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婚事骤然至
冬去春来时,圣人从洛阳回来了。
次日,玄盈和李恪前往两仪殿请安。刚入了外殿与内室相接的一道院门,就听见一阵谈话声和阿爷爽朗的笑声。
玄盈和李恪被严公公迎到内阁,刚掀帘进去就闻到了一股浓郁的香味。紧接着她就瞧见阿爷座位坐下首的一个少年。
少年眉清目秀,身材纤长,正是襄阳郡公杜明尧。
与平时见面不同,他今天换了一身专门见天子的正装,格外郑重。然而如此正经的着装也掩盖不住他原本的风流美艳,反而增添了一种看似相撞却并不矛盾的复杂的魅力。
太子承乾也在这儿,他的腿不好,因此唐皇特赐了一把与常人不同的椅子给他。
李恪坐在承乾对面,玄盈挨着李恪坐下。
婢女端上了茶,桌子上还放着一盘樱桃和桃花酥,还有一碗南瓜红豆小米粥。
玄盈吃了一块桃花酥,笑道:“今日阿爷用了什么香料,从前仿佛没有闻到过。”
唐皇笑道:“是明尧今日进献的,你大哥说他用着觉得不错,朕就试一试。”
玄盈看向杜明尧,他向她点头示意。
“玄盈可有心上人了?”唐皇突然发问,玄盈猝不及防,险些打翻了糕点盘子。李恪忙扶着盘子,眼神看向她。
玄盈紧皱双眉:“当然没有,阿爷怎么突然这么问?阿爷怕不是有了人选想推荐给我吧?要真是这样,阿爷趁早断了这份心思,我实在无心出降,您就别白白地操这份心。”
唐皇碰了钉子,脸上有些过不去:“若是你一直不婚,孤独一人,难免冷冷清清的。”
玄盈不以为然,冷笑道:“阿爷你怎么如此迂腐?天底下那么多人,有人能从婚姻中获得快乐,有人能从不婚中获得快乐。既然那些不娶不嫁的人并未劝说成家的人和离,那么成家的人又为何劝说他们成婚呢?这岂不是太不公平了吗?”
唐皇道:“朕今日看到明尧,想起一件事来。当年他父亲病重的时候,朕和承乾看望过。当时朕曾口头许过一个婚约,只是未曾拟旨,过后也忘了。这才搁置了这么多年。”
玄盈大吃一惊,看向承乾和杜明尧,又看向李恪,难以置信地道:“有这事?”
李恪皱起眉头,道:“当时我不在场,过后也没听说。但以阿爷一贯怀柔笼络朝廷重臣的手段来看,这不无可能。”
承乾含笑向阿爷道:“是。儿子原本是想着,高阳妹妹和明尧年龄相仿,最为合适。结果四弟先儿子一步,推荐遗爱做蕙仙妹妹的驸马。现在儿子觉得,玄盈是阿娘所出,要是明尧尚玄盈妹妹,更能体现阿爷的皇恩。儿子觉得,是一桩美事。”
李恪试图拒绝这门婚事:“妹妹还有三年才行及笄之礼,这时候提起,是否太早了?再者说,襄阳郡公年纪轻轻的,很该把心思放在建功立业上,不必先成家。”
玄盈看三兄立即帮她,心中感动,也向阿爷道:“三兄所言正是。另外儿臣认为别的适龄的姊妹也是不错的人选。儿臣确实不是合适的。”
承乾看弟弟和妹妹都拒绝,忙找理由道:“阿爷十五岁时就迎娶了阿娘为妻,而明尧今年已经十七岁了,正是成婚的好年纪,否则就耽误了。再者,成家也不耽误立业。”
唐皇听双方争辩不休,心知要促成这件事的关键还在玄盈身上,于是道:“玄盈留下,其余人先出去等着。”
众人离开,李恪临走前看了玄盈一眼。
玄盈捧起放粥的小碗,拿起调羹一勺一勺地喝。她在等唐皇说服她。
唐皇缓缓开口道:“朕没像对蕙仙那样直接赐婚,而是把人带来给你看,就是要听你的意见。你现在的年纪是不着急,但你娘亲出嫁的时候,也就是比你这个年纪再小一岁。即使再过两三年给你指婚,左不过还是从这些相同的世家公子中挑人。”
玄盈停止喝粥,擦了擦嘴,不以为然道:“兴许会有别人呢?”
