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兄妹俩骑马
玄盈急忙问道:“那你要是走了,什么时候能回来呢?”
李恪温和地笑道:“年节我都能回来的。妹妹怎么这个表情,我还没走呢,现在才八月,还有好几个月呢。再说,我不在,九弟也可以教你东西,陪你玩的,你们年龄又相仿,肯定比你和我玩有趣多了。”
玄盈道:“三郎是三郎,九兄是九兄,怎么能一样呢?”
二人继续说了会话,随后回到薰风殿。大概半个时辰后,婢女来报:“高阳公主到。”
“还不快请姊姊进来!”玄盈立即露出笑容,她很喜欢这位姊姊。
一个穿黄衣裳戴松香玉手串的女子快步走了进来。正是高阳公主李蕙仙。她在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五,人多称“五娘子”。她比玄盈大五岁,是贵妃韦珪的独生女儿,也是诸位公主中最美的。蕙仙姿容娇俏,比她母亲韦珪年轻时要美艳许多。
蕙仙出生于武德年间,当时圣人还是秦王,韦珪是秦王府中的侧妃,同李恪生母杨氏地位相当。韦珪当时怀胎的时候,术士就曾断言如为男儿之身,必是大唐栋梁。可惜生下来是个女儿,不过即使如此,秦王依然非常疼爱。
也是凭着这个女儿和京兆韦氏这个门阀世家盘根错节的势力,所以当李世民成为皇帝后,封韦珪为贵妃,压了淑妃杨氏一头,韦氏的地位仅次于长孙皇后。
蕙仙相貌姣好,性格活泼。凭着一副娇俏皮囊和七窍玲珑心肠而深得唐皇宠爱。她和玄盈一样是早慧的,但不同的是,蕙仙的机敏是由于长期生活在阶级差异明显的大家族中而逐渐形成的。作为庶出的女儿,她比任何人都要清楚应该如何讨好嫡出的兄弟姊妹,借此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关注,足够牢固的亲情能换来更稳固的地位和利益。
青雀打小喜欢和蕙仙相处,而韦珪因为无子,也需要笼络一位盛宠的皇子以此为依靠,所以青雀和她们走得很近。
后来文德皇后生下了玄盈,蕙仙就很喜欢来找中宫嫡出的身份尊贵的城阳妹妹玄盈玩。虽然玄盈现在到了薰风殿,但蕙仙深知玄盈的重要性,加上韦珪一向叮嘱蕙仙要和玄盈处好关系,因此蕙仙也常来。
玄盈未必不知道蕙仙姊姊接近她的真实意图,但对于玄盈来说,她每次遇到烦心事或是新奇事想找人诉说时,她最先考虑到的永远都是蕙仙。这位姊姊最擅长捕捉人的心思,善于奉承,而且会在现实基础上进行合理化的虚构夸大,从而总能说出让她高兴的话。
蕙仙很清楚这个小妹妹的弱点,就是从来听不得批评意见,喜欢别人顺从奉承她。因此蕙仙敏锐抓住了这一点,成为她身边最优秀的解语花。玄盈需要她的存在,自然也会拨一部分利益给她。双方各取所需,良性循环,成为密不可分的一对姊妹花。
“御花园有几枝花开得正好,咱们去采摘一些吧。三郎,一起吗?”蕙仙对待三郎倒是一向亲和,似乎丝毫不受后寝两派明争暗斗将近二十年的影响。
李恪对这个妹妹也很关心,但是他今日要看一本书,因此只好向玄盈道:“玄盈妹妹和蕙仙妹妹一起去吧。我还有事,今日要先失陪了。”
“三郎赏个脸,和我们一起去吧。再者杨姨娘让你照顾玄盈妹妹,你不去,就不怕杨姨娘不高兴吗?”蕙仙的眼睛是美丽而勾人的,此刻盛满笑意,仿佛一枝正在盛放的芍药花,透着玄盈无法拥有的艳丽与媚气。
“五姊姊我们走吧。”玄盈向蕙仙摇了摇头,拉着她来到了御花园,和她讲起三郎出任都督一事。
玄盈粗暴地折了一枝花下来,语气不满:“三郎在兄弟中出类拔萃,又深受阿爷看重,舅父心里提防他,打发他离开长安才安心。”
蕙仙听到这个消息,也面有忧色,考虑道:“可如今皇长兄是太子,即使没有他,那还有四兄,再不济还有九弟,舅父有三个外甥,难道他还不知足吗?”
虽然蕙仙不是观音婢亲生的,但是既然她称呼观音婢为阿娘,那辅机也就是她名义上的舅父。
玄盈叹了一口气,和姊姊解释:“九兄年纪小,便先不提。单看前头这几位兄长,还真是不相上下呢。我看三郎可不比其他两个差。可惜他不是我阿娘肚子里出来的。”
“出身有什么要紧,凭本事说话才重要。”蕙仙很是不以为意。
玄盈觉得奇怪,她生母韦珪和杨姨娘多年不和,可是蕙仙姊姊似乎对李恪印象很好。其实在四位兄长中,承乾和雉奴都最宠着胞妹玄盈,而青雀则更和活泼善于逢迎的异母妹妹蕙仙亲近一些。至于李恪,他原本没什么情感倾向,但是玄盈被他的生母抚养以后,本着职责所在,他自然更在乎玄盈。
二人又聊了几句,摘了几朵花,便回各自宫中去了。
玄盈把摘来的最漂亮的一朵花拿了个花瓶养起来,放到了李恪的书房中,李恪很喜欢。
次日,李恪带玄盈去骑马场,马厩里有十几匹健壮高大的骏马。玄盈兴奋地搓搓手。
李恪看到她的目光,心下了然,笑道:“别看了,这些你都骑不了,过来,你的在这儿呢。”
李恪从一个单独的马厩里牵出一匹雪白的小马,毛色纯正,而且马看上去很温柔。李恪刚教玄盈怎么样上马,就听到对面传来一声喊叫。
只见晋王雉奴和一个少年走过来,雉奴道:“三郎在教玄盈骑马吗?”
