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女摄政之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第75章 离宫在即

  距离赴卡城的日子越来越近了,离宫前,上官赋仍在探寻流光宝鉴的下落,各宫各处,唯一没查清楚的就是曾今的太妃殿,如今的承庆宫了。

  “尚宫大人,上官即将离开洛宫,特来请太后娘娘安。”

  “看不出来,你竟是个守规矩的。”

  崔尚宫露出几分不屑,说话阴阳怪气得很。

  “尚宫大人,可否让下官拜见太后娘娘?”

  “娘娘嘛,就在园中。”

  崔尚宫伸手一指,上官探头望了过去,只见,郭太后正与承恩太妃在一同赏花呢,这可本朝未有之景啊。

  “太妃,这些花瓣采下,可研磨成胭脂,最称你了。”

  “诶,牡丹乃国色,全应归于太后娘娘,丽华怎敢逾矩?”

  瞧着郭太后与承恩太妃一副其乐融融的样子,赋儿还以为自己踏错了宫门呢。

  “上官赋参见太后娘娘、太妃娘娘。”

  “呦,是上官掌事啊,快要去卡城了吧。”

  看着太妃那和眉善目的样子,赋儿愣了一愣,片刻后,才道:“正是,故而,特来拜会两位娘娘。”

  “上官掌事,哀家有件皮袄子不错,最适合卡城那苦寒之地,赏你了。”

  郭太后亦是宽厚有加,上官赋竟有了受宠若惊之感。

  待到拜会完毕,正要出承庆宫之时,上官赋走到崔尚宫身旁,悄声道:“尚宫大人,两位娘娘,这是?”

  “诶,上官掌事,识时务者为俊杰嘛,洛宫来了一位马皇后,二位娘娘再斗下去,岂不是便宜了他人?”

  “哦,原是如此。”

  上官心领神会,可此行的首要目的,她仍未完成,扫视承庆宫一圈,不像有能藏流光宝鉴的地方呀。

  想来,没有玉龙明珠探宝鉴的法子,论谁也猜不到,宝鉴啊,就藏在承恩太妃萧丽华的正仪镜中,那硕大的镜体中竟还藏着另一面镜子,这镜中之镜,一时恐难见天日啊。

  几日后,蔡文兴来掌事司传令。

  “上官掌事,太子随从传来口谕,令你赴杜陵与太子会合。”

  “赴杜陵?”

  “是啊,咱家还以为,太子把你给忘了呢,封了个‘女校书’。却被留在洛宫,着实叫人尴尬啊。如今好了,太子安排的车驾已至,‘女校书’要上任了。”

  蔡文兴的心思很是复杂,半是羡慕,半是不甘。

  “可总管大人,我得准备准备啊。”

  “准备?你不过就是个校书,准备什么?”

  蔡文兴前来传太子口谕,上官赋为何推说尚需准备?这原因嘛,在于青瑶。

  “总管大人,既为校书,当然得准备得当啊,否则,如何撰写公文,修订典籍呢?”

  上官赋所言极是,校书自当带上大批典册,以供日后使用,不过,她最要带走的是青瑶。

  “青瑶,届时,我借由与翠红姑姑道别,你便乘机上车,同我一道出宫。”

  “好,姐姐,青瑶这就去把宝物银钱给取出来,不能便宜了他人啊。”

  青瑶还想着那些银钱宝物,赋儿只得拖拖拉拉一个下午,假意整理典籍,实则是等青瑶赴后山取得攒下的宝贝。不过,青瑶一个人,拿不了多少东西,且时间仓促,故只得挑了些好的。

  “姐姐,银票我全带上了,只是那些宝物,沉的,只好弃了,小巧金贵的,我全拿来了。”

  待到傍晚,万事具备,上官赋让青瑶去找蔡文兴,告知其可以准备车驾了。

  “准备车驾?太子安排的车驾不是已等在宫门口?还须准备其他车驾?”

  “总管大人,典籍甚多,且姐姐还有些随身衣物要带,所以,仍需车驾。”

  “这样啊。”

  “总管大人,洛宫又不缺车驾,到了宫门口,难不成,您还太子的人再搬运一遍典籍吗?”

