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人?”许是方醒来,脸上仍旧带着几分惺忪的神情,额上的那朵梅花显出几分娇丽来,过了半晌方醒悟过来,喜悦重重,嬛嫔对袅舞行礼恭贺道:“恭喜林良人,贺喜昭仪姐姐。”
“哪儿的话,本宫何喜之有。倒是嬛嫔可知晓为何姐姐被晋封为良人?”我特地卖了个关子,指了指袅舞尚未隆起的小腹,待嬛嫔脸上浮现出一副疑惑得释的神态,这才笑道:“姐姐已有两个月的身孕,你说算不算得上是喜事一桩?”
“昭仪姐姐所言甚是。”嬛嫔忙笑道:“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再得皇嗣。但愿——”话未言毕,便住了口。
“怎么,连贺喜的话都高兴地说不出、想不到了?”皇帝亲昵地捏了捏嬛嫔玲珑小巧的鼻子,动作举止分外亲密,“你这额上落了一朵梅花,真正显出你气质凛冽来。”
皇帝从未与我这般亲近。纵有几分亲昵,亦在人后,而非人前。如此看来,嬛嫔来日的威胁不小。若她与我仍旧交好便罢,若不然,我在这宫中可谓又多一个劲敌。
“并非如此,而是——”嬛嫔难以启齿,起身让位,自己个儿落座梳妆台前,取眉笔画眉,一壁试图抹去额上的梅花,一壁缓缓道:“妾妃不过想着林良人初次有孕,理所应当该小心谨慎些。”说着,起身落座皇帝身旁,对坐在一起的吾等二人语重心长道:“可万勿如柔贵姬那般。”言毕,哀叹一声,面色担忧。
柔贵姬自产下死胎之后,闭门不出,只一心修补霓裳羽衣舞曲,甚是投入,连对皇帝亦爱搭不理,近几日来隐隐有得皇帝礼遇而失宠迹象。想来她系对这御殿生活去了盼头,这才过着如隐士一般的日子。
果然,皇帝神态微微落寞,道:“如儿她近几日可谓意志消沉,朕也试过许多法子逗她开心,到底没办法。”转头瞥见我在旁,倒笑将起来,道:“袅舞精乐器,昭仪通舞蹈,你们若时常去,恐怕如儿会高兴些。”
“陛下可别忘了林良人现如今身怀有孕,柔贵姬到底未生出皇嗣,系不祥之人。”嬛嫔拉拉皇帝正黄色的明缂丝衣袖,语气娇弱,甚是教人怜惜,“昭仪姐姐现如今亦有嘉敏帝姬需得好生照看,哪里来的功夫日日与柔贵姬为伴。倒不若留给柔贵姬一些时日,多少能抚平心头感伤,再为陛下怀上龙裔。”说着,径自去了梳妆台前,细细擦拭额头。
“如此说来,这段时日让她好生修补舞谱倒是好时机。”皇帝抚着下巴,若有所思道。
我心下却甚是寒凉:柔贵姬失子,此刻心中更是苦恼之际,皇帝却只一心挂念着霓裳羽衣舞曲,到底叫人心寒。嬛嫔亦如此。此刻竟能说出如此令人心底发寒的话来。柔贵姬平日里虽未与她要好,到底有点头之交,如何这般冷漠无情?
“哎呀,额上这梅花怎么洗不去啊。”几番尝试之后,嬛嫔娇滴滴、脆生生的声音一时间响彻殿内。
“抹不去便抹不去吧。朕倒觉得此花落于你额间,愈加衬托出你的瑰丽无双。”皇帝说着,走向嬛嫔,温柔抚摸着她美丽光洁如白玉一般的额头,细细盯着那一朵梅花仔细看着。
我此时方意识到嬛嫔何等受宠,故而愈加担忧:若它日我与她势成水火,胜败之举,到底花落谁家?如今看来,依我与她近几日的相处,她乃坦然诚心之人。我亦吩咐承文仔细打探她的底细,却意外得知她与我乃同一届秀女。如此一来愈加教我百思不得其解:依她如此相貌,当日泽媛殿内怎会落选?难不成系有人暗中使诈?念及此处,我惊出一身冷汗,分外寒颤。
“怎么了,清歌?”袅舞见我微微颤抖,悄声关切问道。
“无碍,许是着了些凉。”我摆摆手,轻声道。
袅舞诧异地望了望我脚边的一盆银炭神雀负雏衔鱼熏炉,里头正徐徐升起白烟,飞扬出一片温暖清芬的云烟之气,不再多言,拉我起身告辞,二人出了落梅居。
回了瑶光殿,我暗中思量当日云容所言,细细琢磨起来:或许,此刻我能得享福贵,一切皆仰赖当日贵人相助之故。若非如此,只怕我定早早落得个撂牌的下场,如嬛嫔一般,沦落为内御。她此番倒好,机缘凑巧,上天注定。若换成是我,倒不知会如何。
