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德变化,招来周围那无量法力,因着扶风散人修行乃是阴阳平衡之道,这功德招来的便是温和的纯阳灵气,五行灵气,以及同样温和的阴气,一股脑涌入扶风散人闭关静室,被散人轻易炼化,充盈丹田。
又有罪孽变化,化作劫云,招来周围鬼物,化作阻道厉鬼。
这些鬼物被静都道人等联手挡下了。
阻道魔物,好收拾,但那罪孽招来的无形心魔,便不是佛经道经能够阻挡的了。
扶风散人心神归入识海,便有那心魔闯入,将扶风散人昔年在时间闯荡时候的种种经历转悠一圈,勾动其中深浅不一的愧疚无奈等种种情绪,再辅以凡俗种种欲望,无非便是酒色财气等种种事情了。
后者,以扶风散人的境界轻易可破开。
但前者,很是难缠。
除非佛陀神人,勘破世间一切因果,才能悟得菩提道果,参得大自在。
扶风散人是人仙散人,有法力,有境界,见识远超凡俗,心神稳固,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皆是由心而发,甚少被那恼怒无奈焦急等心思左右,也不会在宝物面前利令智昏,不会被鬼物恐吓心生退意。
但,扶风散人还是个人。
红尘中翻滚,这老道士还是多少沾染了些许因果,行善积德时候,也难免有错漏,下手狠了,言语失当了,或者与那鬼物争斗时候,伤及无辜,成了心结,在破境时候,那心魔便勾动散人的这些心结,阻碍道途。
若是沉入这心结之中,炼化神魂和法力的速度便要慢下来,等功德散尽,温顺的灵气不足,道人便没了破境的机会。
若是再严重些,被这些心结生出幻象,那被误伤的人经历一生凄惨,沦为恶人恶鬼,或者言语揭破,那一家子老少生出祸端,彼此折磨,家破人亡,又或者无辜之人心怀不满,沦为怨恨大鬼,从此害人无数,让人自怨自艾,自责自怪,给了那心魔撺入心神识海的机会,又或者自己心中生出偏激,善恶变化,从此也落入魔道。
好在和尚的经文,还有无尘子的凝神符,以及种种凝神法宝,稍稍抵御了一下心魔的侵蚀,扶风散人这几年在外间红尘浊世中行走之时,积攒了不少功德,化解了不少因果,更是从中见识了一番世间悲欢事情,心有所悟,此时心魔再次袭扰,扶风散人倒是破开了。
老道士说得算是比较详尽了。
一群人听得欢喜,恨不得将扶风散人这话一字一句全数刻在心头。
无尘子也细细听了,心头还是有些怀疑,但没发问。
那边无我大师面带微笑,听了,取了,还是要回去与老师讨论一番。
那静都道人也停了,一脸沉思模样,不疾不徐。
余下的道士,都是散修,只能记下,遵照修行。
那扶风散人将突破时候的心魔经历细细说了一番,看诸人记下,最后又叮嘱道:“诸位,日后好生积攒功德,破境时候也轻松许多。”
“在人世行走之时,积善因,避恶果。”
“纵然有失当行举,也需早早将那因果了结了,该补偿的补偿,实在不行,也要将这因果推到来世,切莫等破境时候发作,招来难缠的心魔。”
说到此处,老道士拂尘一扫,笑眯眯看了一眼无我大师:“还是佛门舒坦些。”
“从来不惧怕因果。”
“教化的善因,外炼金刚法门,内修积德善心,更是修了佛陀之心,无畏无惧。”
“心魔纵然发作,也不能引动尔等心魔。”
“也亏得这心魔与我等常人不同,不然怕是要憋闷死!”
那无我大师两个和尚念诵佛号,一脸得意道:“我佛经所言,俱是善因,听我说法,便是善缘。”
“至于凡俗是否照行,因果都在。”
“今生不还,来世也要还的。”
“你们道门的,讲究避世修行,在深山洞府吞吐灵机,参悟黄庭,确实沾染的因果甚少,直面大道。”
“就是如今么,是个末法之世。”
“大道显化,可惜有些杂乱,人鬼不分,妖魔乱世。”
“你我这般修行,一个不慎,便入了魔道。”
“天地之间的灵气也混乱了许多,也弱了许多。”
“诸位道友修行时候,炼化灵气艰难了许多。”
静都道人也唏嘘叹道:“无主的功德和罪孽太多了,清者不能上天,重浊不能入地。”
“人心散乱,引动罪孽魔障。佛道自保为上,朝廷以稳为主,富贵人家又要贪图富贵延绵,又不想行善积德,凡俗百姓只是挣扎求生,每日操劳,也不过是温饱而已,还有南边那些鬼物,一心欲要将这世道沦落为鬼物血食之地。”
“妖族早跑了,剩下的一些,也是在贪图大道,积攒功德。”
“灵族也跑了,剩下的草木山石,纵然再受千百年日月精华,也未必能够成为灵族。”
“好在当年开国时候,吾佛道高人为了功德,与魔物争斗一番,将魔族都收拾了,不然这世道还要混乱一些。”
无尘子想到那些被镇压的魔物,也感叹道:“道友所言有理。”
“魔物嗜杀,贪图气血魂魄,所到之处,鸡犬不留,非但我佛道留不得,皇朝忍不得,便是鬼物都要灭了。”
一群人想到这世道仙神不在,鬼物占了南边,魔物占了北边,独独留下人在中间,立即便打了个寒颤,又一阵侥幸:前朝末期争龙那些年,一群高人将那魔物收拾干净了,看来是已经算的今日局面了。
不然,以如今佛道势力,尚且不能将鬼物收拾了,若是再有个不讲心境只管杀伐那修为便能蹭蹭蹭往上涨的魔族肆虐,这人道怕整个要崩了。
扶风散人咳嗽两声,将一群人唤回心神,又道:“诸位,且加紧修行。”
“早日成了地仙真人,只要魂魄不散,来生再入修行的也容易得多。”
“善!”
