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院之都市农民

第113章 春天到了

四合院之都市农民 作家Tn7GRO 2424 2024-11-12 10:15

  1960年的春天来得早,北京城明显比去年温润许多,沙尘暴似乎也没有往年严重。

  而苏北的春天比BJ来得更加早,几场春雨过后,空间里,草长莺飞,候鸟回归,生机盎然,春耕时节到了。

  经过一年的劳作,徐立春俨然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民,能够根据气温和降水变化,给小麦追肥浇水,根据时令种植蔬菜。

  灾荒过后,苏北农民投入到繁忙的生产自救中。

  透过河心的幕墙,徐立春看到老乡们开始补种冬小麦,在荒芜的河坡上种植蔬菜。荒芜的土地上,萌发出新的希望,河边的杨柳拂堤,枝条上挂满了嫩绿的细叶。

  树木靠树皮从根部输送养分和水,把树的一圈皮全剥了就活不了,柳树的生命力虽然旺盛,剥了树皮的柳树也不能存活。去年老百姓,吃草根啃树皮,今年河堤上许多柳树枯死了。

  困难时期,青黄不接的时间特别长。

  春节不仅把家庭全年的积累消耗光了,还透支了以后的开支,大杂院里,大伙拼命勒紧裤带过苦日子,挖窟窿打洞踅摸粮食,拿细粮淘换粗粮,努力填饱肚子。

  大家伙眼巴巴,希望市场供应能宽松一些,可进入春节过后,物资供应更加匮乏,猪肉货源急剧减少,鸡蛋停供,蔬菜划为国家二类商品,凭票限量供应。每个正式户口,每人每天只供应鲜菜2两,大伙的日子越发艰难了。

  这时居委会号召居民一种三养,南锣鼓巷95号响应政府的号召,掀起生产自救高潮。

  每家每户,家前屋后,种菜种豆。

  这事看着热闹,可实际上大伙发挥空间有限。本身每户人均居住面积就不足5个平方,在大杂院里,每家只在屋前有一小块私人空间,大伙最多也只能种上五六个平方的蔬菜,再牵上藤,种点丝瓜、豆角啥的。

  在整个大杂院,徐家住在最里面的旮旯,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小天井,从事种植业的条件得天独厚。

  徐立春把空间里旧家具都拆了,打成种植架,搁在屋檐下。龙老太太家三间屋,加上自家两间,避开大门,加起来有20米长。

  种植架一共三层,底层种上油菜、韭菜,这些植株比较矮的蔬菜,中间种生菜、空心菜,药芹、青椒、西红柿植株较高,徐立春把它们种在最上层。

  徐立春把废弃的坛坛罐罐找出来,又买了些柳筐,在里面放上土,挂在种植架的边上。在里面种上豆角、黄瓜、番瓜、丝瓜,将来用芦苇搭建蔬菜架。

  如此节约化的种植方法,引起广泛关注,居委会组织各个大院的管事大爷过来学习推广,徐立春很乐意为生产备荒尽一分力,不厌其烦地给大家讲解。

  徐立春用于种植的土壤是蕻渣土,里面拌了鸡粪,特别肥沃,徐家的蔬菜长势最好,供应徐、何、龙三家消费富富有余,大家难免羡慕嫉妒恨。

  刘海中家正对着徐家,打开门便看到绿油油、香喷喷的蔬菜,刘海中嘴里就苦丝丝、酸溜溜的,进而火腾腾、手痒痒的,为此光天、光福又挨了不下十次暴捶。

  新的一年,徐立春对生产结构进行了调整,种植业以蔬菜种植为主,大力发展养殖业和渔业,种养结合,将禽畜养殖产生的粪便作为肥料,种植业生产的作物,给畜禽提供饲料。

  清明前后,种瓜种豆,今年徐立春打算用芦苇,在河面上搭架,他沿着河边,种植了豇豆、四季豆、豌豆、甜瓜、西瓜、番瓜、冬瓜、黄瓜。

  忙忙碌碌中,蔬菜种植告一段落,雏鸡、雏鸭相继出壳。

  今年共有20只母鸡抱窝,徐立春安排14只孵小鸡,6只孵小鸭。

  大概饲养管理不当,今年小鸭的出雏率不高,6只鸡只孵出51只雏鸭。小鸡的出雏率更高一点,徐立春只捡到8只毛蛋,毛蛋孵化期都超过20天,不能食用,徐立春把它们埋到土里,作了肥料。

  站在水坝上向外张望,徐立春看到对岸一片繁忙景象,灾荒过后,大家饿着肚子、忍受失去亲人的痛苦,投入到生产自救。

  每天早上,男女老少,几十个农民扛着农具,赶着耕牛下田。浇水、施肥、除草、翻地、种菜,农民们忍饥挨饿、无精打采,机械地劳作着。

  在河边徐立春看着两个熟悉的身影,两夫妻跟自己家是家里头,是徐立春的祖父的堂弟,在家里排行最小,徐立春喊他们老爹爹、老奶奶,祖母死了,两人戴着黑袖箍。徐立春听父亲说过,老人是吃观音土,涨死的。

  徐立春默哀片刻,便离开了。过了一年,徐立春发现自己对故乡的关注越来越少了。

  没有找到前世的父母,幕墙外面的地方就不是严格意义的故乡,自己跟他们没有关系,贸然给他们寄钱寄物,太莫名其妙了,而且别人不知道你有空间,这些钱财、物资来路不明,轻举妄动是要吃枪子儿的。

  徐立春转身沿着河坝,来到猪圈旁边,查看几头母猪的生长情况。

  空间里,还有六头猪,一公五母,一后四妃。

  徐立春没有在养殖场干过,配种知识是空白。

  徐立春将种猪舍放在正屋西边的猪圈里,定期安排母猪侍寝,让它们自由发挥。

  徐立春的要求不高,今年的目标是存栏生猪达到50头猪。

  好在结果还不错,五头母猪先后怀上了。

  本来,徐立春还打算养几只羊,可惜到黑市上转了好几次,没有发现卖羊羔的。春节前肉食太需求旺盛,利益当前,牲畜被杀光了。

  去年干旱,今年不能竭泽而渔,徐立春不敢大规模捕鱼。

  一场大旱,河流干涸,水草枯死,野生鱼在劫难逃,靠自然繁殖,没有三年野生鱼难以恢复。苏北地区,鱼类繁殖期集中在4--6月,徐立春把这个时段作为禁捕期,鱼类供应要等夏至过后。

  可肉食太紧张了,连唐荣明都主动找徐立春,让他搞点鱼,徐立春只能到大淹塘里钓鱼,钓到即将产籽的鱼,他顺手扔到自家水库和鱼塘里放生。

  春节过后,徐立春收入税减,跟顾婶、冉秋叶家的交易,只能靠鸡蛋和蔬菜维持。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