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莲儿复仇记

第182章 刑场偶遇

莲儿复仇记 吴楚东 2430 2024-11-13 10:52

  午时三刻马上就要到了。

  六个身着囚服的身影跪在地上,被五花大绑着,尽管他们的头被压到不能再低,还是能看见他们脸上布满淤青与血痕。蓬乱的头发,瘦小的身躯,还夹杂着稚嫩的抽泣声,王春华无论如何也无法把他们和“反贼”二字联系到一块去。

  “反贼……”她默念着这两个字,望向一旁地上的那具尸体。那具尸体正是昔日的李敬亭,他仍维持着死时的状态,赤着上身,遍体鳞伤,脖子上有一道触目惊心的剑伤。他的尸体也被搬来,与家人们一道弃市。

  王春华原以为别人会与她一样,对这几个妇人与孩子抱有些许同情,对“反贼”这二字抱有一丝丝的怀疑。这李敬亭只不过打了一场败仗,怎么就成了“反贼”了呢?这其中有什么因因果果?细节还未公之于众,就直接将李敬亭满门抄斩,会否不妥?

  然而事实证明王春华想多了,身边的群众们,无一不往这些“反贼”们身上吐口水,砸臭鸡蛋和烂菜叶,发泄着心中对“反贼”的怒气,没有什么能平静他们心中的火。

  王春华困惑了,她愈发看不懂现在这世道。尽管对于这起“策反案”的细节她也知之甚少,但身边那些义愤填膺的民众,对这起案子所知也不会比她多——无非就是刚刚监斩官宣读的那两句模棱两可的罪名而已,具体是个如何“策反”法,官兵们只字未提,她一无所知,身边那些民众同样一无所知。

  不过这似乎影响不了人们对“反贼”的痛恨——只消“反贼”二字,就足以激起民愤了。至于细节,谁管那么多?

  她困惑地望了望刑场上跪着的李敬亭妻儿,又困惑地环顾身边这些人的表情。他们是何等的愤怒,有些人紧握拳头,声嘶力竭地高喊“打倒反贼!”有的自行拉起标语,上面写着“李敬亭”三个字,打着大大的红叉。有的卖力地搬来垃圾,往李敬亭的妻儿身上砸去,每砸下去一记,都能引得四周一片高声叫好。

  王春华把头埋在人群里,又用面纱把大半张脸遮住,大气也不敢出,她唯恐眼神里流露出一丝对“反贼”的同情,都会让那些民众把矛头对准自己,也把自己视为李敬亭的同谋犯。

  她以为,同情之心是人性本能,周遭的一切却让她看不明白。她窃窃地想,人群中会不会有人和她的想法一样,内心抱有同情,只是不敢表露在脸上?

  怀着这样奇怪的念头,她又把面纱往上拉了拉,只露出一双眼睛,躲在人群中窃窃地观察着四周,想象着也许能寻找到与她一样的眼神。

  两副面孔出现在她的视线。

  夹杂在一片义愤填膺的高呼的浪潮之中,这两个人的表情是如此格格不入——这是两个三十多岁模样的男子,身材魁梧高大,体格健硕,目眶却噙着泪水,痛苦地咬着牙关,望向地上的那具尸体。

  午时三刻一到,刽子手们手起刀落,李敬亭的妻儿,六颗人头纷纷飞落,身首异处,溅起一片血花。

  群众一片叫好,高呼起“大周国万岁!”一时间,普天同庆,奔走相告,一派皆大欢喜的景象。

  那两个人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夹杂在这片欢呼声中,王春华听不见他们的哭声,但那肝肠寸断的痛,她确实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哪怕隔着喧嚣的人群。一时间,她也不由得鼻头发酸,红了眼眶。

  她拉紧了面纱,挪动步子,下意识地向他们靠近了些。在这片人流之中,心灵相通之人,唯有相互依靠才能找到一丝丝的温暖。

  “一生征战,却落得如此下场……”

  “王海,你还记得吗,当初将军与我们射靶、喝酒……”

  走得近了些,王春华隐隐听见两人哽咽的对白,不由得又挪动脚步,凑到了他们身后。

  “杨启光这种小人,永远不可原谅!”

  仿佛一记榔头敲在王春华心上,她听见了那个熟悉的名字,那曾是她一生所爱。他做了什么,为何成为别人口中的“小人”?

  “……国难当头,华亭郡的死活无人问,却只顾着给将军扣帽子,还要把铜州的大军全部调回来!”

  “杨启光会成为历史的罪人!”

  这个名字频频跳动在王春华耳朵里,每出现一次,她的心也随之颤动起来。原来,这起“策反案”是他一手推演——不,应该是莲儿一手推演。

  他的模样不可控制地又浮现在脑海,在她记忆里,还是那个翩翩少年的模样。他的阳光、他的笑脸,他童年时曾对她说过的戏言,仿佛还是昨天的画面。可是,现在的身份又不时提醒着她,他已不是过去的杨启光了,他的身边有了莲儿。这就是为什么她会沦落到父族、母族全灭,沦落到天香楼,沦落成这可耻的身份,无非是拜莲儿所赐。

  回忆在脑海闪过,快乐的,悲痛的。视线一晃,她分明站在这西市刑场上,面前的两个人,口中的杨启光,更是彻头彻尾的另一副模样。

  “王甲,我想不通,将军的为人有目共睹,真不知是哪里得罪了杨启光,以致遭受如此报复!”

  “外敌入侵、国土沦陷,他视而不见,他的眼里,除了私仇还是私仇!……”

  “我们的职权全没了,铜州的大军也要被调回,杨启光是要将我们赶尽杀绝……”

  两个人还在诉说着内心的不平,王春华默默听着,他们的对话夹杂在人声嘈杂之中,听得断断续续,但他们对杨启光的恨,哪怕隔着人声嘈杂她也能感受得如此深切。

  她默默念着他的名字,心底的失落悲哀又一次被勾起。他,现在已经沦落至此了吗?周国,现在已经沦落至此了吗?

  也许真的是做了太久的大家闺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最近沦落到天香楼,也是整日歌舞升平,两耳不闻窗外事,她发觉自己竟对世界一无所知了——他们口中的“国难当头”“国土沦陷”“外敌入侵”,她一个字也听不懂。在她印象里,周国就算经历两场战败,就算经历朝廷党争,也不至于沦落到如此境地——“外敌入侵”,哪个国家敢主动入侵周国?这是她听错了,还是那两人说的是另一个世界的事?

  “二位公子。”她下意识地叫住那两个人。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