倚华早早在殿内点起一尊凤钮蛟龙四叶熏炉,往里头撒入沉水香的粉末。眼见着烟气袅袅,向上忽悠着升起,我的思绪亦安适随和起来。
袅舞见我沉默不语,挽了挽月牙白织金绣粉色梨花锦缎衣袖,执过我手,柔声安慰道:“你何必多心。陛下素来雨露均沾,昨日系你,今日系嬛嫔,有何不同?你不若放宽心。不然,吃亏的便系你了。”
“劳烦姐姐安慰了。”袅舞不解我心思,我亦不欲多加解释,只得勉强笑一笑,拉她入了内殿,一壁饮茶,一壁闲话,至午膳后方散去。
三月廿三,是日天际辽阔,碧蓝之色铺天盖地。放眼望去,一片晴朗无云,日头甚是明软,叫人心底里头升起一股暖洋洋的春意妩媚,衬得御花园里头盛开的白玉兰那娇嫩的花容格外清新脱俗,愈加显出姿态俏丽而气质雅韵,令人望之心生愉悦之情,如同身处百花园之中,花香清姿格外浓郁唯美。
用过午膳之后,方睡过午觉,着一袭暗红丝缎金银丝百鸟祥瑞纹锦裙,华丽瑰姿,发髻之上簪数对玛瑙嵌珠喜鹊珠花,喜庆红意,额间一朵白玉嵌珠喜鹊花钿,粉白清丽,身披一件深碧色遍地锦滚花锦缎羽纱斗篷,我便往彤华宫东侧殿——雪夜厅探望稚奴。
“密华姐姐,你来了。”稚奴闻得动静,抬头一瞧,见是我,笑着打招呼。
自交由我抚养之后,稚奴性格大变,与往常截然不同,甚是开朗活泼,时常与蜜棠、星回玩笑嬉戏,习腌渍蜜饯果脯、调配香料之道。此刻,他正学着调配一味妩媚娘。
手边有割香时使用的台子——割香台,另有割香工具——锯、小刀、厚刃刀、槌、凿子等。割香台旁便系装香道工具的乱箱,内有工具无数,诸如银叶挟、香筷、香匙、莺、羽帚、火筷、灰押、地敷、银叶、名垂纸等,整齐摆放其中。
此外,屋内摆有焚香必备的宣铜炉、潘铜炉、彝炉、乳炉,如茶杯那般,整日皆可用。
以红漆蔗段锡坯的香盒可装黄、黑色香饼。香瓷盒可选定窑或饶窑产的装芙蓉香、万春香、甜香。有三子盒或五子盒者,可用来装沉香、速香、兰香、奇楠香等。
所用炉灰乃先取纸钱灰一斗加二升石灰,以水拌和成团,放入大灶中烧红,取出研磨至极细,再将此炉灰放人炉中使用,火便不会熄灭。制炉灰者,切忌不可以杂火或恶炭烧灰,一旦以杂火或恶炭烧灰,火便会死而无灵气,且将灰放人火中一盖,便会熄灭。
香炭殜者,以鸡骨炭碾为末,加葵叶或葵花,再加少许糯米粥汤调和,最后以大小铁锤击成饼状,饼愈坚愈贵,可烧多日。若以红花楂代葵花叶,或用烂枣加石灰与炭来造,亦妙。
再论隔火砂片,则依烧香为取味,而非取烟之理。
烟若猛,香味亦散,香易熄。取味欲使香味幽远,经久不散者,必须用隔火。但不可以银钱、明瓦片隔火,此法过于俗套,且银钱、明瓦片过热则不能再隔火。
以玉片隔火虽妙,但远远赶不上京都烧破砂锅底隔火之法:将破砂锅底磨成片状,厚半分,焚香时用来隔火最妙。炭卮烧透后,放入炉中,将炉灰拨开,仅把炭卮埋半,不可立即以灰盖炭火。先焚烧生香,称为“发香”,其目的以炭卮焚香时,香不至很快燃尽。
香焚成火后,以筷埋炭卮,四面围起,上以灰遮盖,灰厚五分,然后依火之大小,往灰上加砂片,片上又放香。如此,香味便慢慢散发出来了。
但需切记,定要以筷在四面插几十小眼,以通火气,使火气四处流动,炭才不至熄灭。香味浓烈,便系火大,此时则需取出砂片,加灰再焚烧。香烧尽,余下炭块以瓦盒装起,再倒进火盆,则可熏焙衣被。
再论灵灰。炉灰需整天烧,方有灵效,若十日皆不用,灰便会润湿。如遇梅雨季节,灰太潮,火便需熄灭。此时,须先将另外的炭火放入炉中将灰烘一两次,方可将灰放至香炭卮上。如此,火在灰中方不至灭而久久燃烧。
论起匙箸,小勺和筷子唯有南都白铜制的方称得上美观实用。瓶要以吴郡新近造的短颈细孔瓶。其中,以插入筷时不会因力量不均而扑倒者最为实用。瓷制的瓶,如官窑、哥窑、定窑所产,数量虽多,然则皆不适合日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