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南优二号
时间慢慢流转。
一转眼,走到了一九七八年的年底了。
十二月下旬。
外面的风风雨雨依旧在激荡,但是这并不能影响向阳大队的平静生活。
农村人。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他们没有这么多时间去关注那些大事情,他们更加愿意关注的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能不能种植出更多的庄稼来了,自己家养的鸡鸭猪能不能长大。
在这个思想并没有开放出去的年代。
大部分农村。
追求的,都只是温饱线。
吃饱饭才是第一位。
能在过年过节,有肉吃,有新衣服穿,在很多人看来,就已经是一个很幸福的事情了。
事实上,大部分生产大队,都做不到如今的这个要求,大多数都是饿着肚子的。
向阳大队也做不到。
但是一直在努力。
八百亩水田,无法让向阳大队实现温饱的问题,那么就需要更多的水田。
向阳大队的梯田大开垦,还是引起来了不少热度,公社,包括县里面,都表扬了赵大队长的奋斗精神,让赵大队长狠狠的刷了一波好感啊。
这周围的山,不是没有开垦梯田的潜力,只是花费太大了,一般的生产大队,农忙的时候没时间,农闲的时候不愿意干,在他们大部分人看来,这是没有希望的土地。
所以很少会有人在没有希望的土地上浪费自己的力气。
向阳大队敢去做。
还能做成。
自然是值得奖赏的,为此,赵大队长还去县里面,领回来了一份奖状,一个锦旗,这是县里面对向阳大队这种开垦精神的认可。
这也让向阳大队在梯田开垦上,更加努力了起来了。
“第一生产队,开垦了三十亩。”
干了这么久,大队开始算账了,好的要表演,不好的就要批评了,余文涛的算盘啪啪响,一边算,一边说道:“第二生产队,二十六亩,第三生产队二十三亩,第四生产队三十一亩,第五生产队,二十五亩!”
“这是目前我们的战绩!”
“一共是一百三十五亩!”
“这还远远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
“所以接下来,我们需要更多的努力。”
赵大队长是很霸道的一个人:“接下来,在年底之前,每一个生产队,必须要开垦二十亩,我不管你们付出多大努力,不管你们是不是日夜奋斗,必须要达到目的,达到目的,年底分红增加百分之十,达不到目的,你们生产队年底分红,就扣掉百分之十!”
年底分红是一个生产队一个生产队分的,每一个生产队都不一样,但是总体来说,生产大队有分配的生杀大权,如果从生产大队得到的分配少了,他们内部工分再多,也没啥用。
“我们第四生产队,保证完成任务!”
赵江海这一次是真拼了命了,不仅仅身先士卒,还用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来激励鼓励第四生产队的队员,让他们投入了更多的热情。
总算是为第四生产队整理一个面子。
“我们也保证完成任务!”
几个生产队之间,差距不是很大,哪怕是开垦出来最少梯田的第三生产队,那也是因为分配的地方遇上了石头层,就是下面是土壤,但是上面盖了一层从山上落下来的石头层,要把这一层石头给清掉,才能把这些土地给开垦出来,导致落后了不少。
他们自认为,动起来,也不会比任何人差。
赵东阳也参加会议了,不管怎么说,他也是大队的干部,副业队长也是生产队长,和几个队长,算是平起平坐的。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
他能养好猪,那么他这个副业队长,大家都认,他要是养不好,那么他就是只能挂着赵大队长家的儿子这个名字在大队部耀武扬威而已。
不过赵东阳对向阳大队的社员还是的比较刮目相看的。
他以前一直认为。
向阳大队的干不成大事情,一群上不了台面的人,就懂得窝里横,支书和大队长不妥,一队和二队闹脾气,三队和四队打过架,五队天天和稀泥……
但是现在,他算是刮目相看了的,农民的淳朴,果敢,耐劳,团结,在这一次开垦,发挥的淋漓尽致。
他去过开垦现场。
梯田开垦,从来都不是轻易能干的活,山是斜坡上去的,想要形成梯坡,那是需要开山的,要挖土,要凿石头,危险的地方,还要挂着绳索去炸开石头。
如果不够团结,没有信念,这样的活,干几天,估计就大多数人都撑不住了。
另外就是他这个老子,有点本事啊。
不愧是能在半岛战场上,杀出来的英雄连长,有些事情是有异曲同工之处,攻打敌人阵地是攻坚战,开垦梯田也是攻坚战,上了战场,这赵江山同志,那是没怂过的。
有勇有谋。
勇,敢为大家所不敢,冲锋在最前面,最苦最累的活,他都承包下来了,最危险了,比如要炸开半山石,他也亲自上阵了。
谋,是规划有度,有力气没地方使,那是做不成事情了,要规划的妥妥当当,要把每一个生产队都放在最合适的地方,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力。
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他做到的。
难怪,他起起落落的,但是依旧能在这个大队长的职务上,屹立不倒,让向阳大队大多数人都对他信服。
………………
会议之后。
大家都拿着自己的笔记本,鱼贯而出,赶紧回去分发任务去了,毕竟这和年底即将分红有很大的关系的。
赵东阳也准备起身回学校看看。
最近学校又增加了五个学生。
二十三个学生了。
他这个负责人,还是要上点心的。
养猪崽子。
教育学生。
这是他的工作。
“东阳,你留一下!”
