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天下谁人不识君 完 (两更合一)
“一代知青!两代人!”
这非常张扬的黑大粗的字体,让赵东阳脑袋有些发昏。
这标题。
他写的。
可怎么刊登这里?
他又认真仔细的看了看。
没错啊。
其实当初他就是想要交个任务而已,戴凯既然开口了,他自己也有点对这个事情感兴趣,抒发自己心中所想,再融合一些后世综合出来的想法。
可是也只是想要发出小小的声音而已,没想天下扬名啊。
这事情太大了。
他扛不住。
做人,还是要低调一点,要是太张扬,死得快啊。
赵东阳深呼吸一口气,仔细的看了自己的文章,甚至一字一字的读出来,是他的文章,这其中的核心思想和意境都没错,只是让人去润色了不少,还增加了很多数据来论证。
没错。
就是数据。
没有数据,这就是空谈而已。
但是有了这些数据。
这就是一篇是非常拿得出手的论文了。
一代知青!两代人!
这两代人,其实指的不是岁月代表的两代人,而是两个不一样的时代,意思是,知青所经历的,是两个不一样的时代,而不一样的时代,要善用知青的能力
文章从一开始。
他先肯定了上山下乡的成就。
不能只看到知青所经历的苦。
没看到知青下乡之后,在农村突出的表现力。
十年之间,将近两千万的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给广大农村带来了非常大的变化了,多少知识青年的执着,为农村扫盲,给农村发展做规划,为生产贡献出自己的生命。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生产大队,是核心之中的核心,是基数最大的一个阶层。
可十年之前的农村。
十年之后的农村。
还是有区别的。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教育是互相的,农民教会的知识青年什么是踏踏实实的干活,是如何去吃苦耐劳。
而知识青年教会农村的,是如何用知识来改变命运,甚至用知识来改进生产情况。
不说别的,但凡是农村的教育基础,就得益于这些知识青年的奠基,这才有了未来的成功。
而文章的第二阶段,是肯定了知青的苦。
上山下乡的苦,离家背井的苦,还有看不到前方希望的苦……
其实知青的苦,不是没有人知道。
只是从来没有人用数据的方式体验出来。
王初夏的寝室,一共六个姑娘那是全体一起出动,在燕京周围,采访了超过一百二十个知青,包括已经回城的,还有依旧在农村的,把知青的生活,用只字片语,用甚至比较中立的一个立场,来体现的淋漓尽致。
而这一篇文章,最关键的是第三阶段。
知青是应该回城,还是继续留在农村……
这个问题。
也是所有人都关注的问题。
而赵东阳的这篇文章,并没有给出答案,如果给出了答案,等于有了立场,不够公正公平,那么……
这文章,未必能刊登出来。
所谓一代知青,两代人,这两代人,代表过去,代表未来。
主打一个肯定过去。
也要去考虑未来。
这就是这篇文章的核心啊。
就是他的观点过于新颖了一点。
世难有两全其美的。
他这文章,这观点,这个想法……
太张扬了。
……………………
“高谈阔论就高谈阔论,谈一谈就算了,你还真以数据论证,这不完犊子了吗?”赵东阳满脸苦涩的看着这文章,不完美就是一个笑谈,太完美了,就是一个立场。
关键是王初夏太给力了,直接就闹了一个天下皆知道,藏也藏不住啊。
“怎么了?”
戴凯看着赵东阳,问:“这个文章有什么不对吗?”
“我说这个文章不是我写的,你相信吗?”赵东阳指着文章,问。
“你不要开这种玩笑!”
戴凯吓了一跳,赶紧说道:“文章后面表明了,第一作者,重阳,第二作者,燕大xxx三零六寝室,你媳妇再胆大包天,也不敢拿这种事情来开玩笑啊。”
能在这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哪一篇文章不是经过一次两次三次无数次的审核的,这是代表权威,也是对天下所有的百姓的负责,谁也不敢在这上面搞鬼。
“虽然我也不是很相信是你写出来的,但是我问过初夏了,你就是那个重阳,倒是没想到,你看似不学无术,游手好闲,贪花好色的,还有这一非才华啊!”
陈冬青个子不算是高,但是脸庞显得有些刚性,短头发,男儿气,放到电视剧上,如果演一个花木兰,应该没问题的,其实人如其表,这小丫头的脾性也是很刚硬的。
王初夏是那种属于外柔内刚的人,外面看起来,温柔可人,可事实上,性格那是执拗到了极致,认定的事情,天塌下来,也改变不了。
而陈冬青则是是外刚内方,她的品行,四四方方,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正因为她们之间脾性差不多。
她才能和王初夏玩到一起去,其他的知青,包括戴凯,说是喜欢王初夏,也只是一般的点头之交,平时多说两句话的机会都没有的。
不过她和王初夏不一样的是,王初夏身体素质其实非常好,毕竟勤练武艺的一个人,单手能收拾几个男的,悍勇的很,可陈冬青,除了脾气硬朗之外,身体素质差的很,天生就体弱多病。
“不学无术,游手好闲,这个我认了,但是贪花好色的,这个怎么说?”赵东阳听到这评价,忍不住撇撇嘴。
“初夏才去燕京上大学多久啊,你就和第三生产队那小寡妇给搅合在一起去了,你以为我们不知道的,我告诉你,这事情,我给初夏写信了,你紧着你的皮!”