那少年行礼,原来是薛长风。长风入宫才短短几个月,就已经得到了晋王雉奴的赏识,加上他又是雉奴的伴读,因此二人常常在一起。
雉奴露出笑容:“前几日他们功臣子们有一场武试,长风夺了魁,阿爷说要赐长风一匹宝马,今天我特意带他来选。三郎你不知道,他身手还真不错,至少比我好。”
玄盈看向长风,目光中有好奇的意思。
“臣看十娘子的马与众不同,很是名贵。这是三郎特意为十娘子寻来的吗?”比起人来,薛长风显然对马更感兴趣得多。
玄盈从没来过马厩,自然不知道这里原本有哪些马。她听薛长风这么说,感到惊讶,转头看向李恪。
李恪看长风眼力好,向玄盈笑道:“这是前几日阿爷赏赐的,我看适合妹妹,就借花献佛了。”
玄盈没想到李恪对她那么好,心里感动:“多谢三郎。”
“三郎你知道吗,前几天我去东宫看望皇长兄,碰到襄阳郡公杜明尧。皇长兄跟我说郡公最近练武练得好呢,我看长风也不输给他。”雉奴边说边想起什么:“对了,三郎你生辰快到了吧。我听皇长兄说,你明年年初要出任了,那今年得给你好好过个生辰才行。”
几人又说了会话,薛长风挑了一匹骏马,随后雉奴同他走了。玄盈开始学习骑马。
李恪摸着小马的毛,仔细地叮嘱着她上马的步骤和注意点,又道:“上马后坐稳了,双手抓紧缰绳,别紧张,身体不要摇晃,顺着马的脾性慢慢地来,我先牵着马。你试试能不能让马往前走。”
玄盈在李恪的帮助下小心翼翼地踩着马鞍费力地爬上了马背,顿时感觉一阵慌乱。她紧张地看向李恪,李恪向她鼓励地点点头,道:“你别怕,它不会把你摔下来的。”
李恪去前面给玄盈牵着马,她放心了几分,两腿轻轻地撞马肚子,果然马迈开步子向前走了。所幸这匹小马很温顺听话,只是小步子地往笔直方向走。
玄盈在马上待了一会儿,依然有些害怕,问李恪道:“接下来要怎么做,让它开始慢慢跑吗?”
李恪点点头道:“你的腿加重撞马肚子,它就会开始跑了,但是你先等一下。”
李恪说完,一个翻身上了马,从背后握住玄盈的肩膀,道:“我先陪你练一段时间,然后再让你一个人尝试让马跑起来。”
玄盈看他在自己身后,顿时安心了,胆子也开始大起来。她加重腿部力量,马开始小跑。玄盈别过头看李恪,笑道:“这样行吗?”
李恪觉得速度刚好,点了点头,道:“可以的,就这样,今天练半个时辰。”
玄盈很喜欢和他一起骑马,自由自在,而且有安全感。半个时辰转瞬即逝,玄盈觉得不够过瘾,但她也累了。
李恪就扶着她下来了,让侍从把马迁回马厩。
玄盈道:“时间还早,咱们去鲤鱼池逛逛吧。”
李恪笑道:“好,都听你的。反正我今日也没事,索性陪你玩上一日吧。”
“三郎和十娘子真是情谊深厚,令人羡慕。”一个轻扬悦耳的声音从背后传来。
玄盈这才看到这骑马场还有别人,心中一惊,不知道他在这里多久了。
襄阳郡公杜明尧摇着扇子向他们走过来,他的脸上带着笑意,身后并没有跟着人。他走到他们面前三步的时候,才唰的一下收起扇子从容地行了礼。
过后他依旧打开扇子,莞尔一笑道:“臣并非有意偷看,而是刚好从太极殿向圣人奏事完毕,打算要去东宫,路上经过这儿,无意中才撞见了。三郎和十娘子千万别恼了。”
这位郡公是太子承乾的心腹,又是莱国公杜如晦的嫡次子。“原来是皇长兄的人。”伸手不打笑脸人,玄盈瞥了他一眼,道:“既然皇长兄让你过去,你就赶紧过去吧。”
杜明尧见十娘子有赶他走的意思,也识趣,便笑道:“那臣就不打扰三郎和十娘子了,臣先告退。”言罢离开。
这是玄盈初见襄阳郡公杜明尧,她有一些新的感受。但她现在的注意力都放在李恪身上,故而也没去多想。她向李恪道:“我们去鲤鱼池吧。”
李恪看着杜明尧离开的背影,若有所思,见玄盈妹妹提议,就笑着答应:“好,一切都听妹妹的。今日妹妹想做什么我都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