿无粮食,便掠当地百姓而吃,半月之间吃万余人。刘光世发舟船来济渡,方免食人。由是江北乡村平民几被吃光,愈觉凋残。

  当时,安南贼吴忠,与其徒宋破坛、刘洞天作乱,聚众数千人,焚上犹、南康等三县,杀巡尉,进犯军城,统制官张中彦、李山屡次举兵讨之,不克。江南提点刑狱公事苏恪,以从事郎田如鰲权南康县丞,令与朝奉大夫、权通判魏彦杞往招捕。未几,宋破坛被魏彦杞所杀,田如鰲又遣兵焚贼营寨,杀刘洞天。吴忠逃遁。

  平吴忠后,统制潘逵、后军将胡江等叛,破玉山、弋阳、永丰三县,朝廷遣枢密院准备将领徐文讨之。

  不知后事如何?请看下回分解。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