唐皇道:“即使有别的人选,那要找个比他好的,谈何容易。你看看,明尧是杜如晦的儿子,家世显贵不必说,更是幼年封爵,爵位是正二品郡公,现如今官职又封了正三品的太子詹事。”
“阿爷不像挑女婿,像在考察官员的资历和背景。阿爷知道,我本不是苛求夫君功名利禄要多么显赫的人。阿爷认为什么是遇人不淑。是想谈诗词歌赋的嫁了个只会领兵打仗的将军,是想过柔情蜜意日子的女子嫁了个从早到晚忙于工作的重臣。”
她又继续开始喝粥,动作不紧不慢,神色看似平静,但拿调羹的手却一直在颤抖。
唐皇锲而不舍,接着道:“他相貌也很出众啊。你哥哥们中,除了承乾和恪儿,谁比他还俊俏呢?年纪又轻,性格温和,也洁身自好。再说他家里人口简单,不像那些百年大族一样错综复杂。像他这样的,再好也没有了。朝中多少官宦人家想和他结亲呢。朕要是现在不把这婚事定下来,总不能一直白白地拖着他吧。你以为谁都和恪儿似的一直清心寡欲不结亲啊?”
唐皇又道:“你考虑一下,这个人真是不错的。即使不说是承乾推荐的,依朕的眼光,也是上等的了。女儿里你是朕最疼的。这人你要是不要,朕就把他许给哪个重臣家的女儿了。你好好想想,行不行?”
这番长篇大论后,玄盈也喝完了小米粥,她低头从点心盘里拿了一块荷花酥吃起来,沉默不语。
她觉得阿爷说得在理,明尧的确优秀,即使自己不要,也不能平白便宜了旁人。可要说答应这门婚事,她的心上人确实也不是他。如此勉强,也是令她为难。
玄盈的神情仿佛像是被说动了,但是她眼神却有深重的怅然若失的感觉。她又拿起一颗樱桃放进嘴里,随即皱起了眉头。
唐皇喝了一大口茶,又道:“玄盈你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朕在的时候,可确保你尊荣。但要是朕百年以后呢?明尧是承乾的心腹,他与承乾就好比朕与辅机。而你又是承乾的嫡亲妹妹。等承乾登基后,新的一朝,你甚至能更加尊贵。这是万全之策。”
玄盈听到此处,冷笑了一声,阿爷就这么肯定皇长兄将来一定是天子吗?成王败寇,夺嫡之争可还没有定论呢。
唐皇仍接着道:“只要你同意这门婚事,除驸马都尉外,朕还会加封明尧为金紫光禄大夫。”
“阿爷我想您是明白我喜欢薛长风的。若是我违背自己的心意,选择出降杜家,那岂不是我这辈子都不能得偿所愿了吗?”玄盈脸色很不耐烦。
“落花有意,流水无情,难道你不懂吗?”唐皇十分镇静,“要是你们两情相悦,以你的性格,早早地就来求我指婚了。能拖到现在才开口,不就是因为他对你无意所以你不想强迫他吗?”
“或许再等等,我还能慢慢劝他回心转意。”玄盈依旧不肯放弃。
唐皇却不给她时间:“来不及了,这门婚事,朕是一定要赐的。”
“为何?”玄盈皱紧眉头,立即起身,察觉到什么,厉声质问“朝堂上现在已经,闹到不可开交的地步了吗?那您为何不能收回对四兄的超乎寻常的宠爱好让皇长兄安心呢?您竟然想到为了维持一己私欲而牺牲我换取皇长兄安稳?您不觉得太不公平了吗?”
“玄盈,你向来都能很快接受现实,我想你不是不理智的人。”
“这份理智会葬送掉我一辈子的幸福,难道您不知道吗?”
“破坏你的姻缘的人是薛长风,朕不过是给你另找了一个如意郎君,你要怨恨,对方也该是他。此事朕意已决。”
“原来阿爷不是和我商量,只是通知。何不一开始就明说呢?”玄盈冷笑几声。
她仔细想了想,觉得要是自己答应了这门婚事的话,能够探测皇长兄的心意和平日举动,三兄就多了一重保障,再者她也很喜欢明尧的容貌。与其错过这次赐婚,将来被指给一个更差的人,倒不如答应下来,也让阿爷满意。
玄盈考虑清楚后,抬头看向唐皇道:“好了,阿爷,不用再说下去了。”
唐皇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她,竟让她觉得有些不忍心。
“十月完婚吧。”
“还有,这樱桃太酸了,下次撤了吧。还是这荷花酥甜,我很喜欢。”