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死了,这又是一个让周予安意外的消息。
他的病是她亲自诊的,导致脖子以下不能动弹的主要原因是脊柱断裂。常年卧床致使他全身的肌肉有不同程度的萎缩,但小海将他照看的很好,再躺个几年不成问题。
针对他断裂的脊柱,周予安也认真思考出了几个治疗方案。要不是因为护城河里的浮尸,她这会儿应该在秦中的宅子里为他制定接骨前的调理方案。
方案还没定,秦中就死了,莫不是小海将其杀死的?
“不是小海,小海在大牢里关着呢。”抱琴道:“杀死秦中的应该是当年追杀他的那个人。”
“太巧了!”周予安坐起身:“一切都太巧了!”
“秦捕快也是这么说的。”抱琴朝周予安那边挪了挪:“云州城发生碎尸案,碎尸案的凶手是小海,小海的父母是被秦中他们斩的头,而秦中跟他的师兄弟们之所以被牵扯进去,是因为那些人的身份不能被外人知晓。”
“秦中的师傅跟师兄弟们被灭口,秦中逃过一劫,却又因为洞悉了里头的秘密被追杀。”周予安眯着眼睛:“秦中救了小海,小海又在秦中被追杀的时候救了秦中,而后十年里,两个人一直居住在山上。”
“我们循着线索到了山上,发现杀人碎尸者正是小海。回城时遇到捕快拦车,说是护城河里发现了浮尸。浮尸共有二十一具。”
抱琴接着周予安的话说下去。
“二十一具尸体,还是被河水泡得不成样子的尸体,倘若运回城里,势必引起百姓惶恐。怎么办呢?放在义庄里。可云州城的义庄在城里,想要安置这二十一具尸体就必须找个新的地方。”
“新的地方有,是一处废弃的庄子,人称销魂窟。销魂窟的主人是北狄北贤王的侄媳妇,这些死者是她从各地搜罗来的俊男美女。他们被迫在销魂楼里做迎来送往的买卖,最后又被销魂窟的主人所害,抛尸于护城河中。”
抱琴点着头:“好巧不巧,他们刚好在这个时候浮上来的。”
周予安跟着点头:“好巧不巧,销魂窟与秦中所居住的那栋宅子有关。”
抱琴捏着下巴:“是蛮巧的,就像是有一只看不见的大手在幕后摆弄着这一切。”
周予安问:“你方才说秦中那宅子有故事,什么故事?那个故事没准儿跟秦中的死有关。”
抱琴摇头,“应该是没有关系的,那宅子跟一个女人有关!”
女人?
仍是一个让周予安没想到的答案。
宅子的主人他们已经知道了,是北贤王的弟弟。他的结发妻子是北狄贵族之女,夫妻间的感情并不好,成婚二十余年也只生了一个孩子。
那个孩子他们也知道了,就是那个倒霉的被新婚妻子下毒害死的北贤王的侄子。
他们唯一不知道的就是关于山上这栋宅子的事情。
抱琴接下来讲的就是宅子的事情。
出身显贵的北狄将军为何要将私宅建在山上?
因为他爱上了一名大晋女子,且对方还是某个军士的遗孀。
倘若此事被北狄王庭知晓,一定会有人来刁难甚至是除掉这种名字。为保护心爱之人,迫不得已在山上修筑宅院,以听和尚诵读佛经,消除自身业障为由常年居于山上。
北狄将军与那名女子在山上一住就是好多年,但从未有人见过那名女子的真容,只在偶尔经过时,听见里头传来的琴音。
后来,女子的儿子长大了,用这位北狄将军教他的功夫杀死了他。理由很简单,他要为自己的父亲报仇。女子将儿子送走后,以琴弦自尽于北狄将军身旁。琴案上摆着她的遗书,里面详细记录了她和这个北狄将军的过往。
第一次见面是在随军北上的路上,快到边境时遇到了半路截杀的北狄军队。跟她一起的人都死了,唯有她活了下来。她知道,他们之所以没有杀她是因为北狄将军看她的眼神。
那不是将军看向俘虏的眼神,也不是猎人看向猎物的眼神,而是男人看向女人的眼神。
她很害怕,怕他像传闻中的那些北狄人一样将她扛回营帐。她一边哀求,一边用手悄悄握住簪子,跟苟且偷生比起来,她宁可跟那些军士一样死在这里,起码留个清白。
他没有强迫她,而是问清楚了她要去哪里。
她忐忑了一路,直到看见丈夫的营地才如释重负,瘫倒在地。
丈夫知道她的遭遇,却不知道她是被北狄的一位将军护送来的。临近大晋的营地时他们换了衣裳,扮作附近百姓的样子,丈夫以为她是逃难逃过来的。
第二次是在附近的城镇上。那时,她已有了身孕,丈夫陪她去镇子上采买。远远的,她看见了他,仍是一副北狄人的模样却穿了大晋人的衣裳。
那个镇子上有很多的北狄人,他的出现并未引起众人的注意。目光交错的一瞬间,女子明白他是冲着她来的,吓得她连忙装作不适,拽着丈夫的胳膊回去。
第三次是在丈夫阵亡后,他于当天夜里出现在丈夫的灵堂外,问她愿不愿意跟他走。她吓得不轻,用丈夫留给她的短刃抵在脖子上让他快点走。
寡妇门前是非多,况且还是一个年轻漂亮的寡妇。丈夫三七还没过,门前就聚集了很多的无赖,那些无赖都想占她的便宜,甚至还有人深夜破窗而入,想要欺辱她。是北狄将军一而再,再而三的救了她。
她是大晋军士的遗孀,但那些大晋人并未善待她。
看着怀中被吓得瑟瑟发抖的孩子,她决定跟这个护着她的将军离开。
委身于他是为了活命,在她心里,她始终是那个阵亡了的大晋军士的妻子,她始终是对不起自己的丈夫的。这种自责与愧疚,在得知丈夫被杀的真相后到达了顶峰——将军是故意带兵攻打他们的,为了确保她的丈夫能被杀死,他给自己的亲兵看了她丈夫的画像。
从得知真相的那天起,她就埋下了为丈夫复仇的种子。
她刻意讨好将军,哄着他,让他教儿子学功夫。
她告诉儿子真相,让他忍辱负重,日复一日的勤练,只为有朝一日能给他的亲生父亲报仇。
至于为何要自尽在将军旁,女子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一是委身仇人多年,愧对自己的亡夫。
二是将军对她们母子不薄,杀了将军,她亦心中难安。
生死两难,唯有如此才能解脱。是非恩怨,留于身后之人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