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莲儿复仇记

第179章 立碑之争

莲儿复仇记 吴楚东 3225 2024-11-13 10:52

  哗啦啦……茶水顺着二弯流壶嘴,流到黑釉鹧鸪斑茶盏里,泛起一滩滩优雅的波纹。这是濮国早年进贡的上好的奇楠勾丝,茶香混合着空气中若有似无的红土沉香的味道,令人心旷神怡,浑身毛孔都舒展开来。皇上深深吸了一口气,靠在椅背上,微闭着双目,享受这休闲的宁静时光。

  可是,耳边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打断了他美好的思绪。他这才意识到,面前还站着好几个人呢。

  冯太尉颤颤巍巍道:“陈韦二国联合猛攻,华亭郡失守,目前正是调兵的时候,实在不宜耗费这三万人力去建造这‘六万忠魂纪念碑’啊。”

  皇上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听着这老态龙钟又惹人心烦的声音,口边的茶顿时变得不香了。那是濮国进贡的茶,濮国,濮国……

  冯太尉并非没有看出皇上眼里的不耐烦,却硬起头皮接着道:“按照目前的规划,这个‘六万忠魂纪念碑’需要开山采石,所动用的人力物力十分庞大,在这华亭郡失守的当口,颇有不妥。臣斗胆提议,适当缩减人力,把三万缩减到一万左右,不过是耗时长一些,只要齐心协力,依然能建好这‘六万忠魂纪念碑’。相信那六万忠魂在天若有灵,也会理解我们的做法。”

  皇上的眉头皱得更深了。

  杨启光听不下去了,义愤填膺,冲出来指着冯太尉的鼻子喝道:“你凭什么替那六万忠魂做决定?”

  皇上感到些许意外,不由得另眼打量了一下杨启光。这个儿子,眼神里尽是正义,面对向来德高望重的冯太尉,并未有丝毫畏惧,只是遵循自己内心的正义。这样的儿子,果然没让他失望。

  皇上不语,只默默啜起了茶,静听着二人的争辩。莲儿也站在一旁,静听着。其实,她与杨启光来的时候,冯太尉已经先来一步了,正在与皇上谈论这“六万忠魂纪念碑”之事。可想而知,皇上已经听得不耐烦了,这才故意宣他们二人进来,想要打断冯太尉的劝谏。她与杨启光自是聪明人,明白皇上要的是什么。

  杨启光指着冯太尉鼻子怒道:“那碑所纪念之人,都是突厥之战的忠魂,如今正是举国悲痛的时候,你居然在这时候提议停止修建忠魂碑,是何居心?你是在质疑那六万忠魂不配拥有纪念碑吗?”

  冯太尉不卑不亢:“臣并非提议停止,只是缩减人力,还请成山王不要曲解臣的本意。”

  杨启光怒道:“‘缩减’?好一个‘缩减’!缩减人力,便是缩减了对六万忠魂的尊敬之情,便是缩减了我大周举国悲痛之情,便是缩减了父皇对这场大败的铭记之情!‘缩减’二字从你口中说出如此容易,却是在剜却六万忠魂的心头肉!你难道不为此觉得可耻吗?”

  冯太尉依旧不卑不亢:“成山王莫要避重就轻,华亭郡失守,危难当头,若不先平定外患,恐怕六万忠魂在天有灵,也会为华亭郡而叹息流泪吧!”

  杨启光怒道:“你凭什么把自己的思想强加在六万忠魂身上?他们是周国的英雄,死得何其伟大,何其悲壮!你的一双眼,为何只看到了华亭郡之‘悲’,却看不见六万忠魂之‘壮’?为何只看到我们周国黑暗当头的一面,看不到英雄们可歌可泣值得称颂的一面?为何只看得到坏,看不见好?难道我大周在你眼里,满眼净是黑暗,完全不见光明?你的一双眼,真不知是老眼昏花,还是有意忽略?如果是后者,罪无可赦!”

  “说得好!说得好!”听了杨启光一席慷慨激昂的辩词,皇上忍不住啪啪啪鼓起掌来。

  冯太尉的心顿时凉了下来。其实早在皇帝让杨启光跟莲儿两人进门之时,他已预感到了,只是未曾想过会来得如此之快。

  可他仍不死心,转头对皇上劝道:“陛下,濮国一直对岭南和黔南地区虎视眈眈,若在这场战事关头,花费三万人力去修建‘六万忠魂纪念碑’,我们就不得不从南方调动更多的兵马,这会让濮国找到可乘之机。数十年来,他们一直在等待这样的机会,万万不可拱手相让啊!”

