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太子妃的角度
“我既然能在你面前说出那样的话,就自然会贯彻一辈子,绝不会中途做出背叛你的事情来!”楚逍严肃道,神情也是无比的认真。
李伊人盯着他看了许久,才微笑地说:“嗯,我相信你。”
“你或许对我还有很多不相信的地方,但是我会用实际行动想你证明,我不是一个会半途放弃的人。”楚逍舒了口气,他可真怕方才一句话没有答好,被李伊人嫌弃。
陷入爱情中的人就是如此患得患失,楚逍就算身为太子也不例外。
只有李伊人,要看清楚她的为人,只要稍加观察就能明白,可要看清她的内心,却是比治国理政更困难的事情。
但是楚逍对自己有自信,像李伊人那样骄傲的人,凡夫俗子又如何配得上她?
他将来是这片土地的主人,会与她共享荣耀,她为自己生儿育女,为他延续二人的血脉。
只要一想到这点,楚逍的心就有些热,满满胀胀的,那是对未来的期盼。
他真想让父皇快点下旨赐婚,这样他就不必如此患得患失了。
楚逍主动将东宫的事情交代,让李伊人也觉得颇为满意:“我猜东宫里还有不少各宫里的眼线,所以你索性就不去见那些奉仪了,是不是?”
“你可猜得真准。”楚逍佩服道,“她们确实都是各宫送来的人,想推都推不掉,有些人是连母后也做不得主的。”
“连皇后也不能撤掉?”李伊人倒是觉得有些奇怪,皇后是皇帝的发妻,又是后宫之主,手中应该握有后宫大权。
为何在楚逍的口中,皇后的权力好像没有那么大?
“自然是因为太后。”楚逍苦笑了下,眼中还隐隐带了几分不屑,“太后还做着能够左右后宫的梦,以为自己还是当年那个连静太妃都要敬她三分的中宫主位。”
李伊人皱了皱眉头:“太后连太子的后宫都要管吗?”
“太后的手都伸到前朝了,区区东宫又算的了什么?”楚逍目光转冷,“不过她始终是个女人,父皇也不可能让她在那个位置上待太久了。”
太后一族已经膨胀了。
李伊人敏锐地察觉到什么,担忧地看了楚逍一眼:“若是如此,太后说不定会想要左右你的婚事。”
“你连这也想到了啊,真是厉害。”楚逍道,“太后确实有这样的打算,这也是我为什么要来这里找你的原因……”
“张瑶是太后看上的人?”李伊人反应很快,在楚逍提到张府的时候就看出了太后的意图,“直隶总督张同是封疆大吏,张同是个纯臣,从前太后一/党拉拢他并不见效,可若是有太后赐婚,张家说不得就要和太后党走得近一些了。”
或者说,不得不走近。
权力就是这样可怕的东西,就算一心想要做个纯臣,有了太后的懿旨,张家和太后党就会绑在一起,至少在外人看来他们就是一/党的。
除非张同宁可冒着得罪太后党的风险,将这懿旨视为无物,连女儿也放弃。
张同好不容易做到封疆大吏,正是要回京攒资历的时候,能不能留在京城,也要看他这次入京述职的情况。
在如此敏感的时节,张同但凡是有一点想法要送女儿入宫,太后党只要捕捉到张同的意图,就会提前行动。
圣旨和懿旨,可是差得远了。
不过,张同也未必甘愿被太后党当枪使,能有魄力做到封疆大吏的人,也不是什么简单的人物,最后太后党能否得逞还是未知。
李伊人道:“那你是怎么想的?”
“什么?”楚逍下意识地回答,“我又不喜欢张家小姐,对她也没有任何想法。”
“不,我觉得你可以趁这个机会,与张家做一个交易。”李伊人眼睛微亮,对楚逍认真说道,“与其等太后党出手,不如你先下手为强,向皇上讨了张瑶。有圣旨在,只要懿旨不发出去,就没事了。”
京中待嫁的女孩子虽然多,可不是随便一个女子都能被太后看上的,不值得拉拢的人,太后可不会花力气赐婚。
所以张瑶,就是太后最近看上的唯一一个。
李伊人越想越觉得这个想法可行,但她兴致勃勃地抬起头时,却见楚逍的脸色有些黑。
“你这是怎么了?”
“你还问我是怎么了,我都快被你气死了!”楚逍抱着手臂道,“你当着我的面,还提出让我娶别的女人,那你怎么办,在你心里,我算是什么?”
李伊人微微一愣,她没有想到楚逍会这么想。
不过她只是愣了一下,就恢复过来,微笑着对他说:“所以我说这是一个交易啊,让你娶她,又没有让你碰她,你只要跟张大人说明联手之事,确保张瑶在东宫能活下去,作为双方联系的见证就够了。至于张瑶有没有宠爱,做戏给外人看而已,想必张大人也不会在意。就是有点对不起张瑶,不过我看她好像也不太想入宫。”
李伊人在诗会上时就发现了,提起皇宫,张瑶总是一副有点畏惧的表情,似乎很怕入宫。
要是那样,倒还好办了,只要能护得住她,估计张瑶也不在意自己有没有得到太子的宠爱。
张瑶是个珍惜性命多于会在乎情爱的人。
“再说,太子本来就要有侧妃,你至少也要娶一个回来,否则言官也要上本参你。”李伊人道,“以张瑶的身份,当一个侧妃足够了。你还不是皇上呢,皇上有权任性,你却还要忍耐那些言官的。”
其实有时候就连皇上也拿言官没办法。
不过言官到底是文臣,对付文臣,总比对付武将要轻松一些,尤其是手握重兵的武将。
李伊人到现在偶尔也会怀疑,郑敬安能够平安回到京城,边境战事的真相没有传入京中,是不是也和皇上忌惮顾家手握兵权有关。
皇帝要用顾家,却也要防止顾家坐大。
而这个时候,顾老爷子因爱女的死大病一场卸下军权,反而救了一命。
宁国公府在前朝时因为站队错误而被皇上冷落许久,如今好不容易起复,自然会小心谨慎,不再贸然站队,行事也会稳重许多,所以皇上敢重用蔡氏一族。
这就是帝王心术。
从前她远在边疆,心里想着的都是驱逐鞑虏,没有想得那么深入。直到在蔡氏身边学习了京中各个家族复杂的关系网后,才明白,前朝与后院的牵连真是环环相扣,一件很小的事情,也能窥见政局的走势。
这是另一个不同的战场,没有留学厮杀,却杀人于无形。
所以李伊人在看待未来夫婿的立场上,也不是从一个小女人的角度出发的,而是以太子妃的角度看待问题。
楚逍欣慰地看了李伊人一眼,目光温柔:“好,我都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