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可有什么人来找过他吗?”玄玉问。
房东道:“没见有人来找他,不过昨天夜里倒是听见他屋子里有说话的声音,我隐约听见他在说什么‘喝汤’还有‘银子’什么的。”
“又是喝汤。”玄玉百思不得其解。
玄玉再一次找到了苏夫人。
“昌海?是他下的毒?”苏夫人惊讶的道。
玄玉点点头:“我们觉得他是受人指使,现在被人杀了灭口。他是怎么来到苏家的?经常和什么人来往?”
苏夫人努力回想着,昌海实在是个毫不起眼的人,苏夫人对他的印象很模糊,她只好叫来管家老刘帮着想。
刘管家道:“昌海是跟着二少爷回来的,也没听二少爷提过在哪找来的。不过二少爷似乎很喜欢昌海,他人挺老实,话不多,二少爷过世后也没赶他走,直到大少爷过世他才说家里有急事,月钱也没领就走了。”
“那他平时有没有和什么可疑的人来往?”玄玉问。
刘管家想了想道:“他平日都是跟着二少爷进出的,二少爷病了以后,他就在府里伺候,偶尔去药铺抓抓药或者出去跑个腿,没见过他和人有来往。”
玄玉心中一动,药铺,又是药铺,难道真的和方大夫有关?
“二少爷和大少爷平日喜欢喝汤吗?”玄玉问。
苏夫人一脸惊讶,不知道玄玉怎么突然会关心起饮食来,只好道:“他们平时不爱喝汤的,只是后来病得厉害,什么也吃不下,我才煮些汤水给他们喝,这……这和他们死有关吗?”
“哦,没什么,随便问问。我们能看看二少爷的遗物吗?”玄玉问道。
苏夫人道:“当然,二少爷的东西一直在他屋里没动过,刘管家,你带裴小姐过去吧。”
玄玉和殷綦在苏檀的床褥下发现了几张欠条,都是苏檀以前欠下的赌债,欠条的保人正是昌海。
“怪不得苏檀这么离不开昌海,他们大概就是在赌场认识的。”殷綦道。
在床底下,殷綦又找了几个揉成一团的黄麻纸。
玄玉拿黄麻纸纸闻了闻:“有药味!还有一些奇怪的臭味。”
黄麻纸通常是药铺用来包药材的,苏檀虽然有病在身,但是药材还不至于拿到他房间里来煎煮,这几张纸出现在这里,还被扔在床下,实在古怪。
无论如何,看来他们必须再去一次仁善堂了。
不过在仁善堂他们没能找到方大夫,伙计说方大夫进山采药去了。
这个节骨眼方大夫竟然出城去了,实在让人疑心,玄玉不愿意相信方大夫会作出这样的事来。事到如今,也只能等方大夫采药回来再说。
“如果方大夫不回来呢?”殷綦道。
“才不会。”小雪不满殷綦怀疑方大夫畏罪潜逃。
“那也没有办法,伙计也不知道方大夫会去哪座山采药,我们也只能等着了。”玄玉道。
“也好,正好休息两天。”殷綦伸了个懒腰。
玄玉嗤笑道:“想得美,咱们等也不能白等,明儿个你和我去县衙瞧瞧昌海家里搜出来的东西。”
来到县衙,师爷递给玄玉和殷綦一个小包袱:“都在这了?”
殷綦掂了掂这个小包袱,说道:“不会吧,你在和我开玩笑吗?就这么点。”
“就这些呀,都在这了。”师爷理直气壮的道。
殷綦打开包袱,里面只有一个瓷碗和一个茶壶,这里的捕快还真是靠不住啊。
玄玉和殷綦只好自己去昌海家找线索。
昌海家里的东西乱七八糟的,很多地方都积了厚厚的灰尘,这对玄玉他们倒是见好事。
殷綦看到墙角的灰尘上有一对明显的脚印,而墙角摆放的是一个空了的米缸,米缸里杂七杂八的放了些干掉的馒头的发霉的咸菜。
地上的有一个明显的圆圈,看起来米缸被人移动过,殷綦搬开米缸,果然发现了一张叠起来的纸。
“纸上写的什么?”玄玉问。
殷綦展开那张纸看了看道:“是张欠条,这个人欠了昌海一百两银子,落款是尹鹤塘。”
“尹鹤塘!”玄玉脑中灵光一闪,“我知道了,昌海死前说的不是‘喝汤’,而是‘鹤塘’!尹鹤塘!”
殷綦点头道:“嗯,这说得通,难道是这个尹鹤塘因为还不起债,才杀了昌海?”
“等等,这个名字我好像在哪里听过……”玄玉用手扶住额头,仔细回想着。
殷綦看着这张欠条,自言自语道:“难道昌海的死不是杀人灭口?看来还是只能去找方大夫问问清楚了。”
玄玉听到方大夫的名字,猛然想起了什么:“对了,是仁善堂,那天仁善堂的伙计去大牢找方大夫拿药方,那个伙计就叫做鹤塘!”
“没错,一定是他。”玄玉道,“那天我们在谈论昌海时,恰好尹鹤塘来客栈告知方大夫出狱的消息,他很可能听到了昌海的名字,知道我们要去找昌海,所以先下手为强。”
玄玉和殷綦匆忙赶到仁善堂,恰好方大夫刚刚采药归来。
方大夫一见到玄玉就笑道:“裴小姐,听说你来找过我,有什么事吗?”
“先不说这些,方大夫,您这仁善堂是不是有一个叫尹鹤塘的伙计?”玄玉问道。
方大夫道:“对呀,是有一个叫尹鹤塘的学徒,人很聪明,一学就会,你们找他?”
玄玉急切的道:“是的,他在吗?”
方大夫问着小伙计道:“鹤塘在铺子里吗?去把他叫来。”
小伙计道:“尹大哥已经好几天没来了。”
“他住在哪里?快带我们去!”玄玉恐怕尹鹤塘已经畏罪潜逃。
方大夫见玄玉这么着急,立刻让小伙计带着玄玉和殷綦去尹鹤塘家找他。
出乎意料的是,尹鹤塘并没有畏罪潜逃,当殷綦踹开他的家门,他已经穿戴整齐,直挺挺的躺在床上,没有了呼吸。
殷綦拿起床边的碗闻了闻:“是砒霜。”
玄玉叹息道:“看来他是用杀死昌海同样的手段,结果了自己。”
“他的手里拿着东西。”殷綦从尹鹤塘手里抽出一只信封,信封里有一张花签和一封信。
殷綦拿出那张桃花签,上面用娟秀的蝇头小楷写着:只恨良宵短,衾暖睡鸳鸯。
“呵,好香艳的诗。”殷綦轻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