  杨启光逼近一步,指着冯太尉的鼻子喝道:“住口!你这老糊涂!什么叫‘拱手相让’?你的意思莫不是周国就如此不堪一击,只要从南方调兵,就能使周国灭亡?只要建造这‘六万忠魂纪念碑’,就能使周国灭亡?你莫不是在诅咒周国?我看你不仅是老糊涂,简直狗胆包天!”

  杨启光眼里流露出来的杀气另冯太尉浑身一震,顿时被吓住了,不敢再开口。书房里一片短暂的安静。

  片刻之后,杨启光接着转向皇上道:“儿臣十分明白,父皇在此时建造‘六万忠魂纪念碑’的用意。突厥之败,举国悲痛,建造这‘六万忠魂纪念碑’,以安定民心,让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对国家、对战事的希望,这样的举措实在功德无量,哪怕顶着骂名也要如此行事,是身为帝王才能达到的思想境界!此等帝王之境界,确非常人能及!况且冯太尉老糊涂,达不到此等境界还请父皇莫见怪!”

  一席话另皇帝大为感动,惊喜交加的泪水快要在他眼眶里打转。面前的这个儿子,果然从未令他失望。“帝王之思想境界”,果然只有帝王及帝王之子才能达到……这个最有能力继承帝位的帝王之子,虽年方十七,已有了帝王之境界!

  皇上欣慰地长长吁了一口气,把赞许的目光投给杨启光,而把失望的目光留给了冯太尉。“冯卿,你年事已高,很多政事,就不必如此为朕操劳挂心了,且退下吧。”

  仿佛晴天霹雳,冯太尉一阵天旋地转。

  他这个太尉之衔,本就是一虚衔,之前,权利全在赵铎那儿,赵铎去后,权利又全落到了赵铎的死对头郑仁手里,现在,曾经对权势丝毫不感兴趣的杨启光也要来插一脚,而且显然深得皇上的心。

  他喉咙微微动了动,什么也说不出来,终于只得默默退下了。

  书房里只剩下了皇上、杨启光和莲儿三人。

  再闻着这奇楠勾丝的茶香,皇上顿时又觉得变香了,周遭的一切都是如此惬意。他又开始享受这种宁静休闲的时光。

  “陛下。”莲儿优雅好听的声音传来,他微微眯开眼。

  “儿臣此行前来,是有一事提醒陛下。”莲儿道。

  皇上的眼睛稍稍睁开大了些。究竟有什么事情是连他这个皇帝都未曾注意到的?

  莲儿顿了顿道:“请陛下立即召回李敬亭驻扎铜州的所有大军。”

  皇上登时瞪大了眼睛,几乎从椅子上弹起来,似乎想到了什么:“你是什么意思……”

  见皇上有所明白,莲儿微微笑了,“圣上英明,昨夜李敬亭自刎,以及李家打入死牢,即将满门抄斩一事,想必很快就会传入华亭郡,传到李家军的耳朵里,他们听闻此事,若作断章取义之解,只怕要集体倒戈,投靠陈国,临阵谋反。此时此刻国难当头,军心难稳,最好的办法,便是将他们集体调回中原,远离铜州,远离华亭郡,远离陈国,越远越好。”

  皇上也不是傻子,立即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脊背冒出一阵冷汗,捏着茶盏的手指头都开始微微颤抖起来。

  莲儿不紧不慢道:“虽然现在华亭郡失守,削弱边防大军会对我方造成些许不利局面,但这只是暂时之策,我们很快就会派另一支大军杀过去,杀陈韦两国一个片甲不留。”

  杨启光信心满满道:“华亭郡也好,陈韦二国也罢,最终都是我们周国的领土,最终都会收入我们囊中。”

  皇上的眉心稍稍舒展了一些,捏着茶盏的手指头也放松了点,又啜饮了一小口。

  杨启光想起了什么似的道:“对了,二皇兄不是前些日子向父皇请战了嘛,他的身子也恢复得差不多了,相信在他的领导之下,华亭郡之乱很快就会平息的。”

  皇上眉毛微微动了动,杨启昭请战之事,他原本没有放在心上。今天从杨启光口中又听到一遍,他不由得开始思量这个问题。杨启光显然不愿和二皇兄争军功,多么心地善良的一个好孩子啊。现在,李敬亭不在了,铜州军需要全体召回,谁来主导这场战事,成了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太子已死,他不想再失去任何一位皇子。

  幽幽的奇楠香飘过鼻尖,这来自濮国的奇香又令他心绪杂乱了起来。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