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院之都市农民

第137章 拜访

四合院之都市农民 作家Tn7GRO 2712 2024-11-12 10:15

  14号早上,徐立春刚把自行车趟出来,天上就飘起了雪花。

  雪越下越大,行人乱窜,徐立春打起十二分精神,把健秋送到学校后,徐立春又带着立秋,来到交道口中学,参加期中考试。

  期中考试一共三天,雪也落了三天,整座城市都被大雪淹没了。

  昨天晚上,三位大爷派人挨家挨户传达居委会通知,今早清扫积雪。

  早上,全院总动员,所有精壮劳力都参加了,清理积雪的速度很快。

  几个大爷乐得清闲,躲在门厅里唠嗑。

  跟一众老哥们大半年时间未见,许有德掏出香烟打了一圈。

  刘海中“嗤”的一声,找着火柴,双手拢住火,伸到许有德面前。

  “老刘,您甭跟我客气,我戒了。”

  “啥,戒了?”

  “在乡下受了点风寒,咳得难受,索性把烟戒了。”

  刘海中重新划了根火柴,点燃香烟,美美地抽了一口,笑着说道:“老许,你拿的啥烟啊?还蛮纯的,抽着爽口。”

  “是香山,跟诸位好久未见,我专程拿了包好烟。”

  “老许,你在乡下也吃大食堂?”内院的老董问道。

  “我又不是社员,没有资格吃食堂,我们自己开火。”

  “大食堂的伙食好不好?”

  “好啥啊?很长时间吃不到干饭了,粥稀得照见人影,乡亲们饿得面黄肌瘦的。”

  刘海中问道:“你们要不要下田劳动?”

  “我们这么大岁数,都是城市户口,不用劳动。”

  “那你干嘛回去?在城里养老不舒服?”

  “家里老宅破了,再不修就荒废了。”

  阎埠贵说道:“修好了又不住,你这不是瞎折腾、糟蹋钱吗?”

  许有德转头问道:“老刘,你家光齐一个号头房租多少?”

  “光齐租的是私房,比公房贵多了。两间房单房租5块,整修又花了将近20块。”

  “老阎,我回乡先用篱笆把院子围起来,又新砌了两间半砖房,加上修补老屋,拢共才花了200块,”许有德掰着手指说道:“花了点冤枉钱,好歹保住了老宅,俗话说‘千金难买城旮旯’,不亏。等我家大茂结婚,我们就回乡下,大半辈子伺候人,最后的光阴得为自个活了。”

  徐立春送妹妹上学,回头看到许有德夫妇带着大包小裹出了大杂院。

  “许大爷、陶姨,你们这是……”

  许有德笑着说道:“立春,我们出去走亲戚。”

  前两天,遇到娄天城的司机,听说娄东城为女儿的婚事发愁,许有德心头火热。

  盘算了好几天,凑了几样乡下土产,送媳妇去看望老东家。

  娄晓娥高中成绩很好,高考时发挥得也不错,却没有等到录取通知书,却等到了这样一封信:“……由于招生名额有限,今年你未被录取……”

  娄晓晓落榜的原因很简单,她没有通过,“不宜录取”。

  娄晓娥很郁闷,比她分数低的都录取了,到她这咋就名额有限了呢?

  高中毕业后总不能宅在家中吧,娄晓娥想做个小学教师或者做个图书管理员,可她政审同样没有通过。娄晓娥升学、参军、招干、招工都有限制,机关事业单位、教师、有些国营企业都进不了。

  轧钢厂情况特殊,倒是可以进,可娄天成却不愿意。明明是自家产业,自己女儿进去却只能做个普通工人,心里那道坎实在迈不过去,谭瑞芳也舍不得宝贝女儿进去吃苦受罪,她认为当务之急是解决娄晓娥的婚姻问题。

  谭瑞芳以为凭家世和样貌,只要放出风声,家里的门槛肯定要被人踏平,优秀的青年排着队任她挑选。

  事实并非如此,上门求亲的寥寥无几,家门当户对的人家,子女都跟家里划清界限,宁愿娶个工人或者贫农成分的姑娘,没有人愿意娶资本家的小姐。

  女儿眼看着毕业一年多,过年岁数就21了,谭瑞芳开始为女儿的婚事发愁了,她四处托人,安排娄晓娥参加各种相亲活动。

  从五十年代开始,直到八十年代。家里穷没关系,而如果不好,只要对方不嫌弃她的出身,那还有什么挑剔的,就两个字,结婚!

  媒婆给娄晓娥介绍的工人,不是文化程度低、就是长得不合心意。娄晓娥觉得自己的要求真心不高,只要男方身材高一点,长得帅一点,文化程度高中毕业,跟她在新华书店遇见的那个男孩子差不多就行。

  可是没有,一个没有,最后不仅娄晓娥自己丧失了信心,媒婆也不陪她玩了。

  听到敲门声,管家娄富成打开门。

  陶萍主动打招呼:“成管家,您好!”

  “是陶婶啊,您好,您好!”

  “成管家,这是我男人。”

  “是许……许同志吧,我们认识。”

  许有德人机灵会投机,解放前就跟娄天成后边混,娄天成发家后,喜欢电影,他便投其所好学了放电影,跟着娄天成混了大半辈子,一直没有入娄天成的法眼、成为娄天成的亲信,但娄天成对他还算不错,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公私合营,树倒猢狲散,围在娄天成身边的人越来越少。

  可许有德知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现在正是烧冷灶的机会,每年都来娄家拜访一两次,娄富成有印象。

  “许同志,你们这是……”

  “成管家,退休后我们搬到了乡下,自己养了几只鸡,又种了点蔬菜,今儿带了点土产给老爷和夫人尝尝。”

  娄富成正色说道:“许同志,现在是新社会了,可不能再‘老爷’、‘夫人’的浑叫,先生和太太听到会生气的。”娄富成神情一缓,笑着说道:“陶婶,你俩稍等片刻。”

  娄天城把两口子让到长沙发上坐定,谭瑞芳亲自奉茶,让他们诚惶诚恐。

  “老许,你下乡了?”

  “诶,”许有德神情拘谨,恭敬地回答:“先生,三月份我一退休就下乡了。”

  “辛苦了一辈子,是该含饴弄孙,享享清福了。”

  “唉”,许有德叹了口气,苦着脸说道:“享啥福啊?我家那个不孝子,到现在连媳妇还没有哩。”

  “是吗?”谭瑞芳坐到娄天成对面的双人沙发上,饶有兴趣地问道:“陶婶,你儿子今年多大了?”

  “夫人,他二十五了,跟老许一样也放电影。”

  许有德进一步介绍:“夫人,他在轧钢厂上班,五五年初中毕业,没有找到工作,第二年我拜访先生,先生安排他在厂里放电影。”

  “哦,”公私合营后,娄天成只安排一个人的工作,他印象深刻:“我想起来了,你家公子叫许大茂,小伙子长得高高大大的,很不错。”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