  “不是车驾的问题,而是。。。”

  “总管大人,怎么一点小事都不允呢?姐姐毕竟与大人同仇敌忾过呀。”

  听着青瑶唠叨了几句,蔡文兴有些不耐烦,心想,如此小事,顺水人情罢了,就安排上吧。

  夜幕降临之时,也是离宫之时,上官赋即将离开这个待了三年多的洛宫。

  “翠红姑姑,此一别,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见,赋儿感激姑姑这些年来的照顾。”

  常兰院的管事姑姑李翠红过往待赋儿极好,临别在即,赋儿与姑姑互道珍重。

  “赋儿啊,姑姑知你是极聪慧的,可陪王伴驾,毕竟不是易事,稍有不慎,则性命堪忧,还望赋儿小心为上。”

  “姑姑,赋儿明白。”

  翠红姑姑抹了抹眼泪,转头对一旁的青瑶道:“青瑶,快和你姐姐道别啊,净愣着不说话。”

  青瑶走向上官赋,眼神转圜间,只道了一句,“姐姐,珍重。”

  “姑姑,赋儿实在舍不得青瑶,青瑶还是送我到宫门口吧。”

  “也好,你们姐妹情深,好好道个别吧。”

  翠红姑姑素来知道两姐妹之情,欲扶两人上车,可一旁的蔡文兴却道:“青瑶,终是要别的,送到宫门口又如何?”

  “诶,文兴,她们姐妹情深,你怎可如此不尽人情?”

  在蔡文兴处,翠红姑姑一言抵上旁人万言,她开了口,蔡文兴只道:“好,青瑶,你上车吧。”

  说罢,蔡文兴等人欲跟上车驾,翠红姑姑见状又道:“文兴,你就别打搅她们了,备下的酒菜都要凉了,赋儿不吃,你也不吃吗?”

  蔡文兴终归是听姑姑话的,他入了常兰院,便没再管赋儿与青瑶。

  “青瑶,快藏好,要到永承门了。”

  转眼,车驾便至永承门,太子安排的马夫随从已等在宫门口。

  “守卫大人,因典籍颇多,故而,蔡总管又安排了辆车驾于我。”

  “哦,也是,上官校书以后便要与这些为伴了。”

  “大人,不必检查了吧。”

  “不必、不必,上官校书,我们信得过。”

  永承门的守卫素来拿钱办事,上官赋给了点银钱,他们就痛快放行了。

  于是乎,太子随从接过洛宫车夫的缰绳,驾着载有赋儿与青瑶的车,离开了洛宫。两辆车驾,一前一后奔赴杜陵,至半道,太子殿下出现了。

  “赋儿,你终于来了。”

  “听说,殿下是去杜陵游历了一番,才想起赋儿的。”

  一见面,赋儿便使起了小性子,太子见状,遂故意道:“没错,那里美娇娘甚多,本太子自是要游历一番的。”

  “你!”

  赋儿觉着气恼,可对方是太子,作为秘书省新任校书,她岂可妄言?

  “姐姐,姐姐,快把我拉出来。”

  熟悉之声再起,太子殿下瞪了上官赋一眼,闻声望去,只见向青瑶从车座底下探出半个脑袋。

  “怎么哪里都有你?”

  “殿下。。。呃,青瑶拜见太子殿下。”

  青瑶颤颤巍巍地爬下了车,但见太子的目光瘆人,又缩回了车上。

  “你就一个人坐车,好好看着这些典籍!”

  太子一把拉过赋儿,将其带至自己的车驾之上,青瑶尴尬地看了看四周之人,只得蹑手蹑脚地滚了回去。

  远处的山上,有人正瞧着太子一行人等,瞧这飘逸的姿态,定是公孙飘渺。公孙叹了口气,只觉此局意外太多,赋儿也愈发不听话了。

  而另一头,太子的车驾之上,太子一把将赋儿给拉了过去。

  “坐过来点。”

  “殿下,已经靠着很近了。”

  “再近点!”

  太子径直揽赋儿入怀,令赋儿动弹不得。

  “殿下干什么呀?”

  “干什么?瞧你冻的,手如此冰凉。”

  太子握着赋儿的手,赋儿倒在太子的怀中,裘皮袄子包裹着两人,寒夜里,有了些许暖意。

  就这样,景兰太子带着上官赋去往卡城,那卡城又是怎样一番景致呢?后事尽在玉门关外,卡城舞曲之中。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