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四合院之都市农民

第70章 采访

四合院之都市农民 作家Tn7GRO 3811 2024-11-12 10:15

  星期六下午,徐立春先到黑芝麻胡同小学接健秋,然后直接去了卫校。

  健秋跟着哥哥站了半年桩,体质有了很大改善,人也活泼多了,整天乐呵呵的,像是快乐的小鹿,徐立春刚刹车,她便出溜下来,跑到铁门前边,对着徐立夏招手喊:“姐姐”。

  徐立夏赶紧跟同学告别,兴奋地从边门走出来,牵着妹妹的手,来到哥哥的身边,甜甜地叫了声“哥。”

  徐立春抬起手,本想给妹妹一个摸头杀,可忽然觉得妹妹大了,再摸她的头似乎不怎么妥当,他收回手,摸了摸鼻子,温和地说道:“回家吧。”

  徐立夏把妹妹抱到自行车的前杠上,自己侧身坐在后座上,然后轻轻地搂住哥哥的腰,感到有疼自己的哥哥,爱自己的妹妹,实在太幸福了。

  徐立秋在家里翘首以盼,看到姐姐回家,赶紧迎了过来,拉着姐姐回了自个的房间。

  姐姐过生日时,哥哥让姐姐请好朋友回家庆贺,可自己才升初一,跟同学的关系还很一般,立秋不想邀请同学,她想让姐姐给替拿个主意。

  三个丫头在房间里嘀嘀咕咕老半天也没有出来,徐立春做好晚饭,到隔壁请她们吃晚饭。

  立秋走到哥哥身边,眼巴巴的看着哥哥:“丫头,你想干啥?”

  “哥,明儿我想吃烤鸭。”立秋嘟着嘴说道。

  “最近净吃鸭子了,还没吃够?”

  “哥——”

  “哥哥,烤鸭可好吃了。”

  “健秋,你吃过烤鸭?”

  “没有,姐姐她们都说好吃,自然很好吃了,哥,明儿就吃烤鸭吧?”

  徐立春转头看向立秋:“立秋,你想吃烤鸭?”

  “嗯。”

  “吃烤鸭就不能买新衣服了?”

  “不买就不买,我就要吃烤鸭了。”立秋咬牙说道。

  “那行,”徐立春想了一下,然后说道:“咱明儿早点出门,先去王府井照相,中午就去吃烤鸭。”

  第二天吃过早点,徐立春推着自行车走在前边,姐妹仨穿着漂亮的连衣裙跟在后边。一家四口,男孩英俊,女孩漂亮,他们从院子最深处走出来,惊艳了大院里所有人。

  “立春,你们这是上街?”赵红兰问道。

  “今儿立秋生日,我带她上街逛逛。”

  “一大妈,我哥带我们去吃烤鸭来着。”健秋显摆道。

  “呦,立春,这烤鸭可不便宜啊?”

  “一只要八块钱,我不是刚得了一百块钱稿费吗,正好打打牙祭,全家庆祝一下。”

  来到王府井,徐立春先带妹妹去照相,依然是BJ照相馆,距离上次才五个月,可徐家的变化却不小,三个妹妹出落得越发漂亮了,性格也开朗了许多。

  出了照相馆,走进百货大楼,在一楼买了点零食,兄妹四人兜兜转转来到纺织品柜台,立秋昨儿还说不要买衣服,可看到漂亮的连衣裙,便迈不开腿了。

  徐立春还是给她们买了条连衣裙。

  担心赶不上趟儿,徐立春出了商场便叫了辆三轮车,十一点不到,兄妹四人便到了全聚德。

  徐立春在大厅选了个靠窗的位置,让立夏看着健秋,自己带着立秋来到柜台。

  按照斤两不同,烤鸭分为两种,8块的鸭坯4斤左右,10块的鸭坯5斤以上,按照三个女孩的食量,两只鸭子肯定吃不下,徐立春让服务员开了一张十块钱的烤鸭票子。

  烤鸭比较费时,徐立春又花了7块多钱,点了个软炸大虾、木须肉、香菇油菜。

  跟着服务员来到大厅后边的库房,隔壁就是烤鸭的炉子,库房里气温比大厅高得多。

  两排木头架子上挂满了鸭坯,鸭坯充气过后形态丰盈饱满、个头大小整齐划一、皮肤光滑没有斑点,徐立春在五斤的鸭坯里随意选了一只,拿毛笔沾着糖色在鸭背上写了个“寿”字。

  回到座位不久,徐立春点的三个菜便上桌了,徐立春从包里拿出北冰洋,兄妹四个就着北冰洋大快朵颐,今儿主要是吃烤鸭,立秋和健秋吃了两只虾,徐立春便提醒她俩,让她们留着肚子吃烤鸭,点的菜大都进了徐立春的肚子。

  烤鸭终于烤好了,服务员端着托盘上桌。

  “同志,您点的鸭子给您烤好了!”

  顺着服务员的手势,一只全身呈枣红色的烤鸭呈现在大家面前,烤鸭油光润泽,散发着果木的清香,令人赏心悦目。

  服务员伸手,示意徐立春检查一下:这是不是您挑的鸭子,我们后厨有没有调包?