无尘子心头不屑,但嘴巴还是实诚应下了。
那散人说了心得,又使了个眼神给弟子,后者老是去了静室,其他人也立即精神一振,晓得护道之后好处的大头来了。
果然,片刻后小道士回来了。
手上是一卷宣纸,墨迹飘香。
一群人眼睛死死盯着那宣纸。
扶风散人咳嗽一声,道:“此乃吾多年参悟四象阵的心得,今日破境成功,合该与诸位道友分享。”
“当然,这四象阵还是有些缺漏的,诸位道友不妨在此参悟一番,补足缺憾。”
一群人急不可耐接下宣纸,翻看了起来。
果然是四象阵。
无尘子琢字琢句细细参悟起来,又比较前头胡八姑参悟时说得心得,一点点看两个高人参悟的差别。
扶风散人的心得最是圆满,且威能,诸人也亲眼见了。
只是,这玩意点化需得数十年,若要快一些,还需炼制之人的精血。
耗费的灵气,实在是不少,耗费的香火神光也极多。
简而言之,这灵物是以无量香火神光,布阵之人的精血,无穷法力,三者联手生出来的。
算是个灵物了。
可以用来布置护持阵法,却不可以搬来搬去到处走。
毕竟一个灵物,搬运很不容易,磕磕跘跘的,稍有不慎便将其给伤了,得不偿失,老老实实布置在道观附近,偶尔以香火神光温养,这阵基的灵性非但不会流失,反而会随着时间流逝,一点点增强。
此外,这阵法只能借用四象神兽的威能,以灵气化作神力,按照布阵之人的心思发挥作用。
扶风散人的心思是护道,驱邪,这四象神兽只能有这般神妙。
若是鬼物得了这阵法,刻制时候篆入杀伐心思,那这阵法便是鬼阵了。
最后,便是雕刻阵法的灵物,需得是饱受天地灵气洗刷的,纯阳之物或者纯阴之物。
普通石头,可承受不住如此浓郁的神力。
纵然是那雷击木等物,年岁稍稍弱了些,也布置布下如此阵法。
阴阳混杂之物,在雕刻之时,被那驱邪经文或者鬼魅经文侵蚀,阳气或者阴气炸裂,也会将这灵物毁了,雕刻失败。
这最后一点,便是扶风散人参悟失败之处了。
前头新津县鬼蜮之中的阵基,只是上等玉石雕刻的,材质比之扶风散人的可差了许多,却也是个灵性十足的阵法,威能比扶风散人这阵法强横了不知多少倍,支撑一个鬼蜮运转绰绰有余。
难怪胡八姑参悟时候小心翼翼,不敢如扶风散人一般直接砸了,以至于其中有传承,也一直没能取出来。
二人参悟的相通之处也不少。
整个阵基灵物都篆刻了四象神兽神文,形象也是四象神兽。
雕刻时候,需得以四象神兽的咒文加持,借来无穷四象神兽的神力,让那神力侵染整个阵基,让那阵基上的神文全数自普通至极的咒文化作玄妙灵文,接引神兽神力,也锤炼阵基灵性。
非如此,阵基不能化凡为神。
至于其他差别,无尘子阵法修为太低,看不出来。
这边无尘子沉默不语,那边无我大师已经欢喜笑了,道:“散人,你这阵基,与我大悲寺的十八罗汉阵法差不多了。”
“就是灵活性差了许多,作为护山阵法差不多。”
“且耗费香火神光太多,若是没有大道观,不能护持。”
“好在我大悲寺香火不绝,神光缭绕数十里地,一个小小的四象阵,倒也不足为虑,就是这阵法,到底小了些,不能将我大悲寺给护持安稳妥当,嗯,师弟,你家寺庙不大,道士可以布置。”
另外一个和尚愁眉苦脸:“师兄,我家香火也不浓郁,养不活这么一个阵法。”
静都道人面色也没有多少欢喜模样,叹气道:“我家静虚观养倒是养得起,就是用不着这么一个阵法,可惜了。”
四个护道道人一脸愁苦:“散人,我们四人都是散修,没有道观,没有香火。”
“这阵法与我等半点用处都没有。”
“散人可能换个其他实用的东西,比如驱邪法宝?”
