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八年四月底,吴大志率领两千余卫所人丁,烧制青砖,伐木取石。修建了一道周长二里,高一丈三,宽八尺的城墙。该城墙内填夯土,其外用巨石夹实,最外一层与顶部用青砖敷以糯米汁加固,一般火炮很难撼动。
千户城坐北朝南,于南北两面各建有高近一丈,宽一丈二的厚实城门。修筑完城墙后,又令众人多制砖泥条石,用来整平城内地面。修建房屋三百间,练兵场地一处(占地五十亩)。并新掘三口深井,挖掘地沟排污引流,清理粪便污物撒入田地,使得城内焕然一新。于此之间,共耗银九千两。
筑完千户城后,流民们也安心不少,对吴大人所下言令皆从。
五月初,登州城里的赵参将带人前来,勉励了吴大志一番,直夸其剿贼有方,年少有为。管家吴全吩咐了衙门伙房里的厨子准备两大桌酒肉,用以款待赵参将及亲卫随从。席间,赵参将坐于上首,俯身悄然问道:“贤侄,你最近广招流民,筑千户城,耗银不少,到底所为何虑?”。吴大志想了想,附耳答道:“赵将军,实不相瞒,眼下狗鞑子愈渐猖狂。不时绕关而下,四处烧杀劫掠,此处离通州甚近,恐将遭有兵祸。小子招丁筑城,也是为了保民一方!”
“哦?我观贤侄多虑了,鞑子虽然猖獗,但朝廷不会坐视不理。只要各路勤王人马一到,他们于直隶一带抢够了丁口财物,自会退去。”赵参将不以为然道。吴大志不与其分辩,遂赠送黄金五十两,聊表心意。
赵参将观其年少,也不懊恼,只要是银子到位,上下打点之后,朝廷方面自然不会过问此事。待酒足饭饱之后,便乐呵呵地带着亲卫家丁辞去。
筑了千户城,便是安了家,这吴大志心里也更踏实。如是鞑子和流寇来犯,也能抵挡得住,往后不至于被其像赶牲口般逃窜。老弟吴承志,也通过这几个月来的“摸爬滚打”成熟稳重了不少。万事开头难,吴大志如今筑好了千户城,再操练好了士卒,往后的路便好走了许多。此番修筑千户城,即是稳固了自身的根基。
吴大志麾下八百多人马,只有从辽东带来的一百五十余人能称得上精锐以外,余下青壮还有待征伐和操练。甚至少数士卒战时胆怯,猥琐不前。上次剿匪,气地吴大志当场便拔刀斩杀了两个懦夫,当时鲜血溅其一身,至今还记忆犹新。
吴大志可不是什么良善,前世便信奉一句话: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眼下世道,人命贱如刍狗,只要刀剑不挥向贫苦百姓,当屠之人他会毫不犹豫地屠之!
正想的入神,屋外亲兵队长吴三喊道:“大人,门外有个自称是张允的秀才求见!”。吴大志听完用手使劲搓了搓脸,故作威严地吩咐:“请他进来!”“得令!”吴三唱喏便带着一位身长六尺,体态偏瘦的年轻男子进来。
这男子衣着破陋,面色略黄,朝吴大志俯身拱手道:“禀千户大人,小可张允,莱州人士,年二十有六。原本是有功名的秀才,攻读在家准备前往府城考取举人,可谁曾想遇到了兵祸。乡里众人们遭了反贼劫掠,无奈之下只得四处流亡,幸得大人收留才有口热饭食用。观大人筑千户城,招揽人丁,其志甚大,特前来投效。”
吴大志听完想了想,吩咐道:“嗯~吴三,你先带他下去收拾干净,到吴管家那里帮衬着。”,“是,张秀才请随我来。”吴三说着便带他换洗衣物,收拾打扮去了。
这兵荒马乱的年月,秀才都过的这般惨样,可想而知那些贫苦百姓们又是何种境地。老朱家的大明王朝,当真是气数将尽。
在筑城的这段时间里,吴大志忙碌不堪,有时候深夜还未入睡,筹划着人力分配和摊派物资。所幸吴大志银两充足,见识广博,统筹有方,方能将城墙修善得如此之快。否则,工期拖拉,如生变故又将半途而废。
想罢又长吁了一口气,整日里紧绷的心弦放松下来。
渐渐的,天色变黑,吴大志享用了晚饭便令婢女收拾床铺。稍后,婢女小媛小声地问道:“大人,屋里收拾完了,是否准备入睡?”吴大志仔细看了看小媛,长地还算标致,皮肤也养的白嫩了。年芳二八的她因有些害羞而脸上变得微红,看得吴大志心里有些动漾。
自古是英雄难过美人关,更何况接连忙碌几月,整日里焦头烂额地处理各类繁琐事物,急需发泄一番。遂乘其不备,一把将其抱入厢房,放在床铺之上。
不顾小媛大声的惊叫,行那颠鸾倒凤,翻云覆雨之事…………
次日清晨,吴大志神清气爽。也不管老管家和家丁怪异的表情,当即宣布纳小媛为妾,其弟吴承志甚至还称赞哥哥虑事周全,不忘为吴家承继香火。
而吴大志则厚起脸皮说:“人们常言安家立业,如今创了好大一番事业,怎能不安个小家?难不成非等到哪天相中一位貌美如花的千金大小姐,才打算成婚?我观老弟也不小了,哪天给你也找个小娘子。”此番言语,使得吴承志害臊不已,当即找借口离去。
其实,吴大志将小媛拿下是经过考虑的,并不是一时冲动。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倘若以后战场上形势严峻,吴家的香火也能够得到延续。
眼下中原糜烂,各路反贼四处攻城略地。朝廷派官军围剿,刚刚剿灭这一路,那一路又一发不可收拾。自从袁崇焕未经请示就处斩了毛文龙,各路武将们对朝廷更是离心离德,致使督师大人剿贼有心无力。关外,自从鞑酋“皇太极”继位以来,向东征服了朝鲜,向西又整合了诸多草原部落为蒙古左右营,实力大涨。
留给吴大志发展实力的时间已然不多,倘若不加珍惜,将来乱世难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