“嗯?”赵东阳抬头,看了他一眼,问:“啥事情?”
“有件事情问问你!”
赵江山同志拉开凳子,面对面的对着赵东阳,那慎重的表情,让赵东阳心中有些紧张起来了。
他最近没犯错啊。
他老汉又想干嘛?
“你之前和我提了一嘴,杂交水稻的种植啊,我这一次去县里面领奖的时候,和农业局的领导聊了一下,他们说,目前大多数都是在定点示范图那边种植,我们想要种,不是不可以,但是……”
之前大丰收的时候,赵东阳和就赵江山聊过一嘴,想要换种种植,认为这种是水稻品种的产量太低了,但是目前整个东关,也没有太好的水稻品种。
赵江山当时不是很耐烦。
但是这事情,倒是放在心上了。
任何对生产大队有利的事情,他都不会放过的,他也希望能让向阳大队的,能有更好的产量,产量越高,代表社员的收入就越好。
这一次,公社把他开垦梯田的行为报上了县里面,县领导对他这种为大队生产力敢于开垦劳动的行为,进行了表彰,他和一个农业局领导坐在一起,就忍不住问了一下。
这一问,还真有些收获。
“但是什么……”
“不保证产量和品质!”赵江山说道:“如果说,我们种植的杂交水稻,如果产量不能达到预期的,县里面不会给予我们补偿的。”
赵东阳听明白了,他记忆之中,杂交水稻品种研发成功,也就是七零年代的事情,但是推广出去,已经是八零年代的事情了。
新的事情,哪怕是好的,对的,也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
如今大部分生产队。
是不相信杂交水稻的。
“领导能搞到南优二号的品种的种子吗?”赵东阳问。
“你怎么知道南优二号啊?”赵江山有些奇怪。
“你一个大队长,不关注时事,不关注新闻,怎么能了解新世界新时代的变化,让你平时多看看新闻,看看杂志,天天闭关锁国的,怎么可能把向阳大队发展起来,真把我们向阳大队看成世外桃源了,咱们也要接地气才行啊!”赵东阳鄙视了他一眼。
“好好说话,皮痒了是不是!”赵江山眼眸透着凶光。
赵东阳怂了一下,不能和这老家伙讲道理,越讲越没道理,他赶紧说道:“之前我在县里面的一份报纸上看到的,南优二号,是我们国家杂交水稻专家,袁教授选育成功的,第一个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强优高产杂交水稻组合,我听说,这几年都在推广这个,到了七六年,也就是前年,差不多有了二百零八万亩的定点示范种植田了,这应该是最合适,最能推广出来的杂交水稻品种。”
“领导推荐的,就是这个南优二号!”赵江山同志有些犹豫:“可种地没这么简单,品种或许很好,我也相信杂交水稻是比所有品种都好,要是没有尝试过,并不知道,它合适不合适咱们向阳大队的土壤,气温,如果不合适,适得其反的话,那我们想要有一个好收获,也是很难的事情!”
“冒险,就有希望,不冒险,一直维持原来的产值,别说你开垦出二百多亩地,就算是再给你开垦出二百亩,你也很难保证向阳大队的粮食生产!”
赵东阳耸耸肩:“你是大队长,敢不敢去尝试,你说的算,反正,你要是问我的意见,我就认为,我们必须要去尝试,必须要改变,才能让向阳大队的社员,过上更好的日子!”
“你先回去,我考虑考虑!”
赵江山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他但凡决定的事情,都会毫无保留,甚至蛮横的状态去执行,但是作为一个负责任的人,他肩负向阳大队这么多人的饭碗,他就必须要小心去决定。
“老汉,看报纸没有?”赵东阳站起来,正想走,突然问。
“什么时候的?”
“前几天的!”
“你想说什么?”
“你是一个D员,你都不能以身作则,那么十一三中的精神,如何能贯彻下来到每一个社员的身上啊!”赵东阳淡淡的说了一句,就走了。
十一三中的精神是什么。
坚定了改革开放的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