陈冬青义愤填膺的说道。
她非常有姐妹义气的。
姐妹去上大学了,她得把自己当成一双眼睛,盯住了赵东阳这狗男人,她是瞧不上赵东阳,但是姐妹爱不爱,那不是她能决定的,姐妹觉得嫁了,她也认,不然怎么是好闺蜜呢。
可这狗男人敢乱来,她就拼着得罪整个大队,也把这狗男人给收拾了。
“我们夫妻的事情,关你屁事啊,你关心关心自己,二十几岁人了,对象都没有一个,回城又没下落,等到有资格回城了,到时候三十岁了,看你还能不能嫁得出去,你还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闲事啊!”
赵东阳看着这丫头,恨得牙痒痒,却无可奈何,就王初夏那清冷的性子,朋友一个手能算的过来,陈冬青这小姐妹,她还挺上心的。
“你管我能不能嫁得出去,老娘就算是当一辈子老姑子,也不指望你们这些臭男人,总而言之,我姐妹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你和她既然结婚了,你就是她丈夫,一天不离婚,你敢背着她和别乱来,我就是拼着最后回不了城,我也把你收拾了,哼!”
陈冬青一度认为,赵东阳是威逼王初夏下嫁的,对赵东阳这狗男人,是怎么看都不顺眼的,要是发现了赵东阳什么对不起她姐妹的证据,她不介意大闹一场。
赵东阳懒得和她纠缠,他问戴凯:“现在这种情况,是属于风头火势的,我是重阳这件事情,你们都给我闭上嘴啊,在向阳大队,你知我知,她知,再多一个人知道,我和你们没完!”
“但是这文章已经登上去了,天下人都看得到,不管是城里面的人,工厂的人,还是公社,农村,生产大队的人,都看得清清楚楚了!”
戴凯笑着说道:“赵东阳,你如今可是天下扬名了,特别是知青们,谁不知道,有一个重阳的,正在为他们摇旗呐喊,天下千万知青,都要记你一份恩!”
“他们知道的只是重阳,和我有毛关系啊,这样的扬名立万的机会,我可不敢要,你不要以为这事情会这么顺利就能做成了,四十条,你们忘记了!”
赵东阳冷笑的反问。
“你是觉得,这事情没希望?”
戴凯顿时有些忧心仲仲。
“希望是有的,毕竟回城是大势所趋,然……”
赵东阳苦笑,说道:“只是这事情会在什么时候完成而已,是今年,明年,还是后年。”
这段历史,看似他亲身的经历,事实上,更多的,只是从一些新闻,一些记录上,看到而已,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上辈子不知道是不是过于冷漠,对这事情,好像一点关注都没有。
毕竟那时候,王初夏已经回城了,还把他给带回去了,他还能说什么呢,有什么立场是说话,他一不是知青,二不是农村人了,三也不属于城里人……
“我们都是读过书的,也看过历史,也都明白一个道理,任何事情,对的错的,想要做成,不会这么轻易的。
事实上,这事情无绝对的对错可言,而相对而言,都没错,知识青年的上山下乡没错,若无人去关注着广袤的农村,又如何能建设好国家。
现在他们要回城,也没错。
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
建设农村和建设城市,我们都要去做,知识青年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他们不管是留在农村,还是回到城市,只要是更好的建设祖国,那都是对的。
只是对的事情,我们也要用对的方式去争取!”
赵东阳的话,看起来假大空,好像什么都没说,但是却显得有些振聋发聩。
其实戴凯和陈冬青都不是笨的人,毕竟作为知识青年之中,敢去高考的,都是有一些自信和底蕴的,他们都听明白了,同样,他们也信任赵东阳的判断。
赵东阳的立场,其实是偏向他们的。
但是赵东阳能从农村的角度,从国家建设的角度去把事情一分析,那么很多属于他们知青的苦楚,他们自己也说不出来了。
其实戴凯和陈冬青这两个人的性格来说,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吃了多少苦头,反而是认为,自己在不一样的环境之中,的确受到了一些教育。
而且他们都是知识青年。
是读过历史,有信仰的一群人,知道如今的和平年代是怎么来的,先辈都能倾洒热血,亡命无畏,为他们创造一个和平年代,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能为了建设祖国,在最苦最累的地方工作呢。
“慢慢来吧,这事情,没这么快有结果的,你们可以等,可以用笔杆子去继续想办法,但是不能冲动!”
赵东阳告诫说道:“我们大队的知青都回来了,那就不要让他们出去了,熬过这几个月,估计就有结果了!”
