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骤起,闷雷一声接着一声,赶在大雨降下之前,李紫墨和二太太自侧门踏入了许神医的宅院。
夜色浓重、灯烛摇曳,跟随凤姑,沿着一条石子路,她们跨入一座小院,走进了一间屋子。
入得屋内,点上几盏灯烛之后,走到榻前的桌案边,凤姑倒上了两杯温茶。
“所备不周,今夜,暂请两位太太带着小公子在此安置吧。”回过身,凤姑低声说到。
“帅府不复,如今,这里已然是最好的归处了。”李紫墨应到。
“顾及深夜不便,明日一早,我家主子自会前来向两位太太请安。”“危难之时,幸得神医相助,若再拘着所谓的礼数,当真是折煞咱们了。”
稍沉了沉,退后一步,凤姑屈膝行礼。
“倘若两位太太没有别的吩咐,凤姑这就退下了。”“多谢姑娘。”李紫墨回应到。
背过身,一步步朝房门走去,就在即将跨出门槛之时,忽然,凤姑停住了。
暗暗相视,此刻,李紫墨与二太太静静等待着对方接下来的言语与举动。
“骤然换了居处,不知两位太太会不会难以安枕?”“帅府劫后,心绪难宁亦是寻常。”二太太答到。
“若真的难以安寝,婢女有一言,还请两位太太入耳。”“姑娘但说无妨。”李紫墨即刻应到。
“黑纱轻遮面,珠帘似相隔,曲径通幽处,子夜澜心没。”……
凤姑走后,环顾四周,李紫墨忽然生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特别之感。
相对而坐,二太太凝眉不展、若有所思。
“迎春,那个凤姑,你究竟察觉出了什么异样?”李紫墨小声问到。“她认得我。”
“认得你?”“就在我打开门、与其面对面的一刻,她一开口就唤出了二太太,其间,没有丝毫的陌生,也没有半分的犹豫。”
听到二太太这一句,顿时,李紫墨愣住了。
“本是初次相见,可她却……”“她绝不是一个寻常婢女,她很有可能是帅府的一位故人。”
“故人?”
李紫墨话音刚落,突然,原本紧闭的窗子被一阵大风吹开。
紧跟着,就在其侧身避风之时,屋内深处,“叮铃铃”,一串轻灵而略显诡异的风铃声响传入耳中。
示意二太太不要关窗,寻着响动,李紫墨试探着,一步步朝屋子的一角走去。
举起灯烛,慢慢抬起头,这时,幽隐之处,除一串风铃之外,一道青玉珠帘赫然映入眼中。
“珠帘?这……这里面竟还藏着一道珠帘。”随在李紫墨身后,二太太轻声说到。
“黑纱轻遮面,珠帘似相隔,曲径通幽处……”
恍然间,李紫墨好像一下明白了什么。
“曲径通幽处,子夜澜心没,子夜……澜心没。”
“你是不是想到什么了?”听着二太太口中默默,李紫墨不禁问到。
“原以为,‘澜心’二字乃心底波澜之意,可细细想来,或许,那两个字是另有深意。”
“什么深意?”李紫墨跟着问到。“若是没记错的话,大太太的名字就叫澜心。”
“大太太?”“对。不会错。帅爷曾跟我提起过,大太太的名字就叫澜心。”
缓了口气,伸出手,李紫墨拨开了面前的珠帘。
凑近些,借着灯烛的光亮,一扇暗门渐渐显露出来……
“咚——咚咚。”
听到叩门声,软榻之上,迟迟没有睡意的大太太坐起身来。
“谁呀?”“回太太,婢女凤姑。”
微微皱了皱眉,大太太走下床。
轻步上前,她并没有立刻打开门。
“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回太太,主子命婢女备下一盏参汤,趁着温热特奉予太太,以助宁神安寝。”凤姑稳稳应到。
“许神医有心了。你且将参汤交予青蓝,稍后,我自会……”“回太太,掐算着时辰,主子正在为太太新制红药丸,因制法繁复,手边难免有些辅应之事,因不敢惊扰太太安睡,所以,主子便临时将青蓝姑娘唤去了。”
片刻之后,大太太刚要开口回应,凤姑在外面接着说到:“若太太觉得不方便,婢女这就将食盒放在门外,只是,这参汤一旦冷下来……”
没等凤姑把话说完,门开了。
“进来吧。既是睡不着,有人陪着说说话儿也是好的。”……
走进屋内,凤姑又添上了两盏灯烛,很快,整个屋子变得明亮起来。
只不过,夜入子时,这样的光亮似乎显得有些突兀,甚至令人感到不舒服。
将暗红色的食盒放在桌案上,轻轻启开盖子,凤姑从里面取出了一碗参汤。
此时,大太太留意到,那是一只银碗,上面还印刻着一些花案。
“太太请用。”“不急。你且坐下,陪我随意聊聊。”
“是。”……
相对而坐,在烛火的映衬下,大太太忽而察觉到,相比今早相见,凤姑面前的那层黑纱似乎轻薄了不少,隐隐约约,仿佛能分辨出一直被遮住的眉眼口鼻。
“你跟在许神医身边,时日也不短了吧。”大太太先开口道。“是。若非主子善心怜悯,婢女断断活不到今日。”凤姑低沉着声音说到。
“哎。天下尽是些可怜人。”“凤姑自知卑贱,能苟活至今,已是莫大的造化。”
“你的脸是……”“一场大火,婢女险些丧命;最终,虽则死里逃生,却落得容颜半毁、非人非鬼。”
听到“大火”二字,桌案之上,大太太的手微微一颤。
细微入目,黑色面纱之下,凤姑微微一笑。
“你……好像笑了一下?”大太太试探地说到。“不知太太愿不愿亲眼见一见婢女的笑容呢?”凤姑随之应到。
“不必了。”随即,大太太说到。
“怎么?莫非太太是怕了?”“怕?哼。我怕什么?莫说是从前见过,就算是从未见过,我也断断不会怕。”
“既然太太不怕,婢女便再无顾忌,于您面前露出自己的真容了。”
字字清晰入耳,一瞬间,低沉沙哑之音不再,取而代之的竟是女子的清丽婉转。
没等大太太反应过来,咫尺相对,凤姑已然偏过身,取下了半侧面纱。
猛地站起身向后退去,大太太倒吸了一口凉气。
即使有心理准备,可如此近距离地看到一张扭曲而令人作呕的脸,她还是有些惊慌,掩不住地想要躲避。
手搭在桌案边,凤姑一声冷笑。
“既然太太害怕这半张脸,那么,婢女就用另半侧容颜,为您压一压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