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北宋神州录

第31章 韩琦和好水川(二)

北宋神州录 油炸笔卡丘 2911 2024-11-15 09:01

  历史上记载大概是两千多顷,放在现在也算是个农场主了,还招募商人,给他们本钱,让他们在本地做起买卖。

  至于和谁做买卖,当然是倒买倒卖了,将周边少数名族的特色产品,运到京城贩卖,还有就是将京城的新鲜玩意倒卖给周边的贵族,赚取中间的差价。

  如果你认为他这只是单纯的为了挣钱的话,就有些小看种世衡这个喜欢折腾的人了。

  种世衡借着经商的名目给了当地羌族部落贵族们很多,他们之前想都不敢想,见都没见过的“奢侈品”,并且还表达出了自己,最大的善意。

  蓝弋曾听狄青说,种世衡为了与一位羌族的酋长会面,在冰冻三尺的大雪天里,奔走了数个时辰,这让一项注重面子的酋长十分感动,从此对他是言听计从,甘愿马首是瞻。

  据狄青说,让他最佩服的是,种世衡还将自己心爱的女人,拱手送给别人,只为了换取这些异族人的信服,能做到这个地步,为了国家的事业,种世衡可以说,是肝脑涂地了。

  而做到这些以往前任都做不到的事情的他,也受到了非常的回报。

  在种世衡的眼里,一切能团结的力量,都将会是扫清西夏的助力,而且这些小部族,在李元昊的眼里也是低等的,压根看不上的,他的眼高过顶,也没有学会,蚍蜉撼树这个成语的意思。

  “起初他提议说要在延州东北二百里的废城上兴建城垒,用来抵挡西夏的锋锐,右可稳固延安的形势,左可致河东的粟米,向北可图取银、夏州的旧地。当时和这个提议就比较大胆,我还怕朝廷的大佬不同意,却没想到,最后还是允了。只是……”

  “只是,当时大人担心的,却是另外的一件事情吧?”

  范希文点了点头,道:“蓝弋你也知道,我大宋朝开国的以来,只有太祖的那个时期,边关将领才拥有完整的军队、财政和民政的独立权利,到了太宗一朝,这些权利很多都成了形同虚设,也没人敢去提及。像世衡这样搞,搞不好,不知道有多少人,打小报告呢。”

  蓝弋沉默的点了点头,种世衡搞青涧城,无疑在很多人看来就是圈了一个自己的小王国,小藩镇,割据一方,这可是从赵光义开始,就成了大宋一等一的大忌。

  其实不是没人反对,只是反对的声音可能刚想出口的时候,就怕被要钱的声音,淹没了。

  前方战事,天天花钱如流水,朝中那些大佬也是焦头烂额,如果能给他们减轻些“讨债”的人,对于他们来说,也乐的耳根清净一些,便先放任他搞一搞,再说延州的老大还是范仲淹,这个也是眼里融不进沙子的人盯着呢,想来也不会闹出什么大事。

  姑且这么一看,没多久效果就凸显出来,在西北境内,最危险、也是做薄弱的延州一带,居然收获了奇佳的效果。

  可是,让范仲淹最想不到的是,韩琦虽然没有公开的反对过此事,但私下,却没少说风凉话,在他看来,种世衡的做法简直就是商人的行径,苟且偷生,偷鸡摸狗,我大宋还有这样的官员,简直脸都被你们丢光了。

  韩琦自己条件就什么优秀,又是世家子弟,自然觉得自己比范仲淹要高了些层次,他对自己十分自信,性格直率,他那股强大的自己,无论面对的是谁,只要你是他的敌人,对不起,那就干吧,是男人就刚起来,别婆婆妈妈的。

  说到韩琦,不得不说下韩琦的老妈,这个辣妹子。

  胡幺妹,据说这个女子天生就十分与众不同,很小的时候,就有人给他算过命,说她以后是个大富大贵的面相。

  胡幺妹的父亲也是一个妙人,听了这话之后,喜不胜开,就问那人,我女儿会如何大富,如何大贵呢?

  那人说你女儿的脸相,与宰相有缘。

  听了这话,那还了得,胡幺妹立马就认定,自己以后会嫁给宰相,搞个什么诰命妇人干干,岂知那人又说,你会生个宰相。

  嫁个宰相已经是十级难度了,生个宰相岂不是二十级的难度?

  这个难度,这么大?自己要如何生个宰相出来?

  什么样的男人,才能和自己生出一个宰相的儿子出来呢?

  别慌,那人也给了迷津,让胡幺妹的爹,带她走出大山,走出蜀地,路上自然会遇到,那个真心人的。

  抱着生宰相儿子的信念,胡幺妹和他爹踏上了“取经”之路,只是他们找了很多年,依旧没有找到那本真正的“真经”。

  失望之余,还是胡幺妹的爹发话了,这么乱找下去,什么时候是个头,走,闺女,我们去直捣黄龙,上京去。

  这样,他们去了开封。

  进了皇城,一切又和他们想象中的不一样了,望着人头攒动的人群,想想又开始发愁了,怎么样才能在这样的茫茫人海中,找到那位,怀有宰相真经的女婿呢?

  走过来一个挑担的,这样的贩夫走卒肯定不是,又走过来一个卖柴的,这样孔武有力的也肯定不是,就这样在京城里晃了几年,终究还是没有寻到真经。

  无奈之下,胡幺妹的爹只好带着女儿回老家吧,这里的饮食实在是吃不惯啊,没有辣椒,没有腊肠,没有腊肉,天天喝胡辣汤,也不是个事呐。

  走吧,走吧,还是走吧。

  可谁知道呢,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他们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个树荫就是韩国华。

  他们在回老家的路上,那日春暖花开,阳光明媚,正巧碰见了出巡的韩国华,胡幺妹的爹,瞬间觉得自己被一道金光包裹,那骑在马上的人,怎么越看越慈祥,越来越像佛祖。

  对,就是他了,胡幺妹命中注定的那个真经。

  胡幺妹的爹奋勇无比的扑了上去,磕头便拜,求大人娶了小女吧,她会生宰相。

  这样韩国华就像紫霞仙子的意中人一样,踏着七彩祥云,将她接走了,在几年之后的东南,他们画了一个圈,生下了韩琦。

  又十几年后,长大成人的韩琦,一跃龙门,以殿试第二的成绩,进士及第,又十几年后,他振臂一呼,一张谏书,将朝堂上有点年纪的人全部参了一遍。

  导致,中书省枢密院集体下课,又几年,长了些胡子的他,觉得自己应该更沉稳些,面部的轮廓更冷峻些,所以,我要求,让我去西北吧,去喝喝西北风。

  而,那个时候的他,才三十而立,而那时的范仲淹比他大了二十岁。

  一个是日初,一个快日落。

  一切的迹象,都朝着当年那个,可能只是一派胡言的相师所预言的方向发展,韩琦本人,性格坚毅,却是少小成名,花路走的顺风顺水,难免有些心高气傲。

  到了西北,同样的事,同样的风,同样的土,同样的空气,在他和范仲淹的眼里,却发生了完全不一样的颜色。

  范希文的眼中有泪,有悲伤,有哀怨,他的眼里是蓝色的。

  韩琦的眼中,西北统统都是赤色的,那里是火焰,是斗志,是激昂与热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有我韩琦,有天朝上万雄兵,百万之师,怎么容忍你一个小小的跳梁小丑李元昊,在这里扰我边境,滋我百姓,乱我法纪?

  你且等着,看我怎么给你当头一棒,迎头痛击,打的你连你妈妈都认不出来你是谁,这就是我韩琦,来西北最大的任务。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