  这确实是自己点的那只,徐立春在酱紫色的鸭脊上隐约看到自己写的“寿”字。

  “真香,同志,麻烦您帮我们片鸭吧。”

  服务员开始片鸭件,徐立春也开始忙碌起来,把荷叶饼摊开,放在左手上,把三块鸭肉片裹上甜面酱,放到饼上,再在里面放入葱段、黄瓜条。

  三个妹妹还是第一回吃烤鸭,她们跟着哥哥有样学样。

  哥哥速度快,第一个荷叶饼给今天的寿星徐立秋,第二个给健秋……

  吃烤鸭还是要自己操作,方能根据自己的口味,领略烤鸭的全部滋味,两个妹妹很快便嫌弃哥哥,开始自给自足了。徐立春乐得清闲,看着三个丫头喜笑颜开的样子,他觉得无比的满足。

  立夏动手能力更强,也更懂事,她包了个荷叶饼递给哥哥,两个小家伙亦步亦趋,兄妹四个其乐融融。

  “周南,徐立春跟他妹妹在那边哩。”

  周南顺着张海明的手指看过来,与健秋打了个照面。

  “哥,是那个漂亮姐姐。”健秋摇着哥哥的手臂说道。

  徐立春调头看到周南拉着一个小女孩,跟张海明站在一起,他赶紧站起身,迎了过去。

  “周南、海明,你们也来吃鸭啊?”

  “嗯呐,我堂姐请客。”张海明答道:“立春,你小子够奢侈的啊?”

  “今儿是我二妹生日,我们全家给她庆生。你们咋才来?早点我们一起多好。”

  张海明转了一圈,愣是找不到桌子。

  “你们不如跟我们挤一桌吧,我们也吃得差不多了。”

  “也成,我去跟堂姐说一声。”

  不久以后,张海明领着一个二十三、四岁的女青年,和一个八、九岁的小屁孩过来。

  “立春,这是我堂姐张海晏。”

  张海晏戴着眼镜,长相秀气知性,在她的嘴唇下方长着一颗痣,这颗痣给她增添了不少女人味。

  “海晏姐,您好。我是徐立春,跟海明是同学。”

  “你就是徐立春啊,长得是不错啊。”

  “海晏姐,这边请。”

  几个人来到徐立春他们就餐的地方,三个妹妹赶紧站起身。

  一张八仙桌坐九个人,稍稍有点挤,好在徐家兄妹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徐立春张罗着让服务员把鸭架打包。

  三个妹妹都认识周南,立夏拿出零食分给两个小孩,健秋对着周南甜甜地叫“姐姐。”

  周南牵着的女孩跟健秋差不多大,她扑闪着大眼睛,抬头看着自己的堂姐。

  “晓白,这是立春哥哥,立夏姐姐、立秋姐姐,这是健秋。”

  “周南,这是不是你妹妹周晓白?”

  “徐立春,这是我三叔的女儿,就叫周晓白,你咋知道的?”

  “我当然知道了,海明,这是不是你弟弟张海洋?”

  “立春哥哥,你写的歌太好听了,每一首我都会唱。”

  “真的吗?《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你会不会?”健秋问道。

  周晓白转头看向姐姐。

  “这首歌才发表两天,回头姐姐教你。”周南转头对张海晏说道:“海晏姐,这首歌可好听了,在国庆歌曲征集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真的吗?”张海晏转头对徐立春说道:“徐立春,我想给你写一篇人物专访。”

  “给我写专访?海晏姐,您拉倒吧,我还不知道自个几斤几两?”

  服务员把鸭架已经打包,徐立春怕耽误别人用餐,赶紧告辞。

  兄妹三个把立夏送回学校,然后回家,不想在大杂院门口遇着张海洋他们。

  张海晏今年大学毕业,分配到报社做记者,正为新闻素材匮乏发愁,遇着徐立春,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感觉今天这顿饭请得值了。

  吃饭的时候,张海宁跟周南和张海明不断打听徐立春的情况,越想越觉得徐立春的事迹很有价值,吃过饭便让张海明带她来大杂院。

  张海晏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徐立春艺术道路的起点竟是因为妹妹,短短五个多月,徐立春竟然创作了八首经典儿歌。

  这个青年用稚嫩的肩膀挑起了生活的重担,他为了悉心照顾妹妹,辍学回家,坚持自学,学习成绩依然名列前茅,三个妹妹在他的教导之下,成绩优异,大妹妹顺利考入BJ市卫生学校。

  这孩子的事迹实在太励志、太感人了,关键这孩子长得还这么好。感动、敬佩、同情,甚至有点倾慕,如果这孩子年龄再大点,自个肯定会喜欢他,难怪周南对海明没有感觉呢?

  专访结束后,张海晏问徐立春有没有创作新歌,徐立春演唱了《希望的田野》、《父亲》,张海宁觉得《希望的田野》很好,很适合跟专访一起刊载在报纸上,她拿走了歌谱。

  周晓白不好意思提要求,她撺掇好朋友徐健秋,让哥哥作一首儿歌,徐立春给两人演唱了《童年》。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