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莲儿复仇记

第301章 301投缳自尽

莲儿复仇记 吴楚东 3840 2024-11-13 10:52

  宽敞而雅致的环境,充斥着淡淡的书香与檀香。金楠小心翼翼地端上了一杯热茶,不时地用眼角瞄着杨启光的反应。

  端起热茶,闭上眼,闻着熟悉的味道,仿佛还能感受到莲儿坐在身旁,靠在肩头的温柔。不知不觉,又泪流满面。

  自她去后,他多日不朝,面色一日比一日苍白,身子一日比一日憔悴,各种头疼脑热都来侵袭,身体几乎下滑到先前父皇驾崩前的状态。

  “怎样,陵墓的事情?”他颤颤巍巍问身边的金楠。

  “回陛下,‘微型紫霞宫’刚刚修建完成。”金楠小心翼翼,反复斟酌接下去的措辞。先前陶祯不小心说错话吓得屁滚尿流爬出去的那一天,金楠是有目共睹的。

  “‘五色共生矿’也到位了吗?”杨启光关心道。

  “是,按陛下的吩咐,从民间收购而来。”金楠斟酌着小心翼翼道。

  杨启光苍白的脸上终于露出些许满意的神色。他早就计划了来年就封莲儿为后,陵墓也早早开始修建。在莲儿的陵墓中,须得依照紫霞宫的模样再修一座“微型紫霞宫”,让莲儿喜欢的物品都和她在一起,这样即使去了另一个世界,也能和今世一样,没有差别。

  可是,莲儿的死实在太意外,陵墓的修建还有一部分尚未完成,主要包括紫霞宫里先皇赐予的紫砂原矿。在紫霞宫被收回的那段时间,宫里的泥料都被收回拿走,现在想再全部找回,困难重重,尤其是其中一种叫“五色共生矿”的东西。它是由天然红泥、绿泥、降坡泥、段泥、紫泥等矿料蕴藏在同层面结构的共融矿料,以其制壶,所呈现的砂色效果灿烂奇幻。

  杨启光着重关注此事。他只觉得生前对不起她,死后不能再亏欠,可是由于战乱原因,江南地区已经被“四国”攻陷,尤其“五色共生矿”的产地黄龙山地区。于是,只能从民间收购。不过,由于“四国”的“思想入侵”,对“妖女”抵触颇深,原本应该很顺利的收购,竟成一桩难事。原本莲儿还未封后,这些事情还可以暂且搁置,现在莲儿突然意外身亡,还突然封后,这陵墓的修建就成了迫在眉睫的事。

  负责陵墓搭建以及采购的官兵们哪里担得起这个责,便找到先前京城不肯卖矿的那几户人家,直接公然将其抢去。这些日子以来,金楠看到过不少弹劾“抢矿事件”的奏本,当然,已经给他统统抹去了。

  这段时日,工农、士兵们连夜赶工,终于把剩下的部分修建完成。在杨启光的角度看来,没什么让他不满意的事了。

  终于,“大行皇后”到了送葬的时候。在停放梓宫、陈设几筵的紫霞宫告祭之后,杨启光依照先前计划的那样,亲自出宫为莲儿送上最后一程。

  他已逐渐信任陶祯,但还是谨记莲儿的教诲,不敢不加提防。不仅带了一部分宫中侍卫贴身守护,还调遣来其他地区的兵马,提防陶祯兵马突然造次。这一回不像前两回“荆轲刺秦”时那样,陶祯兵马的人数、武器都被限制得死死,他不能不预料到最坏的可能。历史上,皇帝亲自出宫为皇后送葬的事情本就不多见,现在“四国会”虎视眈眈,在这节骨眼上他还要亲自出宫,可能把自己置于比前两回更加危险的境地。

  但他生前已经亏欠她够多,无论如何也不能不送她最后一程。哪怕就是想象她的灵柩被抬走而自己不能出宫的那一幕,都叫他心如刀绞。

  视野宽阔、山环水抱的生气之地。

  后头环绕着雄伟壮观的青山。陵前是成排的石像,有文臣武将,也有象征祥瑞的石兽,如石狮、石马,栩栩如生。神道两旁种植着长青的松柏。碑碣林立,上面密密麻麻刻着对先祖的颂扬之词,庄重肃穆。规模宏大的祭坛装饰精美。四周环境十分宁静,只有风吹过的声音和偶尔传来的鸟鸣声。

  重重兵马护送着杨启光来到此处。今天是个晴朗的好天,阳光明媚,偶尔飘过几朵洁白的云,让他又不由得想起昔日在紫霞宫院中与她对弈的景象。

  他先是一阵感伤,随即想到,他自己身体也是每况愈下,可能也不久于人世,很快将会与她相见,心情竟好转不少。已有先前的十二位帝王葬于此处,这里前案后山,视野宽阔,环境优美,空气宜人,不得不说,祖辈们还挺会选址的,让他一个还活着的人,都萌生了想快点来陪他们的念头。

  陶祯兵马突然反戈的时候,他的思绪还完全沉浸于莲儿的回忆中。由于陶祯兵马被安排在外围,暂时无法攻入内圈,他只听见忽然之间短兵相接的声音。

  贴身侍卫立即摆好阵型,将杨启光牢牢守护在当中。只见外围刀光剑影,铁甲交错,利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发出刺耳的金属碰撞声。每一次挥舞都伴随着惨叫和鲜血的飞溅。

