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男生 历史军事 万历:朕成了暴君

第71章 魔改方阵

万历:朕成了暴君 样样稀松 2674 2025-02-15 09:17

  这让他想起了后世的国企,也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

  相对而言,民企和私企就要好很多。

  无他,关系到自身利益罢了。

  国企再亏,不涉个人;民企和私企经营不好,那就赔本倒闭。

  所以,民企和私企更注重管理,更注重产品质量,更注重激励和奖惩,更注重长远发展。

  “如果解散兵器局和兵仗局,转而从民间采购武器,情况会不会好一些?”

  朱翊钧很快就摇了摇头,否决了自己的想法。

  火枪还可能,火炮就不行了。

  大明现在还没有那么大规模的民企私企,小作坊不能完成所需的军备。

  “赵卿,准备一下,尽快启程去壕镜。”

  朱翊钧很累,主要是心累。

  要找制度的漏洞,想方设法地补上;要和贪官奸商斗智斗勇,让财政多收点钱。

  显然,他现在真的没有那么多精力搞科研,搞武器。

  “过上两三年,把改革顺利地推进下去,吏治、财政等方面有了好转,或许才能有钱又有闲。”

  赵士祯躬身领旨,说道:“微臣回去就收拾物品,一天时间足矣。”

  “也不用那么急。”朱翊钧摆了下手,说道:“朕还要细思,去一次,尽量把事都办好。”

  不仅要招聘造枪造炮造船的西夷技师,还有其他方面的人才。

  现在不是纠结大明和西夷的科技谁领先,非要争个面红耳赤的时候。

  嘴上打赢了,也于事无补,对大明也没有丝毫的帮助。

  拿来主义最方便快捷,朱翊钧并不羞愧。

  而且,张居正时日无多。他就要亲自上阵,与反动派展开殊死较量。

  没错,朱翊钧一点也没有小看反动派的实力和能量。

  对既得利益阶层来说,动他利益,就如同害他生命。

  俗话也说:断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

  你都要他的,还有他父母的狗命了。他能不反抗,不和你拼命?

  当然,胳膊拧不过大腿。

  干不过的时候,他们也会认怂。

  就像对张居正那样,潜伏起来等待反攻倒算的时机。

  “潜伏可不行,朕要你们都跳出来表演。”朱翊钧暗自冷笑着,继续品茶吹风观景。

  …………….

  蓟镇。

  戚继光又收到了皇帝的书信,同时到达的还有兵部的行文调令。

  派人去召传楼大有和陈文良,戚继光郑重又恭敬地打开书信。

  在书信中,皇帝讲了辽东分镇的事情,最迟明年便要开始。

  为此,皇帝征询戚继光的意见,是他亲自前往辽西,还是另派吴惟忠。

  戚继光没有多想,便做出了决定。

  蓟镇防御体系已成,战术打法也成形,只要继续依其法,可保边境无虞,虏不得入。

  所以,是他亲自坐镇,还是换吴惟忠,都是一样的。

  况且,戚继光一直想与北虏来一次决战。

  所谓“必以堂堂平野短刃相接,虏于是不支而后心服胆裂”。

  说白了,就是要在野战中击败北虏,彻底打服他们。

  但张居正曾反复交代过,“今日之事,但当以拒守为主,贼不得入,即为上功。”

  蓟镇关系京师安危,张居正求稳也是无可厚菲。

  可戚继光难免为之不甘,此次辽东分镇,被他视为千载难逢之机。

  还有一点,那就是蓟镇虽守得固若金汤,可也少有战功可立。

  这也是戚继光有所担心的,朝中那些言官看不到边境安定,或许也不想看到。

  他们惯以“无功”作为弹劾的借口,来打压武将。

  “张相久病不愈,朝堂将有动荡啊!”戚继光以此有着不安的忧虑。

  好在皇帝似乎很信任他,以及他手下的将领。

  戚继光思虑着,又抽出夹在信中的一张图示,有些疑惑地仔细阅看。

  明军除了火器质量低劣和换代迟缓外,在火器运用上也有大问题。

  正因为如此,大部分将领对于火器的使用,存在着很大误区。

  所以,虽然明军拥有大量施放火器的士兵,却没有为之提供掩护的措施。

  而当时火器的性能和威力,并不足以通过一轮射击就击垮骑兵冲锋。

  几十年后,明军将领依然不懂其中的道理。

  与清军交锋时,往往简单地将火枪兵和火炮布列于前。

  结果,火枪兵可能只是乱射了一轮,鞑虏便冲到了面前。

  火枪成了无用的烧火棍,明军就遭到了屠杀,并导致全军的动摇溃败。

  这样的战斗模式,造成了很多次惨败,可到最后,仍然是屡教不改。

  这个问题,戚继光虽没遇到过,但他想到了。

  所以,他通过创制车阵,试图予以解决。

  但车阵对于地形的要求较高,也存在着缺陷。

  而现在,戚继光手中拿着的,就是朱翊钧画出的长矛火枪战阵的简易图示。

  “以长矛兵掩护火枪兵,使火枪兵能从容施放,形成持续不断的火力杀伤……”

  戚继光看着图示上的说明,陷入了思索。

  西班牙方运用火器的威力和长枪兵左刺战术,将传统冷兵器军队送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但不是所有的军队都能成功效仿,盔甲、长矛和火枪,硬性条件是容易满足的。

  人的素质,军队的纪律,却是参差不齐。

  在朱翊钧看来,任何战术,都离不开纪律。

  没有严明的、绝对的纪律,什么方阵也是徒具其形。

  所以,他把蓟镇和京营作为试点,并没有宣之于外。

  同时,他也希望得到戚继光的提点和建议。

  不管是西班牙方阵,还是莫里斯横队,都要切合明军的实际。

  毕竟,面对的敌人也不同。

  欧洲以重骑兵居多,骑士凭借精良厚重的板甲往往有恃无恐。

  他们夹着骑枪直接向步兵发起冲击,有着极为恐怖的威慑力。

  蒙古人和鞑虏则以轻骑为主,甲胄的防护力也不如板甲。

  所以,明军的火器杀伤力会更大。

  况且,朱翊钧搞出来的也是魔改版,并不十分确定其实用性。

  “长枪兵需着重甲,火枪兵着轻甲亦可。但皆需坚强之意志,严格之纪律。”

  从专业的角度,戚继光觉得此种战阵可行,甚至比车阵更灵活,更好用。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