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重生1979之逆天改命

第116章 云深不知处

重生1979之逆天改命 且看花生 3126 2025-02-14 13:24

  隆全溪虽然名为溪,水面却宽阔无比。

  它是一条山溪性河流,全长160余公里,两侧悬崖峭壁高耸,多是险滩急流,只有真正熟练的大师傅才敢操舟走这条水路。

  二顺叔果然不愧在孝梅镇的盛名,将船操的又快又稳,天近傍晚时,就送三人来到了大后屋公社的码头上。

  到了码头,二顺叔停下船,准备在这里过上一夜。隆全溪的险急,如他这种老船工也不敢夜里行船。

  码头上有几个孩子正在玩耍,这里应该是不常有船过来的,突然看见一艘铁皮船停靠,他们愣了一会,就转身往公社里跑,看样子应该是去叫大人。

  大后屋属于新建的公社,二顺叔也没来过几次,下了船,眼里也有些茫然。

  他愣了一下,指着几个孩子跑的方向,惜字如金的开了口:

  “去公社办公室,找人。”

  陆允川他们自无不可,当下,四个人就迈开步子,往公社里走去。

  时间已经到了晚饭时,公社办公室里只有一个会计还在。

  看见进门的四个陌生人,他先懵了一下,才操着一口方言问他们是谁。

  二顺叔是本地人,交流无障碍,他先给会计说明了基本情况,会计才有些惊讶的点点头。

  仔细查看了陆允川三人的介绍信后,他才热情的和陆允川他们握手,又换了很不熟练的普通话,和三人交流起来:

  “陆同志、戴同志、还有这位陆同志,菇厂我们这边没有,倒是有人真的在山里种香菇。不过他那个,不得行嘞!”

  会计一边邀请陆允川他们坐下,给四个人倒茶水,一边又出门喊人去叫公社书记。

  忙完了这些后,他才自我介绍说姓王,继续给几个人介绍情况:

  “大前年县里要搞什么香菇经济,这两年陆续来过人,把公社想做菇农的招走了一大批。就剩下一个陈隆固,神神叨叨的要搞什么新技术,最后还把县里来的技术员给气跑了。”

  陈隆固!

  听见这个名字,陆允川的心就完全放下了。

  自己前世的记忆果然没错,这位后来的香菇大王,目前果然还窝在这个小山村里。

  当下,他就向王会计表示,自己就想找这位陈大师聊一聊。

  “大师?”

  王会计呷了一口茶水,神色很是不以为然:

  “陆同志,这个陈隆固哪是什么大师,最开始几十个人陪他一起进山种菇,干了快三年了,一点子声响都没有,大部分人都出来了。现在还留着一起种菇的,也就十个人不到吧。

  吴三公种香菇的法子传了上千年了,想弄新技术,哪儿有那么容易哦!”

  又聊了一会,见陆允川还是态度坚决,王会计也就没再坚持,而是喝完了最后一口茶水,吐出了嘴里的茶叶末,才咂了咂嘴:

  “陆同志,陈隆固种菇的地方,还得往山里走个二十来里路呢,今晚你们铁定是去不成了。不如......”

