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莲儿复仇记

第253章 253如何立储

莲儿复仇记 吴楚东 3042 2024-11-13 10:52

  濮国。灰砖青瓦,木门窗,前后两进的小院落,朴实无华,却又有浓郁的书卷气息,与私塾有些相像门口黑色牌匾上,道劲的笔法写着“紫砂学堂”四个大字。

  何季勋让一高一矮两位小伙计带领蒋安在“紫砂学堂”中观摩学习。矮的那位小伙计清了清嗓子,对蒋安介绍道:“我们这里,是一个以周国紫砂文化为核心,结合艺术品鉴、艺术收藏、艺术展览,开启经典与实践相融合的学习,以东方智慧启迪生命、以高雅艺术提升美育、以传统雅乐滋养心灵,为当代濮国人提供身心安顿的智慧成长平台。我们共有十三家分店,在这共计三十九亩又三分三之大的‘紫砂学堂’文化空间内,我们构建温润雅致的场景,真实还原了对周国紫砂文化的美好重现,全方位呈现‘以物入道’的境界,让人们通过沉浸式体验,涤荡烦恼,静心养神,悟归生命本来之处。近一年来,我们‘紫砂学堂’已在馆内或馆外成功举办三百余场文化研习讲座、百余场文化雅集,让周国经典紫砂文化以多种形式得以在世界范围传播与发扬……”

  “说人话。”高的那位小伙计撞了一下矮的那个。

  矮伙计呵呵一笑,对蒋安言简意赅道:“其实咱们这儿呢,就是卖课、卖壶、卖泥巴以及卖各种合作方货物的。”

  蒋安起初正听得迷迷糊糊,给这么一说,终于茅塞顿开:“原来如此。”

  高伙计补充道:“卖泥巴、合作方交接的事,你先不用去管,别的店你也不用去管,何师傅说,你现在就跟着我们整理、清点、包装货物就好了。”

  蒋安点头记下。

  “你现在还小,何师傅还要让你读书,课业之余帮我们做点事情就好了。”高伙计道。

  蒋安好奇道:“濮国既然属于‘四国同盟会’之一,他们濮国人应该很讨厌周国才对,为什么你们的‘紫砂学堂’可以办得这么大,这么受欢迎?”

  矮伙计道:“其实濮国人,虽然讨厌周国朝廷做的那些事,投毒、内斗、文字狱什么的,但对于周国的传统文化,比如紫砂工艺什么的,还是很喜欢的。一码归一码,不能把一个国家给打死啊。”

  蒋安懵懂地点头,“我原先以为,但凡‘四国同盟会’的人,都很讨厌周国人,讨厌周国的一切,原来并不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你还小,不懂的东西多了,以后都会慢慢懂的。何师傅是个很会做生意的商人,这里是个很好的平台,你不仅可以学到做生意的东西,还可以开拓眼界。那么接下去,就看你自己的觉悟和造化了。”矮伙计道。

  蒋安点头。这一路从西京逃难而来,其实他除了逃离“妖女”柳如莲,并没有任何方向,手头的那点小妾看不上的盘缠也快花光了,现在能碰到何季勋收留他在这儿做活,还供他继续读书,算是不幸中的万幸。尽管何季勋现在已经沦为一个彻头彻尾的商人,但蒋安隐隐觉得,做商人并没有错,哪怕唯利是图也无可厚非,毕竟有钱能使鬼推磨,尤其是在这动荡的年代,金钱的力量也许会格外重要。

  他跟随二位伙计,继续在仓库里干起活来。

  西京,热闹的前街。

  满大街红红绿绿的幌子写着琳琅满目的美食,一栋高档的酒楼映入眼帘。它装修得金碧辉煌,门头是两串长长的灯笼,它的漆柱、檐角、门窗的雕花都透着一股脂粉的气息,门头的三个大字赫然是:“天香楼”。

