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女生 都市言情 权宦的心尖白月光

第47章 朝堂论政

权宦的心尖白月光 想喝雪碧 2716 2024-11-13 10:55

  天保三年隆冬,东部柔然可汗率三万余众历三月艰险,入关。天保帝携皇后升座,于泰和殿面见之,大喜,曰善,宴罢,及降旨封其为异族同亲王,举朝欢庆。

  李纯熙坐在凤椅上,摔了手中的史册,墨黑的楷字一横一竖一撇一奈的呈于宣纸史册之上,也呈于李纯熙眼前。

  半年前柔然入朝,其盛象至今难忘,可如今半年一过,剩余的西部柔然已经吞并周边部落,西部柔然可汗邓叔子称王,自诩为瀚海王。天保四年夏末邓叔子对大齐下战书,字字怒斥大齐愧为中原大国,潜人干涉柔然国政,实有罪于天下。

  “娘娘,清荷亭前头搭了戏台子,太后邀您一块儿去赏戏。”绿翘笑盈盈的撩开碎玉帘子,轻巧的步进了未央内殿,瞧见狸奴在榻上铺的丝绸上走来走去,惊诧幽怨道,“娘娘又惯着它了,近来这天是热急了,玉狸又是个活泼的,还不知道在哪儿蹭着些什么呢,可别一不注意冲撞娘娘。”

  “玉狸,过来。”李纯熙冲着狸奴招了招手,就见它睁着一双琥珀眼乖乖巧巧的躺在了腿上,李纯熙嫣然一笑,伸出食指点了点狸奴的粉嫩鼻尖夸道,“玉狸儿可真是乖巧。”

  回应她的只一声惫懒敷衍的猫叫。

  明玉捧着时兴瓜果挪进了内殿,打趣:“娘娘就惯着它吧。”

  “姑姑来的好巧,太后正找本宫呢,您帮本宫瞧着玉狸些,本宫去趟清河亭子。”李纯熙浑不在意,一把将枕在她腿上的玉狸塞给了明玉,招呼着几个宫婢就一齐往清河亭子那儿赶去。

  到了才知,太后身旁还有柳妃陪着,不知柳妃说了什么,太后竟笑得开怀。

  一入了夏,柳贵妃身子就开始不舒坦,早早地就来了这承德行宫避暑,是三面环水的凭渊殿,说是命里缺水。

  柳妃与柳贵妃的居所不像在皇宫一般只隔了一条街,在这行宫里倒是隔得有些远,加上柳贵妃不喜热闹,于是整个盛夏都没有人见着过她。

  “儿臣见过母后,母后万福金安。”

  李纯熙施施然行了一礼,太后见着李纯熙略略收了笑,一挥袍袖赐了座,此时,戏早已开场,旦角正痴痴的唱的婉转的曲儿,看了没半晌,李纯熙怔然愣住。

  “天淡云闲,列长空数行新雁。御园中秋色斓斑,柳添黄,蘋减绿,红莲脱瓣。一抹雕栏,喷清香桂花初绽。”

  刹那旋身,仿若牡丹花仙子灿烂入世,旁人都看的恍花了眼,唯有李纯熙在炎炎夏日惊得浑身发寒。

  本以为是个俗套的后宫帝王的深情,细细听来唱的竟是唐明皇与杨贵妃,唱的是长生殿马嵬坡、生别离死相逢。

  百姓口口相传帝王的不伦恋,赞叹貌美仙逝的杨贵妃,却无人问津那些后宫不受宠的苦命女子,无人叹那被胡人侵占的半壁江山!

  “花繁,秾艳想容颜,云想衣裳光璨;新妆谁似,可怜飞燕娇懒。名花国色,笑微微常得君王看。向春风解释春愁,沉香亭同倚阑干。”

  初听是缠绵悱恻,再听却是国破家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时此景,与那南唐末期何其相似。柔然战士都是以一敌十的壮汉,兵临城下战争一触即发,而‘城内’却不痛不痒的唱着奢靡之音。李纯熙攥着拳,盯着戏台,眼神晦暗。

  “奴婢见过太后娘娘,皇后娘娘,柳妃娘娘,娘娘们万福金安。”庞德才一甩拂尘,笑眯眯的行着福礼。

  “皇上正在小书房那儿等着皇后娘娘一同听政呢,这...”庞德才的眼睛转溜了一圈,瞧见戏台上的装扮,笑着问“要不娘娘您请走这一遭?”

