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宫内一派繁荣景象,身着盛装的皇子臣工以及嫔妃侍女,在礼乐声中朝贺天下归宁盛世辉耀,天子当下心情大好,一向不苟言笑的脸上难得现出心满意得之色。
申时一过宴席摆罢众臣妃落座,斛酒三杯后舞乐声起,殿内气氛松弛下来。
高后的目光有意往嫔妃们的座处扫过一圈,却未见祁姬身影,不禁皱了皱眉头。楚夫人身旁的芷淑不敢正眼看她,眼波的余光却瞄了个真切,她嘴角透出淡淡的笑容,随手拿起夫人桌上的西域贡果,将果皮剥去递给楚夫人道:“这果子是皇上御赐,甜美无比,只有高贵如夫人才可享用。”楚夫人会意一笑,接过贡果放入口中。
一曲曼舞结束,大殿之上一时安静下来,楚夫人向对面的皇儿悄悄递过一眼神。意儿领会,整了整衣襟大大方方地站起身来,向父皇拜上臣礼,小小年纪却是端庄有度,惹得上位的舜帝生出怜爱之情,因笑着问道:“皇儿有何事?”
“父皇圣德赫赫,万民称颂,今天下泰明天赐乾坤朗月,皇儿愿借今日吉祥盛宴,为父皇母后献上诗赋一曲助兴。”
舜帝颜色温和,慈爱有加,“皇儿是要即兴赋诗以助祥瑞吗。”
意儿面现羞赫道:“即兴赋诗乃是儿臣力所不及的,在众位饱学前辈们面前儿臣也不敢造次。前日师傅教习儿臣一首诗赋,正合了今日的瑞气,意儿便想诵与父皇,愿我大舜得上天庇佑万世昌兴,父皇盛名昭昭,媲德古往之圣贤。”
话说的吉祥,舜帝甚是开心,笑道:“皇儿小小年纪却是蕙心纨质,便诵来一听。”
“诺。”三皇子康如意朗声诵来: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
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
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
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旂十乘,大糦是承。
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
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皇子朗诵之声抑扬顿挫并伴着一副声情并茂的神态,而此诗用在当下场合甚是恰当。陛下欢喜,在座的大臣们也禁不住唏嘘赞扬,纷纷请表尽是对三皇子的赞美之辞。
舜帝龙颜大悦,喜道:“皇儿聪慧至极,学问旦夕间便已精进如是。”说着冲身旁的郭聪挥了挥手,“把朕准备的镶金麒麟玉佩赐予皇儿。”
“诺。”郭聪转身取了一只锦盒,双手捧着走下御阶,来到三皇子肴案前,满脸堆笑奉上,“三皇子请接。”
“多谢父皇。”称谢拜接了,皇子取出金镶玉佩在众人面前一晃,便一道金光闪烁,玉质更是玲珑剔透温婉无暇,那麒麟雕刻的也是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只需瞟去一眼,便知此物非皇家不可有。
意儿毕竟年纪尚小,哪懂收敛之心,得此赏赐加之父皇的赞誉,已然令他心花怒放,又见众人投来的俱是仰视的目光,便禁不住显出轻飘之色,洋洋自得之情溢于言表。
高后瞥见不禁心中冷笑,再瞟一眼斜坐在一旁的楚夫人,她那喜不自禁的样子,和那悠然自得往嘴里放着香果的轻慢神态,更是令人心生怒火。
麒麟乃瑞兽,在民间人们用麒麟象征最有出息的子孙,历代帝王则把它看作太平盛世的象征。神话中更有天地诞生之初,飞禽以凤凰为首,走兽以麒麟为尊的传说,可见麒麟的地位可与龙并肩,而且幼年麒麟不会飞,而成年会飞……高后禁不住打了个寒颤,一篇小小的诗文,便可让陛下赐予镶金麒麟,这里面似乎藏有深意。
再望一眼坐于皇子们首位的太子,太子神情自若,竟平静的如无风的湖面,这让本就有些不自在的高后更是心中不快。既然太子不愿讨好陛下与那个康如意争一下高低,那就只好由她这个亲娘出头了。
高后还未张口,难得今日心情大好的舜帝却又御口再启了。“今乃乾坤朗月天下泰明,天佑我大舜得万世江山,皇儿吉言发自肺腑,感天动地,今月夕之日碧空朗朗瑞气祥和,朕心中欢喜,有意加封三皇儿如意亲王之位,众卿意下如何?”
此言一出殿中所有人都吃惊不小,一时大殿中突然像静止了一样的安静,刹那间众人又忽地反应过来,起身附和道:“愿尊上意。”就连太子也随声附和。
高后气的脸色铁青,强压心火柔声说道:“今日月夕臣宴,议论朝事似乎不妥,陛下须另行商议。”
高后话音落下,一大臣缓步走出肴案,来至殿中拜施臣礼道:“陛下,臣也觉此事须慎重行之,历朝历代加封亲王,皆须通过三位以上重臣合议,另观星象以筮运势吉昌,何况三皇子年纪尚幼,还未到封王庚年,即便皇子得圣上垂爱上天护佑,臣却担心若陛下金口玉言颁下御旨,皇子如此轻易得此大势加身,娇嫩之体会有难载之重啊。”
说话者乃是太子太傅罗平。
舜帝此举明显透出他对三皇子的偏袒之心,虽然太子已立,但是皇上对楚夫人的疼宠与对三皇子的关爱有加,让太子之位岌岌可危。君威难测,三皇子一旦封了亲王,接下来若太子有一星点的过失,就会有被取代的危险。今日乃中秋月宴,众臣聚首之时趁机下诏,更加表明了圣上的用意,众人看的明白,高后看的明白,罗平更是看的明白,太子无过且性情温良,作为他的太傅怎能袖手旁观。
“这么说来,罗大人是觉的三皇子难承这个福分了。”楚夫人好容易等到的大好时机,哪容他人破坏,她杏眼圆睁对罗平嗤道:“三皇子乃陛下嫡亲血脉运承天地,不过一亲王爵位,何来难载之重一言。”
罗平施礼道:“回夫人,三皇子不止聪颖可人且少年好学,身边又有博学德鑫之师授业,臣敢预言皇子今后定成大器。今日宴席之上臣所以进言,并非反对封王之事,只是臣熟读史书深谙其中之奥,历朝历代封王拜侯者其数不少,像三皇子庚年者虽稀却也是有的。”
“你的那番言语,明明就是在阻拦皇上。”楚夫人咄咄逼人,“既然前朝有过先例,罗大人也不反对,便可以退下了。”
“罗大人,刚才你说熟读诗书而深谙其中之奥,指的是什么?”未及罗平开口,高后抢先说道:“可以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