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旧事回望上
贵妃韦珪出身名门京兆韦氏,属于郧公房。曾祖父是大名鼎鼎的郧国公韦孝宽,祖父任骠骑大将军,父亲任开府仪同三司,又作为长房长子袭爵郧国公,几位叔父也都是袭爵或者担任重要官职,韦珪可谓是家世显赫。
韦珪年轻时可比现如今的高阳公主蕙仙要闹腾多了。她脾气大,一言不合就翻脸,从不多缠磨,口舌也锋利,在隋朝的长安城里头是天不怕地不怕的。谁要是得罪了她,她一定十倍讨还回来,是个得理不饶人的姑娘。
她七八岁时隋朝的江山还是稳稳当当的,虽然父亲早逝,她从小被叔父抚养,但是叔父身居舒国公之位。因此韦珪从小到大也都是被娇惯的。少女时期的韦珪绝对难以想象有朝一日会给别人做妾室。
随着韦珪逐渐长大,隋朝也因为各种原因而导致江山处在风雨飘摇中,岌岌可危。
韦珪十五岁那年,她的叔父给她找了一门婚事,是户部尚书的儿子。她性子直,不适合嫁进皇室,况且谁能知道杨家的天下还能坐多久呢?她就答应了。其实京兆韦氏在隋朝末年中并未直接参与任何一方势力,郧公房的重要成员更是多以沉稳内敛,持身中正来要求自己。
然而娘家不出事,夫家却遭了祸。婚后才一年,她的公公就因为跟着起兵而获罪,整个李家都成了罪人。韦珪也沦为了罪人的家属,被罚没入掖庭,给人做粗活。饱经了一番磨难后,她才成功被家里人给救了回来。
在隋唐两朝,能够不被夫家牵连的女子只有皇室公主。
韦珪的叔父把她接回来以后,本来打算再给她找一个好人家。但是那时已是隋朝末年,天下狼烟四起,各方势力纷纷卷入争斗中,中原再无宁土。或许今日还是显赫重臣,明日就变成乱臣贼子。因此叔父也没有挑到合适的人。
直到五年后,唐国公建立了唐朝,封次子李世民为秦王。李渊当时想要笼络关陇地区的豪强以壮大自身势力,因此想要秦王纳韦珪为侧妃。
然而秦王起初却并不同意。最主要的原因当然是他和发妻观音婢夫妻恩爱,伉俪情深,不肯另立妾室辜负妻子。其次是因为他本人并不喜欢韦珪这种爽朗活泼性格的,他喜欢温柔善解人意又有才气的女子。
但是当时的秦王根本没办法反抗自己的父亲。在经过挣扎之后,还是顺从了。于是就有了上门提亲那一幕。
而韦珪对这一切根本毫不知情。在经过掖庭那段痛苦黑暗的岁月后,她太害怕因为选错阵营而无辜遭受迫害,回到食不果腹终日辛勤劳作的艰难日子。在现实面前,在衣食住行方面,正妻的尊严和体面在她心目当中已经不是第一顺位了。何况秦王一表人才,年纪轻轻的就是一个人物,战功赫赫,将来自有大好前途。他又是主动上门提亲,哪里还有比这更让人满意的婚事呢?于是韦珪就高兴地嫁了过去。
其实韦珪当时是可以选择的。初唐时期,关陇集团作为李唐皇室最重要的政治盟友,无数人都想要拉拢他们。韦珪所属的京兆韦氏不仅是关陇四姓之一,在整个关西地区都是赫赫有名,盘桓着百年家族的雄厚实力。
再加上她才刚过桃李年华,叔父们都任重要职位,还有世袭爵位。何况隋唐两朝风气开放,女性地位很高,因此二婚并不是稀奇事。从而有很多世家子弟都想与其结亲。
但是韦珪依旧选择了给秦王当侧室。秦王比韦珪还要小一岁多,然而真正相处起来时却一点儿也感觉不到这点,只感觉秦王心思深沉,不可猜测。
韦珪入秦王府之前,府内除了秦王妃长孙氏观音婢外,只有几个地位低下的姬妾,贵人。而因为韦珪以侧妃身份入府,因此王妃之下,就数她地位最高。然而这只是面子,实质上自她嫁入府中后就备受冷落。起初她并不明白为什么秦王纳了她却一点儿都不喜欢她。观音婢虽然知道实情,却出于对她的同情和时局的考虑,选择了隐瞒。
整个秦王府上下,能得知唐皇李渊和秦王之间的秘密谈话的,除了观音婢,再没别人。所以韦珪的疑惑一直得不到解答。然而事情在她入府三个月后出现了惊人的转机。秦王又要纳侧妃了,而对方竟然是隋朝公主,
正是隋朝帝女,本名纯熙。
纯熙出生于仁寿三年,当时她的父亲杨广还是皇太子。然而一年以后,她父亲就登基为帝了。纯熙作为隋朝皇帝的女儿,从小养尊处优。长到十五岁行及笄之礼时,已经是一个标致美人儿了。不过她是妃妾所生的女儿,而父亲与嫡母伉俪情深。因此父亲并不怎么重视她,直到她都长到及笄之年了,也没想起给她许亲事。
大业十一年,隋朝皇帝被突厥人所困,是当时唐国公的二郎李世民带兵将他救了出来。后来皇帝摆宴席宴请他,纯熙也出席了。
那是纯熙第一次看到李世民,十七岁的李世民是一个文武双全能独当一面的青年,是人中龙凤。
纯熙从小清冷孤傲,容貌出挑,不爱搭理人,可却被李世民所吸引打动。
在那天宴会以后,纯熙就向父亲请求赐婚,然而父亲却立刻反对了,父亲那么忌惮唐国公一家人,断然不肯许婚。无论纯熙如何请求,都没用。
一年后,李世民就迎娶了出身名门的长孙氏观音婢为正妻。纯熙身为公主,但是在父亲的反对面前,却无可奈何。
在纯熙十三岁时,隋朝江山已经动荡不安了。当两年后她行完及笄之礼后,不到半个月,江都就发生了政变,隋朝彻底灭亡。
纯熙的生母以及其他皇室中人都被乱军带走了,唯有她孤注一掷,逃了出来,投奔了当时刚被封为秦王的李世民,李世民虽然不知当年指婚未果的渊源,却出于道义和利益的双重考虑,还是将这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前朝公主安置在了秦王府。
纯熙主动向他提出愿意下嫁,留在秦王府。李世民心下惊讶,但这事对他百利无害,也欣然答应了,以侧妃的位分纳了纯熙。
对于李世民而言,他选择接受纯熙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纯熙从小熟读诗书,才华横溢,很是有学识。加上她是隋朝皇室中人,见惯了大世面,视野见地都远非臣子家的女儿能及。
所以纯熙的到来使得刚入府没多久的韦珪彻底黯然失色,韦珪由此对她起了嫌隙。而对于纯熙来说,妾室中,能和她平起平坐的只有韦珪。
她们的争斗,从武德初年就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