……………………
一代知青!两代人!的这篇文章热度还在上升,从城市到农村,引起了非常庞大数量的沸腾。
“罗冰雁同学,我想要知道,这位重阳是谁,我能不能采访一下他?”
三零六寝室也显得不安宁。
文章登上去了,她们三零六寝室也火了一把,每天都有人找她们,问重阳这个名字的人是谁,很多人更是想要找重阳出来,做一个专访。
“我不知道,你们找别人吧!”
罗冰雁那是挤了好久,才从外面的大楼挤回寝室的,寝室外面也有人围着,毕竟这周围几个寝室,都是她们新闻系的女生,女生的热情,可不会比男生少。
“这阵仗,吓死我了!”
很快,老二司徒慧也从外面回到了寝室,看她那个狼狈的样子,好像从哪里逃难回来一样的。
“这几天,咱们就别出去找不自在了,让热度先散一散下来吧!”
大姐陶玉莲看人齐了,就说道:“牧马人的热度,本来就不错,各大高校之中,特别是文学圈里面,咱们妹夫,已经是扬名立万了,作家重阳,已经有了一些知名度了,如今又来了这么一篇稿子,直接卷入了时事之中,稿子上还有我们三零六寝室,我们多多少少出了力,肯定会牵涉进去了,现在还算好的就是,我们是大学生,是做新闻的大学生,能扛得住,只要咱们妹夫的名字没爆出去,问题不大的。”
“你们说,这事情怎么会闹这么大的!”
罗冰雁喝了一口水,才幽幽的问:“感觉好像我们闯祸了,学生会,诗社,现在都找我们要重阳的联系方式不说,好像导员,院系那边,也在寻找重阳!”
“这稿子投的不早不晚,刚刚好这事情爆发,算是撞上去了!”
王初夏端正在椅子上,正在看报纸,看完之后,把手中的一份报纸给她们看。
她们赶紧的凑过来,一起看。
“南诏那边的知青,是要置之死地而后生啊!”
她们看着这报纸头条,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气。
“之前只是闹回城,讲道理而已,如今已经上升到这个地步了吗?”大姐陶玉莲微微的眯着眼眸,有些不敢相信。
“在座的,你们是知青吗?”王初夏问。
“我是啊!”
罗冰雁举手,她上山下乡时间不长,几个月而已,就恢复高考了,直接病退回家参加高考,第二年就考上了,但是也算是名副其实的知青了。
“我也是!”
老三老四苦笑的也举手了。
“我们都下过乡,你们当初是有什么感觉呢?”王初夏问。
“一开始,热血,激情,感觉自己为了建设国家,贡献出自己的能力,青春,那是光荣的,但是后来,慢慢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劳动,让我们失去劳动追求人生的希望……”
几个知青对视一眼。
微微苦笑。
其实知青是一群比较绝望的人。
王初夏想了想,才轻轻的说道:“知青不怕吃苦,怕的只是没有希望,我们辛辛苦苦学了这么多知识,所谓知识青年,最低也是初中毕业,不少都是高中毕业的,可却到了农村,却一无是处,大部分人都没办法去发挥自己的所长,久而久之,那就是绝望……”
“那你觉得,这事情,能成吗?”
陶玉莲轻声问。
“我相信是可以的!”
王初夏倒是有信心,她笑了笑:“不过我们已经出了风头了,以后要低调点了。”
“但是咱们妹夫的这一篇文章出来了,那是天南地北都看到了,笔杆子好用,大家都是知道的,不然他们也不会堵上门来,他们想要找一个代言人,写这篇文章的重阳最好!”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学会闭嘴。”
王初夏一开始没想过事情会爆的这么大的,时也命也,刚好撞上了,直接把赵东阳放在烧烤加上烤了起来了,不过幸好,没有人知道,重阳是谁。
“事情没这么简单的,总有人寻根问底,低调不来了,如果想要保护咱们这位才华横溢的妹夫,说不定就要让我们三零六寝室变得高调起来了,我们越高调,他越安全,说句不好听了,我们背后,始终还有燕大支持我们。”
罗冰雁说道。
“有道理!”
王初夏闻言,也认可了这话,她沉思了半响,本就不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把心一横,说道:“各位姐姐们,是妹妹把你们拖进这浑水之中了,唯有将错就错,得我们直接把事情给承担起来了
“哈哈哈,本来就不怕!”
“我们认为这就是对了,那就干得了!”
她们嘻嘻哈哈的,大学生,热情高涨,志气如虎,丝毫无惧这点风雨。
“好,那我们就干了!”
王初夏有男儿气魄,一生不服输,下乡也好,考大学也好,即使当初结婚,那也是她自己提出来了,她遇上任何事情,都是把主动权放在自己这里的。
“我们接下来,以寝室的名义,冠以作者重阳,先召开一次牧马人的交流会,不仅仅邀请我们学校的,还邀请各大高校的人来支持,然后再在交流会上,大放厥词,把我们的观点,论的清清楚楚……”
“这样一来,初夏,你这丈夫就当真扬名立万了,天下谁人不识君了……”
几个姐姐也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