  比上两回“荆轲刺秦”事件更加近距离直面厮杀,杨启光却不如前两次那样害怕了。他的脑子里一片混沌,耳边嗡鸣四起,周遭的一切仿佛麻木了。他也没有精力去盘算敌我双方兵马人数与武器,更没有精力去盘算如果外围兵马采用火攻后果将会如何。他只呆呆地立在莲儿灵柩前,仿佛那才是他的守护之神。

  陶祯兵马一波接一波的倒下,由于杨启光“嫡军”人数更多,装备也更加精良,攻势更猛,防守严密,这场陵墓前的厮杀眼看很快就要分出胜负。

  就在此时,竟不知从何处又钻出一支部队,也身着甲胄,手持利器,冲着杨启光厮杀而来。还未等近身,嗖嗖的弓箭就将杨启光军队放倒了一批。

  恍惚间,杨启光赫然看见冲在最前面一副熟悉的面孔,竟是当年北蔡王府的家奴、已通敌卖国的顺风。

  他以为自己看花眼了,忙揉揉眼睛,又看了一遍,可那群士兵冲入阵型就开始厮杀,哪里还能找得到顺风的身影。

  身边又是一片刀光剑影,比刚刚那一拨还要猛烈。这群敌军来势汹涌,还携带火药,大有“自杀式袭击”之势。由于刚刚“嫡军”已经被陶祯兵马剿灭了不少,这下敌众我寡,他们终于无力抵抗敌军的猛攻,不多时,就败下阵来,几乎只剩下杨启光的一群贴身侍卫还在坚守“最后的阵地”。

  面对浩浩荡荡、虎视眈眈的敌军,以及残余的一些陶祯兵马,杨启光残余兵马和贴身侍卫知道一切已不可挽回,纷纷缴械投降。

  四处是尸体和断肢,血流成河,惨不忍睹。杨启光四下望去,敌军也战死不少,其中,近距离倒在血泊之中,有一副熟悉的面孔,赫然是他以为看花眼的顺风。

  近距离看见顺风的尸体,他才终于回过神来,原来“四国同盟会”不知何时已与皇宫内部勾结。果真是应证了莲儿之前一直说的——“全世界都想害死我”。

  他惨笑一声,最后看了莲儿的灵柩一眼,又抬头望天。依旧是阳光明媚,几朵洁白的云彩悠闲地飘浮在天空中。

  残余的陶祯兵马与敌军一起,组成了一个更加奇特的阵营,将杨启光押解回宫中。

  他面色苍白,虽然没有被绑着,却也手无缚鸡之力。转眼,被推到大殿前。

  他踉跄了两下,抬头望去,只见有个人坐在龙椅上,身着黄袍——赫然是先前的“废太孙”杨奇。

  他的嘴唇动了动,没有出声。眼底有些茫然,又有些释然。对这个结果,他并不十分意外,毕竟一直以来这个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杨奇,始终就是他的一桩心病。现在,只不过是一切都应验了而已。

  “粮草案”的唯一证据,已被莲儿制造的“朱钰陈良案”销毁殆尽,然而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无论是“粮草案”还是“朱钰陈良案”,他相信杨奇会有自己的一套说辞。

  经过这一年,杨奇现年已经十三,稚嫩的脸庞褪去了些许稚嫩,还有几分青涩的味道。先帝所有男性子嗣已被莲儿屠戮殆尽,先帝仅存的几位藩王弟兄也都被“四国”剿灭,但剩下杨奇这一支正统血脉,竟历尽波折,从莲儿手下奇迹般地存活至今。

  看着龙椅上的杨奇仇恨的目光,再看着四周净是昔日杨启志一党朝臣,杨启光知道一切都结束了。无论是谁,都要他死。他也将成为周国一个连年号都还没建立就要赴死的帝王。

  “我有一个要求。”他忽然道。

  “什么?”杨奇还以为自己听错了,随即笑起来,现在的杨启光还有什么筹码提要求?

  “让我最后去看一眼紫霞宫。”他毫不犹豫道。

  杨奇愣了愣,点头应允。

  杨启光满意地笑了。随即由杨奇侍卫监视,离开大殿,前往紫霞宫。

  ……

  雕梁画栋,飞檐翘角,紫霞宫还是如往日那般富丽堂皇。园中奇花异草争奇斗艳,亭台楼阁一应俱全。

  穿过重重回廊、厅堂,终于来到莲儿所在的房间。空气中还若有似无地飘散袅袅的沉香气息。深沉悠远,层次无穷,使人踏进宫殿,就感到心神宁静。掀起那扇珠帘,恍惚间,又是那个熟悉的身影,带着清脆好听的声音,温柔地呼唤他的名。

  莲儿在他生命出现,带来了属于他的一切好运,而莲儿的离去,也将他生平所有得到的一切全部带走了。他摊开手,手心里还是那枚宝珠,却好似失去了光泽,再也没有了生命。

  这间房角落里还堆着一截莲儿之前绑“奴隶”王春华的粗麻绳。杨启光望着它出神,然后弯腰拿起,往房梁上一扔。

  “莲儿,我们约好了来世还要相见,我答应过你,不管你变成什么样,我都认得。”

  人之将死,他倒也视死如归了。微微一笑,毫不犹豫将头伸进了绳索中,口中念着最后一遍莲儿的名字。那枚宝珠掉落在地,骨碌碌滚去了一角。

  作者的话:

  五色共生矿,明代时大彬首先开发,代表作“五色共生壶”。本文为架空,请勿对号入座。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