  “既然皇上找你,皇后就去吧。傍晚暑气渐消,正是酷夏走动的好时候,皇后莫忘了带太子见见予,予可想念孙子想念的紧。”

  李纯熙笑了笑:“儿臣定不会忘的,儿臣代域儿谢太后挂念。”

  路上繁花争相斗艳、惹人怜爱的紧,暖风吹过,凤辇轻晃,引的李纯熙昏昏入睡。

  “娘娘,皇后娘娘....娘娘....醒醒.....”庞德才轻喊了喊李纯熙。

  李纯熙睁着一双初醒时茫然的眼睛看着庞德才,庞德才擦了擦额角的细汗,松了一口气,让周围伺候的宫婢挥退了几丈远,左右看了一圈后见无人关注此处才神神秘秘说道:“娘娘,皇上在气头上,朝臣上的有关于那件事儿的折子惹得皇上龙颜大怒,大臣们抬出了您用来压皇上,皇上迫不得已才来请您走这一遭。”

  “皇上是向着您的,怕您对付不住那些元老。可事到如今,皇上也没多少法子了,财政吃紧,哪儿哪儿都要钱,大臣们就是紧抓在这一点上抬出了皇后您。皇上担忧着,特命奴婢亲自来接。”

  “转个弯就是小书房了,求娘娘想个两全法子。前线不等人,是打是和,还请娘娘三思。”

  “本宫只是听政的皇后,更是一介妇人,于君国大事之上见解极少,无在朝大人谏君之才亦无摄政辅国之能。若非先祖训,本宫也没有资格站在这里听着诸位大人发表言论,可诸位大人既请了本宫来,本宫也就站在这丹墀之上、陛下身侧大胆论一论这朝政。”来之前李纯熙还以为庞德才是在夸大,可到了小书房的房门口,李纯熙才知形势之严峻。群臣逼迫,小书房里争论不休,高恭坐在龙椅上沉着脸,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反对之声。

  大齐许久未曾动戈,太平的日子过久了,朝臣们没了血性,高谈阔论着天朝上国、无人能及。只愿求和,求着片刻安宁。李纯熙环视一圈,看着梁柱环绕着的云龙睁着金瞳俯视龙爪下的朝臣,怒声反驳道:“本宫所学皆是琴棋书画、女则女训,自是比不得男儿郎学的君子六艺、四书五经。可本宫始终记得一句‘国之兴亡,匹夫有责’。女子尚可为家国忧劳、儿郎安敢以健躯避焉?”

  “柔然陈兵武威城已有月余,整个邺城,乃至于整个大齐在诸位朝堂之上争论是和还是打的时候男儿争相奔告主动参军,女子自发为兵卒缝制棉衣盔甲,粮商捐粮、医馆制药。百姓尚且如此,我簪缨士族岂可躲于枪剑之后,作那缩进壳儿的乌龟鳖孙?”

  说到激动处,李纯熙不顾丹墀之下被训斥到怔愣的朝臣,直接向高恭请命:“臣妾自知弱小,也愿为国分忧、为君分忧。还望皇上允后宫节衣缩食、允妃嫔为前线兵卒缝衣捐物。”

  一时间整个上书房都被皇后怼的安静如鸡,上书房里的大臣都是眼观鼻鼻观心。若是此时有人问他们为何不再与皇后争论,笑话,前面发言的几位仁兄不是已经被皇后怼的讪讪了,更何况皇后的父亲李丞相还在前头站着呢,他们对视一眼,苦涩一笑。

  高恭见状,默默在心里道,请皇后出来果真是明智,朕不能可自己的臣子吵架使龙威有损,可朕的先祖却教皇后听政,皇后乃是一介女流,朝臣总不能不给皇后面子吧。见能说会道的几个大臣被皇后怼的哑口无声,高恭面上肃静,心里却是乐开了花。

目录
设置
手机
书架
书页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