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野史偏就要我命

第113章 辽东之行

野史偏就要我命 笑看历史 2532 2025-02-14 13:11

  天津城东码头上蒸腾着咸涩的河水腥气。

  三十辆包铁木轮大车在青石板路上碾出深痕,车轴发出不堪重负的呻吟。

  几个士卒布衣下渗着汗,绣春刀鞘撞在鎏金铜箱上的脆响惊飞了上面的麻雀。

  几日大雨总算是开始有了停滞的信号。

  刚到码头边上一辆驴车便因车轱辘忽地卡进石缝,满车铜钱像决堤般涌出,滚到船夫草鞋边打着转。

  士卒们麻木地掀开油毡,檀木箱笼在月光下泛着暗红光泽。

  第三辆车的骡马也突然跪倒在地,鼻孔喷着白沫。

  “搭把手!”

  老船头吼声发颤,后槽牙咬着的烟杆早已经掉进浪里。

  七八个赤膊船夫刚扛起雕花屏风,檀木底座突然裂开,雪亮的银锭哗啦啦滚进泥浆,在月光下泛着泪光似的冷芒。

  “天爷......“

  船老大张着嘴,喉结上下滚动。

  他掌舵二十年,见过最阔气的货舱也不过堆满生丝。

  想不到此刻竟有人满载着如此多的金银财宝准备运往某地。

  所有人接连不断的搬运着木箱到货仓之内,此刻这货船的吃水线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沉,压舱石早被踢进河里,可那描金漆盒仍在甲板上摞成小山。

  有个年轻船工伸手想摸鎏金香炉上镶嵌的翡翠,立刻被船老大一脚踢得踉跄栽进河里。

  士卒在后面反手掀开苫布时,只看见整匹的蜀锦正顺着檀木箱豁口流淌,云霞般的绸缎滑过龟裂的指甲,在咸腥的风里飘得像要化进雾中。

  陈启贤踩着箱笼跃上船头,牛皮靴底碾碎了两枚鸽蛋大的东珠。

  他眯眼看着河面上歪斜的船影,突然抬脚将半人高的青瓷花瓶踹进水中。

  那瓶口还插着半幅撕烂的《快雪时晴帖》。

  浑浊的河水翻起一串气泡,船身这才勉强稳住。

  有些东西虽有价值,但带在身边四处游走总归是一件十分麻烦的事,尤其是这些财物还得经过远洋前往边关。

  年轻船工见状喉头发出呜咽,肩头压着的紫檀供桌雕着二龙戏珠,龙睛嵌的猫眼石刮过他颈侧。

  忽有一声炸响,最后一车青花梅瓶在跳板颠簸中碎裂,霁蓝釉混着龙泉瓷片在甲板上铺开星河。

  船老大哆嗦着往桅杆上多缠了三道麻绳,西边天际线泛起暗红时,最后一口铁皮箱终于压上甲板。

  那箱子锁孔里渗出暗褐色液体,沿着船板缝隙滴落,在河面上晕开星星点点的油花。

  潮水漫过第三块缆石时,老船头终于数完了七十七个箱子。

  他望着自己倒映在鎏金自鸣钟上的脸,那上面每条皱纹都盛满了从指缝漏下的碎银。

  没走几步忽有一枚翡翠扳指滚到脚边,他抬头的刹那,正撞见常汉山已经将所有货物人员安排随时可以准备出发。

  常汉山绕过货堆拉着陈启贤来到一旁,从怀中拿出原先截获的那封信件,他气氛的甩到陈启贤胸前:“给,想不到浙直总督都是他们的靠山。”

  陈启贤接过一瞧:浙直总督咸志鸿。

  就连朝廷派出来的抗倭大员都与倭寇有勾结,真是贻笑大方。

  不过转念一想,这堂堂当朝秉笔太监都能作为这部分人的领头人,何况是几位权贵高官呢。

  抗倭之人便是倭寇的头子,这事也算是见怪不怪了。

  这浙直总督要是将所有倭寇都剿灭了,那他坐在这个位置还有何用?

  他与倭寇勾结,对下疯狂搜刮百姓,对上以倭寇霍乱为由,不断骗取朝廷的资金。

  就算你朝廷下令必须要剿匪,那也好办,随便找几个村落,拿老百姓的人头来冒充倭寇便好了。

  这种行为在封建社会也算是常见的现象了,官匪勾结就是无敌的阳谋。

  这个浙直总督在江南当二品大员,要知道江南富庶之地,这家伙不得比这盐商还要富得流油啊。

  你个咸志鸿且留你在浙江多将养将养,等你足够肥了早晚收了你这个大金桶。

  陈启贤将这封信原封未动的还是交到了常汉山的手中。

  对方一愣:“这......这是何意?你就不打开看看?”

  “看?我猜都能猜到里面写了什么内容,还有看的必要么?你不也没打开看嘛。找个人原封不动将此信件投往浙江,且看看他是何反应。”

  常汉山皱着眉,十分不理解这陈启贤的做法。

  你要说不想看也就不看了,可你还准备继续将这信投给浙直总督,不是摆明对着他挑衅嘛,这又是何苦呢?

  “你就不怕他向上面告你一状?”

  “雪崩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贺顺安被自己连根拔起,他迟早是坐不住的,现在就看是他们那一方先崩还是自己这一方先顶不住了,事情都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早知道晚知道重要么?”

  常汉山看着陈启贤淡然的神情,丝毫没有察觉到他身上有任何的恐惧之感,这是何等胆量竟敢和朝廷的几位重臣掰一掰手腕。

  现在看来,自己在这人身上赌的这一把算是赌对了,还好之前并没有因为金老大的事情与他发生任何的冲突。

  且看他对付城东的盐枭都是心狠手辣,绰绰有余,自己一个小小的漕运帮会岂不是会被轻易的碾压成碎渣?

  “倘若往后你需要任何的帮助,我常汉山还是会义无反顾的来助你一臂之力。”

  陈启贤往后一倒,故意摆出怪异的神色说道:“怎么?咱俩现在已经到了此等关系层面了么?”

  “你若真能帮我报了父母的仇,别说是任劳任怨了,你就是一句话想要我替你挡刀挡枪我都在所不辞。”

  此刻的常汉山,知晓这倭寇竟都是边疆大吏养寇自重才导致的这番局面,才后知后觉明白自己的实力还是太过于弱小,若不依附陈启贤这种有能力之人,断不可能将所有的倭寇剿灭在眼前的。

  “有你这话我倒也放心了,眼下我只要求你将这事给我办好了,当然,事后的好处也少不了你们的,那艘船上的财物你就拿去给手下的人分了吧。”

  “这怎么好意思呢,我们照规矩办事,既然你有货物送去边关,我们就按照道上的来,你不必如此再为我们着想,辽东之行,就交给我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