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皇后娘娘,”罗平施礼道:“今日月夕乃吉庆盛日,不祥之事不宜拿来说道,臣只需说出几位前朝少年封王之人的名号,陛下与娘娘便可知悉臣之诚心。”
“你卖什么关子,今日朕册封皇子与前朝何系?”舜帝皱着眉头,一副嫌弃罗平多事的样子,“至于合议一事,众臣俱在殿中,此时便可商议。”说着舜帝一指丞相肖博义,“肖丞相……”
圣上话未说完,高后说道:“陛下,待罗大人说完,再议不迟。”
舜帝不便驳回,直视着阶下的罗平道:“快些说来,你若敢捏造史料朕可要重罚于你。”
“臣就是有十个脑袋也不敢捏造史料,陛下可请史官记录。”
“行了。”舜帝摆摆手示意他快说。
“是,”罗平道:“臣要说的三人是:第一个商帝仲壬子庸,第二个郑之共叔,第三个秦王荡……”
大殿中唏嘘声响落,楚夫人一个激灵手中的果子不自觉地捏出一滩水来。
舜帝未语,高后道:“史官可在。”
史官公冶急忙站起身来回道:“臣在。”
高后问:“罗大人说的这三人,史上可确实有过?”
“确为真人。”
“这三人可俱是少年封王。”
“此三人俱为年少封卿拜侯。”
“那这三个人此后怎样了?”
“这三人……后来……”史官吞吞吐吐,欲言又止。
“你为何吞吐不言。”高后斥声喝道:“这三个人俱都命不久远矣……哀家说的可对否?”
高后的喝声威震大殿,众人顿时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舜帝扭头目视高后,怒道:“皇后,吉庆盛日怎可说出如此不吉之语。”
高后哈哈一笑:“陛下莫怪,臣妾不过说了实话。如意儿乖巧聪颖,罗大人诚心可嘉,怎可让意儿违天违命步了前人的后尘。”
罗平急忙奏道:“陛下,依臣所见三皇子年纪尚幼,正值慈母疼惜时年,留于宫中夫人也可膝下朝夕承欢,待志学之年饱习天下文章后,再封邑拜王成就大器不迟。”
舜帝不语。
楚夫人道:“陛下,臣妾也知罗大人用心良苦,皆是为意儿思虑,可据臣妾所知,史上少年封卿拜侯者得龟鹤遐寿之年的也不是没有。做母亲的固然顾恋孩儿,但大舜江山更需皇室正脉去建功立业,皇儿年纪虽小却好学上进,早早立下大志将来也可为他的父皇担起一份责任。”楚夫人顿了顿又道:“既然罗大人说了各种忌讳,那倒不如退去一步,陛下可先册封三皇子爵位,采邑之地待后再做商议也可。”
舜帝抬了抬头,正思考如何接下夫人所言,还未及开口,坐于肖丞相一侧的大将军颜路站起身来,“陛下,臣以为三皇子小小年纪便文质兼备,将来大器定成,封王之事不急在此一时之间。今吉庆盛日良辰美景不可辜负,不如陛下先行赏月,待他日朝堂之上,命星官观看星象再行定夺是否可行,才为上策。”
高后道:“大将军所言极是,良辰美景怎可辜负,不如先行赏月才是。”
如此一来,封王一事只得暂放一旁。
舜帝的心情失了几分怡悦,楚夫人更是沮丧,高后虽然松了口气,内心里却是冷风穿堂。
满月当空,殿外的供桌已经摆好,执礼官引着皇上,嫔妃们紧跟其后,众大臣尾随出了大殿。
拜月礼完毕,大臣们告退,接下来的赏月就成了皇宫家宴。
一曲莺歌燕舞唱罢,楚夫人手端玉樽站起身来,
刚才那一首不成功的插曲让她内心忿恨不已,如此难得的机会,是她在皇上身边不知费了多少心思才得到的,却瞬间让皇后的只言片语给打压了下去,她虽然不知该如何反击,但她也不能就此沉默下来。
“皇后娘娘,您署理六宫多年一向兢兢业业,不止宫里的姐妹们受您抬爱,各事皆依赖于您,就连朝中的三公,戍外的将军大人都对您仰仗十分,可见娘娘的功劳不减圣上半分,这母仪天下的美称可是当之无愧的。”楚夫人举起酒樽道:“臣妾敬仰娘娘威仪,在这澄月流金清朗乾坤下,臣妾敬您了。”说着一樽酒仰头喝下。
高后拿起酒樽,心中冷笑,嗤道:“有皇上在,本宫哪敢辜负夫人的一番美意。”说着也一饮而下。
今日之事本就让舜帝丢了些许脸面,再加之此刻又被楚夫人之言撩拨,心中更是不悦,厌恶的目光竟毫不掩饰地瞥向了一旁的皇后。
高后觉察出这股冷风扑面的寒意,她轻轻放下酒樽,依旧落落大方,脸上的表情也依然如常。一时上下局面有些僵持,无人敢言。
幸而僵局不久便被打破了。
齐王康如晖为舜帝献上一件礼物,“禀父皇,中秋前夕,儿臣得上天垂爱偶得一祥瑞之物,愿为父皇献上。”
舜帝蹙着的眉头稍微展开一些,“何物可称祥瑞?”
齐王乃是舜帝长子,他的母亲便是被打入冷宫的韶娘娘,因不喜他的母亲所以舜帝对齐王也不甚喜爱,但这个儿子向来行事谨慎从无什么过错,便依着朝中规矩,建国初期便为他封了王爵赏了采邑远离了京城,每年祭祀时回朝拜见圣上,次次不曾拉下,也算得上是中规中矩与世无争。
齐王上前,将手中捧着的一个散发着微香的檀木锦盒献上皇上案前,缓缓打开……一道耀眼的血红色光芒倏地迸发出来,舜帝一时没有防备倒吃了一惊,身子猛地向后仰去。
身边的大监吓得惊叫,“大胆齐王,莫惊着皇上。”
众人不知就里惊慌的目光纷纷射来。
齐王憨憨一笑道:“父皇莫惊,请您再看仔细些。”
舜帝向郭聪摆摆手,“莫要大惊小怪,刚刚只是一道红光闪了朕一下。”说着舜帝将锦盒往跟前移了移,向盒内仔细看去。
里面躺着一块如鹅软石一般大小,形状不甚规则的血红色宝石,在月光的映衬下红光熠熠,舜帝眼睛一眨不敢眨,他小心地取出。
“大监请取烛灯过来。”齐王道。
“诺。”大监转身取过烛灯放置案上。
“父皇,您在灯下仔细观看,里面乃有一龙一凤……”
舜帝点点头,唏嘘道:“这千年血玉世上极其稀少,有这龙凤隐图的更是闻所未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