  走进那华丽装修的门庭,恍惚如来到另一个世界。放眼望去,尽是些涂脂抹粉、身段姻娜的女子。她们衣着华丽,姿态诱人,像花儿一样簇拥着,美丽的面孔令人目不暇接。

  郑通已经在这儿混迹一些时日了。他隔三差五便过来,留意这儿的女子,就连此刻,身边也环绕着三五美艳女子,尽管她们没有一个是王春华。

  当初他第一次来,给鸨母亮出那张李珍给他的秦二小姐的画像,鸨母便第一眼认出了画中人:“是她,就是她。”说罢,指着角落那张七弦琴,“当时,她常坐在这儿弹琴,弹得最好的是那曲《风入松》,当时不知多少客人被她吸引。我们这里是有很多会弹琴的女子,但还从来没有像她弹得那么好的,而且还出口成章,能与客人吟诗作对,特别受欢迎。只不过,她只来了短短几日,就突然失踪了,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后面还有很多客人问起呢,但是我也没办法,她就这么不见了,别处也没人看见过她。算起来,已经是好几个月前的事情了。”

  得知这一切的时候,郑通心里既开心,又难过。开心的是,算是找到了王春华的消息,难过的是,不能算是找到了王春华的消息。现在周国形势可谓朝令夕改,说变就变,一天都有可能好几个样,这滞后了好几个月的消息,世界都已经翻天覆地,到哪里还能打听到王春华的近况?

  他只能守在这里,守在她最后出现过的地方,等待一线生机,虽然他也不清楚到底在等待什么——等待她回来继续重操旧业?

  天香楼里,形形色色的人客来来去去,他被三五个花枝招展的女子簇拥着,心中却是不知何去何从的茫然。

  宫中。皇上依旧久卧病榻,面带愁容。

  一面绘有山水诗词的屏风后,是悬挂着精美帷慢的龙榻,床上铺着绣有龙纹的绸缎被褥。一旁的茶几上,博山炉里正缓缓升起缕缕青烟,空气中漂浮着淡雅而醇厚的沉香,一片宁静优雅。

  躺在柔软舒适的枕头上,皇上却并没有感到舒适,只觉得有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恐慌。

  眼下的局势,他不是不了解。久病不愈,储君未立,若忽然驾崩,不知朝中会产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革。这绝不是他想看到的。

  可是眼下,“手足相残、无事生非”的杨启光,胸无大志、不谙世事的杨启文,年纪尚幼、一无所知的金桥王,以及那“血脉存疑”的杨启志,哪一个都入不了他的法眼。立储一事给他的压力,一点不比那“四国同盟会”少。

  “李祥,杨启志的病好些了吗?已经两天了,他什么时候可以过来?”皇上有气无力地问道。

  “回陛下,这肺部染疾的疫病,没有汤药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没有那么容易痊愈啊……”李祥滴水不漏地编着之前杨启志染疫的谎,“龙体安康要紧,陛下还是多歇息吧,周浦王那边,小的会派人去催促些,但凡他可以下床了就命他赶紧过来。”

  皇上深深叹了口气:“这段时间躺在床上,朕开始怀疑,当初为了平息土濮二国的‘思想入侵’,选择用制造时疫的方式,是不是一个错误。”

  “陛下所有的决定都是深思熟虑,为国为民,利大于弊,何错之有?”

  “可是看郑仁他们说,这疫病投放出去,并不只是‘难受一阵子’这么简单,轻者咳嗽不止,重者高热而亡,有很多体质本身不好的人就扛不过去,陆陆续续已经死了一些人。”

  李祥却道:“这不是更好吗?有一定的死亡概率,会让人对此病更加产生畏惧情绪,不敢聚众,甚至不敢与他人接触,如此一来,一可减少敌人‘思想入侵’,二可减少自身农民起义,怎么看都是有利无弊啊!”

  “话虽如此,但是……”皇上也不知该怎么说了。

  “这段时间陛下安心养病即可,大可不必为‘四国同盟会’的事情操心,伤了龙体,只消依照成山王之前的决议,很快就可以将‘四国会’消灭殆尽,陛下尽管放心,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是吗……”皇上不说话了,拿出枕边那把“德钟”壶,细细抚摸起来。只可惜,他现在连坐起来用心爱的紫砂壶喝杯茶,都很难做到了。

  一会儿,李祥退出内殿。正当皇上独自躺着,抚摸着那把紫砂壶唉声叹气时,门外忽然悄无声息走进来一个身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