  他的话还没说完,门外就急匆匆的走进来一个老人。

  看见老人,王会计赶紧起身,表示公社书记到了。

  老书记也姓王,他先是热情欢迎了陆允川三人,在从会计那里了解到大概情况后,书记也开始劝陆允川三人在公社住一夜,明天再找人领他们进山。

  二万五千里路都走了,也不着急这最后一个晚上。

  陆允川他们自然从善如流,表示一切听从书记安排。

  大后屋是新迁来的,一切都还透着股崭新劲儿。

  但这里毕竟偏僻,公社也没有招待所什么的,二顺叔在这边也没什么熟人,干脆就被安排在了王会计家。

  至于陆允川三人,则是直接被王书记领回了家。

  看得出来,老书记对于大城市来的“办事员”还是很上心的,一进家门就嚷嚷着要加菜,款待客人。

  初来乍到,陆允川他们也找不到饭辙,推脱两句后也就没有再多客气。

  戴裕迟直接拿出了三人提前准备好的一提水果罐头,又是一番推让后,几个人才气氛热烈的坐在了饭桌前。

  老书记的话匣子也打开来。

  据他说,陈隆固这个人可惜了,本来是来下乡的知青,后来被安排在公社的小学做代课老师,也就在这里扎根了。

  可后来他不知怎么的就迷上了种香菇,代课老师也不干了,直接钻进山里,一门心思的想着改良种植技术,结果整个人都变得神神叨叨的。

  老书记慢悠悠的说着,言语间尽是惋惜之意。

  陆允川在一旁听着,也在默默地记忆这位陈大师的背景资料。

  前世他对陈大师的采访主要集中在种菇的发家之路,对于年轻时的事迹陈隆固倒是不太愿意提起。

  现在倒是一个更加全面认识这位未来“大师”的机会。

  可惜老书记也没有太多新鲜的资料,回忆到的一些细节只能算是聊胜于无。

  几个人边吃边聊,吃完时,陆允川也没收集到太多的新信息,当下也只能作罢,只能等待明天进山后再说。

  饭后又闲聊了一会儿,主要是老书记和家人一直在询问大城市的一些问题。他们家里有收音机,听到一些“世面”后,对外边的世界反而会比一般的村民更添几分好奇。

  陆允川三人是借住,也就耐着性子一一回答他们的提问。直到时间接近九点,老书记才安排他们在大孙子的房间里住下。

  王家大孙子在县城住校,倒是正好空了一间房。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大早,老书记就给三人找好了向导,吃了早餐后,一行人直接出发进山,前往深山里的“砍菇地”。

  砍菇地是当地的叫法,因为香菇种植的古法叫“惊蕈(xun)术”,又叫“砍花法”,所以不种菇的村民直接就把菇民们在深山种菇的场地叫做砍菇地。

  早上山雾极重,整座大山都感觉湿漉漉的,饶是陆允川他们在山里住惯了,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湿度。

  戴裕迟就更不用说,穿着潮乎乎的衣服满身的不适应。

  但他倒是难得的坚强,一句抱怨都没有,直接跟着向导爬山。

  他们的向导是一个青年人,自称叫王小发,在看见戴裕迟的不舒服后,就笑嘻嘻的安慰,说山里就这样,等到太阳升起来就没事了。

  说完,还不断地和三人解释,因为前往砍菇地没有大路,山路只能走人和鸡公车(独轮车),所以公社才没安排牛车代步。

  对于这一点陆允川三人倒是早有心理准备,连连表示没事。

  即便是一月份,南方的大山还是葱郁满眼,目的地近在眼前,陆允川三人的心情都很是不错,在爬过两个小山坡,身体热起来后,他们开始有说有笑的欣赏起眼前的景色来。

  半个多小时后,三个人又上了一道小坡,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气喘。

  冬日的晨雾像一匹银绡,将大山裹得严严实实。山雾浸湿了他们的外套,在他们的刘海上凝成了一颗颗小水珠。

  就在三人叉着腰喘粗气时,一道晨光突然刺破了厚重的云幕。

  刹那间,凝固的云海被撕开了一道金红色裂口。如同神迹一般,整个天空中的云层都开始晕染出金红色的光晕,让整座大山都蒙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

  顺着那道裂口,一道光柱倾泻,将山下的村子和隆全溪照映的如同地上神国。

  三个人都看呆了,过了良久,才惊呼出声。

  王小发在一旁笑嘻嘻的看着,直到云层消退,才开始催促起三人:

  “好了,咱们继续赶路吧,砍菇地远,得爬到晌午后才能到呢。”

  继续启程,陆允川看着盘绕在山腰处的云雾,突然想到了一句诗: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