扶风散人此时倒是欢喜了:“前头贫道可不建议诸位道友拿这东西的。”
“如今诸位道友阵法都拿到手了,还想要……”
这道人此时破境成功,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了,虽这次破境害了两个道友,昔日结下的地仙真人因果也没了,但破境成功便是破境成功了,成了地仙真人,日后寿数两百多年,妖邪鬼物手到擒来,功德岂不是轻而易举了?
再多收两三个弟子,让自家道观人丁兴旺,岂不快乐?
不过对面一群道人愁眉苦脸的模样,扶风散人不敢笑出来。
但身上赤色法力一点点溢出来,旁人一眼便明白这道人是憋不住了。
太过得意,让人生恼。
无我大师率先发话了,将佛珠一转,悲天悯人一般道:“善哉善哉。”
“散人,诸位道友辛辛苦苦忙活一场,得了一个鸡肋一般的阵法,岂不是亏大了?”
“若是传出去,日后能够与道友打交道的也不多了。”
扶风散人却不在乎了:“和尚,吾如今已经是地仙真人了。”
“日后,只有吾照拂诸位道友的,至于向诸位道友求助,怕是没多少机会了!”
四个道人面色难看。
对啊。
扶风散人如今已经是地仙真人了,能够伤了这老道的鬼物不多,天下大可去的。
倒是自己这些人,还在人仙散人境界徘徊,日后破境也好,除魔也罢,还是要求到扶风散人头上的。
要不,这事情就此了了?
到底也是个高明阵法,一代一代传下去,三五代人,还是可以布置一个高明阵法的。
那无我大师却半点也没顾及扶风散人的境界,依旧笑道:“呵呵。”
“老道士,莫要以为地仙真人便是多了不得。”
“前些日子,百江郡碧霞观的碧霞道人,也是个地仙真人,修为比你高深了不知多少,却在曾家庄那儿受鬼物埋伏,其身受重伤,至今还躲在碧霞观疗伤,其香客之一的巴蜀曾家一脉大老爷,曾德善曾大老爷,不幸身死。”
“如今曾家新的老爷,对那碧霞观可是不待见得很。”
歇了歇,这老和尚又道:“道士,你以为你的修为,比之碧霞前辈如何?”
“遇着七八个布下阵法的恶境鬼物,你可能斗得过?”
扶风散人一时得意,还没享受两日身为地仙真人的欢喜,就被那老和尚三言两语给打了重重一巴掌,道心都险些歪了。
就不能让贫道欢喜欢喜哦?!
太过可恨。
那无我大师见得扶风散人面色变化,晓得自己是戳中心窝子了,也有得意神色,得势不饶人,穷追猛打道:“散人,切莫以为地仙真人便是道途极致了,你们还有真正的仙人,更有其上的境界。”
“知道易,信道难。信道易,行道难。行道易,得道难。得道易,守道难。守而不失,乃常存也。”
“道无穷也,道友如今境界,只是起步。”
“我佛门,初地菩萨,只是入门而已。”
“人罗汉,可主持一庙,护得十里安稳。”
“地罗汉,可主持十方,护得百里安稳。”
“其上,还有真正的罗汉尊者,菩萨,佛陀。”
“境界无穷,虽千百世历劫修行,能够成就一个长居灵山佛界的金刚罗汉,便是佛缘深厚了。”
“散人……”
静都道人不舒坦了:“大师,适可而止。”
“散人已经是地仙真人了,稍稍积攒功德,来世又是我道门修行之一。”
“倒是,大师,你辛辛苦苦修行多年,还在人罗汉果位蹉跎,今生可有希望?”
那无我大师佛珠停下,面色凝重,旋即又道:“道友,我佛门修行与你不同。”
“和尚今生大约是没希望了,但是来世么,还能再入佛门修行的。”
“这法子,比你们道门斤斤计较,轻松了许多。”
扶风散人原本还在郁闷之中,被声音惊醒,看一群人又要争辩佛道事情了,咳嗽两声,稍稍大声了一些,提醒道:“诸位道友,吾说的是,诸位已经得了这阵法布置法门,旁的便不要再想了。”
“不过诸位以为有所不足,可以将修行之中的疑惑困顿说来。”
“吾这次破境,于经脉运转,功法修行乃至大道参悟,又有见识。”
“或者可以给诸位道友解惑。”
失望脸色依旧不能消去,但扶风散人这么一说,一群散修到底安稳了不少。
有人立即便出声了:“散人,贫道修行几十年,功德也不少,平日也小心谨慎,没能沾染多少因果,但这境界一直在这门外,始终不曾到那地仙境界的门槛,又有你等说了那劳什子的道蕴境界啥的。”
“贫道翻了不少秘籍心得,甚至请教了许多道友。”
“要不便是含含糊糊的,要不便是直接推诿了。”
“道友可能细说一二?”
道蕴?
无尘子想到自己的那点道蕴。
掺杂了些许慈悲,也有不少顺天应人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